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实施几年来,使我从理念上,教学上,教师的角色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
一、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新课程体育教材,适应了新世纪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新课程改革教育的预期目的就是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它不仅是一切知识和技能所开出的鲜艳花朵,而且也是一切“教”与“学”所结出的最终果实。
体育活动中充满了可创造性的元素与机会。例如:教学比赛及游戏的规则就是如此。它本来是为了公平地、愉快地进行的,但在具体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修改,既为体育教育的目的服务,又为学生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服务。在进行某种类型的体育技能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课本上列举的部分练习手段对技能锻炼的作用及原理向学生作简要介绍就行了,学生可以据此选择或创造新的适合自身的方法进行锻炼,只要有效果,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从体育学习活动中得到乐趣。因此,针对新课程教材编注栏中众多的“自我测评”、“自我认识”、“自我阅读”、“想一想”、“看一看”、“读一读”、“试一试”及“学一学”等等。作为教师首先应克服思维定势,提倡发散性思维。让老师和学生总是同处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之中,学做“孩子王”。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提问,甚至于可以立刻进行课堂讨论,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在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上,鼓励引导学生根据当前条件和已有经验,沿着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和思考,产生大量的设想,进而提出独特见解,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检测。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新课程教学落到实处。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课标实施以来,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们情绪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在多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比如,在学期初,对于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首先面临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场地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采用鼓励学生与陌生的同伴一起玩游戏,与学生相互交流,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熟悉身边的同伴,了解自己的老师。
体育课中让学生大胆联想,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操作,或与同伴讨论等教学手段,并且对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给予热情鼓励和积极支持,使学生的身心与创造能力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由此可见,体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扮演者,也不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因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摆脱以往那些机械般的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真正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1、由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向新课程条件下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教,是为了不教,现在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是不可能了,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有些知识学生可能还比我们还懂,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学生一条鱼吃,不如教给他钓鱼的方法,有人说,将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学习的人。新课程理论认为,上学期间的“学习”不是单纯的为了分数而学习,甚至不是为了知识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会学习”而学习。因此,新课程呼唤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四、学习评价的转变
以往,学生期末的体育成绩是体育老师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进行达标考核,把考核后的成绩直接作为学生的期末成绩。对于没有要求达标考核的年级,大部分体育老师都是采用平时体育运动技能较好,平时表现突出的来进行衡量,最后确定体育成绩,而对那些平时爱好动、好玩、淘气的学生来说,他们可就惨了,老师给的成绩肯定不高,而现在不同了,再也无需进行达标考核,学生的体育成绩教师应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及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既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改进学习。
一、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新课程体育教材,适应了新世纪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新课程改革教育的预期目的就是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它不仅是一切知识和技能所开出的鲜艳花朵,而且也是一切“教”与“学”所结出的最终果实。
体育活动中充满了可创造性的元素与机会。例如:教学比赛及游戏的规则就是如此。它本来是为了公平地、愉快地进行的,但在具体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修改,既为体育教育的目的服务,又为学生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服务。在进行某种类型的体育技能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课本上列举的部分练习手段对技能锻炼的作用及原理向学生作简要介绍就行了,学生可以据此选择或创造新的适合自身的方法进行锻炼,只要有效果,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从体育学习活动中得到乐趣。因此,针对新课程教材编注栏中众多的“自我测评”、“自我认识”、“自我阅读”、“想一想”、“看一看”、“读一读”、“试一试”及“学一学”等等。作为教师首先应克服思维定势,提倡发散性思维。让老师和学生总是同处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之中,学做“孩子王”。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提问,甚至于可以立刻进行课堂讨论,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在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上,鼓励引导学生根据当前条件和已有经验,沿着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和思考,产生大量的设想,进而提出独特见解,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检测。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新课程教学落到实处。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课标实施以来,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们情绪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在多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比如,在学期初,对于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首先面临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场地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采用鼓励学生与陌生的同伴一起玩游戏,与学生相互交流,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熟悉身边的同伴,了解自己的老师。
体育课中让学生大胆联想,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操作,或与同伴讨论等教学手段,并且对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给予热情鼓励和积极支持,使学生的身心与创造能力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由此可见,体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扮演者,也不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因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摆脱以往那些机械般的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真正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1、由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向新课程条件下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教,是为了不教,现在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是不可能了,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有些知识学生可能还比我们还懂,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学生一条鱼吃,不如教给他钓鱼的方法,有人说,将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学习的人。新课程理论认为,上学期间的“学习”不是单纯的为了分数而学习,甚至不是为了知识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会学习”而学习。因此,新课程呼唤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四、学习评价的转变
以往,学生期末的体育成绩是体育老师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进行达标考核,把考核后的成绩直接作为学生的期末成绩。对于没有要求达标考核的年级,大部分体育老师都是采用平时体育运动技能较好,平时表现突出的来进行衡量,最后确定体育成绩,而对那些平时爱好动、好玩、淘气的学生来说,他们可就惨了,老师给的成绩肯定不高,而现在不同了,再也无需进行达标考核,学生的体育成绩教师应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及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既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改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