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窗》的“后窗”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侦探小说出现在19世纪中叶,大约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了柯南·道尔,第二阶段出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三阶段出了横沟正史。至此,在整个世界侦探小说叙事史上都没有提到一个人,这就是大导演希区柯克。
  在“世界”这个大盘子里谈侦探小说,希区柯克不能不提,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说,他还不能算是一个侦探小说家。
  喜欢希区柯克正是从喜欢他的电影作品《后窗》开始的。
  《后窗》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家养伤的摄影记者杰弗瑞从自己家的后窗发现:当晚,那个经常和妻子吵架的商人三次离家;邻居家的小狗在花坛里又刨又挖;商人的妻子已失踪了多日。于是,杰弗瑞对商人产生了怀疑,并最终参与破获了一桩谋杀案。
  至此,观众们可以拍拍屁股离开影院了,因为电影的任务已经完成,它把被生活完全绞碎的细节进行了精心的梳理和还原,并对从故事中浮出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和漂白。但是,理论家们不能走,因为撇下希区柯克式的电影语言不说,就叙事而言,《后窗》至少提供了两个学术话题:首先,按照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它极大地满足了“人”的窥私欲望和潜意识。其次,把一个云波诡谲的事件和如此密集繁复的人物关系仅仅放在一个窗口里来展示,作者占尽了便宜,或者说倒了大巧。
  可见,希区柯克的“后窗”留得多好。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机位设计和镜头语言,让观众的精力更为集中,兴奋点的流失率更低;另一方面又让观众从他的“后窗”里看到了足够多的东西(有的观众看到的可能比主人公杰弗瑞看到的还要多),分享了导演的思考和作品本身所附着的意义。这种“后窗”若是用在小说的叙事上,同样有着积极的意义。
  ——小说难道不需要满足吗?小说就是一种邀约和满足的过程(格非语);
  ——小说不需要隐藏和深度吗?“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海明威语);
  ——小说不需要巧劲吗?“尺书寄我三长篇,管中窥豹非其全”(宋人王之道语)。还有,鲁迅只用了一个阿Q就把辛亥革命的老脸画了出来。不仅如此。
  被誉为杂文小说家的劳马有一篇小说,叫《一封遗书》,说的是一个年轻人,读书特别刻苦,从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读到研究生,但是,他在学业上大开饕餮之胃的目的只有一个:自杀。这种鸟人鸟事,看似无聊,其实不然。它让我们在观瞻这个自杀潮人的同时,由此会被许多问题所梗阻,譬如家庭教育的误区,社会教育的盲点,整个教育体制出现的痈疽和死痂,还有对当下学历虚光和学术把头的吐痰和斜睨等等。
  《平行》(发表于《收获》2015年第6期)是著名小说家弋舟新近的一篇小说。说的是一个老人被送进了养老院后又跑出来的故事。事情就这么简单,也很流俗,因为这种事情你昨天可能就在某张小报上看过,但是,读完后你会发现,作家在隐藏到小说背后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话,在这个极简的故事里囤积了许多东西,包括各种尖锐的感受和杂陈的滋味。
