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中诗意行走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约语文主张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顺应时代之思潮,叩问语文教学时弊。简约语文课堂不是将语文教学简单化,而是指向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在聚焦、选择、整合策略实施中提升课堂的内在品质。”研读丁卫军老师的课堂,感受其课堂教学艺术,在简约中诗意行走,是一种幸福的享受。丁老师的课堂立足语文,开展个性解读;关注学生,促进师生共生长;左联右接,实现内外勾连。
  关键词:丁卫军 简约语文 教学艺术
  “简约语文主张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顺应时代之思潮,叩问语文教学时弊。简约语文课堂不是将语文教学简单化,而是指向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在聚焦、选择、整合策略实施中提升课堂的内在品质。”这是新生代通派名师丁卫军老师《简约语文课堂:走向内在的丰富和诗意》一书扉页上的文字,这正是“简约语文”教学主张最简约的诠释。本文试解析丁卫军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一、立足语文,个性解读:“站在那里,我就是语文”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玩味、鉴赏,借助听说读写等活动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培养学习语文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丁老师在执教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时,恰当适时地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开展学习,关注词语的轻音重读、语气情感,和句子的对比阅读,让学生“触摸语言的温度和力度,读出了句子的情韵”。立足语文的个性化解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朴素简约的语文课堂。教学片段如下——
  师 下面去读读春草吧!先自己轻声读。
  (学生自由轻读。)
  师 好,下面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 注意最后一句话中的两个读音。“散”是第四声,“软绵绵”是叠词ABB形式,“绵绵”应读第一声或轻声。
  师 谁来读读第一句?这位女生——
  (一位女生读。)
  师 你来说说她读得如何。
  生 太平淡,没有注意轻重音。
  师 那你觉得要关注哪些词语呢?为什么?
  生 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草的颜色。
  师 绿绿的,写的是颜色。嫩嫩的,写的是什么?对了,质地,很鲜嫩,嫩嫩的草。还有吗?
  生 我关注了“钻”字。
  师 为什么呢?
  生 钻,写出了小草冲破土层的挤劲。
  师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 (低语)资料上。
  师 哦,要学会自己思考。还有谁关注了这个“钻”字?
  生 这个“钻”字写出了草的生机。
  师 你读出了生机,富有生命力。前一位同学说表现了挤劲,这位同学说写出了小草的生机。一个是从表层说的,一个是从深层理解的。
  生 我关注的是“偷偷地”。这个词写出了小草冒出来时不想被发现的样子。
  师 这个关注点很好。大家想想,作者看到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吗?(学生答“没有”)对了,没有,这里是作者的……(学生答“想象”)对,想象。你看要读好一句话,就要真正去品味语言,触摸语言的温度和力度,才能读出句子的情韵。正如这一句话中的动词“钻”和叠词的使用。本文中还有很多叠词,需要我们去关注……
  丁卫军老师通过丰富多样的读、评、说、比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分析得精细入微。总以为名师的课堂都是一些“高大上”,在这里,丁老师的教学设计却“低到尘埃”,就连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散”和“软绵绵”的叠词读音都不放过。这不是形式“作秀”,这是扎根语文土壤的接地气的简约课堂。读的形式多样,有男、女生分组读、齐读、自由轻读、比较阅读、美读、诗歌诵读,可谓“书声琅琅”。读什么?丁老师这样指导学生:关注轻音重读、语气情感;关注字面表层,进而深入独立思考;关注并挖掘词语背后的深意。“简约语文”不深奥,立足于语文,让语文回到教学的原点。通过听说读写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积累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教学永远的追求。丁卫军老师可以自信地说:“站在那里,我就是語文。”
  二、关注学生,师生共生长:我是你思维成长的助推器
  丁卫军老师的课堂,时刻关注学生的知识原点和动态生长点,时刻和学生共生长,正如他在《简约语文课堂的教师素养》中所说:“老师教课文,不要摆出一副对课文非常熟悉的架势,而要像第一次接触课文一样,小心翼翼地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文,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更多地倾听学生对词语、对画面、对结构、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老师只必要地做些提醒,或者提供一些联系比较的线索,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和引导,结论都由学生去下,课堂走势由学生去推进,课文感悟由学生去实施,每一个环节由学生去完成,师生结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才是师生互动和融的最高境界。”
  丁老师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执教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时,丁老师设计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极大地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结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有效地激发了课堂的生成。
  上课之前,丁老师梳理了学生预习时产生的问题,并开宗明义,说出了在这些问题中自己发现的秘密,“《社戏》是一篇充满矛盾的作品”。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课堂流程进入整体感知、梳理情节环节。
  第一个问题:题目是《社戏》,为什么却还写了“偷豆”?
