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唱艺术具有较强的集体性,在人声交响乐中也有其具体性。合唱艺术不仅需要基本的美学特点,还需要一些独特的技巧来辅助。在音乐美学视角下研究合唱艺术,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了解合唱的艺术形式。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对合唱艺术美学的含义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合唱艺术的特点,接着从音乐美学视角下对合唱艺术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音乐;合唱艺术;美学;艺术形式
  合唱艺术的魅力是它做到了将人声和交响乐进行完美结合,这为合唱增添了音调,使得合唱更具色调美,人声与交响乐的融合,更有一种集大成之美。合唱具有独特的音乐之美,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美学特色。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对合唱艺术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理解合唱艺术的特点,并且能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合唱这门艺术。
  一、合唱美学的含义概述
  古代宗教音乐艺术是合唱音乐表演最早的表现形式,宗教活动者在举行宗教活动时,通过开展一些合唱活动来表达宗教信仰,提高凝聚力。但随着合唱艺术的不断发展,合唱逐渐从宗教集体活动中剥离,发展成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美学活动。合唱艺术将人声与交响乐完美融合,这种融合为合唱增添了丰富的色调,音域广泛就是合唱艺术中的一个主要表现特点。合唱艺术最完美的完成形式就是将音乐与人声进行完美融合,并由此产生一种集大成之美。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人对于音乐艺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这促使合唱音乐变得更加多元化。合唱是由表演者集体对多声部音乐进行呈现,并且与音乐和音响效果融为一体,达到高度的统一。合唱是一种能够直观地表达音乐作品的艺术情感和深层思想的表现形式,可以引起演唱者和听众的情感共鸣。合唱艺术发展是从欧洲国家兴起的,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在欧洲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合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自己不同于其他音乐形式的美学色彩,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特色。随着合唱艺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也广泛参与音乐合唱表演,并逐渐重视合唱艺术的发展,这为合唱艺术增添了活力与丰富的色彩。合唱艺术可以在表演中将人们的审美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并且能够不断增加美学情绪,从美学角度对合唱进行艺术创造,为合唱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二、合唱艺术的特点
  (一)集体性音乐表现特点
  集体性音乐表现是合唱艺术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与其他音乐表现形式相比,合唱的表演形式更为丰富。在表现同一部音乐作品的时候,合唱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音乐表现,主要有合唱、领唱、轮唱和伴唱等表现形式。不同群体参与合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不断升级合唱表演形式,更加完美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内涵与情感。在提高表演技巧的基础上,合唱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对音域的分析,以促进合唱顺利完成。
  合唱的集体性特点要求参加合唱的表演者相互之间进行良好的协作。合唱是一种具有集体性特点的艺术形式,表演者之间的良好配合不仅可以让整个合唱表演更加完整,还能让表演者在合唱中展现自身的优势。除此之外,合唱还要求演唱者在良好配合的基础上严格依照合唱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整体表演,通过表演者之间的密切合作让不同的声音自然地融合到一起,达到和谐状态。演唱者之间高效的配合和精湛的合唱技巧让合唱表演更加完美[1]。
  (二)音色多样,音域广泛