  小说《石榴红了》是我们在自然来稿中淘出来的。我打电话给作者时,作者兴奋中有一种迷惑,因为杂志社的稿件来自全国,选中他的稿件多少也有点中了福彩的意思。当时我想告诉他的是,在这里,谜面到谜底近在咫尺:您在您的小说里架了一扇窗户,我从您的窗户里看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在这篇小说里,主人公老柳头是某区政府大院里的守门人。一年四季,“老柳和他的花园是窗外的风景,而那些窗子和窗子里的人呢,又是老柳眼中的风景。”就是在这种对视中,正直、善良的老柳头发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到有辱党性,小到有损人品,最后,老柳头出手了。
  作为一篇反腐小说,小说的“花蕊”处在于,它没有像一个披着道德大氅的法官,一边高声朗诵着正义的讼词,一边声色俱厉地指责那个腐败者;也没有像一个披头散发的泼妇,手卡着小腰,将禄蠹们迎面堵在公益的堂口,然后捶胸顿足,一顿骂杀;更没有像一个窥淫痞,仄身于窗后,将手指轻轻地压在唇边,兴致勃勃地偷窥那些红也绿也之事,而是为我们开了一扇“窗口”,又让我们从他的“窗口”里看到了很多“风景”。
  还有本期选发的小说《螃蟹》。螃蟹,这是个多么贱小的生物呵,然而作者并没有“以小卖小”,它竟然让我们在生与死的宏论和低语中游弋深邃,全体起立。
  当我们把众多大家、名家裹挟到这个问题里后,就可以尝试着对作家的“后窗”进行一些初步定义了。作家的“后窗”一指小说之巧。现在的读者缺“奶”者少,处在“哺育期”的更少,这就对作家提供的“奶源”提出了要求:太稠了不行,到了作品那就成了晦涩;太稀了不行,到了作品那就成了苍白和低劣;没有味道更不行,体现到作品这,就缺少了思想的维度和意义的纹理;味道单一了当然也不行。为此,作家应当让你的叙事更为智慧和俏丽,要能让读者从你设计的一个点上看到无数个点,自愿在你华丽的迷宫中走到黑。二是指小说之虚。也就是说,小说之事不宜做实,应该做虚,这样才能使你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卡路里”,才能让读者从你的后窗里看到更多的东西,把读者轻松地带入作品的深水区。
  当然,对于作家来说,“后窗”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譬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卡尔的《朝圣年代》以及曹雪芹的《红楼梦》。他们开的窗户就很大,景深就很丰富。其中,一部《红楼梦》几代人都仰着脸看,一直研究不透,难以定案,可谓上山者一万,迷路者八千。但是,不管窗户大小、深浅,作家都要善于预留,起码要有“后窗”的意识。这样,你的作品才会引发阅读的“私欲”,才会形成巨大的思维漩涡,才会无限拉长读者的想象线,令你的小说出现“泛可能性”,还有,——小斗出,大斗进。
  责任编辑 赵 萌
其他文献
已是初冬。午后下起了  零星雨。不远处的某地,  闲静乡村,裹着河道菜畦水泥桥,  同我记忆里那些断断  续续的鸟鸣,无端厮磨着。  窗戶半开,江南景物平远。  枯枝,在檐墙间隐现,  对应桌上倪云林《容膝斋图》的笔法。  这萧简质朴,是真实的美,  值得用一辈子精力去追慕。  关于一个人如何过一种合乎内心  所想的生活。关于  很多年前被鸟鸣惊扰而中断的  话题,仍有效,悬在时间里。  但这个电
期刊
電梯里“我们”目光躲闪  看手机或望天花板  这算不上“无话可说”。“我们”  还不具有说出一个简单的词的慷慨  合伙数年。像吵闹不休的夫妻  终于陷入寂静:只有厨房锅铲的声音  桌上碗筷声,或抽水马桶  一阵哗啦之后咕咚一声  没有证据依然下达了批捕令  铁窗外的警察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除了嘴唇嚅动几下,像齿轮卡住  除了拒绝签字,你还有什么说的  站在街口回望看不清  她往常站在阳台
期刊