  丁老师引导学生:可不可以换一个题目?或者只写“社戏”,不写其他呢?请从文本中找出答案,可以先小组内说说。分别有五位学生说出了小组的意见,其他人进行补充,达成共识:作品以“社戏”为线索,以看“社戏”为中心事件,人物形象在“看社戏”的过程中、在“偷豆”中更加丰满,所以题目不可以改掉。
  第二个问题:极偏僻的平桥村,为什么“但在我却是乐土”?   丁老师依然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并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出来。汇报时,很多学生发现在平桥村,“我”是受到优待的。有一个学生说:“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釣虾。”丁老师马上告诉学生,他回答的不是优待了,是在农村找到了更有趣的事情。并根据学生的发现,追问:既然受到优待为什么又被“嘲笑”?这是学生读文本时没有关注的。丁老师始终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始终引导学生从文字中寻找答案。每个环节都由学生来完成,课堂的走势始终由学生来推进。
  其他三个问题分别是:(1)双喜到底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2)豆被偷了,六一公公为什么竟“非常感激起来”?(3)戏让人扫兴,豆也未必特别好吃,小说结尾为什么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过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五个问题,从整体感知梳理情节到聚焦人物再到主题探究,丁老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披文人情,逐渐走进文本,始终做学生思维成长的助推器。学生生成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自己在文本中寻找答案,既解决了学生的课前疑惑,也尊重了学生的自主体验。丁老师在课堂上非常关注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在研讨“双喜到底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这个问题时,丁老师说:“还有我的亲戚——丁贝提出的……”“这里你用河南话给我们读一下”……这些细节,看似不经意,其实能够看得出丁老师十分关注学生,把学生视为平等的对方。
  三、左联右接,内外勾连: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丁卫军老师说:“语文老师必须有知识的博大精深,必须对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他必须呈现给学生一个大语文的系统,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学科内左联右接、内外勾连多维联系,不同学科有机渗透。”
  执教《春》,丁老师带着学生品读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时,向学生介绍了著名作家林斤澜在《春风》一文中写北方春风的句子,将文本和课外作品比照阅读。有比较才有发现,林斤澜笔下的春风,充满力量,让人感到生冷。再比较朱自清笔下的春风,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南方春风的温暖、舒适、令人陶醉。内外勾连,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更让学生用语文的方法感受语言的美好。
  执教《背影》,丁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到底是“不能见”,还是“不愿见”时,推荐了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撰写的备课随笔《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的片段。文中详细记录了1915年到1925年这十年间,隐藏在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一场“情感战争”。读完文字,父亲来信中那遮遮掩掩的文字背后,分明是父亲不显山露水的求和。哪里是“不相见”,那分明是想见不得见、想见不忍见的纠结!
