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科学意识例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ao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本文从学生栽种葡萄树苗的实例出发,通过在种植过程中的发现问题,并不断的尝试与实践,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乐趣。在实践中明白深奥的科学知识,生成科学意识。
   关键字:实践活动;科学意识;案例
  
   一、背景描述:
  学校开发了一块2亩见方的种植地。我们首先设想种植30棵新品种葡萄树。在学生中宣布要成立葡萄种植兴趣小组后,许多同学就想报名参加,但由于名额限制,全校只有20名同学如愿以偿。植树节这一天,学校请来的镇上葡萄种植专家作了一个葡萄种植的讲座,示范种下了一棵葡萄苗。并指导学生要把根整理好后尽量舒展开,说是为了让葡萄树能从土壤里方便吸收水分和营养。接下来,兴趣小组每人轮到种两棵。第一棵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二棵则由他们独立种植。孩子们一下子学会了栽种葡萄苗的方法,都格外兴奋。
  为了让葡萄苗长得棒棒的,学生们经常来到葡萄园锄草、施肥、浇水,可从来没有偷懒过。
  二、案例描述:
  1、不解的问题
  五一节后的一天,老师要带种植小组的同学为葡萄树“摘心”。学生们都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到老师把一棵好好的葡萄树的枝条折断了,嫩绿的枝条说折就折便扔在了地上。他们感到既可惜又痛心,“为什么要把葡萄苗的枝条掐断?”不知谁小声说着,于是大家都要问老师这是为啥呀?!老师说摘心也叫掐头或打顶,摘心就是把新梢折掉。
  “是呀,摘心有什么用呢?这可是专家说的,总之,摘心能使明年的葡萄长得更好些。”老师故作玄虚地解释说。“枝条折断后葡萄怎么会长得好呢?”、“枝条断了葡萄树可能反而长不好了。”、“明年长出的葡萄肯定不会又大又甜,产量估计也不高的。”……学生们议论纷纷,都不大相信老师的话。这时,老师说:“那么我们搞个对比研究吧!留下一半葡萄树不摘心了,看看会怎样。”
  2、实践、尝试
  学生们想到了科学课上老师教做实验设计时要控制变量才能使实验结果正确。于是经过讨论,确定要研究的问题是:摘心对葡萄生长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摘心以后会怎么生长呢?学生们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阅工作,展开了讨论:
  “往上生长的速度估计要慢些了,下面的葡萄枝条可能要长的粗些!因为人要是长得矮的话,往往是偏胖的。” 一名学生说。
  “我查了《葡萄栽培新技术》一书,里面介绍说,摘心会加速粗生长。大概是讲的同一意思吧。”另一学生说。
  “《剪枝的学问》我们不是学过吗?可能一样吧?”猜测的学生更多。……
  3、研究结果
  30棵葡萄树,除去4棵不知原因死的,26棵中已经有6棵葡萄树长出了一串串小小的秋葡萄。其中摘心的葡萄树茎的直径明显变粗,离地面30公分处都要比大拇指还要粗些,测量后它的直径在1.5厘米与3.0厘米之间,直径平均大小达到2.3厘米,而不摘心的葡萄分枝很多,枝条比较细小,很苗条,一个劲地往上长,平均直径只有1.0厘米。
   以后,学生们还发现摘心与不摘心的葡萄还有其他的不同:摘心的葡萄树的叶子大得多:同是最大的叶子,相比一下要大一倍,还要厚些,而且叶子的颜色要深绿一些。
  三、种植活动收获
  种植葡萄,满足了学生一个美好的愿望,让他们基本了解了葡萄种植的方法,深刻感受到摘心对葡萄生长的巨大影响。葡萄种植的方法很讲究,将来的农民肯定是要懂科学懂研究的,这样才能种出又大又甜的葡萄来。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
  四、分析评价
  学生在自己的观察、学习、研究、实践中明白了较为深奥的科学知识,而这其中依靠老师的指导却是很少的,原因何在?
  1、基于兴趣的研究
  亲自种植葡萄直至结果收获,在学生的心中,永远充满好奇和不可思议。他们对于葡萄种植总有着强烈的体验欲望。学生在参与葡萄种植兴趣活动中,已知与未知的冲突,问题的不断产生,强烈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种植时那么多的“专家意见”、“是真的吗?”“是不是可以作个研究?”“怎么研究呢?”……再加上老师的因势利导,于是一次基于生活场景的研究性学习开始了。
   2、真真切切的研究
  学生在自然课上学到了一些实验研究方法,但往往是为验证书本知识所用。如何学以致用?生活中的问题如何研究?如何控制无关变量?怎样获取数据、信息?如何整理、分析数据?这些本领在葡萄种植的实践中得到了提高。
   3、不断深入的研究
  摘心对葡萄生长的影响是怎样的?如何摘心更好?为什么要用动物肥料?葡萄棚架的作用是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将为学生作不断深入的探究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舞台,将引导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各种葡萄问题。葡萄园已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校园实践基地之一,是令学生向往的活生生的学习资源。科学意识已在学生的实践研究中逐渐生成。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480例老年前期及老年人听力调查资料,分析高频听力损失和语言频率的关系以及听力损失对语言理解能力的影响。
针对采空区与隧道的关系,根据采空区作为隧道地基、隧道洞身和洞顶围岩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片石混凝土回填、隧道侧壁砌筑墩柱、钢拱架支护及充填轻型材料等不同的处治方案,保证隧道洞体的稳定和运营安全,为以后隧道穿越采空区的处治和隧道设计提供参考.
NAL公式法选配助听器的效果观察徐仁宗,吴雯近年来多采用处方法选配助听器,即用公式计算法选择相适应的助听器增益,以达到比较满意的助听效果。常用的处方公式有半增益法、POGO法、NAL法等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语文课堂不仅要让学生知识全面,基础扎实,更要让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创造。通过扎实有效的思维训练。绽放语文课堂的精彩。  一、反思:学生的思维力为何缺失?  1、学科价值的窄化判断,让学生无用脑之地。  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强调了听说读写;但没有思维的参与,孩子的语言发展只停留在肤浅的模仿阶段,却不能得语言
对多跨钢筋砼简支梁桥,采用预应力施工工艺和简支变连续(改变结构受力体系)的方法,对旧桥进行成功有效的加固和提高承载能力。
"5·12"都江堰岸前3跨发生落梁,××跨径汶川大地震后,G213(317)线映(秀)汶(川)公路的原K52+405草坡大桥桥台被山体崩塌堆积物覆盖,汶川岸后2跨盖梁挡块破坏,梁
甲状腺术后声嘶恢复及其原因分析李志华1孙圣荣2华清泉1罗志宏1甲状腺肿瘤发病率较高,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且手术损伤喉返神经引起声嘶者常有发生。本资料分析了1994年6月~1995年7月甲状腺术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时时刻刻的提醒我们教育者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情感态度,“六模块”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取代以往的“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课堂模式。“六模块”(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教学模式对每一个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很好的备学生,我们身处一线的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它意味着课程教学的全面革新,革除旧的教学体系中阻碍学生个性培养的不利因素,积极建构完善个性品质的课堂教学体系,乃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课堂教学中个性教育现状  1、概念的界定  “个性”,从教育的角度思考,是指个体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  “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是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