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520y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功课的教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能力势在必行。书读多了,理解透彻了,感悟能力就会提高,同时也会磨炼意志力,增强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 感悟生活 意志力 抗挫折能力 自学 与人共处
  21世纪的教育是以终身教育和个性教育为特征的,它要使受教育者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些都是使受教育者终身受益的。因此,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就应努力培养学生的种种能力。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有着极强的育人优势,因此,在语文课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借助其育人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下面我准备从四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3)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4)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正因如此,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灵性应该是核心的任务。所谓灵性,其实就是感悟力。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能读懂文章的大意,而且要对文章进行深刻的挖掘、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对文章的主旨有透彻的理解。然而文学是人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与刻画,不仅要让学生感悟文章的深刻含义,更要让学生借助对文章的感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对于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除了让学生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形式美、韵律美之外,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如教读《庐山的云雾》一文,除了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外,还要让学生借助文章的描述,想象那优美的意境,然后依文作画,让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丽,感悟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并让学生体会作者之所以再现云雾的美是因为他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这样逐层深入地启发、引导,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内引导到课外,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想,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力。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对每一个人的考验都将是严酷的。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宠爱与优越的家境,使他们意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鉴于这一点,语文老师应结合语文课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
  表现人的顽强意志的文章很多,但《军神》一文堪为典范。在讲授此文时,我先让学生反复研读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做手术的细节描写部分,学生先是流泪,继而深思,最后他们终于悟出坚强的毅力是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重要保证。
  另外,针对现代学生喜欢顺境,不愿受挫这一普遍现象,如讲授《卧薪尝胆》一文时,重点讲述了越王勾践面对吴王的无理刁难而表现出来的忍耐力,并告诉学生这种忍耐力正是他日后成就大业的条件。类似这样的文章,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启迪思维,点拨得法,自然有助于学生战胜自我,乐观向上。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学习才会更主动,积极地学,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进入主动的、努力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下列办法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1.以疑激趣:在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应因势利导,激发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
  如教《秋姑娘的信》一文时,让学生根据题目质疑:秋姑娘用什么来写信的?秋姑娘写信给谁了?她分别写了什么?由于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很快便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
  又如教《亡羊补牢》一文,引导学生读课题,质疑题目中的“亡”“牢”分别的意思。让学生对“亡”“牢”两个字的含义产生了疑问,再通过查字典或者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地推敲,最终弄清两个字的含义。通过对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自学、钻研的兴趣,使他们懂得在阅读课文时,善于捕捉突出中心的关键字眼,并抓住反复推敲,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2.以境引趣: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鸟岛》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樂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以读生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通过朗读,自己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事情发展的脉络,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学课文。如《鸟岛》一文,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教师再对重点、难点的词句进行适当的点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经过反复朗读后,针对课文中的内容,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就证明学生真正把这篇课文读懂了,是主动学习的具体表现。
  总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教学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教学大纲.
  [2]第四册语文参考书.台湾的蝴蝶谷.鸟岛.
  [3]第六册语文参考书.庐山的云雾.
  [4]第六册语文参考书.雪儿.
  [5]第五册语文参考书.卧薪尝胆.
  [6]语文教育大纲.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语文课的基础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情感,这是新课改提出的重要内容,对初中学生进行情感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教学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时,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所以初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使得中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教育过程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语文作为应用性强、实用性强的初中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如何正确认识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强化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探索,积极控制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选择,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现代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表达能力
什么是电视意识?侯军最早的电视意识其实还是来自电影,但却不是大众流行影片,而是先锋电影和其他一些艺术影片,还有最重要的来源:纪录片。电影电视都是一种依赖于机械原理、表现上诉诸声光的记录媒介。由于电视媒介在即时性、共时性上远远超过了电影,电视又以其无所...
学会了欺骗的机器人,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尽管有太多科幻电影试图警示人们智能机器人很可能背叛人类,然而,人类对机器人智能仍然兴趣盎然。目前,美国科学家成功地“教会”了小
摘 要: 在现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课程中融入法制教育观念,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法律、懂得法律并且遵守法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标准进行阐述并对其提出相关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法制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 教学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逐年增加
摘 要: 对于初中语文而言,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同时把语文学习当成一件有兴趣的事物完成,这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方法。初中语文兴趣教学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教学方式,希望这种模式会为学生的进步作出贡献。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兴趣教学 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在兴趣的引导下,即使是在课下,学生也会想着看一篇好的文章,
摘 要: 如何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应当根据实际和学生特点提出实施汉语教学变语音交流劣势为优势、因人施教,为学生创造学习上的成功条件,让学生享受学习汉语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习汉语的兴趣的培养,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从而激发边疆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汉语的效率。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如果学生对某件事有了兴趣,他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持之以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日益成熟,网络技术逐渐应用于工业控制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向着集中管理,多级分散控制发展,这对PLC控制系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要求PLC控制
摘要:本文针对网络信息监控的问题,分析了基于SNIFFER技术的信息监控技术。它能够在高速网络的边界路由器上进行网络信息监测,能及时对网络上的安全事件进行处理。   关键词:信息监控 网络安全     由于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传播给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且我国传统的各种网络安全工具无法满足人们对网络信息内容的监测需要,因此,我们急需拥有自主版权,又能够适应高速网络环境的网络信息监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就清醒地意识到语文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并请求学校中其他各科教师,包括学校的行政人员,都要和语文教师合作,都关心学生的语文。推而广之,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里,而且生活在社会里。整个社会对于语文的使用是否严肃认真,对学生也有极大的影响。80年代语文教师张孝纯再次呼吁应当施行“大语文教育”。因为只有这样,中学语文课才能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在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