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本市场在“十二五”期间被赋予了更大的希望,IPO的质量也决定着未来资本市场的正能量。股市的基石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和价值的增长,决定了股市的根本。而融资与优化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二大基本功能,按理IPO是源头,是正能源的能量最大的地方。本文从最新的市场环境和投资者关注的角度出发,探讨了IPO的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并针对IPO如何才能给市场带来正能量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IPO 正能量 诚信体系 改革
很快2012年即将过去,2013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看到金融行业正走在转型的拐角。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上证指数创出三年新低,三大监管机构领导班子换届,中小企业私募债正式发行,温州金融改革试点,IPO发行制度改革,各市场退市制度完善,转融通试点的启动等等,中国金融市场迎来了前所未见的改革浪潮。整个金融市场正处在大变革的前夜,犹如凛冽的寒风中孕育着青春的希望,本文将对市场的基石——IPO环节如何给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正能量献言建策。
一、指数回到十年前,IPO扩容领冠全球
IPO停发与否在股市“跌跌不休”的背景下再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面对颓势的股市,无数次喋血市场的投资者要求呼吁停发新股并重启发行制度改革,但证监会回应表示,新股停发不能对市场环境有实质性改善,且停发新股属行政管制行为,是改革当尽量避免的措施。自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履任以来,渐次还权市场的思路是清晰的,凸显了管理层趋向尊重市场,着眼于长期对市场基础性和制度性问题进行改革,笔者认为这样的大视野有助于股市的市场化改革,也相信中国股市一定会有光明的明天。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IPO本该为股市输送新鲜血液,为投资者提供分享优质公司成长的机会,但近些年以来新股业绩变脸严重,这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一是对拟上市新股的业绩增长缺乏信心,二是对拟上市新股数量之多存在顾虑。
客观冷静的分析,IPO从目前来看带给投资人的负面感受似乎更大一些,正视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股市涨跌本不该看IPO的脸色,A股应该张开怀抱欢迎优质的上市公司到A股来上市,但在当前A股市场投资者可能心里认同这个道理,但估计能有张开怀抱迎接IPO心态的投资者寥寥无几。A股市场的制度设计长期以来“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形象使投资人信心丧失。对于熊市中是否有必要暂停IPO,市场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新股发行节奏与股市涨跌没有必然联系。但短期而言,投资者看到的是史上最严重的IPO“堰塞湖”, IPO储备企业屡创新高对投资人的信心形成很大压制。
二、IPO——如何找回迷失的正能量
股市的基石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和价值的增长,决定了股市的根本。而融资与优化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二大基本功能,按理IPO是源头,是正能源的能量最大的地方。资本市场在“十二五”期间被赋予了更大的希望,IPO的质量也决定着未来资本市场的正能量。
IPO如何才能给市场带来正能量?笔者非常认同管理层尊重市场、还权市场的总体思路,但是IPO的改革问题应该说刻不容缓且任道重远,着眼于长远对市场基础性和制度性问题进行改革的思路下,笔者认为IPO改革如果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的话,那么IPO将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一)大力推进上市公司诚信体系建设
IPO本该为股市输送新鲜血液,为投资者提供分享优质公司成长的机会,投资者本应该对优质上市公司持欢迎态度,为何市场反馈和我们想象想去甚远呢?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变脸、财务造假等一系列的行为挫伤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在当前市场诚信缺失的情况下,加快推进上市公司诚信体系建设显得非常必要且刻不容缓。诚信建设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立市之本、治市之基、强市之基。只有大力推进上市公司诚信体系的建设,IPO的正能量才会更大的发挥出来。
(二)提升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的科学化水平,并大幅提高资本市场各环节的违规成本
IPO改革是资本市场的核心改革,近3年来,在管理层的推动下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三轮改革,从IPO的市场改革来看,三轮改革对现行发行制度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修补,尤其郭主席的一系列改革应该说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但是这些改革的成效为什么没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法制环境的制约。IPO到二级市场,是一个复杂、冗长的生态链,从长远来看,没有有效法制的体系,是不可能支持我们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
IPO要给市场带来正能量少不了IPO改革,而IPO改革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上市公司造假上市、粉饰报表、业绩变脸等违规行为出现后,投资者没有地方打官司,也没有严厉的法律制度来威慑这样的行为,这些行为的高发使得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失去了信心。所以大幅提高资本市场各环节的违规成本势在必行。
(三)IPO限售股要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避免制造新的问题
