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转向艺术疗愈或前景可期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v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刚暴发时,不少朋友私下感叹, “此时才感觉到艺术的无用”。当人们已无法再有闲情逸致谈论艺术时,艺术是否真的变成了人类生活中最无用的东西?无疑,在医疗物资缺乏的疫情初期,艺术显得略微无力,但它却非常有效地作用于人的思想和情感。无论是阳台上的提琴声还是“永不落幕”的各种线上展览,都在传递艺术抚慰人心的力量。
  近期,海外一些准备重新开放的博物馆正在将艺术疗愈视为自己的新方向,尝试了各种艺术结合健康的项目。艺术疗愈之说由来已久,疫情新常态里,艺术到底该怎样正确地介入成为了现今艺术界需要思考的一个课题。此外,面对预期收入大幅下跌,行业人士也透露,如果博物馆开始转向艺术疗愈,也不失为一种新的收入来源或是募集资金的机会。
  博物馆初尝艺术疗愈项目
  纽约皇后区艺术博物馆提供每周定期的线上艺术疗愈项目,鼓励人们拿起画笔去表现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与此同时,博物馆的教育者正在试验各种各样的举措,其中包括每周与居家老人的对话,讨论该机构的藏品;一个让看护人学习艺术知识的项目;几节为不会说英语的新移民提供的艺术创作视频课程等。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则准备了一份艺术作品清单,在博物馆重新开放后帮助观众缓解“后疫情焦虑”。今年5月,博物馆还对一项青少年活动做了调整,专注疫情危机期间的自我关照与交流。这项活动由大都会和布朗克斯区艺术博物馆、美国华人博物馆共同组织,参与者通过写作提示、舞蹈工作坊与杂志制作来探讨疫情的影响。“艺术对所有人都具有疗愈作用,”博物馆的高级教育管理工作者丽贝卡·麦金尼斯(Rebecca McGinnis)说道,“人们会在经历了失去之后来到我们的博物馆,对于一些人来说,疾病永久地影响了他们的身体。我们要如何继续反映这一切的人生体验?”
  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美術馆采取了另一种方式,他们计划培训100多位志愿者讲解员学习艺术疗愈技能,在美术馆今年夏天重新开放后迎接观众。在鲁宾艺术博物馆,工作的人们也开始关心同样的问题,他们在馆藏的尼泊尔艺术品中,找到一些非常适合自我沉思的内容。现在,该博物馆正计划重启他们的冥想播客,并将部分学习课程安排给受到疫情影响的人,这些课程将包括一些冥想性艺术作品。
  博物馆开始严肃地对待艺术疗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一个项目,该项目鼓励医生开出“免费进入美术馆展厅”的“处方”。2017年,这家美术馆成为北美首家雇佣一名全职艺术疗愈师的美术馆。担任这份工作的是艺术疗愈师斯蒂芬勒加里(Stephen Legari),通常,他每年接待大约1200名访客,但随着蒙特利尔(加拿大疫情暴发的中心)解封之后,疗愈需求增加了。“在隔离时期,你每天都盯着你公寓里一模一样的那些东西,这种重复正在消耗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与之相比,博物馆是承载着惊奇、美丽与敬畏的地方。”
  卡特琳·卡隆( Katerine Caron)大约在三年前参与了这个艺术疗愈项目。卡隆曾在带着孩子过马路时被一辆加速行驶的车辆撞倒,在她的大半生中,这位52岁的作家一直饱受神经损伤和严重创伤的折磨。“我从孩提时代开始就没有创作过艺术,但是艺术疗法帮助我将我的感受以及对于生活的感激表达出来。”对于她而言,这个疗法为她创造了一个疫情之外的空间,帮助她处理情绪上问题。“我没那么焦虑和激动了,当我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时,我知道我并不孤独。”
  正如皇后区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所言:“现在,是时候将博物馆视为给人们带来关怀的地方了。随着人们正从长期的孤独与失落感中恢复过来,我们需要发展开放、包容、富有同理心的文化机构。”
  艺术疗愈,一门融合艺术和心理学的学科
  通过亲近艺术来疗愈心灵并非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创举,早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暴发之后,人们已经意识到艺术与健康的关联。为缅怀死于西班牙流感的亲人,1921年,邓肯菲利普在华盛顿创建了菲利普美术馆,堪称艺术疗愈的典范。现任菲利普美术馆馆长多萝西科辛斯基(Dorothy Kosinski)近期在篇文章中介绍:“美术馆的成立初衷就是要在艺术与健康之间建立深刻的联系。这次全球健康危机发生前,人们已对‘健康’一词津津乐道,包括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研究显示创造性的艺术与健康息息相关,艺术对糖尿病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都有积极的疗效。然而,人们还不太认识到博物馆与疗愈的关系,通常认为博物馆仅用于保存历史、启发教育公众的艺术审美。”近年来,菲利普美术馆尝试了各种艺术结合健康的项目,例如帮助老年人了解艺术的“创意老龄”项目,与儿童医院合作;针对退伍军人开展艺术疗愈,帮助他们缓解战争遗留的创伤性脑损伤和其他战后创伤等。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艺术疗愈?