  合唱是由多人多声部完成的,因此在合唱中会有不同的音色。男高音高亢,女高音嘹亮,男中音和男低音显得庄重,女中音和女低音则显得温暖深沉,多样的音色使得合唱变得丰富多彩,合唱中音调的多样化也给听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合唱艺术表演中的音域也较为宽广。男低音的声部到女高音的声部可以跨越三个半甚至四个八度,这样的大跨度给合唱表演带来了广泛的音域。并且每个音域的音色都不相同,给合唱带来了更大的乐趣,听者也有更丰富的听觉享受。合唱艺术表演的力度变化十分强烈,这也是为什么合唱艺术表演能够给听众带来振奋人心的感受的原因。合唱表演中的力度变化不仅能够使得音乐效果增强,还能给表演者增加表演的信心。例如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这首曲子,在表演中通过强烈的演唱力度变化展现出了歌曲背后的磅礴气势,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三)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合唱可以将演唱者、听众和歌曲本身的情感融为一体,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歌唱带来的喜悦。合唱使得演唱者的团结度和协作能力增强,并且通过合唱展现出来的恢弘的气势能够让人感到愉悦,其对观众和演唱者的感染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三、从音乐美学视角看合唱艺术
  (一)合唱艺术具有团队意识与集体精神
  合唱的完美完成需要靠演唱者们的团结协作与积极配合。合唱表演团队始终将团队精神放在首要位置,统一整个团队的步伐,相互配合;每个演唱者都要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整体,遵循着合唱精神,再由整体融入音乐中去。值得注意的是,合唱并不是为了凸显某个演唱者的能力与作用,而是要体现出整个团队配合协作的精神。
  (二)合唱艺术情感充沛,表演力度适中
  合唱艺术中最难掌握的一点就是力度。在实际的合唱表演中,经常会出现表演不够活泼或者过于刻意的情况,给观者带来不好的音乐体验。音乐是用来反映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喜、怒、哀、乐均可以在音乐中表达出来。基于此,在合唱表演中要注重内心感受,由内而外地抒发歌曲的情感,不能太过死板,也不能过于活泼,演唱者要把握好在舞台上合唱表演的力度,不能用力过猛,以此来达到一个良好的舞台效果,进而促进演唱者抒发歌曲的情感[2]。
  (三)合唱需要处理好激情与理智的关系
  音乐表演中的激情和理智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合唱表演的过程中,演唱者很可能被自身激动的情绪所影响,导致其感受能力降低,注意力也被分散,进而出现面部动作和表情的冲动化。这就容易导致演唱者不能准确辨别声音,不知不觉地加快自己的演唱速度,或者沉迷于自身的表演进而导致表演扭曲,这就是过于激情所带来的影响。但是,如果一个演唱者过于理智,那么他就无法扮演音乐中的角色,无法体会到音乐中的情感,在演唱过程中缺乏生动的表现,只是用技巧在进行演唱,这样缺乏感情的表演无法为听众带来唯美的听觉体验,也很难达到合唱所体现的艺术效果。在合唱中,无论什么情感的表演都离不开理智。一位出色的表演者能够在潸然泪下的表演中很好地把控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富有情感地完成表演,这就是合唱艺术中极为重要的一点[3]。
  (四)合唱艺术离不开环境与表演
  在进行合唱艺术表演之前,其环境布置是十分重要的。环境布置包括了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布置内容。内部环境的影响是进行整体演唱时,音乐的全貌会对每个演唱者和观众产生影响,激情艺术不仅会使演唱者的演唱更富有情感,还能感染现场听众的情绪。但消极的内外部环境会对合唱表演产生不利影响。例如演唱者受到现场观众的影响过于紧张,有压迫性的演出环境使得演唱者不能发挥出其正常的水平,进而对合唱表演产生不利影响。激情艺术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因此,演唱者要重视情绪的控制和調动,适应现场表演的环境,配合整体完整地将乐曲表现出来,进而提高合唱的演唱水平。此外,合唱艺术的魅力在于人声与音乐的结合,所以各种乐器之间也要相互配合,要提升音乐的层次感,同时又不能失去独立性,以此来呈现合唱艺术的内涵与真谛[4]。
  四、结语
  在音乐美学视角下对合唱艺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合唱艺术较强的客观性和感染力,是一种富有良好美学内涵和魅力的艺术形式。合唱通过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在表演中不断提升听众的审美能力,通过音乐来培养听众的艺术情操。合唱的艺术之美需要通过合唱艺术表演中的各个环节展现出来,因此,演唱者需要从歌曲的创作开始对合唱进行研究,深入体会歌曲的情感,并通过团队之间的配合来表现出合唱的艺术美感。只有多层次多方面对合唱艺术进行分析,才能对合唱艺术深入了解,并通过表演体现出合唱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张婷婷.论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J].芒种,2018(1):99-100.
  [2]师政.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艺术形式探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20(3):82-83.
  [3]周闵.美学视角下的音乐表演艺术解读:评《音乐表演美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8(9):113.
  [4]白超.基于美学角度的合唱艺术研究[J].黄河之声,2019(11):20-21.
