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职业压力和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严重阻碍培训质量的提升。本文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教师职业成长的心理特点,剖析了当前铁路培训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和职业倦怠的成因,并针对目前铁路培训教师的现状,提出应对教师职业压力和干预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即采用直接行动法和缓解方法等策略来应对教师的职业压力;采用教师自我干预和组织干预等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关键词:培训教师;职业压力;应对;职业倦怠;干预
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陆续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发生了质的飞跃。作为培训教师,由于长期脱离现场,自身素质没能与高速铁路发展同步跟进,面对在高速铁路技术装备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学员时,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培训压力和自卑感,当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提升时,教师就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消极倦怠的心理,严重阻碍培训质量的提升。为了能更好地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查找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以便更好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并干预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使教师满怀信心、热情、高效地投入到培训工作中。
1.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
教师的职业压力是因为工作而引起的压力,是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
1.1教师职业压力的消极影响
职业压力对教师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上。在生理上,可能导致教师身体疾病增多;在心理上,表现为苦恼、无助、缺乏自信等消极情绪;在行为上表现为工作拖拉、工作效率低、不愿意承担工作等不良行为。长期的职业压力最终会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给教师的身心健康以及培训工作带来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了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帮助教师有效地应对,是维护教师身心健康以及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前题。
1.2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一般而言,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改变,如果长期的不到有效的解决和疏导,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压力。如教学改革、专业发展、工作负担加重、教学条件不足、学生的不当行为、管理任务、工作时间、人际关系、经济收入、职业形象等。面对这些压力,教师如果感到无法应对,就成为了职业压力。
当前,培训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就是教师自身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培训需求而给教师带来的培训压力。由于教师对铁路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知识掌握不足,有些理论甚至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加之深入现场调研的渠道和时间有限,专业技能水平低之又低,教师的自身素质与现场的培训需求差距较大,面对培训,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感到不自信,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就成为了职业压力。
另外,当新手型教师向熟手型教师、熟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时,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丰富、先进的理论知识与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具备高超的教学能力。然而,由于教师对高速铁路技术理论和现代培训理念掌握和运用不足,教师的职业生涯进展缓慢,教师感到受挫,也会形成职业压力。
1.3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
应对是指教师面对职业压力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应对的策略包括以下两大类:
(1)直接行动法,一方面调整个人的期望水平,制定合适的工作目标,另一方面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改进工作方法,逐步改变自身所处的被动局面。
(2)缓解方法,即努力减轻由职业压力引起的消极情绪体验,包括:①积极认知,理智、客观、积极地看待压力对自身的影响,形成面对压力的良好心态;②主动应对,提高抗压能力;③掌握调控方法,学会心理放松,缓解不良情绪。
针对当前培训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一方面积极行动起来,组织教师参加专业的、系统的高速铁路知识培训,逐步构建教师有效的高速铁路专业知识结构,这样也会使教师的自学目标更加明确;同时多渠道联系现场单位,安排教师深入到站段施工现场或新线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调研,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使教师的专业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信心源自于充分的准备,教师有了一桶水,若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的职业压力自然会迎刃而解。但应强调的是,教师的专业理论培训和现场调研必须是持续的、系统的,若只是蜻蜓点水,则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职业压力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另一方面积极认知,教师从自身查找原因,将压力变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利用每一次外出学习和现场调研的机会,建立专业知识点,并通过自学来拓展每一个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这样不断积累,使知识点积少成多,构成一个个组织良好且易于提取的知识实体,这样循序渐进,那么由于教师自身素质与培训需求之间的差距而带来的职业压力将会逐步得到缓解。
2.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干预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2.1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
长期的职业压力会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耗竭
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生理耗竭表现为容易疲劳、力不从心、睡眠障碍(失眠/嗜睡)等;心理耗竭如丧失工作热情、工作拖拉、工作效率低,苦恼、烦闷、抑郁、无助,心情总是处于情绪的低谷。
(2)去人性化
去人性化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任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任务和周围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去人性化的教师表现为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甚至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减少,关系疏远,产生自闭情结。
(3)个人成就感低
