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2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的监督照料,身心健康和安全状况欠佳,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问题,而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更应该成为广大体育人关注的问题。关注学者对留守儿童体育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整理分析所研究的内容和规律,了解留守儿童体育发展的困境,并提出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研究的新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农村学校体育事业的进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体育 学术关注度
一、研究背景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中国经济开始复苏,并很快飞跃发展。进入80年代后,伴随着经济浪潮的澎湃潮起,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这种形式下,过去“铜墙铁壁”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开始松动,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另外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小型机械的普遍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劳作效率,大大节省了农村劳动力,让很大一部分农民从终日劳作的耕地中解放出来,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投身到城市的建设中。“打工潮”开始出现,进城务工和南下打工成为了一种潮流和时代标签。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劳力的流向城市,“留守儿童”这一全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由此诞生。由于受户籍制度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他们不能随父母外出,只能无奈“留守家乡”。在他们身心发展的最重要阶段,父母的不在身边必然会给他们带来全方位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灾难。这种亲情的缺失和不适应,往往让他们无所适从、出现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问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留守儿童甚至成为“问题儿童”的代表。
二、学术界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整体回顾
在我国,从1985年中央1号文件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开始有留守儿童的出现,到十二计划的今天,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我国的存在已有近30个春秋了,回望过去,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冷漠与滞后期”、“慢热与升温期”、“爆发与火热期”。
(一)“冷漠与滞后期”(1985—2003)
因为家庭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对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均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当这种“内隐”的消极效应在“量”的层面上没有爆发的时候,往往被政府和学界所“漠视”。以“留守儿童”为检索词在CNKI检索(包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特色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结果令人汗颜。对于我国留守儿童的问题研究严重滞后,从留守儿童的出现,到引起学界的关注竟然历经十几年时间。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指出:“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就是要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当留守儿童问题刚刚出现处于萌芽期的时候,被我们的学者所漠视,十年间,没有一篇相关的报道或文献。直到1995年,学者孙顺其刊登在《教师博览》期刊的《“留守儿童”实堪忧》的一千字短文才悄然地拉开了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的序幕。然而,遗憾的是,这篇“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短文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随后的1996年只有相关文献1篇,从1997年到2001年整整五年间,仅有过3篇的相关报道或文献。而这五年恰巧是留守儿童问题的“发酵期”,这一社会群体队伍逐渐“壮大”,带了的一系列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
直到2002年4月9日,记者李陈续在光明日报上呼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留守儿童才真正从平面媒体以文字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角[1]。
受该作者启发,随后宛择在江苏科技报上发表了上文的姊妹篇,进一步呼吁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关注[2]。从这一群体的出现到正面媒体的报道竟然历经了二十几载春秋,令人反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即便在发行量巨大的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曝光,学术界依然没有表现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热度。接下来的8个月,仅仅2篇文献见诸报端:福建师范大学教师王东宇首次对“留守孩”个性特征进行调研,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留守小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3]。另外一篇则是名为《留守儿童”呼唤“家爱》的200字 “豆腐块”严格的来讲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在接下来的2003年,仍然“回复”过去的“冷清”,没有一篇。
这一时段的研究主要在较浅显的层面涉及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和品行问题。尚未有专题研究和实证调查,媒体对此关注极少,公众对留守儿童的情况尚未形成问题意识。
(二)“慢热与升温期”(2004—2006)
进入到2004年,随着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成扩大化趋势,政府开始关注到这一现实的严峻情况。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千意见》颁布以后,一些城市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各地妇儿工委、共青团组织、妇联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也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召开研讨会,主动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同年5月31日,教育部专门召开了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会议并指出:随着大量农民在外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迅速增加,随之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
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受媒体舆论的导向影响,学术界也终于“惊醒”(尽管热情不高),慢慢的开始关注这一社会问题。在这一年的总共25篇文献中,有7篇文献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得以呈现,其余的18篇均作为舆论媒介的报纸报道。这一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承担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研究的课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并完成了前期成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课题组选取三省五县为调查区域,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以及留守儿童占适龄儿童的比例等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发现了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学习、生活及心理问题,并分析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这是国内首次以专题调研的形式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4]。相梅、杨素苹、何黎丽、孙春晨、范先佐等人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2005年5月23日,首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召开,标志着我国首次从政府层面上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经过一年的不愠不火,学界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开始“升温”,相关的文献达到139篇,其中学术论文71篇。学者们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宽、关注的问题面也越来越广,研究进一步深化,开始形成共识,出现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叶敬忠等人(2005)主编的《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面世,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留守儿童的著作。
2006年以来,全国各大媒体及地方媒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了大量的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学校、社会各阶层包括妇联、共青团、专业协会都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关注留守儿童。2006年7月17日,全国妇联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提到了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这一年学术界对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关注进一步升温,共产生文献398篇,除开以报纸媒介发表的214篇文献外,其中学术类论文184篇。并且有1位博士、13位硕士开始将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三)“火热爆发与持续高温期”(2007—2013)
