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谈“民美化”现象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4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具有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深远且深刻。我国,早期的民族唱法主要源于戏曲。真声较多,音色嘹亮,声腔靠前,随着民族声乐技术的成熟,真假声混合越来越统一,方法逐渐倾向 “美声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民美化”现象。历经数千年发展变迁,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实现了从原始的、无意识的“民族唱法”向当今科学的、系统的“民族唱法”转变。
  一、民族声乐的的起源
  声乐艺术的产生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历史变迁过程,本质上是对传统民歌、诗经、楚辞、乐府歌舞大曲、唐诗、宋词、元曲等的继承和创新之后从众多的音乐艺术形式中逐步分离出来而形成的一种专门的声乐演唱艺术形式。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即通常所讲的“民族唱法”。
  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五声调式音列结构以线性为主的思维模式,体现着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和音韵。现如今,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不论是表演形式,演唱风格还是发声方法及技巧都有了系统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形成了形式丰富、理论规整的民族唱法。
  在民族声乐发展的初期,往往没有完备的理论知识做指导,大都是以地方戏曲曲艺艺人的唱腔、吐字为标准来模仿与学习。在音韵、音色、风格上体现着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但是,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存在着真声多、高音区挤压喉咙、音域窄等不足,倒逼民族声乐实现蜕变以求得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民族声乐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地进步
  西方声乐训练方法即“美声”,上海国立音乐院于1927年首次将美声纳入声乐课程而传入中国。合理的借鉴美声发声方法既能保持民族唱法原本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也使中国的音乐与国际接轨,既有富有创造性,又体现时代性。其一,发声中声音的混合,即真假声按照比例混合发生改变,往往要求比例适度,声区统一;其二,气息流动,声音通畅,共鸣充分调动。这些训练方法让真声多,挤压喉咙,口盖紧绷等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使得美声唱法的训练方法越来越被民族唱法的演唱者所借鉴。
  二十世纪中后期,我国民族唱法开始逐渐走向专业化。部分音乐院校开设了民族声乐课程,设立了民族声乐研究机构,但因缺乏理论知识,聘请的很多民间艺人教学成果大都不理想。民间艺人一般先天嗓音条件好,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个别现象,以往那种种模仿、口传心授的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声乐教育。因此,需要在继承传统的戏曲、说唱、民歌发声方法的同时,吸收美声唱法在呼吸、发声、共鸣等方面的优点,实现民族唱法科学化。
  从二十世纪中期至今,民族声乐不断探索、进步、发展,实现了自身的成长与蜕变,从吸收、借鉴到形成完整的体系、确立声乐界独树一帜的地位,每一次成长都是突破。民族唱法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吸收和学习后的民族唱法音域越来越宽,支点、气流也越来越大,使得音乐听上去就如俗话说的“民美”。一定意义上说,民族声乐不断的吸收外来科学观念,通过实际演练,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定位,正是形成今天众多“民美化”现在产生的原因。
  “民美”一说法主要是指民族美声的部分特点融合,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美声发生方法的声音。美声源于意大利,美声历史悠久的意大利已经磨砺出一套完整科学的的美声训练方法。科学的发声练习是实现民族声乐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进程看,正是在吸收西方美声训练方法之后,中国民族声乐音域加宽,从局部共鸣变为全身共鸣,支点渐大,并融入民族特色,使民族声乐越来越倾向美声的发声方法。随着方法越来越规范科学,学院派一般在教学上趋向西方的方法,使得艺术性强的民族歌手越来越多,“民美”化越来越强。
  “民美”现象需要把握度,我国民族音乐讲究含蓄、内敛,收放有度,而国外的美声唱法源于西洋歌剧,讲究夸张、浓厚,这就需要合理把握国外科学发生理念,有度的吸收其优点,与我国民族性理念相冲突的尽量避免吸收。让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为歌曲意境、感情服务,最大程度体现民族特色。
  现在众多艺术家都担忧中华民族最淳朴、最原始的民歌在新的民族唱法中演绎不出原本的意境与韵味而使那些民歌被改的面目全非或是不能很好的传承下去。但是与时俱进的中国音乐不可能一成不变的保留原样,世界是进步的,民族声乐的发展也是随着国家的进步而进步,这就需要我们在进步的同时尽最大努力的演绎出中国东方韵味浓厚的民歌,在二度创作的时候尽可能的保留原貌。音乐的本身也是传递感情,传达意境的,虽然民族唱法方法上过渡的美声化倾向也会使声乐的演唱技术提高,但不要使地方性韵味减弱,使原汁原味的民族风减弱。
  三、民族声乐的发展要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長、内涵丰富,民族声乐是中华文化重要的载体,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现路径之一。因此,民族声乐理应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文化都具有异质性,如何使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声乐艺术远播西洋,以此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华夏儿女的凝聚力、向心力,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带有战略性的举措。因此,民族声乐要秉持民族特色,体现地域风情,把握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规律,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最大限度地保持民族声乐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弘扬民族文化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实现民族音乐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江明惇.中国民族欣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赵鸿.音乐鉴赏[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湖北地区的壁画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湖北当代壁画艺术善于吸取并融合独特的楚地民族文化艺术面貌,并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而在自我调节中发展,越来越宽广地面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在一批杰出艺术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艺术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蕴含当代科学精神和技术进步的湖北当代壁画艺术正充满勃勃生机地走向复兴与发展的征途。  一、炽热深沉,楚文化的缤纷世界  从《楚
