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垣:现在就复苏不是真复苏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x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总量世界第三、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居然会“内需不足”?为什么科学发展观提了六年,很多官员理解的却是“科学增长观”?面对经济危机,“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会有什么完全不同的政策出发点?
  中国最早提出科学发展观,曾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对中国政策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的刘福垣教授,面对《中外管理》200期特刊专访,讲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及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与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走向。
  
  被广泛误读的科学发展观
  
  《中外管理》:科学发展观已经提出多年,您认为实践的情况怎样?
  刘福垣:一个大问题是:科学发展观搞了六年,但是基本上各级政府决策层的观念并没有改变,他们说的和写的是“科学发展观”,脑子里想的其实是“科学增长观”,不过是要求人们树立又好又快、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增长观而已。
  而最后的结果恰恰是高增长低发展,甚至有的地方有增长无发展!
  《中外管理》: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说增长不是发展,那么真正的发展是什么呢?
  刘福垣:“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本体论,要与“以物为本”的旧发展观划清界限。
  什么是发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是它主要矛盾的转化。确定主要矛盾才能有准确的时空定位,否则你怎么知道有没有发展呢?
  咱们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通常的说法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这根本不是社会矛盾,是人和自然的矛盾,而且是人类永恒的矛盾。
  我们社会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是两个时代的生产方式并存,两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并存的矛盾!而发展是这两个时代生产方式转化的过程,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社会结构代替落后社会结构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发展的本质。
  
  城市化,就是发展!
  
  《中外管理》:也就是说发展是围绕两个时代生产方式的转化而展开?
  刘福垣:是的,咱们整个国家的生产方式就像个“太极图”:13亿人口中,城镇人口占了不到1/3;农村人口占了不到2/3,而中间“太极图”的阴阳线,就是1.4亿规模的像候鸟一样汹涌澎湃的农工潮。
  汹涌澎湃的农工潮是中国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最鲜明的标志。它已经奔流了二十多年,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在人类历史上也将永载史册。
  发展就是让“太极图”的“阴阳线”逐渐融入城市,不断增加“太极图”中城市人口的部分,减少“太极图”中农村人口的部分。也就是通过减少农民来逐步消灭小农生产方式,使城乡在生产方式上一体化。
  而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减少农民的速度,转变农民工社会身份的速度,就是我们的发展速度。
  
  社会结构严重滞后
  
  《中外管理》:那么我们现在处在什么样的发展状态?能否清晰地勾勒出我们发展到了什么具体位置?
  刘福垣:我们整个改革开放30年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是已经改变了中国70%以上人口的分工角色,农民工已经承担起产业工人的职能了,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创造了50%~60%的GDP了。
  但最大的问题在于: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几十年——人们的社会分工变了,但是身份没变,而身份没变,社会结构就没转变。
  农民工就是当代的产业工人,但是为什么还叫农民工?是因为没有脱离和土地的传统纽带,没有享受产业工人应有的国民待遇,产业工人应有的生活保障、医疗、教育、住宅等等,没他们的事儿!
  这就是我们现在发展的主要问题。
  《中外管理》:这种转化,和农业户口转城市户口有区别吗?
  刘福垣:只是转户口不行,而且现在户口已经不是什么障碍,关键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有没有真正成为城市居民?有没有城市的生活保障、医疗、教育、住宅等?
  
  转变发展观,才是复苏
  
  《中外管理》:对当前经济危机,以及中国如何走出这种经济危机您怎么看?
  刘福垣: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源于多数生产者没有享受到国民待遇,没有真正成为城市居民,不敢也没钱消费,而生产者生产的东西又很多,怎么办?只有依赖出口。
  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经济危机对旧的发展模式——对外送礼性出口、对内残酷剥削、少数人暴富的发展模式是祸;而对转变发展观、改革分配体制,走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是福!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真正落实前面所说的发展观,这样才能减少对外依赖。转变一个百分点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创造的内需,至少增加10%的GDP。
  《中外管理》:很多人说中国经济会在危机中率先复苏,您怎么看这些说法?
  刘福垣:复苏不是复旧,而是走一条新路。但是目前这个机会还没有抓住,所以危机还要深化,如果现在就回升,那只是旧模式的复归。
  中央第一轮投资下去之后,已经明白有问题了,4万亿真投下去了吗?为什么股市活了?因为企业拿了钱,存在银行里、投在股市里,没真投。
  为什么没真投?说明企业是聪明的,因为市场不好,东西卖不掉,那不等于吞金而死吗?现在企业存款大幅度上升,中央能不知道这些信息吗?慢慢就会改变。
  
  转变根在官员衡量指标
  
  《中外管理》:您认为只有中国两个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转变,才能真正解决内需扩大问题,那么这种转变的关键是什么?
  刘福垣:要做到新发展观的转变,关键是对官员的衡量指标要转变!衡量指标如果是看GDP、看税收,那对官员来说是套打法;如果衡量指标是减少农民,加大城市化的比重,就又是一套打法。
  钱是花在人身上还是物上,很关键。“以物为本”就是危机来了,马上就投资、搞出口退税等等;而“以人为本”,就是拿出钱来,提高社会保障度,使人敢消费;提高工资水平,使人有钱消费。中国13亿人真消费起来,现在的生产能力根本不够,而不是产能过剩。
  
  警惕“以物为本”
  
