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养生,如何不被“专家”忽悠?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60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近年来养生话题很热门,有关广告充斥报刊、电视,养生书籍销售火暴,所谓的养生“专家”更是大出风头,比如张悟本,似乎一夜之间就红遍了大街小巷,挂他一个号需花费几百元甚至数千元人民币,其预约接诊时间竟排到了2012年,可再看他的“药方”,总是三样东西:白萝卜、绿豆、长茄子。寻常百姓餐桌上天天见的普通玩意儿,到了他那儿却成了灵丹妙药,甚至能治肺癌、糖尿病等。更令人惊讶又颇感无奈的是,他如此荒唐,信奉者却趋之若鹜!今天人们终于知道,张悟本那一套全是骗人的。可回忆近十几年来有关百姓养生的话题,似乎一直没离开一个“骗”字,从练这功那功,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再到所谓的食疗养生,“专家”们总是借助各种新名词欺骗百姓,聚敛钱财。普通百姓只是想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却为何总被所谓的专家忽悠?老百姓怎样才能避免被骗,做到真正科学养生呢?
  
  轻信“专家”,养生变“伤生”
  家住北京的张英原本家庭幸福和谐,丈夫陈正平开着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绰绰有余;原在一家服装厂上班的张英,自从5年前查出患有糖尿病后便辞职做了全职太太;正上初中的儿子身体棒成绩好,一家人的日子平静快乐。可这一切,在几个月前因为一个电视节目改变了。
  2010年2月的一天,陈正平下班回到家,张英便兴奋地对他说:“老公,我的病再也不用吃药了!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养生节目,一个叫张悟本的专家说,糖尿病人可以不用每天大把吃药,只需吃绿豆、茄子、白萝卜就行!”陈正平连忙打断妻子,说:“绿豆、茄子、白萝卜怎么能治病呢?”张英又兴奋起来:“专家说了,用绿豆熬汤喝,能喝多少喝多少,喝得越多越好。因为糖尿病就是肝火旺,只要把肝火降下来就行。另外,白萝卜、茄子也是去火的,特别是茄子,吸油,能把肚里的油吸出来,吃得越多血糖降得越快。”
  陈正平也算见多识广,当然不相信绿豆、茄子、白萝卜能治疗糖尿病,但一想这些东西平时也吃,多吃点不见得有啥坏处,就不再跟妻子争辩,不过他提醒妻子,药还是不要全断了。张英爽快点头:“这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自有分寸。”张英文化程度不高,对所谓的专家很迷信,嘴上虽然说着自有分寸,但做起来却没一点分寸,药几乎不吃,一日三餐都要吃绿豆、茄子和白萝卜,而且茄子和萝卜要凉拌、生吃,她时常吃得反胃。丈夫和儿子看不过去,都劝她不要迷信专家,可她不听。陈正平有些不耐烦,说:“那你把茄子、萝卜端一边吃去,免得我和儿子倒胃口。”张英一听心里就不痛快,心想我这是治病啊,丈夫不仅一点都不支持,还嫌弃她!
