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近旨远,辞浅义深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qq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意蕴”要求语言含蓄隽永,有不尽之意,无穷之味,具有内在的含义。要使语言有意蕴,可以借助含蓄隐喻使语言言近旨远,辞浅义深;可以借助想象幻觉使语言形象可感,意味深长;可以借助新颖构思使语言内涵丰厚,出人意料。
  关键词:意蕴 想象 新颖
  
  含蓄隽永、留有余味是语言富有意蕴的标志,是上品的记叙文语言。这样的语言散落在文章之中,“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使习作充满了书卷气,非常耐看,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这也吻合了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有文采的要求。
  那么,何为意蕴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分析。
  那是一双多么结实有力的手啊!渐渐地,妈妈的手幻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妈妈“爱美”,很喜欢那件紫色风衣,但是为了我毅然“割爱”。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一如那紫色的风衣那么美丽,一如那紫色的云霞那么绚烂。
  “嘻嘻嘻。”我笑了,妈妈也笑了。
  ——《紫色风衣》
  这是一个充满温馨、愉悦的画面。让这样一个画面定格,既能突出中心,更能感染读者。这跟“母爱真伟大呀”相比,更自然真实,留有余味。可见,有意蕴的语言,含有不尽之意,无穷之味,读后会产生一种蕴藉隽永、余味无穷的美感。
  既然要留有余味,那么在记叙描写中,就忌讳锋芒毕露、直白粗疏。刘知几说过:“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严羽也说过:“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例如,《陌上桑》中写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整个诗中没有一处正面描写罗敷这个美人的容貌和身段,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这就是余味无穷。
  既然有意蕴是要求语言具有内在的含义,那么有意蕴的语言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一、借助含蓄隐喻使语言言近旨远,辞浅义深
  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有一个老师让学生用糖造句。于是,有个孩子写道:“我爸爸在喝茶。”老师不高兴了,说:“糖在哪里?”孩子回答:“化了,在茶里。”这让人读了有点好笑,但这确实是记叙文含蓄表达的一个很好的注解,糖化在了茶水里,有味无痕,让人咀嚼品味。
  古今作品中这样的句子俯拾皆是。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里有这样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里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妻子当年植树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又意味隽永,好似作者在树下凝神怀想,对亡妻的久远的缅怀和眷恋,尽在其中。这里没有一个字说自己对妻子的缅怀,但情意注在了枇杷树里,令人顿生无尽感慨。这就是含蓄的效果。又如,鲁迅先生的《故乡》里有这样一句:“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果不改变意思,重写个语言直白明确的句子,应该是这样的:“我想要把希望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实践和斗争。”这样两下一比较,就见高低。希望是虚无缥缈的,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和理想;希望是变化不定的,地上的路是前人走出来的,地上的路是大家走出来的,有人走就有路,希望的有无也如同地上的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可能实现。这样丰富的理解,绝不是一句直白的话所能涵盖得了的。
  含蓄的语言定格在对话里,滲透在艺术形象里,潜藏在喻体里,而不是单摆浮搁在表面,也不是抽象成几句较为概括的语言硬贴在文章的某一处,否则就无滋无味了。所以说,富有意蕴的语言,不是朦胧晦涩的,而是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的。真可谓蕴之于文,如水之于盐,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品尝。
  二、借助想象幻觉使语言形象可感,意味深长
  “望着这张照片,我陷入了沉思……一团团洁白的云雾飘然而至,忽而弥散开来,眼前一片迷茫。在这迷茫之中,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从红日中走出一位白衣天使,一位救死扶伤的天使,一位无私奉献的天使——她的脸上洋溢着动人的微笑。——那是让我感到温暖的,只有妈妈的脸上才有的微笑。”
  这里通过想象幻觉再现,勾勒了一个虚无缥缈而又色彩缤纷的幻境,以白云太阳为陪衬,纯美的画面很好地突出了白衣天使的纯洁和高尚,超凡脱俗,同时也隐含了对美丽的生命陨落的无限悲伤怅然,具体形象,令人感动。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下在我的心里。红雨衣、蓝雨衣、黄雨衣……匆匆而过,谁也顾不了谁。远远的,透过一片迷蒙,我看见你仿佛一只美丽的蝴蝶,娇小着、伶俐着,扑闪着双翼……而我伸出的手无法托住你年轻的生命。”
  这里借助想象幻觉,虚拟画面,由人及物,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收到了回味无穷,感人至深的效果。比起纯粹直白地诉说内心的痛楚,这里更显哀痛的绵长不绝,难以驱散。
  三、借助新颖构思使语言内涵丰厚,出人意料
  一次上课,我对一个学生说:“你是班上最灿烂、最阳光的一个男孩。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别人不笑时,你还在笑。”他羞愧地低下了头。其实我的意思已经很好地表达了,上课要好好听讲。这就是弦外之音,这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创意,更有效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高洋红着脸向美国回来的亲戚要来西方最时髦的至少价值五百元的高级项链,准备让女朋友戴,但故事最后两句出人意料,“高级” 项链原来是用黑瓜子做的。期待与真实情况构成巨大心理落差,这确实是一种深刻的嘲弄。这句话以对作品人物的打击产生对读者的震撼力,讽刺当时社会上有些人盲目崇外、爱慕虚荣的思想。这种言外之意,使得作品具有特别的意蕴。
  不少学生喜欢订阅小小说,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小说中学到富有意蕴的精华。例如,下面这篇闪小说:“秘书送进一份文件。王厂长像往常一样拿起笔轻松熟练地在上面写下了“同意”二字。突然,他睁大了眼睛,笔从他无力的手中滑到了办公桌上。翌日,业务科长小王坐在了王厂长多年的椅子上。”这实际上就是《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式结尾,这种特殊的意蕴的形成,绝不单凭最后一句话,它需要铺垫蓄势、伏笔照应、设悬解悬、抑扬结合等手法。
