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与真理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哲学观和文学观两方面比较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总结出亚里士多德如何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柏拉图的哲学观和文学观,并且更重要的是发展、形成了他自己更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哲学观方面,主要研究他们对是否存在理念世界的不同态度;在文学观方面,具体分析他们在模仿说、艺术起源、艺术的社会作用三方面的区别,并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戏剧观。
  关键词:理念世界 模仿说 戏剧观
  一、引言
  柏拉图(Plato,前427—347)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奠定了文艺理论的基础。分析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可以明显发现其核心是理式论。这样的哲学体系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文艺理论,艺术模仿论的提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为柏拉图的高徒,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322)深谙老师的思想,但他并没有盲目认可这一理论,而是在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上发展了更完善的哲学、文学理论体系。实际上,他对柏拉图的哲学和文学思想是批评多于继承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一句话:“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句话体现了他对柏拉图和真理的态度。
  二、哲学观——是否承认存在理念世界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指出:第一等级的是“理式”世界,这是最高级的;第二等级的是现实世界,由“理式”世界而来,是“理式”的“影子”;第三等级的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摹本,即为“影子的影子”。由此可见,在柏拉图内心中有三个世界:第一是理念世界,是一个思想世界,不能为人所看见;第二是现实世界,也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能被人看见,也能被人感受;第三是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与之相反,亚里士多德抛弃了柏拉图的这个核心哲学观,阐述了更为进步的哲学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理式论“只不过是使用空虚的语言和诗意的比喻而已”,除了使问题更复杂,根本不能用来解释世界。理式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它割裂了一般概念与个别事物的关系,把“理式”看成是在具体事物以外独立存在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正确指出,一般只能存在于个别之中,普遍概念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存在。他说:“当然不能设想:在看得见的房屋之外还存在着一般的房屋。”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否认理念世界的存在,这不过是由个别事物或者具体事物概括而来的一般概念或者普遍概念,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世界,而只有现实世界才是真实存在的。
  三、文学观——模仿说、艺术起源、艺术的社会作用、戏剧观
  1.模仿说
  柏拉图的哲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艺理论,可以看出,他关于艺术创作的“模仿说”明显是建立在“理式论”的基础上。首先,他认为,现实世界的存在是基于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例如手艺人创造的工艺品其实是对理式的模仿;其次,艺术世界的存在又是基于现实世界,因为诗人作诗、画家画画都是取材于现实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这说明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构成了柏拉图内心的三个世界,而且,在这三个世界中,理式世界排在第一位,现实世界排在第二位,而艺术世界居第三位,是最低级的。艺术创作是一种低劣的模仿行为,毫无创造性。
  与柏拉图恰恰相反,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模仿说中明确指出: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模仿行为。
  “模仿”这一概念也是《诗学》的核心,亚里士多德艺术理论体系是由此而延伸展开的。《诗学》一开始就说道:“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萧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概念与柏拉图截然不同,因为他认为既然现实世界是真实的,则描摹现实世界的艺术著作当然也应该是真实的。而且,他认为世间的物体都是物质和形式的统一,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从物质中去捕捉形式的过程,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2.艺术起源
  《伊安篇》中出现如此语句:“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有灵感,有神力凭附着。”“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诗人制作都是凭神力而不是凭技艺。”“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这其实就是柏拉图的“灵感说”,从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他认为灵感是促使人完成艺术著作的基本因素,而灵感是由神赋予给人的。
  针对这个观点,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明确提出了艺术的起源:一般来说,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模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中得来的),人总是能从模仿的作品中获得快感……模仿出于我们的天性,而音调感和节奏感(至于“韵文”则是节奏的段落)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起初那些天生的最富于这种资质的人,使它一步步发展,后来就由临时口占而作出了诗歌。
  3.艺术的社会作用
  《理想国》中记载这样一段文字:如果有一位聪明人有本领模仿任何事物,乔扮任何形状,如果他来到我们的城邦,提议向我们展览他的身子和他的诗,我们要把他当作一位神奇而愉快的人物看待,向他鞠躬敬礼。但是我们也要告诉他:我们的城邦里没有像他这样的一个人,法律也不允许有像他这样的一个人,然后给他涂上香水、戴上毛冠,请他到旁的城邦去。
  这是柏拉图对于艺术创作的要求,他觉得艺术的社会作用应该是符合城邦规范,有益于建立“理想国”。艺术被渲染上浓重的政治色彩,也充分体现了他狭隘、保守、落后和矛盾的艺术观念。
  亚里士多德没有被柏拉图的这些思想束缚,他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对艺术的社会功能进行深刻的分析,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他非常重视艺术的认识作用。他把模仿和认识联系起来,认为人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艺术之所以使人产生快感,就因为人一面在欣赏一面在求知,它也确实为人提供了真实的知识,能引导人认识生活。
  亚里士多德还指出了艺术的道德教育作用。每一种艺术和科学的研究,同样每一种行动和目标,都可以说是志在求得某种善。
  如果说柏拉图带有浓重政治色彩的艺术观念狭隘落后,那么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艺术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则是相对宽阔进步的,因为他回归到艺术的本质当中,有利于促进艺术的发展。
  4.亚里士多德的戏剧观