2007年3月,在全国人大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代表委员议案提案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几次提到农民工问题,提出继续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2007至2013年4月15日,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通过篇名共计搜索到6,595 篇,年均超过1000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论文在全国各种期刊上发表。研究内容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方方面面:留守儿童的概念;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留守儿童的规模;留守儿童问题,包括家庭问题、学习问题、教育问题、安全问题、品德问题、行为问题、犯罪问题、性格问题、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适应问题、社会化问题、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儿童自身的年龄因素、父母认识上存在偏差、代理监护人监管不力、经济因素、学校观念的滞后与条件的限制、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政策与体制原因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政府要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条件、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要做好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开展各种社区活动、建立农村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制建设等。
截止到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研究的图书主要有57部、硕士论文662篇、博士论文24篇。
三、体育界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研究综述
相对于整个学术界,体育界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更加的“滞后”和“冷漠”。从2007年至今,从体育的视角看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文献仅仅41篇(图1),其中还包括2篇报纸的相关报道,不能算作学术论文。从整体看来,体育界学者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热情不高,偶有关注,但不连续,往往是附带研究,在某一个点出一篇研究成果后马上转换研究方向,没有人产生过两篇及以上的研究成果。没有专门的研究团队对这一方向进行深入调研,高级别的课题资助较少(仅有两个)。
从研究内容看,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现状的研究、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体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短暂与父母相聚后分离归乡后的心理活动的干预等方面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呈现“课程设置边缘化”、“活动内容简单化”、“体育资源匾乏化”等特征,这与现今我国农村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弱势境地和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同时,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仅仅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所引起的亲子分离而造成的情感缺失、监护人的问题以及社会思想观念的问题,而是由于留守儿童周边的各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等等,在研究体育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因素的问题时,我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视角去审视。
留守儿童的特殊留守境况使得留守儿童成为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被弱化现象与农村学校体育的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有直接关系。对于亲情缺失、家庭不完整致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体育活动的干预是行之有效的,但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应全面审视。
参考文献:
[1] 李陈续.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N].光明日报.2002.04.09.
[2] 宛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下)[N].江苏科技报.2002.04.27(008).
[3]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05):354-355.
[4]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53.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的监督照料,身心健康和安全状况欠佳,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问题,而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更应该成为广大体育人关注的问题。关注学者对留守儿童体育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整理分析所研究的内容和规律,了解留守儿童体育发展的困境,并提出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研究的新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农村学校体育事业的进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体育 学术关注度
一、研究背景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中国经济开始复苏,并很快飞跃发展。进入80年代后,伴随着经济浪潮的澎湃潮起,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这种形式下,过去“铜墙铁壁”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开始松动,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另外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小型机械的普遍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劳作效率,大大节省了农村劳动力,让很大一部分农民从终日劳作的耕地中解放出来,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投身到城市的建设中。“打工潮”开始出现,进城务工和南下打工成为了一种潮流和时代标签。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劳力的流向城市,“留守儿童”这一全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由此诞生。由于受户籍制度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他们不能随父母外出,只能无奈“留守家乡”。在他们身心发展的最重要阶段,父母的不在身边必然会给他们带来全方位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灾难。这种亲情的缺失和不适应,往往让他们无所适从、出现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问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留守儿童甚至成为“问题儿童”的代表。
二、学术界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整体回顾
在我国,从1985年中央1号文件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开始有留守儿童的出现,到十二计划的今天,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我国的存在已有近30个春秋了,回望过去,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冷漠与滞后期”、“慢热与升温期”、“爆发与火热期”。
(一)“冷漠与滞后期”(1985—2003)
因为家庭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对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均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当这种“内隐”的消极效应在“量”的层面上没有爆发的时候,往往被政府和学界所“漠视”。以“留守儿童”为检索词在CNKI检索(包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特色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结果令人汗颜。对于我国留守儿童的问题研究严重滞后,从留守儿童的出现,到引起学界的关注竟然历经十几年时间。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指出:“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就是要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当留守儿童问题刚刚出现处于萌芽期的时候,被我们的学者所漠视,十年间,没有一篇相关的报道或文献。直到1995年,学者孙顺其刊登在《教师博览》期刊的《“留守儿童”实堪忧》的一千字短文才悄然地拉开了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的序幕。然而,遗憾的是,这篇“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短文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随后的1996年只有相关文献1篇,从1997年到2001年整整五年间,仅有过3篇的相关报道或文献。而这五年恰巧是留守儿童问题的“发酵期”,这一社会群体队伍逐渐“壮大”,带了的一系列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
直到2002年4月9日,记者李陈续在光明日报上呼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留守儿童才真正从平面媒体以文字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角[1]。
