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探讨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c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学生素质的培养上,如何利用好校园文化活动的优势与作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摆在我们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道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从各自的不同爱好和兴趣出发,进行的从思想到政治,从文化到科技,从文化到体育等各方面全方位占据学生课余时间和空间的活动。在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全民素质提高的今天,在对大学生的培养上,高校教育者应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更可能的利用好、发挥出它的优势与作用,从更广泛的方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
  
  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校园文化活动大致分成三类:一是政治学习活动,二是文体活动,三是科技活动。政治学习活动是我国的特色,各个学校都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通过讨论、辅导、学术报告等形式,用理论武装头脑,坚定信念。通过举办“五四”红歌会、“七一”文艺晚会、“十一”诗歌朗诵会、歌咏比赛及评优评先进表彰大会等以政治文化为主流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相应的社会主导文化相适应,促进了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参与这些活动,进行自我教育,有较好的效果。
  文体活动是大学校园活动的主体。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校园文体活动必须增强校园活动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校园活动主要有社团活动、讲座、报告、演讲、书画、摄影、校园歌唱比赛、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活动对人的品德教育不是硬性灌输的,而是通过种种生动形象和美好的情境来感染的。学生的思想品行将在这些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发展和提高。
  科技活动主要有普及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两种类型。这些活动要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校园科技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科学研究;学生社团开展科普活动;举办学术科技讲座;开办学生学术刊物,为学生开辟发表学术作品,加强学术交流的园地等等。
  
  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有着深刻的育人内涵。通过活泼愉快、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校园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而且可以使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斑斓多姿,成为学生进步和成才的一个重要园地。由于校园文化活动所具有的时代性、思想性、实践性、广泛性与持久性等特点,使得我们更应该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利用好、引导好,使其成为高校学生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
  大学生正处于个性成长过程和生理心理重要变化时期,需求广泛,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往往通过自身的体验来认识、了解世界,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阐述自我观点的场所,为他们创造发挥兴趣特长的机会。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在一定程度能够满足学生多方位的心理需求。可使学生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得以满足。同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促进集体的凝聚力,并能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满足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直接而有效的方式,如演讲、主题团日、政治学习、辩论赛、社会实践等,运用直观、形象、健康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激励他们识别真善美和向上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另外,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良好个性。青年学生是富于创造力、个性突出的个体,他们希望在校园里自由的发展,渴望成为一个“大人”。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的综合体现。较高的智能和良好的个性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高智能是成功的基础,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事业成功的催化剂。个性总是同人的思想倾向、人生态度、道德面貌、智力活动乃至身体状况紧密相联的。良好的个性能使人勇于实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施展聪明才智,尽量发挥体能的潜力。大学生正处于身心逐渐成熟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性格陶冶的过程中,环境营造起着重要作用。而校园文化活动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校园文化活动中结合培养人生观、高度的责任感、坚韧的心理品质、高尚的伦理道德、敏锐的观察能力,为学生提高自身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会能力、创造力提供了途径,为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创造高尚的精神环境和美好的特质环境,使个性在校园文化情境中得到充分的陶冶。
  