  心理咨询师陈萍萍表示:“艺术疗愈简单地说是通过些艺术手法或者活动等创造性的过程,来改善参与者的生理、心理和情绪健康状态,用普通人的说法就是帮我们达到身心灵几个层面的平衡。一般的心理咨询会用到分析和谈话的疗法,这种疗法会让人紧张从而抗拒走进治疗室。与之相比,艺术疗愈属于非语言性的介入,更平易近人,也更适用于大众群体,往往也比其他疗法更有效。广义上说,绘画、音乐、制陶、雕塑、舞蹈、戏剧、诗歌写作等以开发创造性为目的活动都属于艺术疗愈。”
  如今在欧美地区,艺术疗愈已成为 种对儿童和成人进行评估、交流的重要手段。但在国内似乎认知度比较低。对此,陈萍萍表示:“心理治疗是从西方传入的说法,会有一个源发地和普及地的区别,所以看起来国内认知相对慢一些。但在我看来,艺术疗愈在中国其实是有本土渊源的。古时候的琴棋书画其实就属于艺术疗愈的工具,只是现在更多被视作为应试教育的一类,疗愈性被淡化。艺术对人的滋养是很重要的。从西方角度看,我们人脑分左右脑,左脑负责逻辑性,右脑则分管图像区分等。当我们过多地运用逻辑,左脑就会压力大,这时候大脑需要通过右脑来舒缓,这个部分如果没有得到舒缓,神经系统就会紧张。这时候艺术疗愈就是个很好的舒缓媒介。艺术本身就有宣泄情绪和疏导压力的功效,很多心理治疗流派都利用艺术疗愈帮助个人走到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路径上。”
  此外,心理的情绪往往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很多精彩的作品都源自于内在情绪的转化。国外也有病人参加完艺术疗愈项目后,所绘作品参加公开展览的案例。托尔斯泰的《艺术论》一书认为,艺术感染力取决于三个要素:情感的独特性,表达的清晰度,艺术家所体验与传达情感的真诚度。感染愈强烈,则艺术愈上乘。
  或可成为博物馆新的收入来源
  虽然心理学家早就认可了艺术疗愈的益处,数十年的科学研究也表明这种疗法能够改善心情,缓解病痛。但是,美国鲜少有博物馆将自己的资源分配到艺术疗愈这样的项目上。如今,深陷悲痛的大众的需求正在促使美国各地的文化机构建立具有创伤意识的项目。而面对预期收入的大幅下跌,行业人士也透露,如果博物馆开始转向艺术疗法,将其视为一种新的收入来源或是募集资金的机会,他们不会感到意外。“艺术疗愈通常由保险公司赞助,”普拉特艺术学院创意艺术疗愈部门的总监助理迪娜夏皮罗(Dina Schapiro)说道,“你已经有进入博物馆付钱的赞助人了。这对于那些抗拒诸如办公室等传统疗愈场所的人来说是件好事。”
  海外博物馆的众多艺术疗愈项目尝试也给了国内很多借鉴和思考。针对此次疫情,国内也有不少机构推出与艺术疗愈相关的展览和项目活动。如上海“磁场计划”推出的“翻篇儿——后疫情时期的艺术疗愈展”;青年艺术100推出的艺术疗愈公益计划“花开正当时”,此计划也是项邀约公众参与的艺术公共行为,观众可以通过共建“希望花海”(DIY墙面互动)、手机与装置LED屏的数字联动(电子屏互动)、新媒体互动花开(肢体感应互动)等诸多形式参与其中。
  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表示:“以‘花’为题,以简单而又打动人心的图案作为基础,发起从线上到线下的全民艺术共创。我们希望尽艺术的力量与公众共同完成Hope Hower计划的系列呈现,用这一简单的参与互动能够疗愈疫情期间受影响的心情与精神世界,唤醒我们生活所在的城市的活力。”
  尽管现在的艺术疗愈还是一个相对新的领域,但艺术始终陪伴人类的发展。疫情新常态里,新互联网时代,从危机到生机,人人创作、人人“在场”,艺术应刷新感染力,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亲密连接,成为疗愈心理创伤的药方,以更温和的方式向人类精神最深处探寻。
  (编辑/雷之焕)
其他文献
经营一家出色的博物馆,除了具备专业的文博知识,还需要更多跨界力量的参与,才能在学术建设与运营上取得平衡。蒲重良,一位驰骋商海多年的跨界者,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在古陶瓷收藏、鉴定领域树立起行业标杆,并团结各方力量,探索非国有博物馆的进阶之道。  一双“火眼金睛”的炼成  仲夏6月,一场备受关注的文物捐赠仪式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举行,作为捐赠者,蒲重良将自己珍藏的30余件古瓷枕无偿献出。这背后,除了不
期刊
不久前,我曾寓目20世纪50年代广州周时萍、陈柳湘夫妇的批文献资料。周氏夫妇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周时萍1951年任广东光华医学院学习委员会秘书,陈柳湘则供职于广东省第一卫生学校。  这批资料中,最吸引我的是一通姚楚英写给陈柳湘的毛笔信。姚楚英是民国才女、教育家,她的诗词与书法,都曾经为人所称道,但又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似乎早已被人遗忘。  姚楚英致陈柳湘的信内容如下:  柳湘,我于十四日发出挂号信,昨
