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有“语文味”的课堂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上得更加有“语文味”,是所有一线语文教师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严重强化了工具的作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成了语文知识的载体,优秀的美文被肢解成了无数的是非题和选择题,语文课堂没有一点生机,更别提什么“语文味”了。我们的语文课程里面的内容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表达的是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因而,我们的语文教学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也是语文课程应该承担的重要使命。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那么语文课独特的魅力即它的“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呢?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又如何才有“语文味”呢?在听特级教师谢立淸执教的《斑羚飞渡》一课,便发现“语文味”十足,精彩片段层出不穷。
  一、字斟句酌“品”出语文味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文本的一亩三分地。我认为语文味表现之一是在 “字斟句酌、品词品句”的“斟酌”。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应该关注文本里的文字。所有的教学细节都是由文本的文字引发出来的,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只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重视语言的赏析,就能引入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感悟的源头活水。《斑羚飞渡》这节课紧紧地抓住了“品”字酌句:
  师:“谁来读读这个题目?”
  生1:“斑羚飞渡。”
  师:“她强调一个飞字,还有没有其他读法?”
  生2:“我觉得还是应该强调这个飞字更切合文章的主题。”
  师:“好,那你再来试一试。”
  生2:“斑羚飞渡。”
  全班齐读课题。
  师:“渡是什么意思?”“提示一下,它是三点水的。”“你理解的渡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给它组词。”
  生:“渡口、渡过、渡船……”
  师:“对了,那么渡就是在这边岸边把东西或人从这岸运到对岸就是渡。
  师:“那飞渡呢?”
  生3:“飞着渡过。”
  师:“飞着过去,这个渡在这里理解为通过,飞渡就是飞着通过。什么飞着通过呢?”
  生:“斑羚。”
  师:“斑羚是一种羚羊,不过它跟一般的羚羊不一样,前面有个“斑”字,“斑”字是什么意思?”
  生:“斑点、斑纹”
  师:“有斑点、斑纹的羚羊就叫做斑羚。一只吗?
  生:“一群”
  师:“一群斑羚飞着通过哪里?”
  生:“伤心崖”
  师:“错,课文当中有一个这样的词。”
  生:“一群斑羚飞着通过山涧。”
  师:“对,刚才我们说的组合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读出飞的感觉。”
  生齐读课题。
  师:从题目中你想怎样想开去?
  ……
  字斟句酌是阅读文章,领悟文本神妙的重要方式。谢老师从解读“斑羚飞渡”这个题目入手,紧抓一个“飞”与“渡”就理解了题目及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像这样“品”字酌句的精彩细節在这节课中比比皆是,如对文中“参差不齐、倒腾、大致均衡”等词语的理解。
  语文教学时,启发学生对精湛词句的理解,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色彩、情感等方面的差别,这对学生养成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深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非常有利。
  二、身临其境“读”出语文味
  《斑羚飞渡》这篇文章以优美的笔调叙述了一个非常悲壮的故事,用深沉的感情赞叹动物世界的群体意识,让斑羚的整体精神、牺牲精神在生命的断弦之上,成为永恒的绝唱。本文语言生动,情节扣人心弦,全文飞渡是重点,叙述时,作者只详写了一对,略写其他。但对飞渡的场面是精雕细刻,作者浓墨重彩刻画出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使脆弱的生命在“对接”中获得重生,这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体现“语文味”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一篇文章,没情感的读和声情并茂的朗读,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带给学生的感受、影响和审美也是完全不同的。要在培养学生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通过语言展示出来,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斑羚飞渡》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大量的、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悟文本。
  师:“怎么飞渡?听老师读:一老一少来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男同学,你们来,接读。”
  男生:“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
  师:“女同学,你们来。”
  女生:“差不多同时,老公羊也扬蹄快速助跑。”
  师:“男同学。”
  男生:“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
  师:“女同学。”
  女生:“老公羊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越出去。”
  师:“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偏高些,老公羊角度稍偏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
  师:“刚才这段话男同学读得可不流利啊,咱们还是要把这段话读好,因为这太关键了,像刚才那样一读的话,那是‘飞渡’吗?那简直就是送死!重来!”
