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预习指导与分享课作为“语文主题学习”的第一道程序,内容有以下幾个方面:①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整体初步感知单元学习内容;③学生分享学习资料,在自主学习与相互交流中归纳整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具体而言,单元预习指导与分享课包含以下学习目标: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含义;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厘清文章脉络;分享学习资料,归纳整理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单元预习指导与分享课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中高年级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后,教师的指导将会越来越少。一般而言,中年级预习课安排2个课时,高年级预习课安排1个课时。下面,笔者以部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谈谈单元预习指导与分享课的具体教学。
一、学习“单元导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前面都有“单元导读”,点明单元学习主题,提示学习重点,指出读写训练点,给出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单元导读”,初步感知单元主题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学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单元导读”的。
师:同学们,第八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1:学习内容是童话故事,我是读完课文后知道的。
生2:我通过“单元导读”知道学习内容是童话故事,还要求我们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创童话故事。
师:是的,“单元导读”是我们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为什么?
生1:喜欢,因为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
生2: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故事情节十分有趣。
师:这些都是“故事”的特点。那么这个单元讲了哪些故事呢?
生:《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
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生:《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中有顾客、裁缝;《方帽子店》一文中有方帽子店的主人、儿子,还有小孩子和大人们;《漏》一文中有老爷爷、老婆婆、小胖驴、老虎、贼;《枣核》一文中有县官、衙役、“枣核”爹娘(夫妻)。
师:同学们说得很全面。我们读故事的时候,要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弄清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应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这个教学环节,学生阅读“单元导读”了解单元学习内容,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再适时检测学生对故事人物的了解情况,在教学中渗透预习的方法。
二、检测字词
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首先必须清除生字词障碍,因此,教学课文时,教师要重点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主要做法是,将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结合起来,提高识字效率,为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扫清障碍,教学过程如下。
师:请看这些字词(课件出示:性子、漏、小胖驴、贼、老婆婆、枣核、爹、夫妻),它们都是本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词。再看这组字词(课件出示:短袖、衬衫、泄气、扣子、嚷嚷、粘胶、旋风、纵步、喂养、狼、抱住、偏就、折腾、牲口/衬衫、颠簸、粘胶、勤快)。你有什么发现?
生1:加点的字都是左右结构。
生2:第一组加点的字左窄右宽,第二组加点的字左右同宽。
师:你们真会观察!我们在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先观察它的布局;写左窄右宽的字时,可以把左边部分写得窄一些,如“偏”字;写左右同宽的字时要做到互不抢位,如“粘”字。学习生字词,要学会归类记忆。
师: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箱子、夸奖、歪头、承认、负责、凭借、一卷、交货、取衣服、夹起、服务、手艺、香蕉、圆筒、古董、脊背、莫非、厉害、架子、扶犁、困难、官府、善罢甘休)
生读词语。师指导“脊背”的读音以及多音字“卷”“夹”的读音。
师:下面听写4个词语(一卷、衬衫、喂养、厉害),思考老师为什么要听写这些词语?
生1:这些都是要求会写的词语。
生2:这些都是容易写错的词语。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卷”字上半部分是两横,下半部分的“横折钩”容易写错;“衬衫”的衣字旁也容易写错;“喂”字右下部分不是“衣”;“厉”字里面是“万”不是“力”。
师:说的好!我们在识字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容易写错的字多写几遍。故事作为特定环境中发生的事情,会用到一些特殊名词,同学们预习时发现了吗?(课件出示:裁缝、橱窗、炕头、县衙、衙役、官府、县官、钱褡)谁能解释这些词语的含义?
生1:官府相当于地方行政机关;县官就是在官府里当官的人;县衙是指县府衙门;衙役是指衙门里做事的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上网查的。
生2:裁缝是指剪裁缝制衣服的人;用来展览样品的窗口是橱窗;炕头是北方人睡觉或做其他事情的地方,就像床。我是通过查词典知道的。
生3:钱褡的意思课本上有,指装钱物的布袋。
师:正确。遇到不懂的词语时,我们可以请教他人、查字典、看课文。
崔峦先生在解读课标时指出:“培养识字能力,指导学生写好字,是在识字教学中应当加强的两个方面。”在检测学生识字认字情况时,笔者注重教给学生整合归类的方法,比如:将学生已经了解的与故事人物有关的生字新词归类记忆;将左右结构的生字归为一类,再根据这一类字的间架结构,指导学生写字,以达到教写一个字会写一批字的目的;将容易写错的生字归为一类加强记忆。其实,识字方法有很多,归类记忆法也很多,比如按形声字、同音字、偏旁部首等进行归类,一节课突出一两种记忆方法即可。 三、朗读过关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检测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提高朗读能力,促进理解。在朗读环节,笔者是这么做的:
师:同学们读完这4篇课文后有什么发现?
生1:课文很有趣。
生2:课文篇幅长。
生3:文中对话多,有意思。
师:是啊,读好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是读懂故事的关键。老师选了几个课文中的片段,请你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片段一:
不料,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说:“我不做棉袄了!”