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自我效能感下降,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对待工作被动、机械化且效率低下。 2.2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在长期的工作压力和自身的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研究发现,教师对工作的期望值高而成功的可能性低、低努力、低自信、外控、使用逃避的应对策略等都可能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迅猛发展,培训教师由于长期脱离生产现场导致其自身素质与现场培训需求的差距不断加大,知识和技能亟需不断更新,而现代培训理念对教师又赋予更高期望,学员对教师有很多很高的要求,而在实际职业活动中,教师的需求又经常受到忽视等,这些都易使教师身心疲惫,对职业感到厌倦。
2.3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
合理地预防、积极地应对以减少和消除职业倦怠,教师本身自我干预与组织干预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两种重要途径。
2.3.1教师本身的自我干预
自我干预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教师自身的某些特点来增强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针对培训教师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1)观念的改变。研究发现,职业倦怠主要源自对自己的付出与回报的不一致感。当教师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因此,教师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教学远不是解释知识和等待下课的铃声,它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它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情感。
(2)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更加内控的人,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如努力。对于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外出学习、现场调研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自身专业知识的拓展。努力之前,必须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首先是量的拓展,即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其次是知识的质的深化,即从知识的理解、掌握到知识的批判,再到知识的创新,真正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再次是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为背景,以精深的专业知识为主干,以相关专业知识为必要补充,以先进的培训理念为基本知识边界的复合性的主体知识结构,当然,知识结构的优化过程还包括教师自己独到的感悟、体验和经验总结。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努力才会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
(3)倾诉。教师应打消各种思想顾虑,尤其是在信息和技术飞快发展的今天,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学员之间应加强交流与沟通,一方面获得情感认同,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让他人了解自己的关注点与障碍,以便他人更好地提出建议或帮助,使自己尽快走出工作中的低谷。
2.3.2组织的有效干预
组织干预的思路是:为教师提升自己、改进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沟通与反馈,注重教师的情感交流,提高教师的待遇等。针对培训教师的现状,组织干预的手段重点是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外出学习和现场调研的机会,建立教师与现场信息沟通与技术反馈的桥梁,不断缩小教师自身素质与现场培训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步缓解教师的培训压力,使教师重新树立起职业的自尊和自信,以此来防止和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总之,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严重阻碍培训质量的提高,因此,无论是从教师自身还是从组织层面来讲,我们都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使我们的教师和培训永远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莫雷主编;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
关键词:培训教师;职业压力;应对;职业倦怠;干预
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陆续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发生了质的飞跃。作为培训教师,由于长期脱离现场,自身素质没能与高速铁路发展同步跟进,面对在高速铁路技术装备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学员时,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培训压力和自卑感,当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提升时,教师就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消极倦怠的心理,严重阻碍培训质量的提升。为了能更好地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查找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以便更好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并干预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使教师满怀信心、热情、高效地投入到培训工作中。
1.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
教师的职业压力是因为工作而引起的压力,是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
1.1教师职业压力的消极影响
职业压力对教师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上。在生理上,可能导致教师身体疾病增多;在心理上,表现为苦恼、无助、缺乏自信等消极情绪;在行为上表现为工作拖拉、工作效率低、不愿意承担工作等不良行为。长期的职业压力最终会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给教师的身心健康以及培训工作带来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了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帮助教师有效地应对,是维护教师身心健康以及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前题。
1.2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一般而言,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改变,如果长期的不到有效的解决和疏导,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压力。如教学改革、专业发展、工作负担加重、教学条件不足、学生的不当行为、管理任务、工作时间、人际关系、经济收入、职业形象等。面对这些压力,教师如果感到无法应对,就成为了职业压力。
当前,培训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就是教师自身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培训需求而给教师带来的培训压力。由于教师对铁路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知识掌握不足,有些理论甚至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加之深入现场调研的渠道和时间有限,专业技能水平低之又低,教师的自身素质与现场的培训需求差距较大,面对培训,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感到不自信,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就成为了职业压力。
另外,当新手型教师向熟手型教师、熟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时,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丰富、先进的理论知识与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具备高超的教学能力。然而,由于教师对高速铁路技术理论和现代培训理念掌握和运用不足,教师的职业生涯进展缓慢,教师感到受挫,也会形成职业压力。
