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舵:中国管理最好的公司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n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在于思想境界的竞争,它表现为对企业管理的思考。
  
  12年前,我曾为净雅的企业文化表述过很重要的两句话:创造积极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在于思想境界的竞争,它表现为对企业管理的思考。
  任何企业,其最终价值是什么?是能让人感到工作舒心、生活快乐、素质提高,是能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企业留下宝贵的管理经验。但中国企业家重管理的太少、整合内部资源的能力太差、工作效率低下。虽然很多人可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也往往不能真正去推行落实。
  净雅从事的是餐饮业,关于这个行业有两种说法:一、世界上死得最快的是餐饮业;二、能把餐饮行业管理好,就一定能管理好其他企业。
  净雅追求的,就是做中国管理最好的企业。
  
  管理,要的是落地
  
  就在今年6月16日,我们宣布和IBM将展开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咨询项目,而是涉及战略管理、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物流、品牌建设、文化建设等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合作,并且,将会把咨询结果全面信息化。
  其实在过去的时间里,净雅一直在为提升管理能力苦苦思索和努力,也从来就不惜投入——仅是花在咨询和培训上的费用,已达四五千万。尤其是2005~2007年,我们曾自己摸索着打造一套管理体系,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精力和代价。
  但是,2008年,当我们开始实施这个体系,却发现有很多弊端和问题。首先,各种文件如果放在地上摞起来,可能会有几米高,不管是培训还是做推广,量都太大,无法落地。另外,体系的设置上也存在问题,比如追求完美主义,以及不够全面。
  由此,我们开始寻找外部力量的帮助,接触了许多优秀的咨询公司,并最终选择了IBM。
  当然,中国企业对于咨询公司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负面因素。在净雅曾进行过的多次咨询中,也曾有失败的时候。但我认为,这和找老师是一样的,有失败很正常。而且事实上,企业管理的咨询,不成功的原因往往首先是企业本身对管理咨询的认知不够。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如:这次和IBM的合作,我就明确提出管理信息化。这次咨询的成果,也将有两个检验标准:第一,我们从各部门抽调了50个人去专门跟项目,他们的能力有没有被培养起来?第二,我要的成果是必须落地的,不要最后给我一个报告,那没用。这也是我们这次能够预见咨询成功的重要条件,甚至连文化管理也要信息化,这在中国可能开创先河。
  选择咨询公司是有门道的。要选择那些拥有三个产品的咨询公司:资源、方法论、项目管理的水平。一个好的咨询公司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价值。此外,管理咨询还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很多咨询,如果一把手不参与,就进行不下去。
  
  在危机中扩张
  
  值得欣喜的是,到目前为止,危机并没给净雅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就在今年第一季度,我们还有12%的增长。未来五年,我们计划在国内累计开店达到55家,其中,今年计划新开16家店。在与IBM的合作中,我们也有收购计划。未来,我们直营的品牌会包括正餐净雅,以及自助餐阳光海岸。其他的业态,比如快餐、面包房等将通过兼并、收购来做。
  一个企业的扩张是应该建立在管理体系完善的基础上的,而之所以选择扩张和打造全面管理体系同步进行,是因为考虑到上市要求,以及危机带来的机遇。在经济低迷期,餐饮行业的扩张风险最小,投资成本较低。而上市,则是为实现净雅的战略目标,做中国最强、最大、最好的餐饮企业。我们更希望通过上市来给予员工回馈和鼓励。成就员工是我们的理念,净雅要成为一个有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公司。
  不仅如此,在这次咨询中,我们还将解决员工的发展空间问题。以前,净雅的人力资源成长空间是仅限于管理部门的,今后则会强调技术岗位。比如厨师,可以发展到管理技术岗位,做研发,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同时也享受较高的薪酬和福利。
  包括我们未来将开的净雅和阳光海岸的新店,将都做成连锁直营,不允许加盟。但是,这个“直营”向我们内部员工敞开,那些有管理经验的老员工如果希望能独当一面,在管理标准和思想一致的前提下,可以掌舵,并根据市场的环境进行经营方式的改革,这都是允许的。
  
  服从管理+人本管理
  
  发展21年来,净雅也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而其中的重要一点,就是服从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即,所有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企业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上级下达的指令,下级必须无条件地执行,但服从的不是某一个领导,而是他的岗位;所有的管理者必须要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员工发展的需要,关心员工的生活、情感。
  看上去,服从和人本是矛盾的。但我认为,员工利益是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才有的,而且,所谓人本管理,其关键在于,你的管理是不是有利于人的成长?我曾当众把一位女经理训哭,这看上去很是不“人本”。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就会有所不同。我参加过美国的教练技术培训,其摧残程度超乎想像。美国西点军校的理念更是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借口。即使在中国,我们也都知道,磨难和坎坷对人生来讲是一种财富。假如一个组织的文化,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当成是对个人成长有利的事情,大家都这么去想,我想这就不能称之为摧残。
  