“等到明年冬天,时间实在太长啦。”顾客提出,“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改成夹袄,让我提前在秋天就能穿上合时的新衣服吧。”
“不要棉花了,行啊。”裁缝答应了,“为您服务,没说的!”
……
“根本不用。”裁缝解释说,“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
——选自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片段二:
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
“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
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
——选自课文《方帽子店》
片段三:
老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选自课文《漏》
片段四:
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爹说:“枣核呀,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选自课文《枣核》
文段五:
牵走了牛、驴,大伙儿愁得很。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有的人不相信,说:“我才不信咧,你别小人说大话啦!”枣核也不争辩,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选自课文《枣核》
师:哪个小组来读一读?
生读段落。
师:他们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评价,师指导。
师: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
在朗读环节,选择什么样的文段检测学生的朗读情况很关键,教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选择有难度的段落,有助于学生扫除阅读障碍;二是选择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段落。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童话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对话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因此,笔者挑选了4个故事中的5个片段让学生朗读,教给学生朗读人物对话的方法,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梳理课文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厘清文章脉络,是预习指导与分享课的一个重要学习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根据老师的提示,思考4篇课文分别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出示提示语:《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讲了慢性子裁缝给急性子顾客做衣服,第一天,急性子顾客要求( ),慢性子裁缝( );第二天,急性子顾客要求( ),慢性子裁缝( );第三天,急性子顾客要求( ),慢性子裁缝( );又过一天,急性子顾客要求( );慢性子裁缝( )。真有趣!接着依次出示课文《方帽子店》《漏》《枣核》的提示语,让学生根据提示语完成填空。)
三年级学生概括能力不强,利用“填空法”能够降低概括课文内容的难度,让学生有法可循。学生根据“提示语”完成填空,能够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做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中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求相吻合。
五、质疑问难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是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充分质疑,提出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如下所示。
师: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生:方帽子店是一个什么样的店?
师:你能从课题角度提出问题,很好。
生:我不理解“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这句话的意思。
师:这句话是课文的关键句。童话故事的语言不深奥,但往往有言外之意,你想读懂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吗?
生:棗核一词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枣核指的是人,不是真正的“枣核”。
师:你抓住了标点符号的用法来质疑,很好。在课题处质疑、抓关键句质疑、对标点符号的用法产生质疑,这些都是很好的质疑方法,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文章结构、写作顺序等方面提出质疑。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疑惑,与组员交流讨论后解决问题。
质疑问难作为单元预习指导与分享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习得质疑方法,带着问题继续学习,有利于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
把预习指导与分享课看成一个教学模块,只要在这个模块里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即可,至于先完成什么,后完成什么,怎样去完成,用几个课时完成,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们可以按图索骥,不断探索创新。
(责编 欧孔群)
一、学习“单元导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前面都有“单元导读”,点明单元学习主题,提示学习重点,指出读写训练点,给出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单元导读”,初步感知单元主题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学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单元导读”的。
师:同学们,第八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1:学习内容是童话故事,我是读完课文后知道的。
生2:我通过“单元导读”知道学习内容是童话故事,还要求我们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创童话故事。
师:是的,“单元导读”是我们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为什么?
生1:喜欢,因为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
生2: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故事情节十分有趣。
师:这些都是“故事”的特点。那么这个单元讲了哪些故事呢?
生:《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
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生:《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中有顾客、裁缝;《方帽子店》一文中有方帽子店的主人、儿子,还有小孩子和大人们;《漏》一文中有老爷爷、老婆婆、小胖驴、老虎、贼;《枣核》一文中有县官、衙役、“枣核”爹娘(夫妻)。
师:同学们说得很全面。我们读故事的时候,要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弄清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应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这个教学环节,学生阅读“单元导读”了解单元学习内容,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再适时检测学生对故事人物的了解情况,在教学中渗透预习的方法。
二、检测字词
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首先必须清除生字词障碍,因此,教学课文时,教师要重点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主要做法是,将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结合起来,提高识字效率,为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扫清障碍,教学过程如下。
师:请看这些字词(课件出示:性子、漏、小胖驴、贼、老婆婆、枣核、爹、夫妻),它们都是本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词。再看这组字词(课件出示:短袖、衬衫、泄气、扣子、嚷嚷、粘胶、旋风、纵步、喂养、狼、抱住、偏就、折腾、牲口/衬衫、颠簸、粘胶、勤快)。你有什么发现?
生1:加点的字都是左右结构。
生2:第一组加点的字左窄右宽,第二组加点的字左右同宽。
师:你们真会观察!我们在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先观察它的布局;写左窄右宽的字时,可以把左边部分写得窄一些,如“偏”字;写左右同宽的字时要做到互不抢位,如“粘”字。学习生字词,要学会归类记忆。
师: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箱子、夸奖、歪头、承认、负责、凭借、一卷、交货、取衣服、夹起、服务、手艺、香蕉、圆筒、古董、脊背、莫非、厉害、架子、扶犁、困难、官府、善罢甘休)
生读词语。师指导“脊背”的读音以及多音字“卷”“夹”的读音。
师:下面听写4个词语(一卷、衬衫、喂养、厉害),思考老师为什么要听写这些词语?