1.3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
应对是指教师面对职业压力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应对的策略包括以下两大类:
(1)直接行动法,一方面调整个人的期望水平,制定合适的工作目标,另一方面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改进工作方法,逐步改变自身所处的被动局面。
(2)缓解方法,即努力减轻由职业压力引起的消极情绪体验,包括:①积极认知,理智、客观、积极地看待压力对自身的影响,形成面对压力的良好心态;②主动应对,提高抗压能力;③掌握调控方法,学会心理放松,缓解不良情绪。
针对当前培训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一方面积极行动起来,组织教师参加专业的、系统的高速铁路知识培训,逐步构建教师有效的高速铁路专业知识结构,这样也会使教师的自学目标更加明确;同时多渠道联系现场单位,安排教师深入到站段施工现场或新线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调研,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使教师的专业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信心源自于充分的准备,教师有了一桶水,若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的职业压力自然会迎刃而解。但应强调的是,教师的专业理论培训和现场调研必须是持续的、系统的,若只是蜻蜓点水,则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职业压力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另一方面积极认知,教师从自身查找原因,将压力变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利用每一次外出学习和现场调研的机会,建立专业知识点,并通过自学来拓展每一个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这样不断积累,使知识点积少成多,构成一个个组织良好且易于提取的知识实体,这样循序渐进,那么由于教师自身素质与培训需求之间的差距而带来的职业压力将会逐步得到缓解。
2.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干预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2.1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
长期的职业压力会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耗竭
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生理耗竭表现为容易疲劳、力不从心、睡眠障碍(失眠/嗜睡)等;心理耗竭如丧失工作热情、工作拖拉、工作效率低,苦恼、烦闷、抑郁、无助,心情总是处于情绪的低谷。
(2)去人性化
去人性化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任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任务和周围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去人性化的教师表现为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甚至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减少,关系疏远,产生自闭情结。
(3)个人成就感低
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自我效能感下降,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对待工作被动、机械化且效率低下。 2.2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在长期的工作压力和自身的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研究发现,教师对工作的期望值高而成功的可能性低、低努力、低自信、外控、使用逃避的应对策略等都可能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迅猛发展,培训教师由于长期脱离生产现场导致其自身素质与现场培训需求的差距不断加大,知识和技能亟需不断更新,而现代培训理念对教师又赋予更高期望,学员对教师有很多很高的要求,而在实际职业活动中,教师的需求又经常受到忽视等,这些都易使教师身心疲惫,对职业感到厌倦。
2.3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
合理地预防、积极地应对以减少和消除职业倦怠,教师本身自我干预与组织干预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两种重要途径。
2.3.1教师本身的自我干预
自我干预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教师自身的某些特点来增强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针对培训教师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1)观念的改变。研究发现,职业倦怠主要源自对自己的付出与回报的不一致感。当教师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因此,教师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教学远不是解释知识和等待下课的铃声,它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它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情感。
(2)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更加内控的人,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如努力。对于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外出学习、现场调研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自身专业知识的拓展。努力之前,必须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首先是量的拓展,即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其次是知识的质的深化,即从知识的理解、掌握到知识的批判,再到知识的创新,真正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再次是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为背景,以精深的专业知识为主干,以相关专业知识为必要补充,以先进的培训理念为基本知识边界的复合性的主体知识结构,当然,知识结构的优化过程还包括教师自己独到的感悟、体验和经验总结。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努力才会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
(3)倾诉。教师应打消各种思想顾虑,尤其是在信息和技术飞快发展的今天,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学员之间应加强交流与沟通,一方面获得情感认同,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让他人了解自己的关注点与障碍,以便他人更好地提出建议或帮助,使自己尽快走出工作中的低谷。
2.3.2组织的有效干预
组织干预的思路是:为教师提升自己、改进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沟通与反馈,注重教师的情感交流,提高教师的待遇等。针对培训教师的现状,组织干预的手段重点是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外出学习和现场调研的机会,建立教师与现场信息沟通与技术反馈的桥梁,不断缩小教师自身素质与现场培训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步缓解教师的培训压力,使教师重新树立起职业的自尊和自信,以此来防止和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总之,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严重阻碍培训质量的提高,因此,无论是从教师自身还是从组织层面来讲,我们都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使我们的教师和培训永远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莫雷主编;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