  三、高校应如何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素质
  
  1.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打造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结构中,学生在学校缺少较多的接触实践、融入社会的机会,而校园文化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及实践形式,因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是学生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环节。学生一方面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运用和验证自己学到的科研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是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学习新的知识和本领,从而促使学生的思想朝着健康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因受自身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影响,当代高校应更加注重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专业知识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涉及这方面能力培养的活动在高校中所占比例应更多一点,也更受到学生及教师的欢迎。通过专业实验、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学生走出课堂,将课本知识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运用到实际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促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所用。
  2.依托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社团往往都是自发形成的,它以成员间的吸引力、共同的信念、兴趣、亲密感、敬佩及同情心维系起来,成员关系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大学校园文化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社团,已成为大学生个人素质提高和能力拓展的有效载体,在不断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加强实际操作技能、不断提高综合能力甚至升华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一个优秀的社团,其社团的成员在加入社团后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和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其个人与社团联系的日渐紧密使个人与社团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对社团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起到了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相应的,这种优秀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观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思想方式与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大学生社团作为一个成员众多的团体,就如同一个小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的交流越频繁,对成员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就越充分;社团组织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活动越多,成员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这对于培养社团成员的社会适应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加强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上,要本着积极扶持,稳妥发展的原则,为各社团开展活动创造条件,使其成为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协作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重点场所。
  3.借助就业目标组织各项活动
  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思考能力、敬业精神、意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平衡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亲和力和诚信力等这些就业力的核心能力因素来自于大学四年不断积累的刻苦学习、能力培养和全面锻炼。而这些所必需的能力、技能、态度、个人品质是学生在大学中会自我注重、自我培养的。高校就业指导往往从大一就开始,让学生从一入学就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充实和完善自己,许多校园文化活动也常常渗透着这方面的培养目的。因此,高校应尽可能利用自身优势,在策划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尽量以培养学生就业所必需的各方面能力为目的,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4.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校园文化活动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给广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套良好的管理制度。要重视环境育人,建立良好的教学计划、学习制度、学生活动奖励管理办法、学生素质考评办法等各项制度,通过这些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才能,为校园文化活动创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黄宁.当前高校社团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6(7).
  [2]王晓英.浅议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加强与改进[J].湖北社会科学,2006(5).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自上世纪80年代后得到了迅猛发展,引起了整个世界的飞速发展和变革,并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经济全球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及受益者,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学习和利用世界各国先进思想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由于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由于受高等教育大众化、自学考试的竞争以及生源下滑的影响,教学质量明显下降,从而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恶性循环问题。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质量;成教发展    函授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新时期教育形式的多元化
期刊
【摘要】论文从确定全新的教育观念、深化改革管理方式、狠抓教学中心环节、努力搞好教学管理协调等方面提出了构建高校新型教学管理模式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构建高校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就是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管理基本原则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建立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监控系统、进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  一、确定全新的
期刊
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后,历代王朝却出现了不断向长江流域倾斜的趋势。到了明清时期,整个国家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于长江以南地区的钱粮赋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多历史学家说,这是因为北方频繁出现战乱,经济遭到了破坏,所以历代政权不得不把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可是这个说法不是很圆满:北方出现战乱,那么南方为什么没有?他们对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进行了认真思考之后,提出了一个猜想:也许这
期刊
公元前259年中国农历正月,一个长相并不特殊的男婴在赵国邯郸降生了。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国的创立者秦始皇。在西方人眼里他是中国的拿破仑。他13岁就继承了秦国国君的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开始了他一生轰轰烈烈的政治生涯。他39岁出兵击败了山东六国最后一个诸侯国,俘虏了齐王建,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接着他又不失时机地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沿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变化性、可分性与整体性等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层次: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现代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征;现代化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文化也是人类与自然界和与人类自身发生关系的产物,因此文化
期刊
【摘要】节气性民俗活动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民风淳厚,同俗文化丰富多彩,特别是泰州过年时节唱凤凰、清明时节划会船、农闲时凶赶庙会等节气性民俗活动,非常热闹,极富特色,影响也很深远,值得关注。  【关键词】泰州;节俗文化;赏析    古泰州乃江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泰州文化整体上反映了江南风格,但由于特殊的区位和自然特点,加之数千年的
期刊
【摘要】随着当代世界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交往日益密切,不同文化在交往中激烈碰撞。当代中国,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生活的急剧世俗化,多元文化的冲击与碰撞,为塑造适应当代社会的人生价值与道德理想提供了新的契机。植根于传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不同文化的合理内核进行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人生终极价值的合理发展方向,对社会生活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关键词】人生价值;道德理想;多元化;
期刊
【摘要】学校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长的过程。主体性教育,就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
期刊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举凡服饰、车轿、府第等方方面面皆有定规。本文要说的门钉本是无关紧要的结构件,皆因它在一座府第中处于最显露的位置,又经历年演化形成夸张的造型,所以兼具了炫耀权势的功能。至明清,已从制度上对门钉数目加以限制。比如按清代典制,规定皇家宫苑的宫门“朱扉金钉,纵横各九”,因九为阳数,又是数字之极,九九八十一颗门钉最能体现帝王的尊贵,亲王府第的门钉即减为“纵九横七”,亲王以下递减。明代虽无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