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乏术的傀儡皇帝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元曲四大悲剧之一的《汉宫秋》对汉元帝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在剧中具体环境和故事情节发展中进行的,与剧中众人的语言、心理、行为都密不可分。本文通过文本细读来还原故事背景,理解人物语言、心理和行为,发掘剧中意境的作用,有助于较为客观全面地分析人物形象。从此角度出发进行探析,汉元帝这一人物形象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刻板印象的色彩。
  关键词:《汉宫秋》 汉元帝 傀儡
  《汉宫秋》出自马致远之手,是其代表作。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是元初大戏剧家和著名散曲作家,贾仲明在《凌波仙》中评其“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满梨园”。《汉宫秋》取材于史料,讲述了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爱情悲剧。剧中主唱为汉元帝,围绕他的有宦官、尚书群体,有奸臣毛延寿,还有王昭君以及远方虎视眈眈的单于。其中,王昭君由于不屈服于毛延寿的威胁,后又为胡汉和亲甘愿牺牲自己等一系列事迹而成为历代人们赞颂的巾帼英雄;而汉元帝因无力卫国,将昭君送去和亲等行为,往往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尽管有些学者认为汉元帝除了荒淫误国以外,还具有“真性情”{1},但大体是对汉元帝这一人物形象進行“政治方略”与“个人性格”的双方面分析。本文通过对剧本进行细读,汉元帝这一人物形象或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刻板印象的色彩。
  一、积重难返的朝局
  汉元帝出场伊始有唱词“嗣传十叶继炎刘,独掌乾坤四百州。边塞久盟和议策,从今高枕已无忧”{2}。此四句常被认为是体现汉元帝盲目自大、不思进取的好例子。随后汉元帝思及后宫女子少,差遣毛延寿为之挑选美女,又常被当作是其贪好美色、荒淫误国的例证。仔细揣度剧本,或可见证此局面的因素。
  首先,呼韩邪单于出场词中有“俺祖公公冒顿单于,围汉高帝于白登七日。用娄敬之谋,两国讲和,以公主嫁俺国中。至惠帝、吕后以来,每代必循故事,以宗女归俺番家”{3}。这说明大汉和亲实乃古已有之,自高皇帝时汉家就已向番家屈膝和亲,这一“故事”绵延十代才到汉元帝这里,可见汉家实自十代前就已有以女子婚嫁为筹码换得国家和平的偏安之心。而汉元帝在面对众臣请旨令昭君和亲时,首先表现出的不是遵循旧例而是愤怒,倒可见他相比前代皇帝可能更有血性与义气,即使这义气最终消磨殆尽,但它终究存在过,这也是汉元帝性格的一部分。
  其次,毛延寿作为“大块黄金任意挝,血海王条全不怕”{4}的角色,能陪侍皇帝左右,却没有贤臣劝谏之功用,足见朝堂之上多是不肖之辈居高位,缺乏心系社稷的良臣。这种局面的形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汉元帝自身昏庸无能,二是由历代汉帝的昏庸导致的积重难返。从毛延寿出场词“因我百般巧诈,一味诌谀,哄的皇帝老头儿十分欢喜,言听计从”{5},可看出剧中汉元帝大约是不年轻的,但他沉溺于女色,即位多年理应后宫充实,绝无后宫空虚之理,原因何在?汉元帝另一段唱词“自先帝晏驾之后,宫女尽放出宫去了。今后宫寂寞,如何是好”{6},提供了答案:自先帝驾崩后他便没有再大选美女充实后宫,所以后宫空虚。而如今的大选美女也与毛延寿的诡计分不开,毛延寿说“我又学的一个法儿,只是教皇帝少见儒臣,多昵女色,我这宠幸,才得牢固”{7}。汉元帝此前未大选美女,一定程度可见他并不是全然沉溺女色的君王。
  如此,若说汉元帝全然昏庸定是不妥,他最初很可能是希望有所建树的,但从始至终他身边只有蝇营狗苟的毛延寿之辈,而自己又亲小人远贤臣,长此以来只能落得身为傀儡,意志消沉。由此可做一个推断:毛延寿之辈猖獗,与汉元帝之前的皇帝所形成的积重难返的朝局状况有内在联系。
  二、情真意切的凡人
  汉元帝对昭君的感情由第一折巡宫时偶听琵琶曲引起。汉元帝巡宫这一桥段看似是昏庸无能的帝王在闲暇时寻欢作乐的描写,但仔细分析此折文本,更多看到的却是汉元帝对无缘面圣的宫女们的同情和好奇。
  “车碾残花,玉人月下吹箫罢。未遇宫娃,是几度添白发”{8},这段汉元帝唱的《点绛唇》词句之间全然不见风月之情,倒皆是对宫女处境的同情,似乎能体会到“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之凄凉。继而他在《混江龙》中设身处地地描述了宫女孤寂的生活,在听到昭君琵琶声时吩咐内官不要惊吓到她,在面对昭君请求时以“天地可怜穷女婿”的口吻说“俺官职颇高如村社长”{9},等等,都无不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富有同理心和烟火气的贵公子形象,放在其他多情公子身上也并无不合。第二折中汉元帝偷看昭君梳妆时说“且不要惊着他”;他来来回回地好奇偷看和随后得知昭君要去和亲时的愤怒相映衬,集中展现了他对昭君的情意。第二折《二煞》和《黄锤尾》中,汉元帝悲伤之余挂念昭君道:“怕娘娘觉饥时吃一块淡淡盐烧肉,害渴时喝一杓儿酪和粥。”{10}用语朴实而真挚,甚为动人。
  汉元帝情真意切的凡人心性集中表现在剧本第四折中。“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11},第四折几乎通篇讲汉元帝与昭君离别后强烈的思念之情。“思昭君”“梦昭君”“闻雁声”浑然一体,主要笔墨放在“闻雁声”而思远人之上。雁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使离人伤怀的意象,如白居易诗《望月有感》有“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之句,吴文英《夜游宫》词有“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之句,皆借雁点染心中愁绪。《汉宫秋》第四折中之“则被那泼毛团叫的凄楚人也”{12}直抒汉元帝由大雁鸣叫引发的悲思。马致远在此折中化用众多前人诗句,使全剧充满一种诗意格调,正如有的学者提出“马致远的剧诗和他的散曲一样,出语天然,风致嫣然”{13}。
