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戏,究竟能给武夷山带来什么?当“印象•大红袍”这场视觉的豪华盛宴在武夷山“开宴”时,相信每个武夷山人都会暗暗拨打心中的“算盘”。显然,这场戏带来了张艺谋“印象铁三角”的名气,带来了媒体们的跟风报道,也带来了一年几千万的门票收入。但除了这些直观的武夷山知名度的提高和看得见的经济收益,人们不仅还要问,这场戏的影响力是否撬动了武夷山的两大支柱性产业—旅游业和茶产业?
旅游业的第二个春天
1999年,武夷山迎来了旅游业的第一个春天。在这一年,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双世遗)的成功,使得武夷山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突破了百万大关。
然而,此后的十年间,武夷山的旅游依然停留在“白天游山玩水,晚上蒙头睡觉”的传统风光旅游上。对此,武夷山政府认识到,仅仅停留在观光上是不够的,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因此,为了给武夷山旅游找“灵魂”,当地政府通过积极运作,历时三年打造出了“印象•大红袍”。
“作为当时的政府领导来说,它的第一个简单的出发点我认为是填补空白。填补空白就是弥补旅游产业当中一个很大的缺陷—夜间文化旅游娱乐消费项目。”“印象•大红袍”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彬说。
“这场演出一定会造成游客逗留天数的增加。”郑彬说,“很简单,如果没有这场演出,原来一日游的游客一大早到武夷山,晚上就会离去。但是现在,为了看‘印象•大红袍’,游客起码要多住一个晚上,这就增加了游客逗留在武夷山的天数。而逗留天数的增加,就会带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此,郑彬举了一个例子。武夷山悦华酒店的入住率,在开演当年比前一年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加额在1千万以上。“这个数字仅仅是住宿,更何况武夷山还有成百上千家酒店。武夷山公认那一年房很难订,到了周末更是一房难求。”
据悉,从2010年1月24日试演成功后,“印象•大红袍”的演职人员就没休息过,天天都有演出,场场接近爆满。当年3月上旬,海西多城市的千名女游客云集武夷山,用欣赏“印象•大红袍”来庆祝自己的节日,活动组织方福建省中国旅行社表示,因为“印象•大红袍”,他们将重新编排武夷山旅游线路。
与此同时,厦门到武夷山的空中快线也开通了,随之出台的还有种种优惠措施,到武夷山看“印象•大红袍”,将成为都市人周末很好的休闲方式。
据了解,“印象•大红袍”试演成功之后,已经有多家旅行社与演出公司团购了大宗门票。据有关部门预算它将每年为武夷山至少增加5%以上的旅游人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5亿元。而作为一种品牌发展战略,“印象•大红袍”边际效应还不仅这些。
由此可见,武夷山旅游的第二个春天已经来临。
武夷茶热销
“印象•大红袍”不仅要让游客住下来,还将大红袍—这一武夷岩茶代表性品牌全面推介给了游客。
“我们的导演团队是很务实的,”郑彬说,“就像有媒体问王潮歌导演,是否有为大红袍做广告之嫌?她很痛快地承认,不是有这个嫌疑,这就是它的目的之一。”“我们总导演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宣扬大红袍,让全国乃至世界更多的人知道大红袍、了解大红袍。”
作为全国唯一的以茶为主体的山水实景演出,显然“印象•大红袍”必将带来大红袍知名度的提升。因此有专家称,武夷岩茶的新热潮即将开始。
在武夷山大红袍景区,游客明显地增多。不少游客,就是在看了“印象•大红袍”之后,对武夷岩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茶园走一走,看一看母树大红袍是什么样,已经成为很多游客在武夷山旅游的新选择。
在晋商万里茶路源头的下梅古镇,在九曲溪上游的茶厂,在这些与茶有关的景点,现在都能看到游客寻茶、问茶、买茶的身影。而到采茶、做茶的季节,这些景点还将为游客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
“茶青的价格,茶的种植、生产、采摘、生产、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都有很大比例地提升。”郑彬说,“从业人员扩大,茶青到精制茶、成品茶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个上涨是对整个GDP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前武夷山旅游,只是游山玩水,现在还增加了品茶、看戏。”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季和宾说:“‘印象•大红袍’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将茶文化推介给了游客。”
对GDP的贡献
“武夷山的旅游业和茶产业这两大支柱产业,对武夷山市GDP增加值的贡献,应该超过50%。”郑彬说,“而茶产业和旅游业GDP的增加值,又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文化项目的带动。”
“这一年多来,得益于‘印象•大红袍’,武夷山茶农茶叶的销售量提高了三成,演出也为武夷山带来了更多的游客。现在,爬天游峰、游九曲溪、看‘印象•大红袍’,已逐渐成为游客到武夷山旅游的三个‘必选项’。”郑彬说,“‘印象•大红袍’让武夷山更红、更火,进一步提高武夷山的知名度,成为福建省文化旅游、文艺演出的示范项目和福建文化新的品牌。”
