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sou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交际能力难以提高,其症结在于对英汉文化差异了解不够。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学英语只要掌握语音、语法和词汇就够了。其实,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不但要跨越语言,更要跨越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才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外语教学不应只单纯教授语言本身,更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本文试从文化与阅读及文化与交际两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文化与阅读;文化与交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3-035-02
  
  文化这个词涵义极为广泛,它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统称,包括饮食、器具、天文、地理、政治、经济、风土人情、民族习惯、价值观念和学术思想等。语言和文化是一对孪生姐妹,人类从产生开始,语言和文化就同时创造出来了。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这样写到“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长期以来,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交际能力难以提高,其症结在于对英汉文化差异了解不够。现在使用的新教材有所好转,但很大程度上仍受传统的教学法影响。因为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只注重语言形式,忽视了语言运用,即忽视了文化意识的教学。在某些人看来,学英语只要掌握它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就够了。殊不知,操不同语言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时不但要跨越语言,还要跨越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种种障碍,才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外语教学不应只是单纯地教授语言系统本身,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本文试从文化与阅读及文化与交际两方面对此加以阐述。
  
  1. 文化与阅读
  
  人们一般认为,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词汇量。殊不知,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语言知识而且取决于文化背景知识。相同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含有不同的含义。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学生在阅读中常常不能充分理解词汇的内涵及句子的深层涵义。
  例如,在教学中经常会见到西方人从不谈论年龄,或者遇到有人询问他们的年龄时都会回答“It’s a secret,”其实这里就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在年龄上的重大差别:在中国,询问对方年龄被认为是尊重对方的表现;而在西方,年龄属于别人的隐私,是不能随便问的,是“Secret”。故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一词的表层涵义,还要教给学生深层的涵义。
  又如,当我们中国人遇事犯愁时一般会叫“妈呀!”而英国人却会喊“Oh,my God!”或“Jesus Christ!”这在教材中经常会出现。为什么呢?因为基督教在欧洲一直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政权势力的范围。因此英语的亲属关系词在很大程度上受《圣经》的影响;它的亲属关系是从亚当和夏娃开始的。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以上句子说法的不同。
  再如。教marry这个词时,中国学生感到很困惑。它怎么可以同时表示“嫁”和“娶”两个意思呢?我们可以说:John married Linda(约翰娶了琳达),也可以说:Linda marriedJohn(琳达嫁给了约翰)。但在中国,娶和嫁的地位是根本不一样的,“娶”就是“娶进来”,“嫁”是“嫁出去”。“进来”在中国人看来要比“出去”更尊贵些。而西方则认为男女婚恋自由等,自然没有嫁娶之分了。
  还有一个grandparents在英语里既表示祖父母也表示外祖父母,在英美人看来,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没有亲疏之分,两者完全平等,没有必要将亲属关系搞得过于烦琐复杂。同样道理,在汉语中有着不同地位的“伯伯”、“叔叔”、“姑父”、“姨夫”、“舅舅”等称呼,英语中都是同一个词:uncle,以次类推,学生就容易理解“aunt”、“brother”、“sister”这些外延较为广泛的词了。
  此外,中西文化还有一些其他差异。如中国人赴宴是视早到为对主人的尊重,而英国人则认为早到是没有礼貌的,迟到5—10分钟是最有礼貌的:在中国,行车靠右,而西方大部分国家行车靠左等等。倘若学生对这些文化一无所知,但他们遇到此类阅读材料,就会束手无策。
  可见,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文章的难点不全在于语言知识,文化因素的干扰也是十分明显的,因为文字的东西包含着很深的文化烙印。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同一个级别的阅读理解材料中,文化差异大的,学生得分率低;反之,则得分高。文化教学的忽略及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不敏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若熟悉并能运用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阅读理解的过程就会变得轻松自如。
  
