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面临着整体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挑战。求生存,求发展,是每所学校都面临的现实问题。为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确立新的办学思想和发展策略,彰显职业教育特色。为探索职教改革新思路,学校特派五名教师深入企业,旨在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专业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生产运营、人才需求、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在企业实践学习期间,派入企业学习的学校教师,代表着学校,是学校形象的一个窗口,应致力于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和企业文化,拓展社会视野,增强管理理念,锻炼综合能力,提高全局意识,为维护、树立和美化学校良好形象,做出积极的贡献。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活动,对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感触颇深。
  一、教师进企,提升文化。
  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形象是道德、文化和人格的同一。到企业实习实践,在企业中要注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再学习,以充实教学中的实践含量和实践内容,提高把课本知识转换成实践的能力,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做一个既有广博的知识底蕴,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既懂得市场经济的一般知识,又能够善于管理的复合型教师。学习借鉴企业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危机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并把合理的东西带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来,把专业知识提升为文化教育,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指引方向。
  二、学生进企,感受文化。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走进企业,去亲身体验企业的氛围和要求,由教室里听讲的学生成了企业中的一员,成了参与的主角,不能说没有一点难度。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他们会切实感受到企业学习可以进一步规范行为,可以促进自律,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并且能够体验学习到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行业龙头,必有其独特的科学文化,尤其是当今的棉花加工和油脂制取企业。公司讲究勇者面前不言苦,强者面前不言败,咬住发展不放松的创业精神;讲究素质是基础,知识是财富,能力是英雄的用人理念;上下齐心协力,用心工作,用心学习,求实创新,诚实奋进,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所有这些会让学生学到课本知识之外的知识,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爱岗敬业、建功立业奠定了基础。
  三、借鉴企业理念,创新办学模式。
  研发校本教材,适应市场需求。要积极运用企业的理念和办法经营学校,把办学模式与企业联合,尤其是机械类的专业,学校教师能下企业,企业技师能进学校;学校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车间场地等多方面的支持,探索建立学校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合作互惠,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适合目前中专学生适用的教材,最好是企业需要什么,学校里就教会学生什么。学校既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企业也获得了技术上的帮助,员工素质也得到提高。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完成学业,校企互补,各有所需,各获其利。为学校、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我们应继续坚持贯彻两基一特方针,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知识能力的提高,并且要培养学生的吃苦意识,工厂的生活远比学校生活艰苦,至少要有吃半年苦的心理准备。一切为了发展,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我们都要强化诚信教育,养成规则意识;培养竞争意识,养成合作精神;培育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风尚;培养公共道德,养成环境意识;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宽容精神,培养有学校特色的学生。扩大宣传我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办一个让学生、家长和社会都满意的学校。
  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越来越认同这样一个道理: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而且还有一种该企业所独有的文化特征,以及通过它们而塑造的企业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认知度,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学校与企业是相通的,良好形象的目标是“内求提升,外求发展”,都要一手抓质量品牌,一手抓服务品牌。学校是抓教育质量,让社会、让家长满意;企业是抓产品质量,服务社会。要求进企教师应更加严格自律,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做好形象,学习到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精髓,以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和长足发展。
  职业学校是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就明确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直接就业于企业。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而他们与企业的关系决定了校园文化必须引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简单说就是用科学文化管理企业,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默认并在行动上付诸实施的一种价值观。企业的文化氛围包括员工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礼仪习语、团队精神等内在的意识方面,也包括厂容、厂貌等外在物质方面,它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表现于企业的各个方面。学校形象本身是多种要素构成的集合体,是学校综合势力和整体面貌的体现。校园文化的建设体现着学校教育性、艺术性和个性的统一。如校旗、校徽、校服、校歌等提高学校美誉度;学校的建筑布局和环境布置体现着学校的审美价值和精神追求。学校形象中所体现的办学理念、价值目标、行为方式以及文化氛围,无疑都会对师生员工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形的陶冶和有形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学校形象能够强化学校内部的凝聚力,使教职员工和学生能够自觉地实现与学校的心理认同,从而能够加强学校的向心力,有利于学校内部的团结统一;良好的学校形象还能够强化学校内部的行为规范,对师生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健康的学校群体氛围,有利于加强学校的管理。进企的教师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无论对于学校还是企业,良好的形象都是宝贵的无形的资产。
  所有这些可归于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联姻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是新形势下,实现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就业的一条途径。
  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充分的文化素养,有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因为学校不是为某一个企业或某一个岗位输送人才,学生的就业是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学校通过提升学科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企业中具体的工作岗位、工作的完成是受行为人的意识、知识、技术和价值观支配。在职业学校的发展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是有共同基础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引入企业文化,让学生明确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必然的。两种文化要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激励,是指教师以综合的教育手段为刺激诱因,满足学生积极心理需要,激发其内驱力,促使其把外部刺激内化成个体自觉行为的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这种教育教学手段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而且有利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达到完善人格的作用。具体方法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激励、从学生的目标明确着手激励、从师生的感情融洽入
期刊
实用类文本在高中语文必修中比例并不大,在必修一至必修五中,涉及到实用类文本的有必修五中的“科技之光”专题中的三个版块、必修四中的“我有一个梦想”中的“英明与事业”版块和必修四中“走进语言现场”专题的三个版块。站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果按照常规的实用类文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与新课程的理念相背离,而且不能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必修文本改革的特色之一,是文本的编排体例,由原来的以
期刊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知之始。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问题往往是老师课前精心设计好的,在课堂上一个个地提出来,学生只要回答出来就可以了。这能说是以学生为主体吗?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难道就没有问题要提出来吗?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了让学生提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阅读文本,解
期刊
2002年以来,随着国家“以县为主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的改革”,基础教育的经费有了基本保障。使农村教育的广大干部和教师再获新生,教师又重新找回了自尊,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教育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新的形势,凌源教育在经过治理整顿之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近三年来,凌源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其表现为:①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教书育人的自主性明显增强,学
期刊
【摘 要】在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关于“反思型教师教育”的话语已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成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诉求的焦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reflection)一词成为了国外教师教育研究使用频率很高的专业术语,“反思型教师”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反思”一词近年来开始引起我国教师教育研究者们的关
期刊
曾听到过三种有趣的说法: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那么什么是减负增效呢?本人认为减负增效中的“减负”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减少,也不等于学习时间的减少。“减负”不单纯是学生课业负担数量上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渐进而深刻的革新,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否则,学生的课业负担今天可能被减下来了,但
期刊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教育要注重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帮助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和品质,强调知识的内化和人的潜能开发,强调人的身心和谐而全面发展,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往的教学方式无法顾及学生个别差异,难以因材施教和促进所有学生最好地发展。由此产生了新的教学模式,分
期刊
【摘 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留守儿童”较多,“留守儿童”的“三缺”状态非常严重,作为班主任,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更是责无旁贷。在此,我以责任与爱心为桥梁,引领“留守儿童”上路,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营造充满爱的氛围;抵御诱惑;增强责任感与同情心;开展感恩教育。  【关键词】责任 爱心 引领 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皮革马利翁效应是教育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育效应,它是由一则古希腊神话而来。传说在古希腊有一位国王叫皮革马利翁,他擅长雕刻,有一次他精心雕刻了一个美女,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于是他每天都深情地凝视她、抚摸她、对她倾诉衷肠,并且真诚的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让她成为一个绝色美女,皮革马利翁也因此梦想成真,娶到他最心爱的美女为妻。这虽是一则神话,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人们的认同,数学教育也正进行着一场重大变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而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