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民族 植根民间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dfasfafjdkjfkek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山歌里泡大的彝族作家纳张元,新近出版了文学作品专集《走出寓言》。作为彝族作家,纳张元一方面用娴熟、纯正的汉语写作,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寻找突破,在语言上找到自己的个性。从《走出寓言》,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纳张元在“汉化”的同时也在回归。
  尽管纳张元从小受到汉文化的薰陶,但是,由于他从小就在古朴苍凉的民歌中泡大,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打上了“诗”的烙印。对偶一般整齐的句式,古老的彝族韵文,如诗如歌,充满了强烈的节奏感,富有民族民间说唱文学的韵味。
  纳张元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将民族民间文学中讲故事的语言表达方式有机地融合进他的文学创作中,更加突出了他的创作个性。这些民间故事式口语化的短句子的运用,增强了其作品的表达节奏,使激越的情感呈现出跳跃性,在较多的停顿中构成急速、滞重和跳动等不同节奏,更加制造出紧张而扣人心弦的气氛,给人以拳打镇关西式的兴奋和痛快。
  祖爷把箭壶准备好,又去取挂在墙上的弩,祖爷的弩是特制的:红椿作梁、芒竹作弓,鹿筋作弦,非有三百斤的力气不能拉动,就在祖爷伸手去取弩的时候,又一件令他烦躁不安心烦意乱的事情发生了,在他的弩上缠着一条红底板起白花的秤杆蛇,看到祖爷的手,它竟毫不相让昂起头发出咝咝的抗议声,祖爷骂了声:日你娘,畜生!操起烧火棍劈头盖脸地把蛇打落在地上,这畜生胆大包天竟要复仇,伏在地上一吸一吸地运气,眼看着越来越扁作势要飞起来的样子,祖爷无名火起,一个健步上前闪电般捏住蛇的七寸,顺势一甩蛇就进了百年火塘,好不容易运上来的那口气早已荡然无存,蛇恢复了先前的模样,在火塘里翻鳅打滚痛苦地扭曲挣扎,又倏然伸直坚挺地勃起,“嘣!”地一声,爆出两排蜈蚣脚来,见龙莫见角,见蛇莫见脚,这狗日的畜生,咋偏偏把两排脚显摆给我?祖爷瞪着一双牛卵子眼睛傻傻地呆在那里,就连蛇被烧焦后逼人的恶臭味也昏然不觉。
  ——《走出寓言》
  寥寥数语,不仅活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也将人物的急躁、鲁莽、倔强等性格特征勾勒得一览无余。在铿锵的语言节奏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是如此地连贯而干净利落,使欣赏者的心情也随着那掷地有声的节奏时而紧张,时而舒缓。这样的文字,不仅体现出了纳张元对民间故事表达方式的谙熟,更重要的是他将这些快节奏的短句有机地结合进千里彝山那慢节奏的生活中,用语言表达的快与生活节拍的慢形成极大反差,在这种反差中来显现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体现作者的审美感受。从艺术语言的角度来说,这种反差越大,外化着的情感信息越丰富,内涵观念越深刻,思想越复杂,留给欣赏者的艺术想象空间也越广阔。
  纳张元深知,一个优秀的作家,要使其作品更富有个性并拥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在创作实践中仅只有回归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必须超越。纳张元在述说彝乡山水、人情、风俗时,不是简单地再现,而是致力于文化的反思,他称自己是古寨的孽种,他“毫不掩饰地把古寨人写得一丝不挂,把家族的先人写得一塌糊涂的真实,他将前所未有史无前例毫无顾忌地亵渎古寨的大小神灵。”在许多评论家那里,纳张元是一个叛逆者。事实上,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纳张元挚爱着他的民族,他只有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超越,从另一个高度审视他的民族,用最尖刻、最无情的语言,把他的民族文化中最落后的、最愚昧的、最野蛮的东西撕破,使之暴露于灿烂阳光之下。他的这种撕扯越真实越深刻越不留情,他对自己民族的眷恋和同情越深沉越执拗。我不能确定纳张元的作品是现实主义抑或魔幻现实主义,但可以肯定地说,他的语言已超越了作品本身所负载的信息,它已成为介入文明与愚顽、传统与进步、贫穷与落后、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变异符号,成为作者化解守望“本真”与接纳外来文化之间矛盾冲突与身心异位所带来的内心痛苦的唯一通道。