以为风是绿的。去庐江看山,看到了一片又一片茶园,葳蕤茂盛丰盈,染得风都是绿的。那风吹得人欣然怡然。  绿的树绿的草绿的风,恍惚江南。茶汤翠绿,比茶湯更绿的是茶叶,盈盈一握,越发恍惚江南。茶汤入口,喉咙生出绿意,热水里有凉性,雪意上来了。雪意不仅上来了,雪意还婉约得很,有江南风味,斑斑驳驳像太湖石上渐渐化开的积雪。  凉性幽长,这是雪峰其名的由来之一吧。我猜。茶生于峰,这是雪峰其名由来之二吧。我猜。
期刊
谜面:山中无老虎。  谜底:猴魁。  猴魁的形状,让人想起彪形大汉,满脸髭须。  很多茶叶像地方戏,譬如苏州的昆曲,苏州那样的地方就应该有绵绵的昆曲。譬如安庆的黄梅戏,小城山水就应该孕育出那种朗朗的调子。譬如陕西的秦腔,关中大汉适合那样嘶喊。太平猴魁是黄山的地方戏,只是灵秀的黄山居然生出了如此粗枝大叶的一款茶,像温柔娇小的母亲带着她高大的儿子,猛一见,让人心惊。  第一次喝太平猴魁是在郑州。去朋友
期刊
瓜片,好,周正。  绿茶喝过很多,许多绿茶有些轻浮。瓜片不轻浮。添水后,云淡风轻,一弯新月照松林。喝瓜片时心里蹦出这样三句话。前一句记事,后两句抒情,前一句实,后两句虚,也是这款茶给我的感觉。一弯弯新月泡在水中,绿水是松林的倒影,好像童话世界。云淡,茶香得薄;风轻,茶味平和。  茶香不能太浓,浓了失之空灵,浓香馥郁,少了回旋余地,多了些香艳。好的茶香是有意无意间挥散的,有意无意,意味才饱满。淡香令
期刊
抬头,看到了薄雾中的茶园。  二一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去青阳黄石溪看茶。车进山时,天试探地掉了几滴雨,渐行渐深,山渐渐阔了。到底是江南,山崖峭壁也绿茵茵长有草木。车到黄石溪时,雨开始大了。山腰袅了层雾,那雾极薄,人的目光能透过去。美也正是美在这里。云要厚,厚云才有意趣;雾不妨薄,薄雾最堪清赏闲玩。  因为雨的缘故,茶园显得更绿。茶园之绿有一种艳,不是艳丽的艳,而是鲜艳的艳。鲜艳的茶绿,让人心旷神怡,
期刊
编好我的散文自选集《墨团花册》,一口气泄了,提笔疲倦,不想写东西。编书时,重读旧作,欣喜是有的,毕竟写了那么多。更多的是惭愧,写了那么多不痛不痒的文字。  前些时回了老家,每天和小城一帮文人玩玩。朋友约去皖南,没心绪,近来越发懒得远行。少年游,早已非少年之身;晚年游,年纪还不够;不尴不尬,也就不想出门。  背负着生活的身体,消受不住游山玩水的惬意。再说几百里外的皖南,吸引我的只有两点:  黄山与毛
期刊
北大街后巷190号对面是191号,那是一座洋楼。高大的门台,两扇黑漆的大门,其上有两个对称的铜饰虎脸门把。岁月将其摸得铮亮,即便在深夜也能发出幽绿的微光。我常常盯着那两张虎脸看,似乎它们能告诉我门后的秘密。  门后是一排的二层楼房,前廊的柱子是用青砖砌成。廊下的木门有些开裂,漆也有些脱落了。楼上的露台上有弯曲的铁栏杆。这是老旧的住宅,而屋主人深居简出,我从来没有见过屋里的男主人,但他的夫人倒是常在
期刊
北大街后巷住着三姐妹。  大街横贯城中南北,以道台衙门为界,往北的称为北大街,往南的称为南大街。道台门前有一座桥,称道前桥。桥下清渠漫流,泠泠传响。门前往东,正对着南北大街的,是一座打锣桥。从前的人看见道台里的大人出门巡游,借从这桥上过,必打锣开道,八抬大轿与骑马的护卫鱼贯而出,莫不威风。  这早已是百多年前的风景了。如今这里什么都没有,道台门后是小学,门前是柏油的马路。但马路两旁的法国梧桐,倒是
期刊
莫名想起翠兰了,想起岳西的翠兰。  翠兰真是好茶,大抵是生长于斯的缘故,年纪渐长,又远离故地,心里觉得亲近家乡的物事便是亲近家乡的土地。每每无聊,总要泡杯翠兰独饮。  洗净手,用透明的玻璃盏,取半撮翠兰铺满杯底,注入浅浅一层细水,茶叶在瞬间碧绿,仿佛一次再生,倏尔一股股沁人的幽香飘逸于鼻間,眨眼工夫,茶叶已苏醒舒展如新芽。续水,汤色更加淡雅,像齐白石的水墨小品,清而丰,淡且腴,在灯下细看,真有隔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