  张永舵对《中外管理》说:
  
  这本杂志对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1990年代初我就开始看,也参加了杂志社组织的一些培训。大概是2003年时,我还得到一次机会,跟杨总编见了一面,他对管理方面有独到、深度的认识,我很尊敬他。而且这本杂志定位于做管理,但同时也非常讲政治、懂政治,我认为这种模式是非常好的。管理
  责任编辑:杨 光
  
  格言:所谓人本管理,其关键在于,你的管理是不是有利于人的成长?
其他文献
这两年我已经退出方太的管理,集中精力搞家业长青学院。  越是讲课、办学,接触一代二代的企业家,研究国外的交接班情况,越是感到办这个学院的意义很深刻。中国民营企业的交接班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阶段,而且我预测未来五到十年将会是交接班的极大危机期,甚至可能比这次金融危机还要难。从全球来看,一二代交接班成功的只有30%,那就意味着70%将被淘汰。而中国现在的民营企业,确实很多企业家的交接班意识不是很强,
期刊
“作为一个领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明白‘I Care’(我在乎)——我要把事情做好,  是因为我在乎我的团队、公司、业绩、声誉甚至家人。‘在乎’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本刊注:2009年6月26日,北京索菲亚酒店宴会厅布置得简洁而精致,今晚它要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IBM中国董事长周伟焜和他的媒体朋友们。  这是一场告别晚宴,周伟焜即将离开他效力41年的公司,正式结束他的职业生涯。大红底色的海
期刊
商学院教育亟待改革    《中外管理》: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舆论的矛头也指向商学院,“金融危机始于商学院”的说法不绝于耳,您怎么看?  赵纯均:历史上每一次经济衰退,西方的舆论都要归罪于商学院。但我们知道经济衰退是社会政治经济综合结果的体现,不能简单认为商学院制造了经济危机。  但是商学院确实在培养人才上要进行反思。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从2002年以来,很多的杂志、管理学界,都在讨论商学院到
期刊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其价值的体现不在于如何被媒体曝光、被炒作身价如何——这些也许都是这个世界太过急功近利的某种偏好。上市企业追逐华尔街价值而迷失实业价值,人们追逐短期套现而忘记得失平衡,这些都会随着这次金融危机恶果的不断显露而冷静下来。  很多东西都会回到原点。特别是对人,实实在在有才干、有业绩,这才是职业经理人的根本。    让挑战与热情同在    每个人对工作的选择都有三个类似的考量:有学习和
期刊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品牌活动频繁,这里蕴含着怎样的巨大商业机会?而面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引发的各种争论,著名品牌专家艾丰,又为何号召“要允许失败”?  这一切都源于:中国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学费不能白交,也不会白交!    着力点在“机会”上    《中外管理》:您作为长期关注中国企业成长的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中国企业现在所处的特殊经济环境?  艾 丰:现在我们讲“危”的方面比较多,讲“
期刊
过去的30年,硬扩张带来了中国企业的高速发展,但这种粗放式发展,也使中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矛盾和问题,加之金融危机雪上加霜。中国企业的转型迫在眉睫,但路在何方?金融危机增强了中国在未来全球经济竞争中的话语权,但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  就上述问题,本刊对话华夏基石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彭剑锋教授,为中国企业指点迷津。    野蛮之后的新活法    《中外管理》:您如何评价
期刊
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总量世界第三、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居然会“内需不足”?为什么科学发展观提了六年,很多官员理解的却是“科学增长观”?面对经济危机,“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会有什么完全不同的政策出发点?  中国最早提出科学发展观,曾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对中国政策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的刘福垣教授,面对《中外管理》200期特刊专访,讲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及面对全球金融危
期刊
随时随地做好准备    《中外管理》:在您的两本著作——《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中的案例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如何?  吉姆柯林斯(下简称柯林斯):从1989年开始,我们对企业的研究已经进行了20年。在金融危机中,当年的卓越企业的确有了一些变化。在《基业长青》中提到的20家企业中,现在有15家依然是行业翘楚,而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到的20家企业,现在也有18家依然保持卓越。有些企业确
期刊
率先提出“中国式”公司治理——行政型治理的概念,进而提出应向经济型治理模式转  型的李维安教授,如何看待在经济危机中似已天塌地陷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不仅金融危机,而且治理危机    《中外管理》:您认为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还是外部监管体系的问题?  李维安:华尔街基于“问题”资产的过度创新,背离了资本市场的根本使命和诚信法则,也违背了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质要
期刊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似乎营造出一个巨大的气场,中国企业并购的冲动再次被激活,尤  其是所谓“海外抄底”。但曾全面操作了中国惠普整合康柏中国的高建华直言:不是时候!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似乎营造出一个巨大的气场,因为觉得“划算”,中国企业并购的冲动再次被激活,尤其是所谓“海外抄底”。  可提供佐证的是:今年以来,全球跨境并购规模同比下降35%,但我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总额却同比增加40%,涉及金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