  一天,张英按照专家交代把熬好的绿豆水滗出,想把绿豆渣倒掉,陈正平见了说:“现在绿豆多贵呀,你这也太浪费了!”本就满腹怨气的张英顿时火冒三丈,跟丈夫大吵了一架,指责他嫌她吃闲饭嫌她是累赘。一看妻子如此不可理喻,陈正平也一肚子火气。夫妻俩就此开始了冷战:陈正平不再管张英,张英变本加厉地食疗,一天用几斤绿豆熬水喝,药全停了。
  三个月后,张英从报纸、电视上意外得知,“食疗专家”张悟本竟然是个骗子,她赶紧去医院查血糖,结果令她目瞪口呆:空腹血糖高达9.5!以前她可是始终控制在6.0左右的。张英恍然大悟,难怪近段时间经常感到疲倦、口渴,尿也多,这是高血糖的症状啊,自己却因为迷信食疗没有意识到。回想几个月来的经历,她后悔不迭,不仅因为身体所受的伤害,更因为经济上和感情上的损失。她算了一笔账,以前每月吃药的花费100多元,喝绿豆汤后,一个月起码花费400多元。感情上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因为自己一意孤行扰乱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丈夫越来越不愿回家,原本宁静和谐的家庭气氛何时才能恢复?“养生”成了“伤生”——伤了全部的生活,包括健康、金钱和感情。
  张英的遭遇令人同情,但和刘老太相比,她还算是幸运的——张悟本骗术被揭穿,她还能悬崖止步,刘老太却因误信保健品贻误了病情,命悬一线。
  65岁的刘老太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2009年4月的一天,她在一家酒店门口被一个穿白大褂的小伙子热情地拉进去听健康讲座。刘老太一进去就看到一幅大标语:××牌复元液配合热磁治疗仪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脑萎缩、风湿病!“健康专家”在台上侃侃而谈,说这种复元液是20多位医学专家的成果,有30多万名患者试过,众多疑难病患都得到了康复。刘老太眼前一亮,自己长期被疾病困扰,这不找到福音了吗?她立刻回家取钱,直奔销售点花5000多元买了20盒复元液,并获赠一台理疗仪。从此,刘老太渐渐停了药,一直使用这种产品。
  2010年开春,已花掉1万多元钱吃复元液的刘老太发现身体不仅没有“复原”,反而病情加重。5月,老太太终因糖尿病并发症不得不住进医院,如今病情持续恶化,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类似因养生不慎被专家忽悠的事例,生活中几乎司空见惯,甚至还有一些群体性事件引起全国关注,比如2010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就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四川有100余人因偏听偏信食疗养生,生吃泥鳅致体内长出寄生虫。据报道,这些人都是看了马悦凌的《不生病的智慧》一书中《泥鳅为我们健康开路》后,生吃泥鳅引起的。书中提到生吃泥鳅可以去肝火,百益无一害,老百姓吃了之后却出现发烧、出汗、全身无力、头疼等症状,到医院一检查,居然感染了寄生虫。
  那么,老百姓为什么这么容易被所谓的养生专家忽悠呢?
  养生骗术,为何能够大行其道
  老百姓追求健康,本是值得提倡的事,却被所谓的专家忽悠来忽悠去,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养生骗术,为何能够大行其道?想找出个中原因,不妨看几个案例。
  28岁的叶丽是一名白领,收入颇丰,工作压力也大,整天精神紧张。在外人看来,她光鲜照人,可她自己知道,光鲜的背后是可怕的衰老。照镜子时她经常看到自己脸色蜡黄,双目无神,眼角隐隐出现了鱼尾纹……叶丽感到恐慌,因此,当她从一个朋友那里得到一套“解决方案”时喜不自禁。朋友告诉她,要延缓衰老,需要排毒,并给她推荐了一款排毒养颜健身茶。叶丽从健身茶的说明书中得知,这种茶通过打通排毒通道,祛毒于体外,调理内分泌,使脏腑功能活动正常,气血流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排毒养颜的目的。叶丽立即花了540元购买了3个疗程,每天都喝。一个疗程没喝完,她觉得自己脸色更差,还经常腹泻,头晕目眩。她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大病,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她,都是健身茶惹的祸,这个牌子的排毒养颜健身茶早因质量不合格被媒体曝光!