  执教《皇帝的新装》,丁老师带领学生理解作品的题旨,引用了董小英《叙述学》中的论述,引用了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中与孩子的通信,不仅让课堂教学宕开一笔,有了波澜,也把学生的阅读视角转向了课外,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包含的“儿童是成人之师,儿童是成人之父”的哲思,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童话这种文体的玩味和探究的兴趣。
  执教《我的母亲》,丁老师引导学生将母爱的潮水凝练成诗时,深情诵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引导学生进入诗人所营造的情境中,让学生不仅在主题、选材、写法上发现了两篇文章的共通点,更为后文的诗歌创作打好情感的底色。
  课内外的勾连,恰到好处地增益了课文的厚度和深度,学生能触一点而知一篇,学一篇而涉多篇、知一类,实现如丁老师所言的“学识和人品同步提升”。
  研读丁老师的课堂,感受丁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在简约中诗意行走,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与当代正活跃的数学家相一致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数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学会数学的探究方法。以对一道平面几何题的探究为例,说明一个数学探究的基本模型:从问题出发,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或证明,拓展得到新的问题或结论,应用已有的结论解决新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探究 基本模型 证明 拓展 应用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与当代
期刊
摘要:对数学历史文化的体验能提升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帮助他们体验数学知识的人文背景,增加对数学知识以及之间关联的认知和掌握,感受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梳理“椭圆”的历史文化,可以丰富数学的经验知识,还原知识的获得过程,沟通知识之间的关联,体验巧妙的数学方法,形成结构完备、内涵丰富、“知情意”有机融合的椭圆文化图式。  关键词:椭圆 经验知识 获得过程 知识关联 数
期刊
摘 要:三位教师执教《乡愁》,教“新”不忘“旧”,教“诗”不忘“言”,教“读”不忘“写”,彰显了新诗教学的魅力。三节课在重视引入作者生活经历帮助理解诗歌的一致性外,又各有特色。王老师的课注重语言的品读,丁老师的课注重朗读手段的运用,潘老师的课注重写这一手段的运用,但殊途同归,都让学生走进了诗人所构建的艺术世界,读懂了诗人,也读出了自己。  关键词:新诗教学 新与旧 诗与言 读与写  对于新诗教学,
期刊
[编者按]与前面四期课堂观察系列稿有所不同,本期刊发了执教者的教学设计,且是根据“课堂评价模型的运用”这个观察主题,两次调整,“逆向设计”的第三版。个中意蕴,请看《教学是否专业:基于课堂评价模型的理解》一文后张菊荣校长的评述。  摘要:在课堂观察活动中,《间隔排列》一课的教学设计共经历了三次“整改”,有三点变化:一是课堂框架的变化,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舍弃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说法
期刊
摘要:能否收集与处理评价信息是教学是否专业化的主要标志。对胡老师执教的《间隔排列》一课,从教师是否完整地呈现了评价任务、教师是否收集了学生的“特殊信息”、教师处理信息时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课堂上是否生成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信息四个方面,研究如何用课堂评价模型来研究课堂、观察课堂、改进课堂。  关键词:课堂观察 课堂评价模型 评价信息 间隔排列  一、什么是课堂评价模型  课堂观察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
期刊
摘要: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从题材上看,大体可以归为“趣文”。这些趣文中的趣味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显性的一望而知,隐性的须细读方能品味。趣文应该趣教,即用趣味来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热情。以《卖油翁》为例,具体策略大致有四点:揣摩字词,深度还原,思考对比,引入质疑。  关键词:文言文 趣文 趣教  入选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10篇文言文,除了《(论语>十二则》《诫子书》《爱莲说》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上常会看到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学生无从答起的情况,大多是因为问题难度太大,超越了学生的解答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聚焦坡度,分层化解阅读障碍;注重铺垫,分段化解阅读障碍;抓住生成,及时化解阅读障碍。  关键词:问题设计 阅读障碍 坡度 铺垫 生成  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学生无从答起。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问题难度太大,超越了学生的解答能力。如何巧设问题,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倡导的“教应该为了学,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下,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是一种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预设应该更好地促进生成,生成可以进一步优化预设。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把握好这一关系,要做到:弹性预设,留出生成空间;鼓励引导,促进课堂生成;利用生成,调整教学预设。  关键词:数学教学 预设 生成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是静态的,主要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是教师主
期刊
摘要:将课本剧引入英语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课本歌曲内容In the music room的教学,提出课本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创造性改编剧本、个性化角色塑造、多元化客观评价。  关键词:课本剧 教学示例 剧本改编 角色塑造 多元评价  课本剧就是在保留课文原有内容的前提下,经过一定的加工,将其改编为戏剧的形式。将课本剧引入英语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看,
期刊
一、教前思考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设置的规律探究内容。“探索并发现表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各种情况以及涂色规律,理解每一类涂色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在大正方体中所处位置的关系”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这一点并不难,学生依靠直观思维,就能较快理解。“初步理解每一类涂色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大正方体每条棱被平均分成的份数之间的关系”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突破了这一点,规律性的认识就能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