受该作者启发,随后宛择在江苏科技报上发表了上文的姊妹篇,进一步呼吁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关注[2]。从这一群体的出现到正面媒体的报道竟然历经了二十几载春秋,令人反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即便在发行量巨大的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曝光,学术界依然没有表现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热度。接下来的8个月,仅仅2篇文献见诸报端:福建师范大学教师王东宇首次对“留守孩”个性特征进行调研,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留守小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3]。另外一篇则是名为《留守儿童”呼唤“家爱》的200字 “豆腐块”严格的来讲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在接下来的2003年,仍然“回复”过去的“冷清”,没有一篇。
这一时段的研究主要在较浅显的层面涉及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和品行问题。尚未有专题研究和实证调查,媒体对此关注极少,公众对留守儿童的情况尚未形成问题意识。
(二)“慢热与升温期”(2004—2006)
进入到2004年,随着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成扩大化趋势,政府开始关注到这一现实的严峻情况。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千意见》颁布以后,一些城市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各地妇儿工委、共青团组织、妇联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也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召开研讨会,主动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同年5月31日,教育部专门召开了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会议并指出:随着大量农民在外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迅速增加,随之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
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受媒体舆论的导向影响,学术界也终于“惊醒”(尽管热情不高),慢慢的开始关注这一社会问题。在这一年的总共25篇文献中,有7篇文献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得以呈现,其余的18篇均作为舆论媒介的报纸报道。这一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承担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研究的课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并完成了前期成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课题组选取三省五县为调查区域,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以及留守儿童占适龄儿童的比例等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发现了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学习、生活及心理问题,并分析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这是国内首次以专题调研的形式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4]。相梅、杨素苹、何黎丽、孙春晨、范先佐等人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2005年5月23日,首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召开,标志着我国首次从政府层面上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经过一年的不愠不火,学界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开始“升温”,相关的文献达到139篇,其中学术论文71篇。学者们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宽、关注的问题面也越来越广,研究进一步深化,开始形成共识,出现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叶敬忠等人(2005)主编的《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面世,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留守儿童的著作。
2006年以来,全国各大媒体及地方媒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了大量的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学校、社会各阶层包括妇联、共青团、专业协会都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关注留守儿童。2006年7月17日,全国妇联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提到了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这一年学术界对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关注进一步升温,共产生文献398篇,除开以报纸媒介发表的214篇文献外,其中学术类论文184篇。并且有1位博士、13位硕士开始将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三)“火热爆发与持续高温期”(2007—2013)
2007年3月,在全国人大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代表委员议案提案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几次提到农民工问题,提出继续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2007至2013年4月15日,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通过篇名共计搜索到6,595 篇,年均超过1000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论文在全国各种期刊上发表。研究内容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方方面面:留守儿童的概念;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留守儿童的规模;留守儿童问题,包括家庭问题、学习问题、教育问题、安全问题、品德问题、行为问题、犯罪问题、性格问题、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适应问题、社会化问题、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儿童自身的年龄因素、父母认识上存在偏差、代理监护人监管不力、经济因素、学校观念的滞后与条件的限制、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政策与体制原因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政府要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条件、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要做好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开展各种社区活动、建立农村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制建设等。
截止到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研究的图书主要有57部、硕士论文662篇、博士论文24篇。
三、体育界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研究综述
相对于整个学术界,体育界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更加的“滞后”和“冷漠”。从2007年至今,从体育的视角看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文献仅仅41篇(图1),其中还包括2篇报纸的相关报道,不能算作学术论文。从整体看来,体育界学者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热情不高,偶有关注,但不连续,往往是附带研究,在某一个点出一篇研究成果后马上转换研究方向,没有人产生过两篇及以上的研究成果。没有专门的研究团队对这一方向进行深入调研,高级别的课题资助较少(仅有两个)。
从研究内容看,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现状的研究、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体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短暂与父母相聚后分离归乡后的心理活动的干预等方面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呈现“课程设置边缘化”、“活动内容简单化”、“体育资源匾乏化”等特征,这与现今我国农村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弱势境地和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同时,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仅仅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所引起的亲子分离而造成的情感缺失、监护人的问题以及社会思想观念的问题,而是由于留守儿童周边的各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等等,在研究体育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因素的问题时,我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视角去审视。
留守儿童的特殊留守境况使得留守儿童成为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被弱化现象与农村学校体育的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有直接关系。对于亲情缺失、家庭不完整致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体育活动的干预是行之有效的,但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应全面审视。
参考文献:
[1] 李陈续.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N].光明日报.2002.04.09.
[2] 宛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下)[N].江苏科技报.2002.04.27(008).
[3]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05):354-355.
[4]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