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的通感艺术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ll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许多领域被人们广泛运用。特别是在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活动中,艺术家喜欢运用通感来表情状物。培养我们的艺术通感,并巧妙运用它,就能呈现出完美的音乐效果。如何在演奏中运用通感艺术,本文以德彪西的作品《月光》为例作分析。
  [关键词]通感;钢琴演奏;《月光》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1-0094-07
  英国诗人阿瑟·威廉·西蒙斯(Arthur William Symons,1865—1945)的一首诗,是一个“五官”相通的英国文学通感范例:
  Soft music like a perfume and sweet light,
  Golden with audible odours exquisite,
  Swathe me with cerements foreternity.
  柔软的音乐声散发着芳香幻化成甜美的光,
  金光闪闪让人听来品味出极精美的味道,
  包裹着我让我沉浸在永恒之中[1]。
  这是诗人西蒙斯在听到波兰作曲家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édéric Franois Chopin,1810—1849)的乐曲之后抒发的感受。他把听觉、嗅觉、视觉、味觉、触觉糅合在一起,柔软(soft)是触觉、芳香(perfume)是嗅觉、光(light)是视觉、甜美(sweet)是味觉,让读者也仿佛置身其中。他不仅用听觉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还调用了五种感官一起,全方位、多角度地表达肖邦音乐中丰富、多层次的美。
  在演奏的过程中引入通感,无疑是给予音樂以灵魂,赋予乐曲以生命,是人琴合一的意境体验。一曲弹终,比读完一本书、看完一场电影的精神体验更为深刻。即便你没有完全相同的经历和故事,也像是客串了一回别人的人生,心智上的滋润和精神上的浸透丰富而真实。
  一、通感的含义与特点
  “通感”一词来自于古希腊语“Synesthesia”。指的是人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引起其他感官的不同的意识。同时,它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从感知、表象到意象形成过程中的多种感觉挪移、转化、渗透、互通的心理过程。所以,通感又称通觉、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2])、移觉(审美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转移)。
  艺术通感是通感在艺术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将艺术家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的一种状态和结果。古希腊哲学家埃塞比乌斯(Eusebius,260/265年—339/340年)曾说:“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1483—1520)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可以从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的交响乐中获益匪浅。不仅如此,对于雕塑家来说,每个演员都是静止不动的雕像,而对于演员来说,雕塑家的作品又何尝不是活跃的人物?在一个艺术家的心目中,诗歌却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3]。”
  艺术活动中多种感觉彼此联系,互相感应、互相渗透或挪移的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觉的互相沟通、互相转化的结果。在音乐作品的诠释中,艺术通感不仅将乐器和声音的技术得以发挥、运用,还借助联想(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4])将各种感觉自然转换。
  二、《月光》的声音