目前A股市场中的很多弊端都是滋生于IPO环节,加之承销机构和询价机构的垄断,使得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和利益割裂,导致新股申购环节提前、过度攫取了股票的价值,从IPO到二级市场上市的那一刻,那个开盘价就成为了这个公司之前所有成长集中的一次反映,进而对投资人信心形成严重打击,部分创业板公司的表现应该说是这个逻辑完美的演绎。为了避免制造出更多的历史遗留问题,IPO改革需要有新的制度安排。从源头上切断新增大小非增量,加快IPO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关键词:IPO 正能量 诚信体系 改革
很快2012年即将过去,2013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看到金融行业正走在转型的拐角。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上证指数创出三年新低,三大监管机构领导班子换届,中小企业私募债正式发行,温州金融改革试点,IPO发行制度改革,各市场退市制度完善,转融通试点的启动等等,中国金融市场迎来了前所未见的改革浪潮。整个金融市场正处在大变革的前夜,犹如凛冽的寒风中孕育着青春的希望,本文将对市场的基石——IPO环节如何给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正能量献言建策。
一、指数回到十年前,IPO扩容领冠全球
IPO停发与否在股市“跌跌不休”的背景下再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面对颓势的股市,无数次喋血市场的投资者要求呼吁停发新股并重启发行制度改革,但证监会回应表示,新股停发不能对市场环境有实质性改善,且停发新股属行政管制行为,是改革当尽量避免的措施。自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履任以来,渐次还权市场的思路是清晰的,凸显了管理层趋向尊重市场,着眼于长期对市场基础性和制度性问题进行改革,笔者认为这样的大视野有助于股市的市场化改革,也相信中国股市一定会有光明的明天。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IPO本该为股市输送新鲜血液,为投资者提供分享优质公司成长的机会,但近些年以来新股业绩变脸严重,这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一是对拟上市新股的业绩增长缺乏信心,二是对拟上市新股数量之多存在顾虑。
客观冷静的分析,IPO从目前来看带给投资人的负面感受似乎更大一些,正视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股市涨跌本不该看IPO的脸色,A股应该张开怀抱欢迎优质的上市公司到A股来上市,但在当前A股市场投资者可能心里认同这个道理,但估计能有张开怀抱迎接IPO心态的投资者寥寥无几。A股市场的制度设计长期以来“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形象使投资人信心丧失。对于熊市中是否有必要暂停IPO,市场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新股发行节奏与股市涨跌没有必然联系。但短期而言,投资者看到的是史上最严重的IPO“堰塞湖”, IPO储备企业屡创新高对投资人的信心形成很大压制。
二、IPO——如何找回迷失的正能量
股市的基石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和价值的增长,决定了股市的根本。而融资与优化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二大基本功能,按理IPO是源头,是正能源的能量最大的地方。资本市场在“十二五”期间被赋予了更大的希望,IPO的质量也决定着未来资本市场的正能量。
IPO如何才能给市场带来正能量?笔者非常认同管理层尊重市场、还权市场的总体思路,但是IPO的改革问题应该说刻不容缓且任道重远,着眼于长远对市场基础性和制度性问题进行改革的思路下,笔者认为IPO改革如果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的话,那么IPO将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一)大力推进上市公司诚信体系建设
IPO本该为股市输送新鲜血液,为投资者提供分享优质公司成长的机会,投资者本应该对优质上市公司持欢迎态度,为何市场反馈和我们想象想去甚远呢?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变脸、财务造假等一系列的行为挫伤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在当前市场诚信缺失的情况下,加快推进上市公司诚信体系建设显得非常必要且刻不容缓。诚信建设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立市之本、治市之基、强市之基。只有大力推进上市公司诚信体系的建设,IPO的正能量才会更大的发挥出来。
(二)提升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的科学化水平,并大幅提高资本市场各环节的违规成本
IPO改革是资本市场的核心改革,近3年来,在管理层的推动下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三轮改革,从IPO的市场改革来看,三轮改革对现行发行制度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修补,尤其郭主席的一系列改革应该说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但是这些改革的成效为什么没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法制环境的制约。IPO到二级市场,是一个复杂、冗长的生态链,从长远来看,没有有效法制的体系,是不可能支持我们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
IPO要给市场带来正能量少不了IPO改革,而IPO改革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上市公司造假上市、粉饰报表、业绩变脸等违规行为出现后,投资者没有地方打官司,也没有严厉的法律制度来威慑这样的行为,这些行为的高发使得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失去了信心。所以大幅提高资本市场各环节的违规成本势在必行。
(三)IPO限售股要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避免制造新的问题
目前A股市场中的很多弊端都是滋生于IPO环节,加之承销机构和询价机构的垄断,使得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和利益割裂,导致新股申购环节提前、过度攫取了股票的价值,从IPO到二级市场上市的那一刻,那个开盘价就成为了这个公司之前所有成长集中的一次反映,进而对投资人信心形成严重打击,部分创业板公司的表现应该说是这个逻辑完美的演绎。为了避免制造出更多的历史遗留问题,IPO改革需要有新的制度安排。从源头上切断新增大小非增量,加快IPO制度改革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