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春运”那些事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最重要的交通信息就是车票,船票和飞机票。伴随着2月春节的日益临近,回家成了客居在外的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
  每一张票都代表着一条通向家乡的路,在春运即将开始的日子里,我们带您回眸往昔,在历史的碎片中寻找那时的“春运”样貌。
  古代:“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严格来说,中国古代的“春运”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春节期间大批人员返乡。不过古代确实有春节新年的放假制度,比如唐宋两代春节是7天假期,清代春节假期可以到1个月之多,有假期就有返乡过年的人,这便是古人所面临的“春运”了。
  虽然有春节假期,但对于古人特别是客居他乡的人来说,由于当时交通条件的限制, “春运”往往也完成不了。盛唐时期诗人王湾,有一年春节就是在镇江北固山下度过的。他的家乡是洛阳,距离镇江约800公里,纵使王湾走当时最方便的大运河,即经过邗沟转通济渠到洛阳,由于大运河水浅,河面运输繁忙,王湾到达洛阳也至少需要20多天,一来一回已经出了正月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归家不成更思乡,于是王湾以一首《次北固山下》与千里之外的家乡人一同过年:“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隋朝诗人薛道衡比王湾还要惨一点,他是山西人,隋初在江南做官,相距上千公里,一年正月初七,思乡的他作一首《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唐代诗人戴叔伦有一年春节是在旅途中度过的,除夕当晚在驿站守岁,他的《除夜宿石头驿》写道:“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些诗人把自己“春运”不遂无法回家过年的郁闷灌注于笔端,写进了历史。
  当然,无法通过“春运”回家的人中,也有乐观的。比如徐霞客,这位明朝地理学家、著名古代“驴友”,曾经一次性出远门周游了4年,1639年腊月二十九,他抵达云南鸡足山,一想到春节将至,回乡无望,老徐也不免“凄然”,不过除夕当晚他跟当地山民煨芋头煮蔬菜之后,也忘却了思乡,非常快乐,自称“度除夕于万峰深处,此一宵胜人间千百宵”。
  民国:人挤人,买票难,换车忙
  在近代中国出现了铁路及公路等运输方式之后,接近现代意义的“春运”出现了。这已经跟现代“春运”有点类似了——1927年,广东就在农历腊月二十六到二十八日加开临客一次。1934年,京沪线也在过年期间加开返乡快车。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出台命令,强令不准春节期间放假,提倡要过公历新年而非旧历新年,称之为“废旧立新”。因此大年初一都要上班。但是,春节的团圆是如此有诱惑力,以至于返乡过年的“春运”人潮一直没有停止过。
  虽然当时铁路运力极差,跟今天运力无法相比,但依旧人满为患。民国时期的一本小说《平浦列车》(李同愈著)中就写道:“日子离新年只有一礼拜了,谁不想回家里快快乐乐吃一顿团圆饭?拉车的也好、做伙计的也好、做工的也好,既然大家都有一个家在乡下,一到残年,就本能地想回家去。”这本小说里还描写了“春运”列车上的景状:“每一节三等车中都挤得满满的了。从来没见过这样挤法,连针插不进一枚了。”
  对于什么叫挤到针都插不进,另一位民国时代的作家程瞻庐描述得更加细致。他说:当时的一节三等车厢里可以坐5层人,最高一层,人们直接坐火车顶上;第二层人,爬到座位上方的行李搁板上趴着;第三层人坐在座椅靠背上;第四层人坐在座位上;第五层人坐在过道的地板上。程瞻庐写道:“因为拥挤的缘故,我左脚上的袜带脱了,使一個金鸡独立势,提起左脚,把袜带搭好了,然后踏下,却已失去了原有的立足地;原来我左脚的地盘已被他人占去了。踏在那儿,是人家的脚背;踏在这儿,又是人家的脚背。我懊悔爹娘给我多生了一只脚,以致现在没有摆处……”
  纵使再挤,却也是幸福的,因为毕竟买到了回乡的车票。这里可以参考一下民国时代的作家梁实秋的买车票心得:“买票的时候,气力稍微虚弱一点的人,就有性命之忧。”女作家冰心1929年12月回家,12月14日订票只能买到19日以后的船票,而且还是比较贵的“官舱”,而为了去天津坐这一班轮船,她因为买不到从北京到天津的一般火车票,还去买了高价票。
  冰心那趟回家,从北京到上海用了4天,这就算不错了。鲁迅1919年年底从北京回一趟绍兴老家,路上需要中转4趟火车外加1趟轮船,此外还要雇人力车、轿子,这趟“春运”完成用了将近一周时间。比鲁迅还费时间的是文学家吴虞,1922年他从北京回老家成都,全程用时25天,花费了200银元,相当于当时北京市民一个五口之家一年半的生活费。这样的“春运”费用可不是人人承受得起的。作家沈从文1930年代在北京,从不回家过年,沈从文说从北京回湘西实在费用太高超过预算,怕回得去回不来。
  纵使如此,“春运”回家的脚步依旧纷杂不息,因为所有人都明白:票再难买,路再艰辛,也是值得的。因为过年了,一定要回到那个我们当初出发的地方。那里,有家有爱有团圆。
  (责编:石磐)
其他文献
南京读者陆世良:我今年77岁,一到秋冬,后背、胳膊、腿、全身瘙痒难耐,只有不停地抓、挠才能够感觉稍微好一点儿,已经持续三四个月了。尤其到了晚上,更是痛苦不堪,不但自己双手并用,还需要家人的帮忙,严重影响了睡眠和生活质量。痒痒虽然不是病,但痒起来也真要命啊!  专家解答:老人皮肤瘙痒较为常见,秋、冬季节更为多发,原因大致包括三方面:  1.气候因素:皮肤变软、干燥起皱,在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痒。在冬季室