  58岁的邵正元老人退休前是一名小学教师,在街坊邻居中算是文化人。邵老师不会轻易相信那些穿着白大褂当街检查身体卖药的,举办讲座推销保健品的也骗不住他,他只相信媒体,比如日报、晚报,比如电视、广播,他认为,这些都是正规的传播渠道,是政府管的,不会乱来,所以他认为,报纸、电视上的专家才货真价实。可他万万想不到,自己会被正规传播渠道——电视给骗了,而骗他的也恰恰是他认定的“真专家”。有一天他在家看电视,被一个养生节目吸引了,号称养生专家的节目嘉宾大谈养生之道,力推所谓的“绿豆汤疗法”,说能治高血压。邵老师深信不疑,第二天就按专家的方法停药喝起了绿豆汤,没想到只过了三天,他就因血压升高住进了医院。
  跟“文化人”邵老师相比,肖建华老人算是大老粗,目不识丁的他是跟着儿子进城享清福的。儿子很孝顺,每月给他足够的零花钱,让他到小区的娱乐室下棋聊天打麻将。这种快乐逍遥的日子让肖老汉非常贪恋,他希望自己长命百岁,所以一听说什么东西可以使人健康长寿,就要立即尝试,而且特别迷信专家。“专家说了,生吃白萝卜可以降血压。”“专家说了,练气功可以降低胆固醇、血脂。”肖老汉常常在同伴中传递专家的养生信息,“专家说了”成了他的口头禅。同伴们见他这样说这样做,也跟着学。一天,他走在街上,有人递给他一张传单:著名营养大师、养生专家×××莅临我市,举办健康讲座。他顿时激动地拿着传单邀了几个同伴去听课,并现场买了10盒据说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的营养粉。不知是心理暗示还是真起了作用,吃了营养粉后,肖老汉还真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他更加相信营养粉的功效,不仅义务宣传,还接着购买,一买就是一二十盒。儿子给他的零用钱不够花,他就张口要,甚至跟别人借。儿子很快得知了父亲购买营养粉的事,本能地意识到这里面有问题。上网一查,果然发现这种营养粉根本没有什么神奇功效,不过是些吃不死人的保健品而已。他劝父亲不要再吃,可肖老汉执迷不悟,甚至骂儿子不孝,弄得父子差点反目。
  从这些案例不难看出几个共性:一是老百姓养生的功利性,二是骗术的蒙蔽性,三是当事人的盲从心理。而形成这些共性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老百姓渴望健康,养生愿望强烈。在渴望健康的心理驱使下,当事人往往很冲动,不辨真假,爽快掏钱。比如叶丽喝的那种排毒养颜健身茶,其实在她购买之前已经因质量问题被媒体曝光,可她却压根儿就没想到去怀疑它的真假。其二,骗子费尽心机,个别媒体推波助澜。发现上当后邵老师喃喃自语:“这电视上专家说的还有假?这不是假新闻吗?这么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怎么能播假新闻呢?”他哪里知道,那是背后有人包装、运作的结果,所以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而有些媒体或疏于监管或出于某种目的恰好为这种骗术搭起了舞台。其三,缺乏科学常识,轻信盲从。肖老汉只要稍微有点常识就不会相信那种营养粉——一种保健品怎么可能同时降血糖、血脂和血压呢?因为缺乏常识,不仅他深信不疑,别人也跟着上当。
  养生,从字面理解,就是保养生命,即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以保持生命的健康活力。它本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不少人却急功近利,或治病或养颜或瘦身,目的明确,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骗子正是抓住了老百姓的这种心理忽悠人:什么一个疗程见效甚至一瓶就见效,三个疗程包好,长期服用效果更佳,等等。这种宣传本身广告味很浓,容易被人识破,而一旦出自受人敬仰的专家之口,就成了“权威观点”,更易被认同。这就是这种骗术的蒙蔽性。而某些公众媒体的加入,无疑给这种骗术披上了华丽外衣,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加上百姓的盲从心理,无形中就让这种“乱花”洋洋洒洒,四处飞扬,铺天盖地,它所承载的骗术也就大行其道了。
  全民动员,倡导科学养生
  虽然张悟本倒掉了,人们对中医养生产生了一些怀疑,但养生是符合人们健康需求的大趋势,养生热便很难因一个张悟本的倒掉而“退烧”。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养生观念不改变,如果我们的养生市场不净化,如果我们的养生知识不科学化,那百姓养生很有可能会掉进下一个陷阱。
  纵观养生“专家”们的做派,不外乎“三板斧”:其一,拿古已有之的养生理论制造噱头。既然是“老祖宗说的”,那必然是经过千百年的时间验证过的,而“大师们”的理论依据皆源于此,由不得你不信。其二,冒充权威打医学擦边球。很多所谓的专家冒充中医世家、医学权威,打着中医或者某某医学协会的旗号,钻常识的空子打医学擦边球。毕竟保健品是吃不死人的,不像药品,吃错了后果严重。况且,通过饮食和保健品缓解病情有一个过程,出现问题也不会一下子看出来。其三,迎合大众心理夸大其词。老百姓对于医学知识普遍比较缺乏,又求医心切,希望少吃药见效快,而真正的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是很谨慎的,不可能随便说疗效,但这些所谓的专家们以盈利为目的,什么都敢说,正好迎合了百姓的这种心理需求。