  柏拉图认为悲剧滋长人低级的情感和欲望,从而排斥悲剧。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对悲剧却情有独钟,并且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戏剧理论和戏剧规则。首先,他在《诗学》中给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主要是对“行动的模仿”,而这种模仿是通过“语言”描述“人物的动作”来实现的。悲剧不会滋长人低级的情感和欲望,反而能引起人内心的“怜悯与恐惧”之情,具有陶冶性情的作用。
  然后,他又对悲剧艺术作出具体分析,提出悲剧艺术包含六个成分,按照其在悲剧中的重要程度可以依次排列为:情节(即行动)、性格、思想、语言、歌曲和形象。其中,他重点讨论了情节和性格,强调不论是情节的安排,还是性格的刻画,它们都要服务于一个目的,那就是“引起怜悯与恐惧”,以熏陶人的情感,提升人的情操。这也就是悲剧的作用,被亚里士多德称为“特殊功能”。亚里士多德的戏剧观深刻而详细,对于后来戏剧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总结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和文学两方面的研究理论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都作出了十分伟大的贡献。回顾“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一语,我们从亚里士多德身上还发现了他做人和做学问的闪光点:独立思考、坚持主张、捍卫真理。正是这样的性格,使他在哲学和文艺理论研究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为西方哲学和文艺理论注入了新力量、新元素。
  参考文献:
  [1]郭斌和,张竹明译.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伍蠡甫,蒋孔阳.西方文论选(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作者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做错题,导致分数下降,这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思维盲点和障碍。从浅层次来说,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做到“纠错”,但更具意义的是让学生懂得“悟错”,突破知识盲点,提高综合能力。本文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三个角度谈了如何运用“悟错”延伸性教学。  关键词:“悟错”延伸性教学 自主学习 推理能力 应用数学能力  在教学中,试卷的使命是方向标,而出现的错题
期刊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其语文能力。  一、朗读的作用  1.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朗读是对语言文字由外而内的吸收,语感则是对语言文字吸收内化的感受,所以语感在使用语言的
期刊
数学文化是指数学思维、精神、观点、方法和语言等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不仅能够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意义,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数学学习环境。学生很容易对数字学习产生枯燥感,所以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能。  一、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  数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挖
期刊
形象思维是指以直观形象和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具体、形象是它的特点。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或记忆概念、公式、法则以及解决一些数量关系较复杂的应用题,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来帮助学生,降低解题难度,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由此可见,形象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形象思维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概念是构成知识的最基本成分,对
期刊
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维和认知能力也不断得到发展,这给高中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一直以来,虽然不少音乐教师致力于研究高中音乐教学,但其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课程的地位也逐步得到提升。本文通过分析和探究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见解,希望能给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养  随着《音乐
期刊
如何指导小学生阅读古诗呢?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下面,本文谈了三种克服古诗阅读心理障碍的方法。  一、理解诗的语言文字  在感知语言的过程中,小学生主要会遇到两个问题:其一,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在现代少见,或者没有,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其二,古诗中一些词汇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现在,小学生接触的多是现代汉语词汇,初步形成了理解现代语汇的心理图式。只有弄清古诗词汇和现代语的对应关系,
期刊
去年,我担任了一个新班级的语文教学,这个班级学生的作文水平很差,很多学生的作文就像记流水账一般,而且错别字连篇。为了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经过观察与思考,我决定带领全班学生进行一次真实的作文之旅,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写作文其实并不难。  一、直面现实,敢说敢讲  在一次作文评讲课上,学生以为我又要批评他们的写作了,所以都垂头丧气地低着头。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便对他们说:“这一节课,我不评说这次写作
期刊
近年来,随着“4+2+1” 的家庭模式的出现,隔代抚养、过分溺爱、早期教育过度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忧虑。 当“独一代”遇上“独二代”,他们需要的是改变教育方式,不要只生不养,重智轻德。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请端正你的爱,别把他们“宠坏”了,莫让“独二代”变成“毒二代”。  一、“独二代”子女的“精神家园”  “独二代”孩子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较快,勇于表现自我,自我意识发展比“独一代”更早、
期刊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确实,语文教学需要“教学艺术”。所谓“教学艺术”,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创造的“导演”艺术。其中较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趣味课堂法”,它使枯燥单调的语文课堂变得有声有色。  一、导语激趣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导入时,先
期刊
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但写字训练并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反而使教师放松了对学生的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的写字基本功,让他们练就一手好字,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笔者总结了写字教学的几点经验,供同仁借鉴和参考。  一、提出明确的要求  以前,无论是语文新课里的生字练习,还是写字课上的写字训练,教师往往只布置任务,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导致学生应付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