期刊
春节将至,游子们陆续踏上回家的路途。子女们敲开家门,见到阔别的父母,全家吃着熟悉的饭菜,团聚的激动和喜悦瞬间弥漫。  一年走到尾,当电话那边的孩子终于出现在面前时,父母渴望子女能多和自己待一段时间、多说几句话,以慰藉平时的思念与孤单。这,就是老人对春节的期待。  可是这份喜悦往往难以持久,没几天,没话讲、不耐烦、抱怨、牢骚甚至争吵逐渐升级,很多人困惑:为何相见容易,相处难?  相聚只有尴尬?  春
期刊
深秋,京西美丽的西山林场,闻立鹏先生的画室中。我凝神站在闻一多先生的巨幅画像前,望着先生炯炯放光的眼神,一段跨时空的历史风云奔来眼底,在心中激荡……  我问闻先生:“人生中,您父亲留给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是父亲遇害之事!”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继承父志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往事清晰地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长留在后人闻立鹏先生的记忆中。那是民主与独裁碰撞得火花四溅的年代,1946年7月1
期刊
从学会与父母沟通做起  唐南梅  其实,跟父母聊天没话题,重点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你有没有想说的冲动。如果你视父母为你生命中独一无二的人,你怎么会对久未见面的他们没有新感触:妈妈好像又添了白发,爸爸的背似乎有些直不起来,家里的沙发有些破旧,衣柜里落下不少灰尘……有这么多的疑问,你不想问一问,不想亲手帮家里做点什么?  班尼迪克特说:“受人恩惠不是美德,报恩才是。当人拥有感恩之心的时候,美德就产生了
期刊
孔子说:“仁者爱人。”在以爱人为基石的学前教育领域,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奠基人卢乐山先生已经度过了她人生的第98个秋天。  “一定要赶回去,给‘妈妈老师’祝寿。”2012年6月,年逾古稀的心理学家林崇德心里不时叨念着这句话。为此他压缩行程,匆匆从上海折回,一下飞机,便冒雨赶回了学校。当走到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门口,远远地看到主席台上熟悉的身影时,林崇德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彼时,95周岁的卢乐山
期刊
每当我和老同学、老邻居、老朋友聊起儿女们的孝心时,大多数时候都说:孩子们不是买好吃的就是买穿的,有时还寄钱来,以表孝心。其实咱们现托国家政策的福,有退休金、有医保,有吃、有穿、有房住,根本就不需要他们买吃买穿,有时他们花大价钱买东西,不是不习惯就是不合适。他们能身体健康、工作顺当,让咱们省心、安心就是最大的孝心了。  很多老人都认同我的看法,觉得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时代不同了,老年人对儿女尽孝的要
期刊
用时髦的话说,我老伴长得有点“萌”,圆滚滚的身材配着一张娃娃脸。我俩过日子就像说相声,我是捧哏,她是逗哏的。我是直言快语,她是冷幽默。  “十刀头”剃须刀  这些年,老伴也学会玩浪漫,偶尔也会为我买礼物。我过生日,她花了300多元,为我买了一把三刀头的电动剃须刀。虽然我很喜欢这件礼物,但觉得老伴这些年除了送我剃须刀外,就不会送些其他礼物,未免缺少创意。  老伴看出我的心思,问:“咋了,你不喜欢这玩
期刊
深秋时节,落叶纷飞,又一个立冬节气到来。父母二老分别在1967年和1985年的寒冬去了天堂,从此与我们天人永隔。时光流逝,淡去我们许多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二老的无尽思念。  父亲的情,就像他雕琢的一块碧玉,纯洁无瑕,清澈透亮;母亲的爱,就像她身边的那盏油灯,在父亲走后,照亮前方的路继续引导我们前行。  山海谆谆,逝者静静。祝愿天堂里的父母,安宁,吉祥,太平。  “别让手艺荒废了,  要为国家做点
期刊
2012年9月,95岁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因为感冒引发肺炎不幸逝世。这位心态超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于一身的大师,却因小小的感冒失去了生命……  据报道,老人肺部感染的死亡率为36%;也有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人肺死亡率高达30%~61%,是65岁以上老人的第四位致死病因,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首位死因,而90岁以上老人有半数以上死于肺炎或肺部感染。  感冒可以说是最普通不过的疾病,不分性别、年
期刊
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亿,占总人口近15%,被养老业内称为“养老产业元年”。这一年,我们既品尝了年初养老金“十连增”的惊喜,又吞下了一些空巢老人惨死家中的苦涩;既领略了“中国大妈”广场舞的风采,又为“城乡养老走向并轨”后农村老人有望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而欣慰。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密集出台养老新政,在养老保障、居家养老规划、养老机构监管、购买养老服务方面,为老年人带来更多的福祉……  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