  2. 文化与交际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然而,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交往经常会出现阻碍。“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操不同语言,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表达同一个意思时,往往会用不同的习惯表达方式,这是跨文化交际中产生阻碍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中国人见面习惯问:“吃过了吗?”“上哪去?”而英美人则爱说:“Fine day,isn’t it”或“Hello”。这是因为“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千百年来一直把饮食文化放在文化生活的首位,故见面用“吃”打招呼不足为怪。而处于温带海洋气候条件下的英伦三岛的居民们,由于天气的变化多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故天气就成了人们拉家常的首选话题。
  中国人崇尚谦虚,受到称赞时往往先会谦虚一番,如“惭愧”,“哪里哪里”之类的话,而英美人多说:“Thank you!”“I’m glad to hear that.”如果你的外语很好受到外国人的称赞,你却说:“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那么这个外国人一定会感到费解甚至不高兴,因为他觉得你认为他连好坏都分不清。
  中国人收到礼物是往往会说“你太客气了”或“你破费了”,然后把礼物放在一边,也不好意思当面去看礼物或对礼物做出任何评价;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先表示谢意:“Thank you very much!”,然后很高兴地当面打开礼物。
  汉语中,人们常常对病人说:“多喝点开水”,“多穿件衣服”之类的话以表示关心与安慰,但在英语里,人们绝对不会说“Drink plenty of water”or“Put on more clothes.”这一类的话,受《圣经》的影响,人们常常会说:“God blessyou!”
  同样,在中国不要说长辈、父母,即使是同辈、同事之间都很少直呼其名,人们习惯上冠之以头衔、称谓等。但在英美社会里,年幼的直呼年长者甚至父母的姓名的现象很常见。
  在用英语交际时,如果学生完全按照中国人说话的习惯与外国人交往,只能使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闹出矛盾和笑话来。
  作为一名语言教师,同时也应该是一名文化教师。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是一个跨文化、跨语言的教学。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3. 如何传授文化知识
  
  既然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决不可忽视文化教学。笔者认为,就目前的外语教学状况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文化教学。
  
  3.1 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介绍英美国家民俗、风土人情的作品,让学生多看一些介绍西方文化的录像,也可请外籍教师做一些讲座。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也能提高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3.2 英语教师应自修人类文化学的课程。了解西方文化,以便将中西方文化差异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3.3 在教材中,建议增加涉及文化内涵的注释及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可获得相关的文化背景信息。
  
  3.4 增设情景会话课。在会话课上,学生有机会练习口语,情景会话给学生创造了西方的文化氛围,通过不断的口语操练,学生可自然地获得遵循西方文化礼节的交际能力,从而习得比较地道的英语。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德育科学发展现形成于我国道德教育坚持科学发展的改革实践中。它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关于道德教育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德育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核是以人为本,重要特征是全面协调发展,基本战略是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论述了德育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本质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分析了坚持实践德育科学发展现的基本要求,并且将坚持德育科学发展观运用于道德教
期刊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序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期刊
摘要:浅显地分析了考生考前综合焦虑症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调节方法,主要是改变认知、思维和行为等方法。对病情较严重者,初步介绍了系统脱敏疗法,期望为莘莘学子减轻求学压力。  关键词:考前焦虑症;压力;系统脱敏法;调节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编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3-012-03    虽然考试对于莘莘学子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但是久经试场的考生
期刊
摘要:幽默是睿智、得体的,建立在礼貌原则基础上的幽默能最大限度地化解威胁面子行为所造成的窘境,保持谈话继续进行,维持正常平稳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幽默;礼貌;面子  中图分类号:I27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3-022-03    “幽默”源自英语“humor”的音译,它来自拉丁语humor,是“湿、流”的意思。以此来看,西方人的幽默感由来以久,这与他们
期刊
摘要:从提高培训质量着手,从强化教学管理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培训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从创新培训模式做起,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抓起,确保培训质量。  关键词:培训;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3-020-02    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培训是职工最大福利,学习是企业进步的动力,知识是人才成长的阶梯”这一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从国内外现状进行分析,对我国普通高校目前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结合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从音乐教育目标确立、音乐课程设计、音乐教学法改革、高校音乐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全面论述了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途径与方向。  关键词:音乐教育;发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3-018-03    在高校教育目
期刊
摘要:五年制高职大专德育必修课程设置必须服从国家意志,德育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建构则在高职院校本身。开发与建构怎样的德育选修课程,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与关键能力形成,遵循素质提升的原则、满足需求的原则、能力培养的原则,从必选、跨专业选修、本专业选修三个方面加以思考与实践,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予以保障。  关键词:高职德育;选修课程;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
期刊
摘要: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这次改革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伟大事业。相对于以前的课程改革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中起核心作用的课程改革理念更是发生改变更是巨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包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动态生成的课程内容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以人为本的评价观等等。在这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的重要性犹显突出。语文教师应该是新课程的学习者和课程者、新课程的主导者。 
期刊
摘要:干部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它能真实地记载和反映干部的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任职能力等,是对干部个人自身成长历史的真实记载,为组织人事工作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合格分配使用人才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参考,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源。然而,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
期刊
摘要:通过中职语文教材(以第三册为例)中必学、必选课文,有意识而又无痕迹的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廉洁(崇廉敬洁)教育,必使学生增强社会主义的廉耻、荣辱、善恶、是非观,为一生做一名清廉刚正的人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廉洁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3-034-02    通过我们语文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意识地挖掘和梳理,在课堂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