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省人口流动加速,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聚焦于这一问题,对人口迁移流动环境下的基本公共教育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描述,指出了当前我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关键词:人口迁移;教育;挑战
在“地方负责,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财政体制下,我国城乡问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出现了新问题。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城镇人口约7.2亿。作为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口的数量庞大。依照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约有1.5亿基础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他们当中一部分随家长迁移到城镇就学,大部分孩子任然要留在农村,这其中就有53.82%的小学生和33.82%的初中生属于留守农村的就学的情况。一方面,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严重。以农村小学为例,199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生数目占全国小学生数量的比例从78.39%下降至53.82%,减少了4245416人。随着生源的流失,原来数百人的学校逐渐变成在校生人数不足十人的“点校”,有些学校甚至由于没有生源而直接荒废。另一方面,和农村地区学校濒临调敝的状况相反,城镇学校因为大量随迁儿童的涌入,导致班额接近或者超过百人的现象,近20年来接近2000万适龄儿童的流人的情况,也在考验着城市的教育资源容纳能力。
为了适应人口流动带来的农村生源骤减的问题,2001年3月26日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关于《报送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通知》(教财函[2001]32号),地方政府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初衷指导下,开始了继教育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农村学校“撤并”。政策实施之后的十年问,有关农村学生交通安全事故频发、辍学率上升以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然而,与此相应的是县城学校班额超标、寄宿制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以上情况在学界引发了又一轮有关基础教育资源城乡问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权衡问题的争论。
面临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当今中国,城乡一体化将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和谐发展一个必由之路。随着这一过程中经济发展和城乡融合的社会发展,我国的教育供求关系紧张的“短缺教育”的现实也由“短缺经济”下的总量性短缺,演变成为“体制性”、“结构性”和“总量”短缺的并存局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并提出,要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育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而且,特别强调了,“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加速,以往依据行政区划对农村教育进行布局的方式,由于人口聚集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教肓事业发展的明显差异,不得不由“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布局理念转变为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
目前,我国县域范围内集中了占全国81.07%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學生,考察县域内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对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方面的研究具有代表性。随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为了配合生源、师资与校舍等基本建设资源,撤乡并镇、或在中心镇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在乡镇或中心村办小学逐渐成为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一项“规则”。由于农村地区生源不断流失,按照“人头”下发的学校资金也不断减少,特别是偏远地区,薄弱学校越来越多,呈现出办学条件越来越差,教育质量越来越低的局面。这种情况下,政府提出了“适当合并”、“整合资源”为主要施政意图的“布局调整”,但是,在此过程中却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方面,随迁子女大量涌入城镇,显然需要更多的校舍、师资以及教学设备辅助日常的教学。目前看来,加大城镇地区的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是缓解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大量由农村流入城镇所带来的对基础教育需求的增长的必要措施;另一方面,留在农村地区就学的学生数量减少,农村地区学校对教育资源利用的“规模效应”则逐渐降低,这也意味着对农村学校的财政经费投入越来越缺乏“效率”;但是减少原本就处于短缺状态的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必然会损害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因此,有关基础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问题,地方政府面临着在效率与公平两者之间进行取舍的两难局面。
面对新的挑战,政府应该如何行动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成为本文探究的重点。在下文中,我们以静乐县为例,通过对静乐县基础教育情况的现状梳理,发现问题,提出我省基础公共教育服务问题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人口迁移;教育;挑战
在“地方负责,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财政体制下,我国城乡问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出现了新问题。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城镇人口约7.2亿。作为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口的数量庞大。依照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约有1.5亿基础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他们当中一部分随家长迁移到城镇就学,大部分孩子任然要留在农村,这其中就有53.82%的小学生和33.82%的初中生属于留守农村的就学的情况。一方面,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严重。以农村小学为例,199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生数目占全国小学生数量的比例从78.39%下降至53.82%,减少了4245416人。随着生源的流失,原来数百人的学校逐渐变成在校生人数不足十人的“点校”,有些学校甚至由于没有生源而直接荒废。另一方面,和农村地区学校濒临调敝的状况相反,城镇学校因为大量随迁儿童的涌入,导致班额接近或者超过百人的现象,近20年来接近2000万适龄儿童的流人的情况,也在考验着城市的教育资源容纳能力。
为了适应人口流动带来的农村生源骤减的问题,2001年3月26日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关于《报送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通知》(教财函[2001]32号),地方政府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初衷指导下,开始了继教育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农村学校“撤并”。政策实施之后的十年问,有关农村学生交通安全事故频发、辍学率上升以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然而,与此相应的是县城学校班额超标、寄宿制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以上情况在学界引发了又一轮有关基础教育资源城乡问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权衡问题的争论。
面临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当今中国,城乡一体化将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和谐发展一个必由之路。随着这一过程中经济发展和城乡融合的社会发展,我国的教育供求关系紧张的“短缺教育”的现实也由“短缺经济”下的总量性短缺,演变成为“体制性”、“结构性”和“总量”短缺的并存局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并提出,要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育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而且,特别强调了,“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加速,以往依据行政区划对农村教育进行布局的方式,由于人口聚集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教肓事业发展的明显差异,不得不由“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布局理念转变为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
目前,我国县域范围内集中了占全国81.07%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學生,考察县域内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对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方面的研究具有代表性。随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为了配合生源、师资与校舍等基本建设资源,撤乡并镇、或在中心镇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在乡镇或中心村办小学逐渐成为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一项“规则”。由于农村地区生源不断流失,按照“人头”下发的学校资金也不断减少,特别是偏远地区,薄弱学校越来越多,呈现出办学条件越来越差,教育质量越来越低的局面。这种情况下,政府提出了“适当合并”、“整合资源”为主要施政意图的“布局调整”,但是,在此过程中却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方面,随迁子女大量涌入城镇,显然需要更多的校舍、师资以及教学设备辅助日常的教学。目前看来,加大城镇地区的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是缓解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大量由农村流入城镇所带来的对基础教育需求的增长的必要措施;另一方面,留在农村地区就学的学生数量减少,农村地区学校对教育资源利用的“规模效应”则逐渐降低,这也意味着对农村学校的财政经费投入越来越缺乏“效率”;但是减少原本就处于短缺状态的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必然会损害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因此,有关基础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问题,地方政府面临着在效率与公平两者之间进行取舍的两难局面。
面对新的挑战,政府应该如何行动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成为本文探究的重点。在下文中,我们以静乐县为例,通过对静乐县基础教育情况的现状梳理,发现问题,提出我省基础公共教育服务问题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