  纳张元独特的语言个性远不在于他回归传统民族民间文学的表达形式,在纳张元的作品中,一方面整齐的句式、强烈的节奏感、诗一般的音乐性,有力证明着其语言回归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学,回归着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他也在这些传统的民族民间语言表达形式中间不动声色地揉入一些四字短语排列的现代表达方式,这显现出他的现代意识。四字短语的排列,在增强其作品语言表达的节奏和现代意味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其作品语言的张力和弹性,表现出作家在立足于创作语言回归的同时也注意借鉴先进的表达方式,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对比,着力凸显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本土化特征,达到作家追求语言个性化、独创性的目标。
  “城市不是我的家,我的民族造就了我一副土头土脑的农民模样,我固执的农民脾气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我已成了这个经常刮大风的城市里的一棵歪脖子树,一种怪异的人文风景。”(《城市情怀》)这是作家无法忍受现代文明对人类生存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异化和摧残的内心独白,它写出了作家精神的孤独、矛盾与痛苦,于是作家在其作品中艺术地揭示着千里彝山的生活面貌,从心理上获得逃离尘嚣回归乡野的满足。充满野性直白的语言不仅是对彝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作家平衡心理的最好支点。其作品中粗俗不堪的口头禅,把个彝家人耿直豪爽中带着粗鲁愚昧的性格特征展现在读者面前。“我想你想你真想你,请个画匠来画你;一画画在被窝上,一盖被窝二盖你。”(《二月妹》)“石榴花开一大朵,没得老公来嫁我。”(《野叫驴》)放肆大胆、毫无顾忌的求爱方式与城里人含蓄中带点虚伪的扭捏作态形成鲜明对比。野性直白无所顾忌,流露的是一种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表面看来是边地少数民族个性的外化显现,实则是作家追求自然、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审美价值取向的内化过程。
  纳张元在其《边地意识与民间精神》一文中称云南作家广泛运用方言土语,利用民间语言颠覆汉语写作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其实,纳张元本人正是这一观点的忠实实践者。方言俚语、土语是区别此地域与彼地域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够触及边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实质,表现意蕴丰富、卓尔不群的边地少数民族生活画卷。翻鳅打滚、眼屎巴秋、耳巴根、烘粑粑、姑娘房、垛木房、门槛猴、片子花,还有诸如橄榄坝、芭蕉寨这样的地名和纳木老爹、扎土一类的人名,都是纳张元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所特有的语言符号,这些符号虽然土得掉渣,但是,它那具有穿透力的表达效果,能够穿越时空和民族地域的隔阂,让我们直接触摸到沉缓有力怦怦跳动的古老民间文化的脉搏。
  已有不止一人在评论纳张元作品时提及到那些稀奇古怪的比喻,但都是点到为止,没有进行深入细致地剖析。我们知道,在人类语言中,表示抽象概念的词形成得比较晚,在原始语言那里,要表示抽象概念,就采取直观的描写,用那些具体的、能直观感受到的东西来表示,而这些比喻源于人类的直观感受事物的原始性思维。在纳张元的作品中如汉字像蚂蚁脚杆、河里的青苔像绿蛇一样、苍凉悠长的岁月像朽钝汗腻的篦子、稀疏的树木像百岁老人的牙齿一类的比喻随处可见,不胜枚举,给他的作品平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彝族是一个有着原始图腾崇拜的民族,他们崇拜着动物的力量和雄壮、快速和敏捷,也崇拜动物生的本能和与自然抗争的态度,更崇拜生命延续的伟大。彝族先民的许多对生活和生命的原始思考,都与动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纳张元的作品中,这些联系就显得更加直接,更加形象,更加生动,也更加感人。如果说纳张元在接受汉语教育、被汉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挣脱规范汉语的绳索执意回归的话,那么,这些直观感受的思维活动和原始的比喻才是他作为彝族后代在语言表达上的本真意义上的回归。
  (文学天地主持张乃光)
其他文献
购置了电脑,写作不用在稿纸上一笔一画的划拉了。由于我用的是全拼输入法,每个字使用时反映在脑海里和指间上的立即就是他的声母韵母。害怕电脑使用久了,忘记了汉字的间架结构,出现拿起笔来不会写字的尴尬,便利用空余时间练习小楷毛笔字。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我”这个常用字很是难以写好。当我将这体会跟一个朋友说了,他冒出一句:“‘我’字难写,只要‘我’字写好了,就什么都好了”。  我心里一动,“‘我’字写好了,
期刊