期刊
芥川龙之介是大正时期新现实主义具有代表意义的优秀作家。大正五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就业于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芥川早期的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中心进行创作,后期才转向以现实生活中的某个片段为题材,用独特的创作技巧来体现当时社会的现状,如:《橘子》、《秋》等。《橘子》这部作品正是芥川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自己为主人公创作出来的。本文主要针对这部短篇小说《橘子》来进行论述。  一、情节塑造  芥川龙之介的《
期刊
史家笔下的康乾盛世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四海升平,但叫魂事件的发生打破了这种和谐。上至皇帝,下到普通民众都曾为一件关涉妖术的事件而困惑不已,全国弥漫着一种恐慌。盛世妖术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其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孔飞力教授通过《叫魂》一书为我们揭开了谜底。镀金的盛世之下掩盖的是失序的社会结构、皇权与官僚之间的常规与非常规的关系转换。怎样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的有序和谐的社会结构是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解决
期刊
“禁忌”(taboo),汤加语的意思是“对神圣或邪恶事物的避忌”,汉语译为“塔布”。 它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带有一定社会性及宗教性的文化现象。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宗教的神圣性而援用的“禁忌”,逐渐具体化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禁忌习俗。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往、思想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社会习惯、宗教信仰等原因,在特定的场合、时间、仪式下忌讳使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文
期刊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龟崇拜文化。“龟驮碑”就是龟崇拜的一种典型体现。但是,随着龟崇拜的衰落,龟的地位与意义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赑屃应运而生。“龟驮碑”也演变成“赑屃驮碑”。文章以武当山八大宫的“赑屃驮御碑”作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梳理龟崇拜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赑屃产生和“赑屃驮碑”出现的原因。  一、赑屃的由来  武当山的八大宫共矗立着12座由大龟似的庞然大物驮着的古碑,老百姓称其为“龟驮碑”,《武当山
期刊
作为“京派”文学的创作家,沈从文是成就最大的一位。汪曾祺师承沈从文,所以在创作风格与审美理念上和沈从文一样,都追求一种健康与和谐的生命美,但因二人的生存环境和自小所接受的文化熏陶不一样,所以沈从文的创作基调偏向于湘西楚文化的神秘和沉郁,而汪曾祺因其成长的苏北高邮是个鱼米之乡,生活富足,且深受到中原儒文化的影响,所以作品的基调带有吴越文化的欢快与明朗。  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大弟子,也是“京派”文学的最
期刊
青海湟水流域历史文化追忆之四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之宝。  北川大通是青海河湟先民的栖息地,也是河湟多彩文化的发祥地,承载着五千多年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积淀,物埠民丰,人杰地灵。  在离高原夏都最近的地方,在生态环境最纯净的地方,在水流最清澈的地方,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在声声梵音飘过古丝绸南辅道的地方,大通犹如一
期刊
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主人公的悲惨结局都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反映,这其中就反映有当时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可以说莎士比亚悲剧集的每一部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作者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鞭斥和关注。这既为我们提供了对莎士比亚作品中各种人物的另一种解读,也可以看出作者本人的人文关怀。  一部杰出的作品的思想深度,表达能力、想象力都具有普世的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后世的读者能够透过作品获得新的解读和感悟。莎士比亚的作品
期刊
郭敬明作品进军文坛伊始就活力四射,历经十载,长盛不衰,已然成为一文化现象。为研究这一文化现象的成因,文章以其早期主要文本表达主旨及表现方式为研究对象,解释并分析了其作品与青少年读者阅读需求的对位,并初步探讨了该类文本的常用表现手法。  在近十年的“80后”乃至稍后的“90”后一代,异军崛起的青春文学创作群体中,郭敬明无疑是不论在创作还是在营销运作方面的无可非议的领军人物。自2003年他以一部颇有争
期刊
属神的本质之一切规定,都是属人的本质之规定。  ——费尔巴哈  中世纪以及之前的西方美术体系与宗教一直脱离不了关系,以致文艺复兴前西方人都在力图挣扎脱离宗教戒律的精神束缚。之后,精神范畴的科学层面继续深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发展,针对的是离开信仰的现代人在科学高速发展的现实生活中苦苦挣扎的后遗症:茫然不知所措。  摆脱精神束缚后,人们失去了神圣感和敬畏感,恣意妄为、冷漠、空虚、孤独。当人们不再相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