期刊
李明是一个孤独的画家。  瘦瘦的身躯,文人的情怀。在采访中发现,他总是把外界现实生活的艰难投射在绘画中。他说,自古那些绘画大家,他们的生存境遇与绘画是相互成就的。艺术是漫长,也是孤独的。每一个艺术家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万物只是一面镜子,只会把他们的心擦得更干净。  在李明的作品中,看似有着浓厚的传统文人画的基调,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当代视角。既研学古人金农、陈洪绶的古拙之美,亦有新表现主义基弗、席勒
期刊
全球艺术品交易市场受疫情影响而大幄受挫,经济下行的负面效应波及各行业。艺术界每年的香港春拍被誉为亚洲地区全年市场趋势的晴雨表,可以说整个亚洲似乎都在等待7月香港拍卖季的表现,大量藏家和资本也都在等待答案。  历经数次调整,命途多舛的今年香港春拍竟形成了几大拍卖行隔空对垒的场面。就像是2003年“非典”并没有给艺术市场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当年的成交额和成交量不降反升。2020年,同样是疫情压抑了购买
期刊
今年,在名家字画普遍遭遇价格“去泡沫”的同时,一些二三线艺术家的作品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名利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有名才有利,有利就有名。全世界的艺术圈,几乎都是被这对孪生兄弟一起推着走的。任何一方想要离开对方来单干,都会感到特别吃力。为什么市场一调整,有些“艺术品”就走不动?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这些东西在交易中无法创造利润和价值。  在现代商业社会,人与人之间是通过不断的价值交换来获得共同的
期刊
从近年来的拍场表现可以看出,佚名古代书画(以下简称《佚名书画》)的市场热度在提高,而且它还显示出一定的“黑马”成色。年份够、画工好的佚名书画,价格上涨非常快,哪怕只是一幅小扇面,都有拍出几十万元的可能。有市场人士指出,“佚名”古书画因为其身份的不确定性,导致这些作品身价存在很大的变数。如果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证,甚至有机会验明“正身”,或许就能够变“凤凰”,实现价值飞升。  佚名作品数量庞大  我们
期刊
自古至今,根植于生活日常的漆艺术不仅展现了东方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品尚,同时也象征着拥有者的财富与身份。中国漆艺术以独有的东方元素和符号特征,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明珠而深受世人追捧。  从古代漆彩绘到现代漆画艺术,从传统的夹苎漆器到当代的漆艺装置,至今,众多漆艺家都致力于使古老技艺呈现无限创新的可能性。在什间·上七漆器美学空间,就有这样一群热爱漆艺的人,隐匿在这繁杂尘世,默默地传承着大漆这一
期刊
文人墨客的书斋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凡文化名人,随其经历、阅历、迁徙等变故,多几易其斋号。如吴大徵之孙吴湖帆因藏宋拓欧书《化度寺》《虞恭公》等四碑,自署斋号“四欧堂”。后因其岳父以家藏宋版《梅花善神谱》二册赐之,遂又命其斋曰“梅景书屋”。张善孖、张大干早年收藏张大风画至多,故其斋曰“大风堂”。张大干解放后离开大陆,又署八德园(巴西)、可以居(美国)、摩耶精合(台北)等。  赖少其与
期刊
近年每逢高考,被大家引为笑谈的“旗(袍)开得胜”“指定(紫色内裤,紫腚)辉煌(灰色、黄色)”“一举夺魁(葵花)”的梗都会登上新闻版面。其实“夺魁”的“魁”是魁星点斗的魁,原指北斗七星的第一颗,主宰文运,结果如今被降维解读成了一朵不知所谓的向日葵。这里就涉及我国自古最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元素——祥瑞(意头)。  说到祥瑞,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宋徽宗的《瑞鹤图》了。政和某日,北宋都城汴京上空突然飞来
期刊
缘起与Mooyee(物意)的一次采访,面对琳琅满目的各款陶瓷器物时一脸愕然,熟悉陶瓷史却叫不出那些新奇釉色、彩绘为何物,更不知出自何门何派,但它们却让人惊艳。细究之下才发现,这些新颖的陶瓷工艺无一例外地出自景德镇,一个年轻、新锐且充满活力的艺术群体随之进入视野。  意外的是,群体众人多是景德镇沉淀多年的“景漂”,名不见经传,却始终在默默坚守;他们各有所长,却愿意与同道中人无私分享,为突破工艺而合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