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时节,云南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在昆明召开,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从深化认识、破除障碍、优化环境、创新机制四个方面就云南民营经济发展作了重要讲话。
2012年是云南民营经济较为活跃的一年,年初启动的“民企入滇”,既给云南的整个经济带来了活力,也给本土民营企业带来了压力。作为一个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晚、基础弱的典型省份,总量不大、实力不强、环境不优、落实不够等问题在云南有着集中体现和突出表现。事实上,由于地处边疆、思想相对落后,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云南的许多国企都遭受了很大的冲击,能在市场的洗礼下站稳脚跟并迎头赶上的并不多;而由于先天缺少培育土壤和思想,云南的民营企业更是从国企和外企角力的夹缝中艰难地成长起来的。
但时至今日,云南的民营经济依然撑起了全省的半壁江山,2012年6月18日-6月20日,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商会)第十一次会員代表大会在昆明召开,云南省工商联第十届执行委员会主席杨焱平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截至2011年底,全省非公经济户数达142.3万户,比2006年底的86.6万户增长64.32%;2011年,全省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3679.7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1%,比2006年的36.5%上升了5.6个百分点;上缴税金445.4亿元,比2006年的147.6亿元增长201.76%;从业人员达514.1万人,比2006年的274.82万人增长87.07%,这份功劳委实来之不易。这离不开云南民营企业家们的殚精竭虑、苦心孤诣,也离不开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的高度重视、推动和扶持,更离不开整个市场、整个社会包括企业家们自己对民营企业的重新定位和认识。特别是在云南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民营经济充分发挥其紧贴市场、机制灵活的特点,开创了民资民力空前释放、创业激情充分涌动的新局面。
大众对民营经济已有普遍的正面认识,正如秦光荣书记在讲话中所说,“哪里大发展,哪里就有民营企业创造的辉煌;哪里快发展,哪里必是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大、民营企业活力强的地方,没有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就不会有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和强劲活力。”但仅就云南而言,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观局限、客观限制仍然较为明显,可以说,云南民营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
民营经济主观上的局限性,现阶段主要来自于社会对企业家认识的狭隘、企业家对自己认识的狭隘和企业家对社会认识的狭隘这“三重狭隘”。
如今,整个社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对民营企业家的认识仍然更多地局限于一种羡慕甚至忌妒的情结,同时普遍抱有一种阿Q式的“老子祖上比你阔”的不甘,而很不情愿看到民营企业整体给社会创造的财富和价值。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二十世纪中国企业家们的暴富现象、企业家群体普遍的低学历乃至低文化素养、小部分民营企业的为富不仁及不守商业道德等,致使民众对整个群体产生偏见;同时,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严重“拜金主义”,又使企业家群体被推到风口浪尖,从未间断地遭受着民众的非正常关注。这双重因素,导致人们只愿看到企业家们从市场获取的财富,而很难将视角对准民营企业对市场做出的贡献、给社会带来的改善、为国家创造的财富。
企业家对自己的认识也有狭隘。中国的民营企业多数“出身寒门”,出身寒门者往往具有勤奋、节俭、务实等优良品质,但其成长环境往往会带来认识上的狭隘。一方面,中国自古就崇尚“权力”更重于“权利”,往往企业家在获得财富上的成就之后,对权力的欲望反而变得更加强烈。企业家的财富本是取之于民,但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腾达之后反思回报于民者不多,反是“商而优而仕”更让很多企业家热血沸腾。另一方面,由于诸多原因,中国很多创业者并非源于某种信念或抱负,而可能只是单纯地源于对财富、地位的渴求,这也是中国企业界诸多“过不去的坎”出现的根本原因。没有某种远大的信念,企业家将很难真正获得社会的认同,甚至也很难获得自我的认同。
企业家对社会认识的狭隘,主要是创业群体难有对社会和创业的清醒认识、理性认识。在一波又一波的下海潮、创业潮中,不论其结果的成败,极少有创业者出于真正的理性,更多只见冲动和激情。秦光荣书记在讲话中评价说,“企业家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最具竞争力的群体,也是创造财富奇迹的主体,其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兴衰。”秦光荣还指出,“据统计,世界上10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0家与企业家决策失误有关。美国研究企业倒闭问题的学者可乐德·曼曾指出,从二十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日本企业倒闭的原因在管理者方面的占90%。”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赢在中国》的创业栏目,曾在华夏大地掀起过一波创业热潮,节目办得水准很高、也曾受到观众热捧,但电视里激情的创业者及受此影响而产生的一大批创业者,其现状却鲜少见诸报端。创业是件严肃的事、是件理性的事,鼓励创业无可厚非,但冲动创业造成的个人精力和社会资源浪费,值得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思考。
