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生活的语用才能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上)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国正先生在《语文教学与生活》中指出:“语文天然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它产生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人们用它来反映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印象、思想、感情,等等。语文的实际运用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了就会黯然失色,‘江郎才尽’。”语用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近期笔者参加的一次赛课活动中,课堂上积累背诵、復述训练、情境对话、读写结合……可谓形式多样,但细看下来就会发现因为对生活实际的关注程度不同,课堂上徒有语用训练形式,呈现的仍是静态的语用知识,只是为了表现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关注而进行的“伪语用”。这提醒我们,只有牵手生活的语用才能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一、源于生活,变“消极语用”为“积极语用”
  山东师范大学曹明海教授在《真语文:以语用为目标》中提出:“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决定了语用训练只有同生活相联系,才能使语用教学生动活泼,取得好的成效,达成语用目标。”在日常教学中,以英雄形象或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的课文我们经常采用“××我想对你说”这样的读写迁移。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课文《卢沟桥烽火》时,执教的李老师也进行了一个语言训练环节,让学生以“站在卢沟桥头”为开头,写一段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演讲文字。
  五分钟之后,学生开始交流展示:“今天,我站在卢沟桥头,看着那沧桑的桥面,不禁又想起了那一天。‘让我们进去,我们要进城搜查!’……”后面是对课文的大段引用;“我现在还能看见以前的悲惨,那日军的顽固,我军的顽强。我们更应珍惜现在的和平……”“我站在卢沟桥头,望着那坑坑洼洼的路面,使我想到‘卢沟桥事变’,日军以士兵失踪为理由,要进宛平城搜查……”后面直接进入课文。
  这是学生针对所学课文内容的感悟性活动,这样的训练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对文本范式语言的潜移默化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忆,主要采用的是经验性的学习。学生很难运用语言文字作深度表现,这样的语用训练属于“接受本位”为主的“消极语用”,练习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显得有点简单。积极语用教育观认为,母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主体基于独立人格和自由思维而以个性言说、独立评论和审美表达等为形式特征,因而是富于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自觉完整的言语行为。其中,语用主体的表达动机、感情和能力三要素决定了语用行为的效度。
  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育既要养成学生的语用能力,也要唤醒学生自觉的语用动机,激发其主动的语用动力、强烈的语用情感。从本环节的设计来看,教师的意图是使学生能从现实和历史的对比中感受到卢沟桥守军的英勇和悲壮,从卢沟桥这一历史的见证中居安思危,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从分析中不难看出,学生之所以写不出适当的文字,不能深入地感悟是因为没有去过卢沟桥,对卢沟桥缺少应有的现实生活体验,所以缺少了那份抚今追昔的情怀。必要的表达规则和生活体验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言语表现。
  同课异构的王老师也有这样的语用训练。不过在这之前,他先让学生观看了一个关于卢沟桥的短片,短片配上了厚重深沉的背景音乐和充满感染力的解说。最后画面定格,王老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学生回答“斑驳的桥面、弹痕累累的桥墩、如血的残阳、沧桑的石狮子、哗哗流淌的河水……”之后,王老师进一步追问,“穿过时光的隧道,你还看到了什么?你还听到了什么?”这一次学生将现实和历史通过卢沟桥进行了连接。
  在学生说完之后,王老师让大家进行了“站在卢沟桥头”的写话训练,因为有了前面的视听体验,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此刻情动而辞发,语言表达自然如行云流水。
  “听着桥下的流水声,仿佛那是当年战士们的呐喊,仔细听,好像又夹杂着日军哭爹喊娘的嚎叫。我抚摩着桥上斑驳的弹孔,仿佛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听到了‘嗒嗒嗒’的机枪扫射声,看到鲜血慢慢染红了西天的晚霞……”
  “抚摩着青黑的栏杆,感受历史的温度,当年你是否也曾沾染守桥官兵的热血?正气凛然的石狮,你是否听见了‘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疾呼……”
  从语用的发生过程来看,一般是由“表达意图”,到“语言构思”,再到“语言表达”这样一个完整的“情动而辞发”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郑板桥画竹,由“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课例中的王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对“站在今天的视角回望卢沟桥历史”这一“表达意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语言构思”有了现实卢沟桥的场景、解说、音乐作为凭借,“语言表达”就有了新的高度,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洋溢着言语主体个性化审美活力,语言就有了表现力。
  语文学科最核心的素养就是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课堂上的语用训练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拥有言语智慧。只有让语文与生活牵手而行,才能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其他文献