  针对养生“专家”忽悠人的“三板斧”,真正的专家们呼吁老百姓不妨搬出李逵的真板斧,击退“李鬼”,从而达到科学养生的目的。
  一是保持头脑清醒,提高防范意识。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贺娟教授说:“社会上宣传的养生知识良莠不齐,比较混乱,一些养生大师抛出来的一些所谓的养生观点,简直属于误导百姓。”她建议,老百姓最好多问几个问题:他为什么这样说?科学依据在哪儿?其他专家怎么看?要静下心来多质疑,不能盲从,盲从很容易花钱误病甚至惹祸。
  二是加强监管打击,净化养生环境。为什么那些“专家”能大行其道?除了骗子太张狂百姓太轻信,还跟许多部门监管不力有关。专家呼吁,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监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说,媒体应加强自律,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因为经济效益就不顾一切,还应肩负起教育、引导公众的职责;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图书处副处长洪永刚说,新闻出版总署要采取四项措施,通过评选推荐、资质管理、定期检测、加强审读等办法规范养生书市场,一旦发现“伪养生书”,将采取曝光、停售、召回等措施;河北省中医院副院长郭登洲教授呼吁,卫生部门要规范中医养生队伍,不能让那些业余开诊所的,做足疗的,搞按摩的都打中医的牌子;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建议,要利用部门协调把养生市场监管好。
  三是普及健康知识,倡导科学养生。据2009年底卫生部发布的“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仅为6.48%,其中“知道怎样获取健康信息和知识”这一技能普遍较低。这个调查给我们的政府、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社区卫生保健工作者、公众媒体等都提出了一个新课题——教会老百姓如何辨别养生方法的真伪。政府要完善健全的医疗保健体系,媒体要担当起宣传普及科学养生知识的重任,医务工作者要占领科普的阵地。而具体到老百姓,食品工程学博士云无心、中医专家郭登洲等提醒说,一要多了解科学的养生知识。只有见多识广才不容易上当受骗。二要尊重不符合自己期望的科学事实。面对各种健康资讯,重点要考虑观点是不是有科学依据,而不是符不符合自己的心理期望。三要把养生和治病分开。养生和治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养生要注意阶段,尤其是不能用养生代替治病。四是在权威专家指导下辨证养生。科学普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家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科学养生。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2010年6月21日凌晨,一位外籍中年男子在辽宁省新民市一座高档住宅小区的车库,用锤子和美工刀对一辆标致307轿车进行破坏,又用油漆把车子涂了个大花脸,被小区保安逮个正着。经查,男子名叫马里亚,西班牙人;受损轿车是马里亚的前妻李慧娟的。两人已于2009年12月离婚,时隔半年马里亚为何要毁坏前妻的汽车,他们之间有何冤仇?    远嫁欧洲,尴尬多于浪漫  李慧娟是辽宁省新民市人,2000年从北京一所知
期刊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你之前,数十年的中国大洋科考中,为什么没有女性担任首席科学家?  韩喜球(以下简称韩):没有女性担任首席科学家,并不是中国没有优秀的女科学家,而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前,科考船上条件比较艰苦,装备也跟不上,住房设施、卫生设施有限。此次“大洋一号”改装以后,才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和单间卧室。首席科学家可以拥有一个带工作间的豪华套房,甚至还“很奢侈”地拥有一个浴缸,当然,谁也不会真
期刊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本栏目欢迎您将急需得到解答,却又无处咨询的“难言之隐”提供给我们,我们将约请名医专家为您解疑释惑。  本栏目编辑:陈彤  ct66314@163.com    哪些食品容易导致孩子性早熟?  编辑同志: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说现在幼儿性早熟现象很严重,原因是饮食不科学,许多食品、饮料中含有“促熟剂”,我非常担心。请问,哪些食品容易导致孩子性早熟?  读者 海平  海平