  想象力与联想力在生活通感连接艺术通感的中间相互作用,互动性很强。当听觉接受的信号传入大脑时,想象力的作用会在大脑中产生音乐形象。视觉接收到的信息在联想的作用下也会创造出新的声音。接下来,我们就运用生活通感连接艺术的通感来探索《月光》的声音。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被称为“印象主义音乐画家”与“象征主义音乐诗人”。同时,他也是现代音乐的开端——“印象主义”乐派的代表。德彪西一生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每一首都有其突出的特色。其中,钢琴曲《月光》是《贝加摩组曲》(1890—1905)的第三首,是德彪西作品中流传、普及较为广泛的一首代表作。《月光》的标题出自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保尔·魏尔伦(Paul Verlaine,1844—1896)的同名诗[5]:
  《月光》
  [法]保尔·魏尔伦 梁宗岱译
  你的魂是片迷幻的风景
  斑衣的俳优在那里游行,
  他们弹琴而且跳舞——终竟
  彩装下掩不住欲颦的心。
  他们虽也曼声低唱,歌颂
  那胜利的爱和美满的生,
  终不敢自信他们的好梦,
  他们的歌声却散入月明——
  散入微茫,凄美的月明里,
  去萦绕树上小鸟的梦魂,
  又使喷泉在白石丛深处
  喷出丝丝的欢乐的咽声。
  作曲家运用了精美的旋律、丰富多彩的节奏、细腻无比的和声色彩变化,描绘了诗画般的客观景象。在这首《月光》里,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都很有特色,具有朦胧-渐清晰-明朗皎洁-暗淡-云雾后依稀透出的稀疏的倒影的意境。它时而静寂温馨,时而幽暗神秘,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每一个音符,都给予人充分的想象空间。
  三、演奏中的整合
  在演奏中,演奏者要想使作品更加完美,更具有创造性,就要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的二度创作。双手用各种熟练的演奏技巧来表达心灵深处平静或波涛汹涌的信息,以及脑海中随音乐浮动的画面。   (一)乐曲结构分析
  德彪西喜欢使用三段曲式,《月光》是他创作走向成熟时期的过渡性作品。全曲是“A-B-A’+尾声”的结构,9/8拍,中间多处插入二连音。以三拍子为一个小单位的节奏,与二连音相间,不但不显突兀,反而有一种光影交错的灵动感。
  1.呈示段
  呈示段,像一个失恋的姑娘借着月光,小心翼翼地轻吐自己的心事,并沉溺在过去幸福的美梦里。节奏以连线和二连音相结合(第3小节),带来一种飘忽游移的节奏效果,同时,二连音的飘逸与三拍子的稳定均匀产生对比,使节奏有一种拉宽的感觉,给音乐增添了漫不经心的意趣。高音旋律随着和弦以级进方式缓缓自上而下,营造出一种朦胧、飘逸的气氛(谱例1)。
  第一主题的第二次出现,是在温和而幽静的背景下,紧凑而精致,音乐的进行带有连贯不间断的即兴性质。以降D大调进入,主和弦只在第9和第11小节出现,和声功能性减弱得很明显。八度音的频繁出现,像是月光逐渐显露,慢慢把一小半的脸露到了云外面(谱例2)。
  呈示段后半部分,转到了降b小调,此时,姑娘像是放松了警惕,逐渐敞开心扉,娓娓道来。虽然沉浸美梦中,但很不安,怕随时会破碎,不愿醒来。这里使用了和弦式织体,再一次发展了主题旋律,表现了一种断断续续、重重复复、似明似暗、小心翼翼的印象。25-26小节回到了乐曲开始时的降D大调,分解和弦琶音自下而上,为中段连续不间断的琶音织体背景做预示和铺垫(谱例3)。
  2.中段
  中段较为自由,由三个小段(第一小段加上两次变奏)发展而成。旋律由呈示段一步一步地级进,在此递进为三度跳进,热情流动的分解和弦琶音如暗自涌动的心潮,使高音主旋律不断被激起波澜。
  中段的第一小段由降D大调的主和弦开始,运用了自下而上的各种琶音进行,与高音声部旋律相呼应,在第27小节的第7拍转为降a小调,接连不断的琶音流动进行,高音的长旋律就像姑娘在梦里的迷茫、焦虑和不安,甚至反反复复,不愿醒来,努力想要维持那个过去的美梦(谱例4)。
  而后由第30小节的降a和声小调转为降b小调,和弦交替进行,就像姑娘内心的两个不同声音,在辩论,在争吵,在犹疑,在矛盾。不愿从梦中醒来,只能纠结着沉溺在其中(谱例5)。
  从35小节开始进入中段的第二小段,第1-36小节的降号调的忧郁阴沉在37小节转为E大调,虽然德彪西在35-36小节由七个降号的降a小调转为四个升号的E大调,但他使用了同音高、不同音名的转调方法,使两个远关系调在转换中听起来毫无变化,非常贴近而又在37小节一跃为明亮鲜艳的色彩。这时,姑娘的心结,似乎终于解开了,也放下了(谱例6)。
  37-38小节E大调的进行中一层一层的琶音自下而上,在39小节转为升f小调,逐步将全曲推向高潮,在41小节出现了全曲唯一的一次強力度。然后双音由上而下,像是一个个脚步,是姑娘逐渐走出梦境的足迹,一步一步,慢慢走了出来(谱例7)。