  作者单位:
   衡水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徐沛东声乐作品《曙色》展现了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概况,处处洋溢着作为华夏儿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文章通过对歌曲《曙色》进行创作语境和歌曲概况的介绍,分析解读其社会价值和社会作用,进而对其实际产生的不同层次的功用进行探讨,尤其对审美作用和伦理作用的分析,揭示出了优秀声乐作品的实际作用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曙色》;徐沛东;声乐作品  徐沛东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之一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文化艺术研究逐渐被教育界重视,我国相关学者开始进行筝乐研究,并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筝乐文化正凭借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意蕴等特点,不断地推动着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文章以筝乐文化传播为主要研究内容,详细分析了筝乐文化传播对筝人创作的启示,以及筝乐文化传播对筝人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筝乐文化;创作技能;创新精神  注:本文系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追求也从原始的满足温饱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享受,对于文化娱乐活动与健身一类的项目参与热情特别高。广场舞作为一种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依托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逐渐成为城市和乡村都广为流行的运动项目。文章基于广场舞和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对全民健身视野下广场舞发展面临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全民健身视野下广场舞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舞蹈教育在中西舞蹈文化交流的新形势下也开始不断融入时代性。现代舞作为一门具有现代性的学科,在艺术类高校尤其是舞蹈专业的引入是极其重要的。古典芭蕾基本功训练和民族民间舞等专业课程都已逐渐融入现代舞的内容,比赛中的剧目、电视舞蹈等也都开始融入现代舞思维。但是目前艺术类专业的现代舞课程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少教师依自己的教学习惯开展教学,学生也只基于动作模仿,思维开发训练较少。文
期刊
摘 要:纵览本雅明关于灵韵的艺术理论,时代提供其理论最重要的基础背景因素。站在时代巨变的节点上,其理论的核心是以“灵韵(Aura)的消失”来区分机械时代的艺术作品与古典艺术作品的差别。面对机械复制时代灵韵的消失,如何看待艺术?本雅明认为复制技术所带来的片面、零碎的讯息,带给人们超过现实感的震惊(Shock)体验。震惊也反映在艺术作品的美学风格上。文章主要透过本雅明的艺术理论灵韵与震惊探索非遗保护理
期刊
摘 要:文章对敦煌莫高窟唐代菩萨璎珞的样式、材质、色彩、图案等装饰元素进行梳理,对璎珞与其他服饰品之间的搭配方式进行分类,探讨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各时期菩萨服饰搭配的特点和变化,并结合中国本土的玉文化探讨莫高窟菩萨璎珞的装饰风格。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菩萨璎珞;服饰搭配;装饰风格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點项目)“丝绸之路甘肃段服饰配饰文化演变研究”(16D087)最终研究
期刊
摘 要:戏剧可以说是中华文化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传统戏剧是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的结晶。戏剧是通过动作、舞蹈、语言、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创作与演绎可直观向我们展现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于中国传统戏剧而言,其以自身独特的文化承载方式让我们了解了五千年中华文化辉煌的历史与持久的生命力,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命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之处
期刊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该理论提出了八项相对独立的智能。文章主要研究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的八项智能与音乐教育的联系,在音乐课堂中,音乐智能运用占比相对较大,但同时也会或多或少地运用到其他方面的智能。文章简单列举了两个教学范例,说明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如何从多种智能角度启发学生,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音乐教育;智力结构  我国的音乐教育古已有之
期刊
摘 要:“互联网+舞蹈教育”时代背景下,应对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探讨。面对新形势下的课程教学转型发展趋势,仅沿用传统课堂模式已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熟练操作电子设备、软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好教学活动。因此,文章结合实践研究,针对师范类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课程的教学发展提出新的可能,初步探索线上导学课程建设方向。  关键词:古典舞;基本功;线上教学;导学课;课程设计
期刊
摘 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目前正处于农业2.0向农业3.0的过渡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伴随农业生产生活而生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如何在新的文化浪潮中披荆斩棘,继续传承和发展,是现今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梅里斯达斡尔族传统音乐为例,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之路。  关键词:达斡尔族;传统音乐;传承  注:本文系齐齐哈尔大学2019年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城镇化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