期刊
我和女友闹过N次分手了,每次分开都感觉离不开对方,可每次复合没多久,大家就又感觉相处是一种折磨。五年来,我们分分合合,不停地折腾,直到半年前,我俩终于筋疲力尽了,也深刻地认识到,彼此在一起真的不合适。  我们还是分手了,这一次,很彻底。  恢复了单身,晚上躺在床上,我偶然会想起前女友,并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她。说实话,我并不怀念她,可我怀念有女友的日子,那时候,无论我俩是否合适,晚上有她的陪伴对我总是
期刊
一个80后男子和妻子为了买二套房,竟然瞒着父母假离婚。可离婚后,他又觉得换房不如“换妻”,便坚持不复婚。结果,妻子的强烈抗议、父亲的暴力阻拦,让他的生活一地鸡毛,不仅丢了婚姻、损失了财产,而且逼死了老爹!     难违父辈之约,80后夫妻为房所累  1980年9月,魏健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农村。父亲魏国安与母亲廖艳娇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南下深圳淘金,几年后他们在深圳买了房子安了家。1993年秋天,魏健
期刊
全国共产党员总数近7800万  中共中央组织部日前发布的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7799.5万名。其中,女党员169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1.7%;少数民族党员513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6%;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2787.3万名,占党员总数的35.7%。  从党员的职业看,工人693.7万名,农牧渔民2402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659.6万名,企事业单位管
期刊
除开朦朦胧胧的初恋不说,从第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算起,至今我已处过三任男友了。爱情就是这样,谁也不知道哪一次才会修成正果,所以在结婚之前,聚散都很正常。我的感情经历还算简单,我的好友瑶瑶处过的男朋友,加起来都够编一个“尖刀班”了。  既然单身男女的感情生活难免有“空窗期”,那就应该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多做些有益的事情,多为生活增添色彩。  首先我认为应该尽快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进入“空窗期”,意味着
期刊
都说女人小肚鸡肠爱生气,可我家男人却比女人还女人,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发脾气。我和阿力谈恋爱时,很多朋友都不看好我们,因为我是一家著名外企的白领,而阿力只是一家小企业的技术工人,其貌不扬。阿力追我追得特别紧,不久就向我求婚:“亲爱的,嫁给我吧!”我心里还真没这个准备,我不好当面拒绝,只好找借口说:“这事得问问我的家人。”“那什么时候给我答复?”我随口说:“一个星期之后吧。”可是到了第三天,他却气急败
期刊
姚德芬身高2.36米,是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一女巨人”。她经历坎坷,命运多蹇。在篮球梦、明星梦相继破碎后,为了救治身患重病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她带着孝心四处打工,唱响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流浪歌》……    篮球场摔碎“球星梦”,  为救父亲外出打工  姚德芬今年38岁,家住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舒茶镇石塘村。家中兄妹5人,她排行老四。姊妹中其他人发育都很正常,姚德芬5岁时,身体却像拔节后的麦苗一样疯长起
期刊
当初辞职的时候,朋友劝我一定要好好考虑一下,如今找工作特别难。  结果,新的工作很快就摆在我眼前。和过去一样,还是搞营销,正所谓轻车熟路,我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家公司虽然不大,老总却很“忙”,我到公司上班有一个月了,几乎没有看到过老总坐在办公室里。  有一天,我把销售计划弄好,准备拿给老总审批。同事告诉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这是公司的规矩,老总还有自己的事情。  我大吃一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