  男女生重新练读一次。
  师:“还是读得不够好,来我们换个方式,这边(指左边)是少,是半大羚羊,这边(指右边)是老公羊。‘一老一少来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
  左右两组学生扮演各自的角色进行接读练习了一次。
  师:“差不多同时,所以老公羊应该怎样?”“紧接着一跳。”“你们(指右边的学生)就应该紧接上去。”“接着半大斑羚怎样?”“这一老一少要配合好,我们才能够跳成功啊,重来。”   左右两组学生扮演各自的角色练习了两次。
  师:“这次呢,配合倒是不错,但是呢,还有一些地方读得不够好,它怎么样跳的?半大斑羚怎么跳的?老公羊又是怎么跳的?有几个关键词语,大家没有把它读好。”“来,半大斑羚,哪一个半大斑羚来读一下?”(指名扮演半大斑羚角色)
  生:站起来与老师一起表演读。
  师:“在这边(指另一边)找一只老斑羚和我们的半大斑羚配合读一读。”
  两位学生声情并茂地表演读。
  师:“你看,通过我们这样一读,仿佛这一老一少两只斑羚就在我们的眼前。”
  在老师的反复引导,多种朗读形式的演绎下,学生好像被带入了那个惊心动魄的“飞渡”场面,仿佛已身临其境融入了那两个鲜活的生命,使学生沉浸在文本巧妙的构思中又若有所思,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三、放飞思绪“写”出语文味
  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语文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不断地经历温馨、感动、激励、向上的心理路程,孩子们在成长路上积累了丰富多彩的经验,这样才能精彩地体现于課堂。
  如,在教学《斑羚飞渡》时,教师除了让学生通过想象描绘“斑羚飞渡图”,引导学生给这一幅图赋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来形容画面的内容,在学完课文后还要求写一段读后感。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学生的读后感写得也特别精彩:
  “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呀!老羚羊们在危机时刻不仅保持镇定,而且还甘愿牺牲以保全局。这个故事让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汶川大地震中的四川人民和那些舍己救人的英雄们,他们不仅不顾自身安危,而且还都想着让别人或帮助别人逃生,他们不正像羚羊们一样吗? ”
  “现今社会,能像羚羊那样的人不多。这也让我感到很悲哀——为什么羚羊在危难关头都能想着同伴,而有些人却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同伴推向绝谷呢?”
  “以前,对斑羚的认识,我只知道它们是草食动物中的跳远冠军,最远能跳五米!然而,此时此刻,我对斑羚肃然起敬!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这些老斑羚这样面对死亡?很显然,为了下一代,他们有了莫名奇妙的勇气,可以牺牲自己来完成飞渡。闭上眼,那一幕情景,依旧栩栩如生。”
  ……
  总之,语文课可以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的人生片段,语文课可以飘荡出醉人醇香的陈年佳酿,无论是“字斟句酌”地“品”,是“身临其境”地“读”,还是放飞思绪地“写”,我们的课堂都可以“飘”出浓浓的语文味。
其他文献
【摘要】情绪失控是指自身无法控制情绪,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严重时还会打砸东西。引发小学生情绪失控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为内部因素(自身性格)和外部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如果不及时发现、疏通、解决不良的情绪因子,对于家庭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情绪管控,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情绪失控;原因分析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将建设一批高标准、引领性的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性的研学旅行师资队伍;打造一批高品位、示范性的研学旅行活动项目;建立一套高效力、创新性的研学旅行发展机制。努力形成基礎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措施到位、运行操作规范有序、活动品质持续提升、文化氛围健康向上、学校和学生积极参与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该意见将于1
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培养好班干部队伍,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班级没有强有力的核心力量,就没有凝聚力,良好的班风就难以形成,班级工作也就无法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首先必须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让班干部发挥其最大效能。  一、重视选好班干部  班干部是领导班集体工作的核心,是在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积极人物”。班干部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全班学生,乃至整个班级的管理。因此,选拔班干部时一定
电脑绘画教学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脑绘画是小学生运用不同软件进行制作,反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而通过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学生把自己对生活微镜头的理解加以构思和想象,进行电脑创作,有趣生动的画面能使学生爱上电脑绘画。新课程改革以来,农村小学电脑绘画教学有所改观,但整体水平仍不容乐观。农村小学在教学和学习条件相对欠缺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选择有效途径来提高电脑绘画创作
有一句名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见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巧妙安排课堂练笔,学生有话可说,兴趣深厚,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积累素材,培养创造性思维,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恰当地进行课堂练笔呢?  一、练在模仿典型处  初中语文课本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名家名作,是文艺精品,也是学生学习的很好
本报综合消息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更好地推动国防教育,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国防观念,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7部门的要求,10月10日下午,湛江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广东省第六届“南粤长城杯”演讲比赛选拔赛。  参赛选手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强军力量”的演讲主题,围绕爱我国防、强军兴军的新时代元素,讲述
【摘要】本文通过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现状调查,发现了教师对游戏教学价值性缺乏认识等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使数学游戏教学更加符合孩子身心发展水平,更加符合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现状调查;策略  小学数学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公民素质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关键性作用。数学教学活动课堂气氛往往压抑、沉闷、枯燥,教学方式为灌输式教学,使
【摘要】乡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稳定性,是现代教育教学中用来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本课题分析了我园的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客家文化渗透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用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本土文化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开拓幼儿美感教育的新路,达到认识、传承、弘扬客家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 客家文化;美术活动;渗透教育  随着全国各地教育机构对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弘扬民族精神的开展和深化,梅江区实验幼儿园进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灌输为主,不利于实现小学科学的课程目标。探究式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指导、组织和支持作用。本文以《我们知道的磁铁》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探究式教学的一些有效尝试。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灌输为主,老师讲得多,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极大约束,学习兴趣不浓,不利于实现小学科学课
【摘要】爱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教师要懂得言传身教,使爱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学生,同时也要乐教、爱教、积极、勤劳、进取,为教育事业做出无私的奉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人民教师的师德体现。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继承发扬敬业奉献的职业传统美德,塑造出“四有”优秀教师的好形象是我们人民教师所要追求的。  【关键词】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热爱学生;积极创新  人民教师是高尚伟大的职业。“教师”——她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