生1:这些都是要求会写的词语。
生2:这些都是容易写错的词语。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卷”字上半部分是两横,下半部分的“横折钩”容易写错;“衬衫”的衣字旁也容易写错;“喂”字右下部分不是“衣”;“厉”字里面是“万”不是“力”。
师:说的好!我们在识字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容易写错的字多写几遍。故事作为特定环境中发生的事情,会用到一些特殊名词,同学们预习时发现了吗?(课件出示:裁缝、橱窗、炕头、县衙、衙役、官府、县官、钱褡)谁能解释这些词语的含义?
生1:官府相当于地方行政机关;县官就是在官府里当官的人;县衙是指县府衙门;衙役是指衙门里做事的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上网查的。
生2:裁缝是指剪裁缝制衣服的人;用来展览样品的窗口是橱窗;炕头是北方人睡觉或做其他事情的地方,就像床。我是通过查词典知道的。
生3:钱褡的意思课本上有,指装钱物的布袋。
师:正确。遇到不懂的词语时,我们可以请教他人、查字典、看课文。
崔峦先生在解读课标时指出:“培养识字能力,指导学生写好字,是在识字教学中应当加强的两个方面。”在检测学生识字认字情况时,笔者注重教给学生整合归类的方法,比如:将学生已经了解的与故事人物有关的生字新词归类记忆;将左右结构的生字归为一类,再根据这一类字的间架结构,指导学生写字,以达到教写一个字会写一批字的目的;将容易写错的生字归为一类加强记忆。其实,识字方法有很多,归类记忆法也很多,比如按形声字、同音字、偏旁部首等进行归类,一节课突出一两种记忆方法即可。 三、朗读过关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检测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提高朗读能力,促进理解。在朗读环节,笔者是这么做的:
师:同学们读完这4篇课文后有什么发现?
生1:课文很有趣。
生2:课文篇幅长。
生3:文中对话多,有意思。
师:是啊,读好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是读懂故事的关键。老师选了几个课文中的片段,请你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片段一:
不料,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说:“我不做棉袄了!”
“等到明年冬天,时间实在太长啦。”顾客提出,“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改成夹袄,让我提前在秋天就能穿上合时的新衣服吧。”
“不要棉花了,行啊。”裁缝答应了,“为您服务,没说的!”
……
“根本不用。”裁缝解释说,“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
——选自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片段二:
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
“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
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
——选自课文《方帽子店》
片段三:
老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选自课文《漏》
片段四:
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爹说:“枣核呀,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选自课文《枣核》
文段五:
牵走了牛、驴,大伙儿愁得很。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有的人不相信,说:“我才不信咧,你别小人说大话啦!”枣核也不争辩,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选自课文《枣核》
师:哪个小组来读一读?
生读段落。
师:他们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评价,师指导。
师: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
在朗读环节,选择什么样的文段检测学生的朗读情况很关键,教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选择有难度的段落,有助于学生扫除阅读障碍;二是选择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段落。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童话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对话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因此,笔者挑选了4个故事中的5个片段让学生朗读,教给学生朗读人物对话的方法,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梳理课文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厘清文章脉络,是预习指导与分享课的一个重要学习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根据老师的提示,思考4篇课文分别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出示提示语:《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讲了慢性子裁缝给急性子顾客做衣服,第一天,急性子顾客要求( ),慢性子裁缝( );第二天,急性子顾客要求( ),慢性子裁缝( );第三天,急性子顾客要求( ),慢性子裁缝( );又过一天,急性子顾客要求( );慢性子裁缝( )。真有趣!接着依次出示课文《方帽子店》《漏》《枣核》的提示语,让学生根据提示语完成填空。)
三年级学生概括能力不强,利用“填空法”能够降低概括课文内容的难度,让学生有法可循。学生根据“提示语”完成填空,能够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做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中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求相吻合。
五、质疑问难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是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充分质疑,提出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如下所示。
师: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生:方帽子店是一个什么样的店?
师:你能从课题角度提出问题,很好。
生:我不理解“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这句话的意思。
师:这句话是课文的关键句。童话故事的语言不深奥,但往往有言外之意,你想读懂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吗?
生:棗核一词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枣核指的是人,不是真正的“枣核”。
师:你抓住了标点符号的用法来质疑,很好。在课题处质疑、抓关键句质疑、对标点符号的用法产生质疑,这些都是很好的质疑方法,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文章结构、写作顺序等方面提出质疑。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疑惑,与组员交流讨论后解决问题。
质疑问难作为单元预习指导与分享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习得质疑方法,带着问题继续学习,有利于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
把预习指导与分享课看成一个教学模块,只要在这个模块里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即可,至于先完成什么,后完成什么,怎样去完成,用几个课时完成,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们可以按图索骥,不断探索创新。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