  依上文分析,剧中汉元帝本是一个具有同情心和真感情的人,他对于寂寞白头的宫女、对于未曾谋面的琵琶女都具有天然的同情与兴趣。这种兴趣同一心只系着风月,为人暴戾不堪的商纣全然不同。可以说汉元帝格局狭隘,未能心系社稷,但若以此判定他只知寻花问柳,恐怕言之太过。汉元帝这一人物形象内心更似一个情真意切的凡人,若有先祖宏业相继、贤臣良将辅佐,他可能被引导成为好皇帝;但在无人可用、奸臣当道的朝局中,汉元帝的真诚只能通过真挚的爱情表现出来。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入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思想解放的脚步,小说创作开始将艺术笔触聚焦在人性描写上,使得新时期小说开始向文学本体复归,重新焕发出启蒙的曙光。从20世纪80年代的高晓声、张一弓、何士光,到20世纪90年代的毕飞宇、余华、李锐,再到新世纪的阎连科、刘庆邦、贾平凹等作家,继承“五四”启蒙主义思想传统,在揭示精神创伤,述说历史苦痛,展示民间苦难的同时,批判国民的灵魂痼疾,关注个体的存在价值,发掘平凡的人
摘 要:身为北大学人的洪子诚和陈平原在文学史研究中深受北大重“史”传统的影响,都注重对于史料的发掘、整理、分析和把握。二人都有着史家之眼光,认为看问题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而在具体操作上,对“回到历史现场”的强调则显示了他们作为史家对于真相的执着追寻。此外,二人在拥有历史理性的同时并没有失去文人对于文学性与感性的追求。洪子诚与陈平原所具有的史家风度与史家精神和他们所坚持的“论从史出、以史证论
摘 要: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惜春是一个着墨很少,但个性鲜明、形象突出、敢于抗争的人。大观园这一小社会让惜春心灰意冷,了悟遁世。环境造就了她的性格,贾府由上而下的世态炎凉、三个姐姐的悲惨命运让惜春看破红尘,“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值得深思。  关键词:形象分析 惜春 心冷 了悟  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四位女性。“四春”的取名是因为她们都
摘 要:相较于《人生》中进城难的高加林,新时期的农裔知识分子杨科和邵景文则顺利进城,他们虽成为“城里人”,但农裔城籍的身份使得他们既得不到城里人的认可,也被村里人排除在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出于对名利的渴求,他们成为权力的依附者、金钱的奴隶,而对尊重的渴求和身份的丧失导致他们精神下行和自我堕落。  关键词:农裔 知识分子 身份 迷失 沉沦  中国设置的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使城市与农村的差异由单纯
摘 要:中国文学长河中陶渊明不能跨越。这种不能跨越就在于“南山”意象所承载的“放心”之意,已经由陶渊明自己独特的生命哲学,上升为中国文人群体乃至国人的共有哲学,继而延及出周敦颐的“莲”、朱自清的“荷塘”、戴望舒的“雨巷”……本文遵循意象的规律,试图解析陶渊明在自然之中所体味的生命之“真”。  关键词:陶渊明 “南山” 意象 “放心”之意  能够存活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长河中的人物,一定有着鲜活的生
【主题导语】   诚信是指人们为人处世中诚实无欺、讲求信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石,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素材链接】   素材一:  史书记载的“小事”  赵盛基      郭圾,东汉时期的官员。他为政以德,施行恩惠,深受百姓爱戴。   他担任并州牧时,一次巡视,到达了西河郡的美稷县。刚到城外准备进城时,
摘 要: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与苏轼《江神子·猎词》同为宋词中抵御西夏之词,但二者无论用词、情感、意象、风格皆不相同,究其原因,则因时代背景之不同,价值身份之差异,词风演变之过程,而最为本质的则是社会思潮之影响,即有无道学内涵之充实。从此二首词中,即可看出北宋前、中期士人对待西夏问题的态度转变,又可见出社会思潮对士人思想的开拓发展。  关键词:《渔家傲·秋思》 《江神子·猎词》 时代背景 身份差异
【摘要】英语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高效途径。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游戏引入、开展小组阅读和丰富阅读材料等学习策略建构小学英语阅读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
摘 要:“因内而符外”与“风格就是人”是刘勰与布封关于风格论的观点,两者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刘勰与布封的风格论都是在继承前人关于风格的论述基础上形成的,都不满于当时文坛的不正文风。然而,二者对风格的定义又有所区别,并且对其影响也不尽相同。“因内而符外”与“风格就是人”对中西风格论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刘勰 布封 风格论 “因内而符外” “风格就是人”  一、《文心雕龙·体性》
摘 要:“镜像阶段”理论是拉康精神分析理论重要的基础内容,从中剥离出的“凝视”这一关键概念成为进入拉康“镜像论”的诸多方式之一。本文尝试应用“凝视”理论对斯·奥台尔的小说《蓝色海豚岛》进行精神层面的解读分析,结合文本具体阐释想象界/镜像阶段的理想自我与进入象征界的自我理想形成机制,探讨“观看”与“凝视”两个维度下主体自我的建立最终注定回归他者/父名社会文化和道德秩序的自觉选择。  关键词:观看 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