  中段的第三小段回到了降D大调,十六分音符的密集连奏的伴奏部分在这里显得格外轻盈,富有活力。乐曲呈现出流畅、绵延的朦胧感(谱例8)。
  3.再现段
  再现段音区升高了八度,旋律材料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在原基础上加以发展,延伸。尾声逐渐来临便是姑娘梦醒的时刻。慢慢地醒来,虽有绝望,但一切终归于平静,回头望去,淡然从容的神情浮现在面庞。
  再现段是首段部分的变化再现,右手的音区移高了八度,音区的变化加强了色彩性,左手的分解和弦琶音更显明亮,十六分音符的不时出现,恰似朦胧中闪耀的光亮,泛起一阵又一阵的金色光圈(谱例9)。
  尾声回顾中段开始处的和声效果,徘徊在降D大调主和弦与III级和弦的分解和弦琶音之间,在69-70小节转到降a小调,71小节又回到直到降D大调,最后结束在主和弦上(谱例10)。
  (二)管弦乐演奏的《月光》
  下面以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演奏的由安德烈·卡普莱(Bearbeitung von Andre Caplet)改编的管弦乐《月光》为例。
  钢琴演奏通常强调的是音符的颗粒性,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但也可以像管弦乐那般绵长而丰富。通过管弦版本的聆听,运用我们的通感,可以给我们的演奏丰富的润色。
  乐曲由带弱音器的小提琴带我们进入那朦胧的月色中,单簧管在竖琴的拨奏背景下,于第9小节第四拍(谱例2)模仿带弱音器的小提琴轻轻地再次奏出主题,像是陪着一起诉说,不仅看到了朦胧的月色,还有随风中湖面荡起的微波,空气是清新的,带着丝丝微甜。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指腹,准确细腻地在肩膀和手臂的带动下缓缓按着琴键并摇晃,像是在弦乐器上揉弦,想象着姑娘诉说的语气和停顿,配合手指摇晃的节奏,缓缓带出轻轻揉弦的音乐效果。
  中段虽然由三个小段组成,但是每一段的心理活动连接得很紧密。从27小节单簧管在降a小调的单独告白,至30小节圆号在第四拍(谱例4)的呼应,从31小节弦乐在降b小调的呈示(谱例5),至35小节(谱例6)木管与弦乐在降a小调上齐奏,竖琴琶音的伴奏,像是从开始的铜管对木管的附和到管与弦的激动热烈的共鸣,那是姑娘内心的迷茫、不安,更是纠结、矛盾。这时候月亮早已露出云外面,大片的月光倾泻到屋子里。手指抚摸着琴键让自下而上的琶音从指尖流淌出来,与高音旋律呼应,右手的高音旋律需要弹得深并且清晰而坚定。双音的自上而下,更是要像一步一个脚印,缓缓走下来,那是走出美梦的足迹,回到现实的足迹。43小节圆号在弦乐与竖琴伴奏下与45小节出现的木管先后相互倾吐心事(谱例8), 47-48小节,小提琴在高音声部与低音声部的大提琴互为表里,构成二重复合主题(谱例11)。此时,在钢琴上模仿圆号那雄壮而柔和的音色,模仿木管那清脆而明亮的音色,模仿大提琴那连贯而含蓄的音色,模仿小提琴那单薄而高冷的音色。首先在我们的意识里就要有各种音色的色调与心灵产生的共鸣,其次,在手指上用亦朦胧、亦坚定、亦梦幻、亦清冷的触键感诠释出来,再用耳朵检验发出的声音是否满足了我们需要传达的意境?   再现段仿佛一阵微风吹起了窗帘,打在了沉思的姑娘的手臂上,梦醒了,即刻恢复了乐曲开始时的平静。首席小提琴与首席长笛在弦乐极轻微的伴奏下奏出主题旋律。这是姑娘梦醒之后,回到现实的思考,当首席单簧管与首席小提琴在59-60小节再次奏出该主题,并在61小节将它们交给第二单簧管与弦乐,象征着姑娘对过去的放下(谱例12)。
  尾声似隐似现地出现在67小节和69小节(谱例13)的第四拍、第九拍,仿佛叹息,微风阵阵,月亮慢慢躲回云里去了。这时候手指也不能松懈,清晰抓住每一个音,伴奏的十六分音符仿佛就是那微风阵阵,最后连接的三连音是月亮慢慢躲回云里的画面,直到奏出最后的琶音,在踏板的帮助下,余音未了,仿佛每一个音还在上空盘旋,让人意犹未尽。
  通过结合管弦的版本,运用想象力与联想力,可以丰富我们黑白键的音色,奏出更多层次与美的音响效果。虽然乐器不同,但却是门类互通。从生活中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想象和联想,再结合管弦的画面旋律,这就是运用通感来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
  四、《月光》深藏的面孔
  通过把通感艺术与钢琴演奏相结合,调动感官的积极参与、感受,以及再创作的心理活动,能真实地感受到通感艺术能够丰富我们的艺术表现力,同时深化了对生活多方面的感受和体验。
  在生活中,月光给我们的印象也许只是挂在天上的一个明亮的大圆盘洒下的光芒,抑或是弯弯的月牙,悠哉地躺在夜幕上照亮大地。如果把生活体验与我们的感官调动到一起,就能发现不一样的《月光》:
  (一)《月光》的面容
  培养艺术通感,不仅能增加我们艺术感觉的触角,加深对生活的理解,还能让我们多层次、全方位地感受生活。使我们开阔视野,丰富我们在审美体验及精神上的享受。长期培养艺术通感能力,在欣赏音乐时,脑海中可以看到作品的艺术形象更立体,更有画面感。如《月光》的首段,和弦带着旋律轻轻奏出,温和而静谧,三拍子与二连音的相接,有一种月色的灵动感和朦胧感,仿佛看到了月儿躲在云后面,随着云的移动若隐若现,那是月儿娇羞的面容。中段的琶音,运用通感我们就能联想到琶音的流动就如月光般倾泻到房间里,那是月儿露出了欣慰的神情。通过通感,我们就能从音乐中触摸到这些画面。
  (二)《月光》的心声
  培养艺术通感,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和发觉作品的意义,提高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运用通感,唤起我们相关的记忆和情绪的联想,对作品产生共鸣,才能深刻体会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月光》这首曲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法国诗人保尔· 魏尔伦(Paul Verlaine,1844年—1896年)的诗《月光》,把“月光的印象”比作“人心的思绪”,月光的变化代表着人心的变化。这样我们在演奏中,才能不仅仅单一地表达月光这个自然景物,而是更丰富地表达出内心变化的层次感。通过通感,从五官的各方面体会,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月儿的不同心声,每一個月色中“人心思绪”的变化。从而根据想象和联想,借助心理活动的整理,就能更好地深入到作品要表达的思想里。
  (三)《月光》的呼吸
  在演奏中,通过通感艺术,在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时,可以延伸、丰富作品的艺术感,向听众传递我们对作品的认识和表达的深刻思想,引发听众的共鸣,从而提高我们的艺术感染力。乐谱上的音符虽然是无声的、静止的,但通过我们运用通感,在琴键上奏出,就是重新赋予了它们生命。在《月光》中,有很多画面需要奏出不同的音响效果和画面,尤其是中段的三个小段,从低到高一步步转调(ba-bb-ba-E-#f);低音声部从大字组D音(27小节)-大字组A音(31小节)-小字组d音(35小节),到逐步频繁地更换(谱例14),在38小节的第一拍上行到达最高点,然后,级进下行,月儿的思绪万千,它们有呼吸,有层次的跌宕起伏,手指按着音符的走向去表达,越到高音情绪越激动,加入了通感之后,仿佛触碰到了深层最敏感的月儿内心。在37小节,那一阵阵的波澜起伏,仿佛我们与它面对面地零距离接触,随时感受着它扑面而来的急促的呼吸,使整个演奏更有活力,更为丰富,提高了这个作品二次创作后的艺术感染力。
  结 语
  艺术与生活之间相互影响,随着新媒体、新科技的不断变化,传递作品理念的方式有了改变,不再是传统艺术线性叙事的方式,“五官”的混合体验成为了更全面、更立体的感知方式。通感不仅是作品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了演奏者二次创作的重要参与部分。
  钱钟书先生曾对通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是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有了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视听的转换,还是嗅觉、味觉和触觉的结合,都来源于日常生活,这是艺术通感来源的基础。然而,从生活通感转化为艺术通感,中间的桥梁是想象力、联想力,还有自行整合的心理活动。
  通感能够让人与这个世界喜爱的一切亲密接触:用好奇的双眼去观察;用耳朵去认真聆听;轻轻闭眼,用鼻嗅嗅;舌尖上的味蕾;双手的碰触都能唤起人无穷的回味和联想。在钢琴演奏中,运用艺术通感,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月光》的演奏,需要我们从生活中的通感连接到音乐作品,在对美妙景物的描绘里去刻画出人的内心情感,结合想象力联想力二次创作表现出来,把大自然“看不到”的东西转化成人的感情,让自己的感情与大自然的和声融合在一起。
  注释:
  [1]王志红.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A].修辞学习,2005(03):59.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1818.