就云南而言,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客观限制仍较为突出:融资难、用地难、审批难、办事难,使民营企业发展难上加难;不公平竞争的客观存在不仅带来经营的难题,也带来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难题;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不良影响,透过云南高原的“投射”,使本就免疫力与国企不可同日而语的民企、特别是实体企业难于为继。尽管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再出台各种优惠措施和政策推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具体的层面上,对其的刺激和扶持却不等同于对整个群体产生的效应。
就实体经济而言,中国民营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里处于产业链的前端,最大的优势是密集而廉价的劳动力,最大的资源来自地大物博收获的原材料,中国企业还在制造、还在模仿、还在山寨、还在抄袭,缺少自有的品牌、科技、信念;而云南置身于中国的状况,恰似中国在世界的处境,很多企业是从政府碗里要饭吃、在国企嘴里抢饭吃、捡外企留下的剩饭吃,很多实体企业名为企业,实则沦为贴牌代加工的工厂、或者原材料输出的贸易公司。云南企业对外的整体形象尚待提升、云南产品对外的整体品牌尚待提升、云南企业家对外的整体话语权尚待提升。
在云南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大历史机遇下,云南民企有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和发展前景,但要把区位优势变成战略成果,需要的不仅是来自上层的制度推动、环境优化、条件改善,更需要来自下层的自发整体觉醒、主动靠拢、勇于创新。作为桥头堡,云南不再只是云南,而是中国的窗口、世界的焦点,这固然给云南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特别是云南的民营经济,或许已到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的境地。
2012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重视是史无前例的,但是,作为民营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要看到历史带来的机遇,也要看到格局改变背后的风险;要看到党和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鼓励,更要看到各种祝辞中所饱含的深深寄望;要看到上层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更要看到客观与主观上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周书》有言:“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古人已有如此认识,何况今日?经济是富国强民的根本,民营经济则是最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体制,其重要性自不必多说,云南的民营企业更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责任和危机,方可创造更大的财富,方可书写财富的奇迹。云南民营经济可谓任重道远,云南民营企业家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刘斌先
2012年是云南民营经济较为活跃的一年,年初启动的“民企入滇”,既给云南的整个经济带来了活力,也给本土民营企业带来了压力。作为一个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晚、基础弱的典型省份,总量不大、实力不强、环境不优、落实不够等问题在云南有着集中体现和突出表现。事实上,由于地处边疆、思想相对落后,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云南的许多国企都遭受了很大的冲击,能在市场的洗礼下站稳脚跟并迎头赶上的并不多;而由于先天缺少培育土壤和思想,云南的民营企业更是从国企和外企角力的夹缝中艰难地成长起来的。
但时至今日,云南的民营经济依然撑起了全省的半壁江山,2012年6月18日-6月20日,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商会)第十一次会員代表大会在昆明召开,云南省工商联第十届执行委员会主席杨焱平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截至2011年底,全省非公经济户数达142.3万户,比2006年底的86.6万户增长64.32%;2011年,全省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3679.7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1%,比2006年的36.5%上升了5.6个百分点;上缴税金445.4亿元,比2006年的147.6亿元增长201.76%;从业人员达514.1万人,比2006年的274.82万人增长87.07%,这份功劳委实来之不易。这离不开云南民营企业家们的殚精竭虑、苦心孤诣,也离不开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的高度重视、推动和扶持,更离不开整个市场、整个社会包括企业家们自己对民营企业的重新定位和认识。特别是在云南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民营经济充分发挥其紧贴市场、机制灵活的特点,开创了民资民力空前释放、创业激情充分涌动的新局面。
大众对民营经济已有普遍的正面认识,正如秦光荣书记在讲话中所说,“哪里大发展,哪里就有民营企业创造的辉煌;哪里快发展,哪里必是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大、民营企业活力强的地方,没有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就不会有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和强劲活力。”但仅就云南而言,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观局限、客观限制仍然较为明显,可以说,云南民营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
民营经济主观上的局限性,现阶段主要来自于社会对企业家认识的狭隘、企业家对自己认识的狭隘和企业家对社会认识的狭隘这“三重狭隘”。