惊悉恩师杨明仙逝,心情万分悲痛,彻夜难眠。回忆起杨老师对大理白剧事业的关怀扶持,对我的教育帮助,特别是对我在白剧创作上的指导、培养时,他那慈祥的笑容,就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那亲切的声音更回荡在我的心间。  杨明老师生前曾当任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云南省人大副主任、省文联主席、全国人大副秘书长,是一位政务繁忙的社会活动家,他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云南省的民主法制建设,
期刊
大理之蓝    哪里才会有这种蓝色  尤其是在冬天  这致命的蓝色  不是压下来  是要将我直接洗涤然后吸引  再然后融化的样子  在大理这蓝色就像灵魂  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早就说不清了  只是大块大片大面积的  将天空覆盖    连那阳光似乎也是蓝色的  洱海当然也蓝深蓝  因为将天空深深地收藏在心底了  在海边走或者泛舟海上  我当然就成为天地之间的蓝宝石  镶嵌在光影婆娑的梦幻中  照亮那
期刊
巍宝山是中国现存的一十四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它的产生与发展乃至衰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教义宗旨颇具独特性,可谓集中华民族传统宗教观念大成的中国道教,在它长期生长和流传的土地上,大概不会在短期内消亡。事实上,我们已切身感受到,道教文化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深深渗入民族文化的诸多方面,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过或正产生着深刻
期刊
一代诗人田间走了,他离开我们大概已有十多年了吧。“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永远不会回来了。所幸者是,诗人曾经在大理洒下过凝重的足迹,在苍山洱海间徜徉伫立,流连忘返。苍山洱海间“山花的幽思”锻成他心中的诗句,“风吹不走,水沉不掉”。他说:“大理,……给我以启示,以感发,以豪兴,给我以民族的语言,或则某些故事的梗概(而这是多么的不易啊)》至于诗意,即使是难忘的大理情景,也不过是诗意的一部分
期刊
如今偶尔逛街看到大街小巷中一些大大小小的、装修讲究环境幽雅的“茶室”、“茶座”,我不禁联想起记忆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大理古城的那几家古朴雅致的茶馆或茶社(按照当地习俗,应叫“茶铺”)来。    我童年时曾跟随进城赶街的外公多次进过那几个茶馆,对它们还保留着一些较深的印象——记得常去的有古城复兴路上四牌坊和鱼市口这两处的茶馆,与现在这些装饰华丽环境优美的、其环境氛围更具现代酒吧和咖啡屋之类异域情调
期刊
1、隔世的忧伤      星子们旋转的秋夜   一缕愉悦的风拂过我心的古井   掀动我恍若隔世的忧伤   这是一掬清洌的甘泉   一路弹奏着叮咚的月光之琴   轻灵的足音   叩击着今世最后的痴情   欢悦的青春旋律   唤醒了我无知无觉的生存   你的顾盼与凝眸   如气韵生动的幽兰   灵动的碧绦舞动黄昏的空谷      有暗香浮动   穿过我生命的旷野   灰色的寂寥缠绕着我滞涩的   血液
期刊
文学作为审美化的“人学”,必须从人的生态去审视人,而不应该只是从意识形态去看人。只有这样,才能从人类生命存在和人性生成的根本去把握文学的生命意蕴和文学内涵。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文学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探究人性的最捷径的路,也是人性从本原到崇高的理想之路。而在今天的许多文学作品中,似乎太缺少生态与文学关系的发现。文学首要关注的是人性生态,尽可能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挖掘出崇高的东西。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给文
期刊
高原水乡鹤庆是著名的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北进大理的门户和通衢。鹤庆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汉以前属昆明部落,是西南夷的一部分,西汉至唐初,曾属云南、东河阳等郡,南诏、大理国时期建蒙统郡、府,元以降称鹤州、鹤庆至今。   鹤庆古城是国家级环境优美城镇,城内独具特色的白族古民居鳞次栉比。在古城中央隆然高耸着一座古建筑,这就是名冠滇西北的云鹤楼。钩沉鹤庆沧桑,据明代著名的白族翰林李元阳撰《鹤庆军
期刊
遥望的山峰   轮廓分明——那是雄奇   绵延的俊秀   苍翠茂盛——那是魅力   仰着思想的光波顺着情感   的脉线   我虔诚如佛   来到山顶   触及这诱人的高度   近了山的微笑无痕   淡如松风   近了山的怀抱虚空   皎若玉光   秀峰的平面如此荒凉   才发觉有些风景   遥望就够了   有些孤寂和寒冷   不属于人间      山 民      飞瀑浪漫处   山民的脸色红黑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