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时间短、复习内容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取得最佳成绩呢?我想谈一些体会,与同行研讨。
一、指导学生端正复习态度,进行扎实准备
在复习迎考阶段,能否端正态度和扎实准备是会考成败的关健。平时学得努力、扎实,复习也切实有效的同学,取得好成绩是不成问题的。但也应该给这些同学打“预防针”:如果不认真投入复习,而是沾沾自喜、企图“吃老本”,恐怕也难免会“大意失荆州”,悔之莫及。而针对基础不太牢固、学习困难较大的同学,则要防止其在复习时丧失信心、“不战自败”,得不偿失。对这部分同学,应该在精神上、心理上鼓励他们,更要杜绝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临考前得到一、二份“有料”试卷上的现象。要向这部分同学多强调,只要认真对待、奋力拼搏、有计划地完成课文复习,仍然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考纲”,掌握“考纲”
在会考复习中,首先必须搞清楚要复习哪些内容、每个内容的复习要达到什么要求,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高中会考是水平考试,只要学生努力学习,在正常情况下都可达到合格水平。“考纲”指出了考试的范围和内容以及目标、要求,并对不同的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识记”、“理解”、“应用”三种不同的层次。“识记”要求记住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文物、文献等等,把纲要列出的知识要点,记得越多,会考中小题的失分就會减少。“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正确简述或说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活动的背景、内容、作用、意义。它主要用于应试的选择题和问答题。“应用”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对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初步分析、归纳、综合,以形成正确的认识,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会考题:与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新特点?又如:两次世界大战都对美国的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欧洲分别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政策的具体表现。此类问答题就包含着对“理解”和“应用”的要求。“考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的依据。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去熟悉“考纲”,明确复习要求。对于要求较高的内容,要使他们花较多的精力,达到较高的程度;而对于要求较低的内容,则只须花较少的精力,适可而止。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全面复习,把握重点知识
在让学生明确考试内容和掌握要求的基础上,还必须指导学生对“考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第一轮:全面铺开,注重基础,理清线索,揭示规律或时代特征,梳理考点,辅之单元检测及复习方法介绍。第二轮:分类串线,强化能力,揭示规律,进行检测。第三轮:回扣教材,查漏补缺,过重点关,以指导学生自学及系统全面、有所侧重地复习教材为主,辅之以模拟检测、评讲及应试心理方法的训练,达到全面掌握“考纲”所规定的要求。
四、指导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强化训练
训练应突出重点,选择典型,强化精练。在复习中,只有教师讲,没有学生练是不可取的;但以练来代替复习指导,大搞题海战术,也坚决反对。根据每年会考题分值的情况,训练的重点可放在列举题和问答题上。练的着眼点是学会审题、学会用已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积累解题经验。如果让学生在精练中能从根本上掌握了解不同类型题目的技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又何惧题目的千变万化呢?
一、指导学生端正复习态度,进行扎实准备
在复习迎考阶段,能否端正态度和扎实准备是会考成败的关健。平时学得努力、扎实,复习也切实有效的同学,取得好成绩是不成问题的。但也应该给这些同学打“预防针”:如果不认真投入复习,而是沾沾自喜、企图“吃老本”,恐怕也难免会“大意失荆州”,悔之莫及。而针对基础不太牢固、学习困难较大的同学,则要防止其在复习时丧失信心、“不战自败”,得不偿失。对这部分同学,应该在精神上、心理上鼓励他们,更要杜绝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临考前得到一、二份“有料”试卷上的现象。要向这部分同学多强调,只要认真对待、奋力拼搏、有计划地完成课文复习,仍然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考纲”,掌握“考纲”
在会考复习中,首先必须搞清楚要复习哪些内容、每个内容的复习要达到什么要求,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高中会考是水平考试,只要学生努力学习,在正常情况下都可达到合格水平。“考纲”指出了考试的范围和内容以及目标、要求,并对不同的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识记”、“理解”、“应用”三种不同的层次。“识记”要求记住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文物、文献等等,把纲要列出的知识要点,记得越多,会考中小题的失分就會减少。“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正确简述或说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活动的背景、内容、作用、意义。它主要用于应试的选择题和问答题。“应用”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对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初步分析、归纳、综合,以形成正确的认识,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会考题:与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新特点?又如:两次世界大战都对美国的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欧洲分别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政策的具体表现。此类问答题就包含着对“理解”和“应用”的要求。“考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的依据。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去熟悉“考纲”,明确复习要求。对于要求较高的内容,要使他们花较多的精力,达到较高的程度;而对于要求较低的内容,则只须花较少的精力,适可而止。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全面复习,把握重点知识
在让学生明确考试内容和掌握要求的基础上,还必须指导学生对“考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第一轮:全面铺开,注重基础,理清线索,揭示规律或时代特征,梳理考点,辅之单元检测及复习方法介绍。第二轮:分类串线,强化能力,揭示规律,进行检测。第三轮:回扣教材,查漏补缺,过重点关,以指导学生自学及系统全面、有所侧重地复习教材为主,辅之以模拟检测、评讲及应试心理方法的训练,达到全面掌握“考纲”所规定的要求。
四、指导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强化训练
训练应突出重点,选择典型,强化精练。在复习中,只有教师讲,没有学生练是不可取的;但以练来代替复习指导,大搞题海战术,也坚决反对。根据每年会考题分值的情况,训练的重点可放在列举题和问答题上。练的着眼点是学会审题、学会用已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积累解题经验。如果让学生在精练中能从根本上掌握了解不同类型题目的技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又何惧题目的千变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