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作茧自缚,才能破茧成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e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茧自缚的本意是: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在学习了“洋思教学模式”、“杜郎口教学模式”之后,最近又读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对教学模式的运用,我对“作茧自缚”这个成语有了新的理解。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成蝶,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作茧不是为了自缚,而是为了更好地成长,有待一日破茧成蝶。
  一、织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我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一遍一遍地背书、写作业、答试卷……这些至今还历历在目。这样的学习方式有时对学生来说是痛苦的,因为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更多是学生在被动地、机械地接受,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想,要改变这种古老的学习方式,教师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一段时间里,我先后学习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洋思教学模式”;利用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突出学生合作学习和展示的“杜郎口模式”;把知识点变成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通过合作掌握知识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这些新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冲击着我的头脑,颠覆了我以前对学习的认知。由师本位的课堂变成生本位的课堂,唤醒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获得新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通过理论学习,我的触动颇深。理论学习就是一根根银丝,伴着教学模式的那些线,使我憧憬着织出美丽的茧。
  二、入茧——应用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在学校里我一直是课改的试点教师,在很多教师都在质疑新的教学模式是否可行的时候,我是学校里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先锋。就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怎样导入新课,怎样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围绕重难点如何质疑答疑等,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有过很多节并不成功的课,也为理不出头绪而烦恼,但是看到学生在课堂中变得积极活跃,有高涨的学习热情,令我信心倍增。
  以前在教授英语课文的时候,教师注重的是如何讲解知识点和考点。我有一个自身的真实例子。在上初中时,我的老师曾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那时我可能比较愚钝,一直没有学好,尤其是在人称变化的时候,只是牢牢地记住“一主二宾三不变”,至于怎么应用,一头雾水。真正弄明白使用方法是自己被强赶鸭子上架当英语老师后,自己不得不给学生讲解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因为不明白,所以看了大量的书和习题,反复琢磨的时候,突然间悟透这种人称变化的关系。在原来教学生的时候,还是重走我的老师教我时的老路,不遗余力地把自己体会到的东西讲给学生听,而忽略自己是怎样学会的过程,效果自然不用提:极少部分的学生掌握,大多数和我当年一样。在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后,我采用疑问的教学方法,把这个问题以例句和问题的方式抛给学生,让学生观察、讨论,提出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总结出规律。
  三、破茧——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发展
  在应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不适合自己和学生的东西。比如在应用“天卉中学”教学模式的时候,发现那种模式忽略英语教学中对于听说读的训练,虽然他们开设了口语课,可是练习力度不大,所以我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增加了课前三分钟的表演,课堂上增加了对话表演和朗读比赛等很多活动,把英语歌曲引进了课堂,偶尔穿插英语故事,从而大大加强了学生对语言在听说方面的训练。通过改进,我的课堂教学变得更灵活,在2011年,我和学生的《My Future》《My Favorite Food》等课获得省级一等奖,学生的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级涌现出了很多小老师,他们对语言点的讲解比我还透彻。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被我加以运用在学生的生活当中:主题班会课、劳动、卫生、纪律等都组织小组合作,学生因为经常合作而产生默契,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参与意识,善于合作和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同的想法质疑答疑,这些都归功于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培养出更多的有个性和想法的学生。每一点改进都是一个奋进破茧的过程,走进模式不是为了让自己多了束缚,而是期待着破茧成蝶。
  回想应用教学模式的过程,困境与挑战并存。从孜孜不倦的学习,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摸索和应用,摆脱学科的束缚,冲破知识的局限,一切从陌生、生疏到逐渐熟悉、熟练,在时间的浸润下逐渐丰满自己,渊博自己。一步步的脚印正是成长的阶梯,一次次磨炼印证着成功的足迹。正像蚕的生长过程:卵——蚕——蛹——蝶,挑战了自我,战胜了自我。学习教学模式,应用教学模式正是编就一只成长的茧,为的是破茧成蝶,振翅高飞。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职业教育多年来一直在尝试不断改革和发展,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都有着明显的变化。但是由于多年来旧有模式的限制,职业教育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弊端,甚至职业学校的长足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文章针对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美容美发专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对其未来的发展改革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美容美发 教学反思  引
摘 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一直是新授课的重点和难点,它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符号表征的关键。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提供科学的指导。  关键词: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难点突破策略  一、成因剖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相匹配。  人教版教材是按照“从分子→原子→原子结构→离子→化合价→化
摘 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是建立在直观行动思维基础上的,所以低年级学生更多的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对数学、数字的概念往往通过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厚薄加以理解。这种对数量和几何形体的最初观念,都是在平时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虽然这些概念或观念往往是模糊的、不系统的,但这些都是他们对数学、数字最初的印象。让学生把数学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并结合起来,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通过形象的、具体的事物表现出
摘 要: 赏识教育是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鼓励和宽容。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的感受充分关注与理解。如果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就能激励学生积极学习。赏识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尊重、鼓励和宽容。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赏识教育 民主教学 鼓励创新  赏识教育是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鼓励和宽容。赏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尊重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成为中学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牛津英语教材的教学就是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活动”与更多的“参与”机会,多“活动”与多“参与”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学习品质。本文从课程改革的发展阶段入手,提出了课堂活动的设计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互动,很大部分取决于教师对活动的巧妙设计。本文从如何对课堂活动进行巧
摘 要: 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改革食品工艺学课程考核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能够从事一线生产、研发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食品工艺学 应用型人才 考试改革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本质是学以致用,“用”的基础是掌握知识与能力,
摘 要: 本文从师之爱、师之公、师之平、师之信和师之语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用爱感化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 爱 感化 学生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我从教十几年,在教育教学生涯中深深感受到:爱伴随我的教育生涯,我爱我的孩子们,不是溺爱但胜过母爱,这种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是持久深厚的爱,它蕴涵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十年树木,百年
摘 要: 文章通过调查分析,得出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存在单一、呆滞、逃逸等问题,为构建健康和谐的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努力:一是充满活力的课堂;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三是促进多维互动的课堂。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堂生态 共生 和谐  关于课堂,有诸多不同的研究视角,如教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等等,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中的有机体是
摘 要: 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一直是高校教改讨论的课题,本文探讨了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针对我校学生和课程的特点,以先进的教学手段为辅助,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学生感兴趣的及和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并且采用多元化的成绩评价方式,以达到32大于54,即目前32学时的效果优于以前54学时的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顺利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改
摘 要: 电影《纳尼亚传奇》改编自英国作家C.S.路易斯的同名系列奇幻儿童文学作品,其蕴含诸多象征性符号,以紧凑的情节、奇幻的想象征服了亿万观众。本文以第一部电影《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为例,对其中的文化意象进行解读,并从文化隐喻的角度剖析了影片所折射出的西方文化背景。  关键词: 《纳尼亚传奇》 隐喻 解读  早在古希腊时期,隐喻就被用于神话和诗歌中。传统的理论认为隐喻仅仅是语言问题,是修辞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