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轻轻的靠近你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479977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强调学习情境的作用,尤其注重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具有更加人性化的特点,它较其他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更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从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就情境教学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地运用加以浅显地论述。
  关键词:情境教学;设置情境;学习积极性
  
   初中教材中所选的名家名作有很多,体裁也是各种各样,我进入教师行列已有六年,在执教文学作品中有个问题已经不止一次地困饶着我,使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如曾经有个教理科的同事提出来的“我们理科很清楚,就是要教会学生某个知识点,让他们学会运用知识点去解答题目,这就是他们的收获。那么你们语文老师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究竟要教会学生什么呢?”他的话让我也很纳闷,是啊,我每天写着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虽然很认真地备课,很认真地思考如何写教案,很认真地思考如何授课,但是我自己也经常地在心虚,这些似乎学生都知道,我好像总是在提出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问题,学生读这些文章都能读懂,那我到底在扮演什么角色呢?
  《诗大序》曾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只有对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有了自己真正的感觉,方能有感而发,发言为诗。达到课堂的“诗意化”,未尝不是件难能可贵的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师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形象感染,情感熏陶,语言品味。在我请教多位老师,看多篇文章后,我总觉得我之前认为的“学生都懂”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这个“懂”与“形象感染,情感熏陶,语言品味”是有区别的,前者只是能读懂具体讲什么情节,但是,真能到了理解课文、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了吗?这是一个思想积累的过程,这需要“水滴石穿”的持久性,这需要教师在执教中努力的营造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发挥他们的想象和联想,走近文本,走进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在欣赏过程中讲授基本的文学知识,传授基本的欣赏方法。只有这样的日积月累,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设置情境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一个学生如果有强烈的动机,明确的目的,浓厚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他就能主动、勤奋地学习。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生动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其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就包含了对学生在心理上进行的刺激,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情境教学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参考文献:
  [1]黄绮华,李求真,语文教学论[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6.
  [2]刘益民,程甫,刘耀中.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王柏勋.语文教学情趣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贺晓兰.情境教学简论[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8,(1).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信息  学科/领域:英语  年级:七年级英语(7B)第三章  所用教材版本:外语教学与研究版/广东教育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为有效课堂做好出乎意料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在英语看图作文教学实践中,即使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但整个教学过程也要融入师生共同参与分享探究成功的喜悦,也要充满着美丽的想象;在祥和活跃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
期刊
一、创境一读:建构阅读话题  【揭题板书】  师: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有一个人,他被千万中国人所怀念着、敬仰着,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他的名字——  【出示詹天佑铜像;教师配乐诵读】  百年沧桑,  可以改变很多很多。  但,詹天佑用生命书写的“人”字——  永远留在了华夏大地!  纪念一条铁路,  是为了——  牢记一段
期刊
摘要:读了伟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收获颇多,感悟颇多。他不是滔滔不绝地论述大道理,也不是凌驾于教育理论的高空上,只是“随风潜入夜”式地滋润我们普通教师的心田。我静心地阅读着,潜心地思考着,用心地记录着,然后小心地表达一些自己的感受。  关键词:读书;教师素养;深入思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
期刊
摘要:升学压力过大,考前准备不充分或有过考试失败经验等各种原因造成学生升学考过度焦虑,影响考虑正常发挥,因此,考前心理等各方面充分准备,考时作自我心理调节,将有助于学生考试成功。  关键词:升学;过度焦虑;自我调节    不止一次听毕业班老师说,A生成绩一贯比B生好,可这次A考得比B差多了。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两年来不断调查研究,对于其中的原因和避免的方法有了经验,现总结如下:考试发挥
期刊
摘要:真实、朴实、扎实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朴实的课堂对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影响,扎实的课堂同时又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证。在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中学习的孩子身心愉悦,能力体现,个性张扬。  关键词:真实;扎实;朴实;个性张扬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也是现在我们广大中小学语文老师所追求的目标。那么
期刊
摘要:今天的课堂与四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尽管如此,仍有一些问题依然顽固地存在于日常的科学课堂中,特别是探究课,存在的问题较多。究其原因,与教师在情境设置时目标指向产生偏差有关,与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猜”,却没问学生这样猜的根据是什么有关,也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的机会太少等有关。因此,要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教师提供的情境应该有明确的问题指向;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的同时,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与
期刊
摘要:语文犹如一篇散文,知识与梦想总在笔头汩汩流淌,因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笔者认为教育者不仅要守护好课堂上的四十分钟,还应关注孩子的课余生活,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而课外阅读就是一条通往光明的捷径。  关键词:小学课外阅读;新课程;终身学习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的确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但更得益于
期刊
摘要:本文即以低龄儿童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设置实验且结果表明儿童在习得外国语的过程中,符号认知效率最低,语音识别较高,语义居中,实验也证实了在英语教学中应重点开发第2阶段的教学空间,强调语音和语义的装换,以隐形的方式将语法编入故事,通过语音、语义唤起学习者欣赏外国语的主动性,定能提高其后期的学习动力,促进后期语言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教学状态;英语语音;语言发展    德国的Humboldt指出
期刊
摘要:我们的数学教学可以说是时时离不开计算,计算是每个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打草稿”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行为习惯,草稿的价值就在于体现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所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  关键词:草稿;习惯;能力    一、利用草稿纸,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孩子做题正确率不够高,经过观察、分析,我认为这与草稿纸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关系。我发现有些学生惰性较
期刊
摘要: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备课时,总是要对每节课的各个环节进行预设,总想做到尽善尽美,然后执行到课堂中,课堂就是教案的翻版。在课堂中,教师带着学生沿着自己设计好的步调前进,严格掌控学生,于是,课堂成了行军训练,在统一的命令下执行统一的行动。而在这过程中,我们舍弃了知识的由来,忽视了学生间的差异,搁置了学生的奇思妙想。我的课堂教学也经常会受到这一思想的制约,但一节课上的遭遇让我有了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