  《中外管理》:那么中国经济复苏该走什么路径?
  刘福垣:如果中国是U字形复苏,那么现在顶多是U字形的左边,还没有过了“底”。过“底”不是中国一家说了算,而是整个世界说了算。
  如果过底由咱们一家说了算,能不能?也能,那就是改变“以物为本”的增长模式。现在的“四座大山”:生活保障、医疗、教育、住宅,都是四个体制性短缺,不是真缺。
  而教训得不够,就不会下决心转变。管理
  (受访者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本文根据采访录音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杨 光
  
  格言:复苏不是复旧,而是走一条新路。但是目前这个机会还没有抓住。所以危机还要深化,如果现在就回升,那只是旧模式的复归。
其他文献
毫无疑问,用“现代管理之父”彼得杜拉克的观点来看待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尽管他在2005年已经去世,但他却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如果他还在世,会怎样评论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会如何评价中国政府为刺激经济而采取的政策?在我们正在见证的这个不确定性时代,中国的企业应该如何去规划未来?  通过本文的作者,一位与杜拉克交往将近三十年的朋友和同事的视角,本文提供了杜拉克的一些洞见。 
期刊
“定位之父”艾里斯,可谓《中外管理》杂志的一位可敬又智慧的老朋友——现年八十多岁的里斯先生,格外关注中国经济的崛起,每当中国企业出现重大营销活动,我们都把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他,他也把对中国企业营销活动的看法,第一时间做出反馈。其对中国企业的关切、坦诚无不溢于言表。  《中外管理》杂志出版第200期之际,我们再访里斯先生,就其在过去交流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以及对金融危机中企业经营最切中时弊的反思做了最
期刊
总结我这70年的人生历程,我觉得我做了两件最有意义的事情。一件是创造了“三株奇迹”,另一件就是2008年6月我写成了《消费论》这本书。    那是无法绕过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还没有走向真正的市场经济,而是走计划与市场结合的道路。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市场经济具体什么样?大家还不知道。1992年以后,中国确定要搞市场经济,但争议仍然较大,高层领导和专家学者们都还有争论。
期刊
18年来,东软一直坚持稳健发展的长线战略,并始终保持战略的连续性,但我们在战术上需要因势而动,需要有不断的变化,甚至每一年都在变化。    危机来了,我们更积极了    现在,金融危机来了,我们的策略反而变得更加积极了。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已经完成了面向未来的战略业务布局,相对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地位更加凸显,我们的机会正在加大。  2009年,我们加强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建立了东软欧洲公司,在美国和日本也
期刊
这两年我已经退出方太的管理,集中精力搞家业长青学院。  越是讲课、办学,接触一代二代的企业家,研究国外的交接班情况,越是感到办这个学院的意义很深刻。中国民营企业的交接班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阶段,而且我预测未来五到十年将会是交接班的极大危机期,甚至可能比这次金融危机还要难。从全球来看,一二代交接班成功的只有30%,那就意味着70%将被淘汰。而中国现在的民营企业,确实很多企业家的交接班意识不是很强,
期刊
“作为一个领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明白‘I Care’(我在乎)——我要把事情做好,  是因为我在乎我的团队、公司、业绩、声誉甚至家人。‘在乎’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本刊注:2009年6月26日,北京索菲亚酒店宴会厅布置得简洁而精致,今晚它要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IBM中国董事长周伟焜和他的媒体朋友们。  这是一场告别晚宴,周伟焜即将离开他效力41年的公司,正式结束他的职业生涯。大红底色的海
期刊
商学院教育亟待改革    《中外管理》: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舆论的矛头也指向商学院,“金融危机始于商学院”的说法不绝于耳,您怎么看?  赵纯均:历史上每一次经济衰退,西方的舆论都要归罪于商学院。但我们知道经济衰退是社会政治经济综合结果的体现,不能简单认为商学院制造了经济危机。  但是商学院确实在培养人才上要进行反思。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从2002年以来,很多的杂志、管理学界,都在讨论商学院到
期刊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其价值的体现不在于如何被媒体曝光、被炒作身价如何——这些也许都是这个世界太过急功近利的某种偏好。上市企业追逐华尔街价值而迷失实业价值,人们追逐短期套现而忘记得失平衡,这些都会随着这次金融危机恶果的不断显露而冷静下来。  很多东西都会回到原点。特别是对人,实实在在有才干、有业绩,这才是职业经理人的根本。    让挑战与热情同在    每个人对工作的选择都有三个类似的考量:有学习和
期刊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品牌活动频繁,这里蕴含着怎样的巨大商业机会?而面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引发的各种争论,著名品牌专家艾丰,又为何号召“要允许失败”?  这一切都源于:中国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学费不能白交,也不会白交!    着力点在“机会”上    《中外管理》:您作为长期关注中国企业成长的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中国企业现在所处的特殊经济环境?  艾 丰:现在我们讲“危”的方面比较多,讲“
期刊
过去的30年,硬扩张带来了中国企业的高速发展,但这种粗放式发展,也使中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矛盾和问题,加之金融危机雪上加霜。中国企业的转型迫在眉睫,但路在何方?金融危机增强了中国在未来全球经济竞争中的话语权,但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  就上述问题,本刊对话华夏基石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彭剑锋教授,为中国企业指点迷津。    野蛮之后的新活法    《中外管理》:您如何评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