程翔老师是我所仰慕的一位名师,也是影响我职业生涯的名师,回忆起与程老师的几次会面,我感慨良多。  程老师是我上中学时所用课本的编者之一,但真正听说程老师的大名是在大学阶段。程老师是我们山东走出去的名师,我大学的老师和曾经就读于程老师所教的中学的同学经常提起他。但那時只是听说而已,并没有亲见,真正与程老师见面是在2004年。  2004年,“创新写作”课题组在山东菏泽东明举行会议,因在菏泽市内,因此
期刊
近几年,如果去某所中学摆摊提供高考过后的咨询,又赶上学校仅仅是让学生返校,家长没来开会,很少有学生主动前来咨询。当然,学生不主动咨询的原因有很多:或是性格内向,不敢主动询问;或是觉得自己考得不够理想,羞于张口;或是根本不知道该咨询什么。  不少来咨询的家长则直接问:“你们学校哪个专業最好?”这恐怕代表了不少家长和考生的心态。费力解释“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恐怕并不奏效
期刊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的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最本真的状态。我们不应回避现在中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的现状,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沦为纯粹的实用主义者。  重视对中学生内心情感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在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社会现实面前让他们拥有对生活的满足感与快乐感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新命题。笔者以《雨巷》的教学为契机,就此做了些许尝试。在课堂中,笔者用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完
期刊
目前,许多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太注重考试成绩,由于作文在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于是,作文教学只围绕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转。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不得不制造悲情:要么是家人不幸遇难,要么就是自己遭受灭顶之灾,以博取阅卷老师的同情;有的学生为了迎合老师,通篇故作深沉的“成人腔”;有的则为了制造亮点而诋毁他人……  孩子们的童心童趣不见了,真情实感没有了。长此下去,本应充满
期刊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  诗歌中也有叙事,但叙得不实,不细,不能像散文、小说那样把事物的来龙去脉叙述得一清二楚,纤毫毕现。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只是粗线条的概述:“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至于刘兰芝是如何“学织素”“学裁衣”“裁什么衣”,均语焉不详。诗歌中也有描写,但描写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把景物当作自己寄附感情的载体。景为
期刊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领会和把握课标的一贯目标  课标对小学识字教学做出了明确要求:“累计
期刊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就是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大胆假设,放飞想象,纵情联想,不受他人思想的暗示和制约,自具眼光,自树津梁,提出“人所未提”“人所未敢提”的真知灼见的一种思维训练方式。  标新立异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人类社会经过漫长的进化,沉淀和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智慧和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爆发出改天换地的惊人能量,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开拓者奋斗、求索的拼搏豪情。  
期刊
年年岁岁有高考,岁岁年年各不同,2016年高考作文江苏卷材料独具特色。深入阅读后可得出,材料可分为三层。第一句话即第一层:“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说的是通常思维,这当然不是重点,讲的是惯性思维,也自然不是关键。真正目的,是以此为对象,创造出新语,以此为引子,引出下一层。第二句话为第二层:“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显然,先依据俗语,
期刊
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指导者和管理者,应该从德智体美全方位地帮助学生成长,但目前许多班主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德育管理方面,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反而有所忽略。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因为有些班主任认为德育就是班级管理的“纲”,一抓就“灵”。实际上,这往往导致事与愿违,德育问题“拉下葫芦浮起瓢”。只有把青少年尤其是学困生的精力引导到学习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认同感,班级管理才能进入良性循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当前,教育的天空异彩纷呈:一方面,名词、口号满天飞;另一方面,口号指导下的实践与落地困难。教育需要一方“静土”,好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在恬静优美的环境中,享受静悄悄的教育。笔者感觉到,“教育微反思”和“教育微写作”日益成为推动和解决教育实践落地、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不经过长时间冷静思索和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