  [3][德]古·扬森.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M].陈登颐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148.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1818.
  [5]摘自https://www.douban.com/note/580021066/.
  [6]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56.
  (责任编辑:郝爱君)
其他文献
张维良,在中国当代笛箫艺术的表演、创作、教学领域中,已然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化符号”。并非每一个艺术家都能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当代每一位有很高艺术成就的民族管乐舞台表演艺术家,在自己的领域,都具有其代表性和典型性,就他们不同的风格、流派及表演技能而言,也是各具特色。若就“文化符号”而言,却是一个综合的考量:此中既因其身处可遇而不可求新的时代机遇而能够有大作为,又因其集表演、创作、教学于一体
期刊
[摘 要]《幽兰逢春》创作于1979年,赵松庭先生为了缅怀周总理,抒发自己的感情,以昆曲“二郎神”为原型,将江南传统笛曲与昆曲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了这首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本文从演奏技巧及演奏风格等方面,细致地分析了昆曲“二郎神”对于笛曲《幽兰逢春》的创新意义。赵松庭作为南派笛曲的代表人之一,以传统指法技巧为基础,灵活地运用了循环换气的技巧,在旋律中加入大量的昆曲音乐元素,使传统音乐更加贴近人民生
期刊
[摘 要]“3+4”分段式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大突破,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纵向横向发展、破解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吸引力有着深远的意义。普通高校如何在此新形势的引领下,突出技能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将来更好地就业,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衔接模式的教学改革中都彰显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3+4”;教学改革
期刊
合唱套曲·美的韻律
期刊
[摘 要]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是高中音乐学科的两大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鉴赏能力与音乐实践水平是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要求。本文从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的关系出发,总结出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作品的同时也要关注音乐艺术的表现性和情感性特征。  [关键词]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能力;高中音乐鉴赏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京剧进课堂”这一现象及其影响加以阐述,从而介绍传统文化在当今弘扬的意义以及对其发展方式的思考。  [关键词]京剧;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1-0141-03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但是,如今京剧的传播已经逐渐式微,京剧演出的现场观众,也多以老年人为主。年轻
期刊
[摘 要]由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人民音乐出版社《歌唱艺术》《钢琴艺术》杂志编辑部承办的,为期4天的“歌唱与钢琴伴奏”合作研讨会,于2018年9月在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如期举行。会议内容分别由专家讲座、专场音乐会、大师班、讲座音乐会和自由论坛五部分组成。其中此次研讨会还有幸请来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艺术指导教研系主任张佳林教授,张佳林教授就艺术指导在国内、国外不同情况做了不同解
期刊
[摘 要]二胡作品是作曲家情感的凝结,作为二胡演奏者来说,理应通过全面的分析和体验,将作品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并获得与观众的情感共鸣。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当下二胡演奏情感体验缺失的表现和成因,以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为例,就情感体验过程进行了总结,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给欣赏和演奏该曲以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J632.2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 要]在古希腊传统音乐形态发生转变的背景下,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形成了技艺音乐与理念音乐二重音乐观,又以“和谐”将音乐与宇宙、灵魂沟通。音乐和宇宙共享根本秩序的数理结构,具有内生的和谐,人们通过对技艺音乐的学习引导灵魂通向美善合一的最高理念。  [关键词]理念论;模仿;数;和谐;灵魂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1-0120-03
期刊
翩(琵琶小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