  有意蕴的文字表现形式不只是这些,我只是想找一个切口,希望学生能在写作当中有意识地打造富有意蕴的句子。有意蕴的文字是通过最美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最美的语言应该是精确而妥帖、深刻而含蓄的。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能力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哪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的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根据自己的学习对自己做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性的
期刊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的颁布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纲要》对推动民办学校发展为基础,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现状,并探讨未来我国民办中小学的可持续道路怎么去实现。  关键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民办学校 可持续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于2010年7月2
期刊
一、教学设计意图  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为此本节课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组织每一个教学环节,吸引孩子有效参与,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生活经验系统化、数学化。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应注重从细节上捕捉课堂生成资源,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二、教学目标预设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
期刊
《钦差大臣》是俄国讽刺艺术大师果戈理的代表作,是“最完备的俄国官吏病理解剖学教程”(俄国哲学家、革命家赫尔岑语)。在这部作品中,果戈理以喜剧的形式为镜,映照出当时俄国社会达官显贵阶层的丑恶原形,从而无情地挞伐了俄国农奴制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动。这部伟大的作品因其主题的深刻性和艺术的巧妙性,成为中学课本戏剧单元的重头戏。课本所节选的第八场鲜明地昭示了作品的艺术特色,本文拟从以下角度加以浅析,以求教于
期刊
进入高中以后,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多,加上语文学习的非显效性,许多学生往往对语文不太感兴趣,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语文老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学习语文,变被动为主动呢?笔者为此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现将本人一些粗浅的体会诉诸笔端,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一、从狠挖教师自身潜力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生对某一学科是否感兴趣,虽然
期刊
摘要:挖掘“深度”,让“展示”感悟人心;保证“广度”,让“辩论”惠及全民;选准“角度”,让“模拟”亮点迭现。三个度,三种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都贵在设置针对性强的探究问题,贵在使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在思考中提升,贵在于合作、互动中实现课程目标。  关键词:综合探究 三个度 感悟    “教无定法”,综合探究课更应如此,这也正是它独特的魅力所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切凝聚智慧的观点,
期刊
“高效课堂”是现在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其涵盖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的。教师可以在自身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坚持课前“四备”、课中“四主”、课上“二评价”,让我们的科学课堂走向高效。下面结合我所执教过的四年级下册《土壤里有什么》这节课,谈谈我对科学课堂如何实现高效的一点浅显认识。  一、科学课堂高效要重在课前“四备”  1.备教材。备教材的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
期刊
一节课的关键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收获了多少。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下面我就《风筝》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认识。《风筝》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浓浓亲情,动人心弦。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我们再细读这篇文章,原来作者的立意远远不止于此。这篇文章,内涵丰富,既有鲁迅兄弟之间的友爱,也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
期刊
要写一篇文章,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当然,这些都是写作的主体内容。与此同时,对于一些细节的写作技巧,我们同样不能忽略,比如文章上下的衔接。  衔接就是用一些句子或段落把相临的两个材料进行巧妙衔接,这样的句子或段落就起到了过渡作用。过渡就如同上下文的桥梁,离开了必要的过渡,文段与文段之间就会脱节,巧妙过渡方能使文章结构完整、周密。首先,过渡可以使写作者的思路连贯,行文通畅,使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被认同,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音乐教师要想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本人认为音乐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放大教师的作用,利用评价功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音乐课的课后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做好这几点,我们的音乐课将会更加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音乐 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评价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被家长、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