“未来再过5年或者10年,你再看这个‘印象•大红袍’,它对武夷山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影响,必将更加显著。让我们期待着‘后印象时代’的新茶旅产业时代的到来吧。”郑彬说。
旅游业的第二个春天
1999年,武夷山迎来了旅游业的第一个春天。在这一年,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双世遗)的成功,使得武夷山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突破了百万大关。
然而,此后的十年间,武夷山的旅游依然停留在“白天游山玩水,晚上蒙头睡觉”的传统风光旅游上。对此,武夷山政府认识到,仅仅停留在观光上是不够的,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因此,为了给武夷山旅游找“灵魂”,当地政府通过积极运作,历时三年打造出了“印象•大红袍”。
“作为当时的政府领导来说,它的第一个简单的出发点我认为是填补空白。填补空白就是弥补旅游产业当中一个很大的缺陷—夜间文化旅游娱乐消费项目。”“印象•大红袍”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彬说。
“这场演出一定会造成游客逗留天数的增加。”郑彬说,“很简单,如果没有这场演出,原来一日游的游客一大早到武夷山,晚上就会离去。但是现在,为了看‘印象•大红袍’,游客起码要多住一个晚上,这就增加了游客逗留在武夷山的天数。而逗留天数的增加,就会带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此,郑彬举了一个例子。武夷山悦华酒店的入住率,在开演当年比前一年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加额在1千万以上。“这个数字仅仅是住宿,更何况武夷山还有成百上千家酒店。武夷山公认那一年房很难订,到了周末更是一房难求。”
据悉,从2010年1月24日试演成功后,“印象•大红袍”的演职人员就没休息过,天天都有演出,场场接近爆满。当年3月上旬,海西多城市的千名女游客云集武夷山,用欣赏“印象•大红袍”来庆祝自己的节日,活动组织方福建省中国旅行社表示,因为“印象•大红袍”,他们将重新编排武夷山旅游线路。
与此同时,厦门到武夷山的空中快线也开通了,随之出台的还有种种优惠措施,到武夷山看“印象•大红袍”,将成为都市人周末很好的休闲方式。
据了解,“印象•大红袍”试演成功之后,已经有多家旅行社与演出公司团购了大宗门票。据有关部门预算它将每年为武夷山至少增加5%以上的旅游人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5亿元。而作为一种品牌发展战略,“印象•大红袍”边际效应还不仅这些。
由此可见,武夷山旅游的第二个春天已经来临。
武夷茶热销
“印象•大红袍”不仅要让游客住下来,还将大红袍—这一武夷岩茶代表性品牌全面推介给了游客。
“我们的导演团队是很务实的,”郑彬说,“就像有媒体问王潮歌导演,是否有为大红袍做广告之嫌?她很痛快地承认,不是有这个嫌疑,这就是它的目的之一。”“我们总导演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宣扬大红袍,让全国乃至世界更多的人知道大红袍、了解大红袍。”
作为全国唯一的以茶为主体的山水实景演出,显然“印象•大红袍”必将带来大红袍知名度的提升。因此有专家称,武夷岩茶的新热潮即将开始。
在武夷山大红袍景区,游客明显地增多。不少游客,就是在看了“印象•大红袍”之后,对武夷岩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茶园走一走,看一看母树大红袍是什么样,已经成为很多游客在武夷山旅游的新选择。
在晋商万里茶路源头的下梅古镇,在九曲溪上游的茶厂,在这些与茶有关的景点,现在都能看到游客寻茶、问茶、买茶的身影。而到采茶、做茶的季节,这些景点还将为游客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
“茶青的价格,茶的种植、生产、采摘、生产、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都有很大比例地提升。”郑彬说,“从业人员扩大,茶青到精制茶、成品茶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个上涨是对整个GDP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前武夷山旅游,只是游山玩水,现在还增加了品茶、看戏。”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季和宾说:“‘印象•大红袍’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将茶文化推介给了游客。”
对GDP的贡献
“武夷山的旅游业和茶产业这两大支柱产业,对武夷山市GDP增加值的贡献,应该超过50%。”郑彬说,“而茶产业和旅游业GDP的增加值,又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文化项目的带动。”
“这一年多来,得益于‘印象•大红袍’,武夷山茶农茶叶的销售量提高了三成,演出也为武夷山带来了更多的游客。现在,爬天游峰、游九曲溪、看‘印象•大红袍’,已逐渐成为游客到武夷山旅游的三个‘必选项’。”郑彬说,“‘印象•大红袍’让武夷山更红、更火,进一步提高武夷山的知名度,成为福建省文化旅游、文艺演出的示范项目和福建文化新的品牌。”
“未来再过5年或者10年,你再看这个‘印象•大红袍’,它对武夷山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影响,必将更加显著。让我们期待着‘后印象时代’的新茶旅产业时代的到来吧。”郑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