如今,整个社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对民营企业家的认识仍然更多地局限于一种羡慕甚至忌妒的情结,同时普遍抱有一种阿Q式的“老子祖上比你阔”的不甘,而很不情愿看到民营企业整体给社会创造的财富和价值。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二十世纪中国企业家们的暴富现象、企业家群体普遍的低学历乃至低文化素养、小部分民营企业的为富不仁及不守商业道德等,致使民众对整个群体产生偏见;同时,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严重“拜金主义”,又使企业家群体被推到风口浪尖,从未间断地遭受着民众的非正常关注。这双重因素,导致人们只愿看到企业家们从市场获取的财富,而很难将视角对准民营企业对市场做出的贡献、给社会带来的改善、为国家创造的财富。
企业家对自己的认识也有狭隘。中国的民营企业多数“出身寒门”,出身寒门者往往具有勤奋、节俭、务实等优良品质,但其成长环境往往会带来认识上的狭隘。一方面,中国自古就崇尚“权力”更重于“权利”,往往企业家在获得财富上的成就之后,对权力的欲望反而变得更加强烈。企业家的财富本是取之于民,但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腾达之后反思回报于民者不多,反是“商而优而仕”更让很多企业家热血沸腾。另一方面,由于诸多原因,中国很多创业者并非源于某种信念或抱负,而可能只是单纯地源于对财富、地位的渴求,这也是中国企业界诸多“过不去的坎”出现的根本原因。没有某种远大的信念,企业家将很难真正获得社会的认同,甚至也很难获得自我的认同。
企业家对社会认识的狭隘,主要是创业群体难有对社会和创业的清醒认识、理性认识。在一波又一波的下海潮、创业潮中,不论其结果的成败,极少有创业者出于真正的理性,更多只见冲动和激情。秦光荣书记在讲话中评价说,“企业家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最具竞争力的群体,也是创造财富奇迹的主体,其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兴衰。”秦光荣还指出,“据统计,世界上10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0家与企业家决策失误有关。美国研究企业倒闭问题的学者可乐德·曼曾指出,从二十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日本企业倒闭的原因在管理者方面的占90%。”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赢在中国》的创业栏目,曾在华夏大地掀起过一波创业热潮,节目办得水准很高、也曾受到观众热捧,但电视里激情的创业者及受此影响而产生的一大批创业者,其现状却鲜少见诸报端。创业是件严肃的事、是件理性的事,鼓励创业无可厚非,但冲动创业造成的个人精力和社会资源浪费,值得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思考。
就云南而言,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客观限制仍较为突出:融资难、用地难、审批难、办事难,使民营企业发展难上加难;不公平竞争的客观存在不仅带来经营的难题,也带来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难题;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不良影响,透过云南高原的“投射”,使本就免疫力与国企不可同日而语的民企、特别是实体企业难于为继。尽管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再出台各种优惠措施和政策推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具体的层面上,对其的刺激和扶持却不等同于对整个群体产生的效应。
就实体经济而言,中国民营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里处于产业链的前端,最大的优势是密集而廉价的劳动力,最大的资源来自地大物博收获的原材料,中国企业还在制造、还在模仿、还在山寨、还在抄袭,缺少自有的品牌、科技、信念;而云南置身于中国的状况,恰似中国在世界的处境,很多企业是从政府碗里要饭吃、在国企嘴里抢饭吃、捡外企留下的剩饭吃,很多实体企业名为企业,实则沦为贴牌代加工的工厂、或者原材料输出的贸易公司。云南企业对外的整体形象尚待提升、云南产品对外的整体品牌尚待提升、云南企业家对外的整体话语权尚待提升。
在云南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大历史机遇下,云南民企有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和发展前景,但要把区位优势变成战略成果,需要的不仅是来自上层的制度推动、环境优化、条件改善,更需要来自下层的自发整体觉醒、主动靠拢、勇于创新。作为桥头堡,云南不再只是云南,而是中国的窗口、世界的焦点,这固然给云南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特别是云南的民营经济,或许已到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的境地。
2012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重视是史无前例的,但是,作为民营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要看到历史带来的机遇,也要看到格局改变背后的风险;要看到党和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鼓励,更要看到各种祝辞中所饱含的深深寄望;要看到上层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更要看到客观与主观上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周书》有言:“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古人已有如此认识,何况今日?经济是富国强民的根本,民营经济则是最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体制,其重要性自不必多说,云南的民营企业更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责任和危机,方可创造更大的财富,方可书写财富的奇迹。云南民营经济可谓任重道远,云南民营企业家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刘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