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森尧:偏执\自信的读书人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森尧:东海大学外文系学士,爱尔兰大学文学硕士,法国波特尔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班研究,现任教于逢甲大学外文系,著有《读书》、《2005/刘森尧》、《母亲的书》、《天光云影共徘徊》、《导演与电影》、《电影生活》等,译有《电影艺术面面观》、《布纽尔自传》、《柏格曼自传》、《电影语言:电影符号学导论》、《到芬兰车站》、《威玛文化》、《闲暇:文化的基础》等。
  
  初识刘森尧,是看他2005年的日记,他写生活、情欲、哀乐中年的感受,365天的片段,多为读书观影的笔记;荤素不忌,爱恨分明,竟有点武侠江湖的豪迈之感。后来看他的《读书》、《母亲的书》、《天光云影共徘徊》……系统、独到的对文学、电影的分析,理性的笔调依然不掩饰自己的喜恶。我问刘森尧,如果真像朋友提议的去写一本《那些我不喜欢的文学名著》,书单会很长吗?他说:“会很长啊。像《红楼梦》、《异乡人》、《麦田捕手》、《尤利西斯》、《包法利夫人》……而且只要挑十本来写,很多人的反应就会很强烈。但是,人家喜不喜欢一样东西,你又何必那么紧张呢?”我心里暗暗叹服,可真是偏执又自信!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热爱。
  
  读书的古典主义路线
  
  现在藏书颇丰的刘森尧,并非出身书香世家,小时候家里没有任何的书报杂志,当时的精神食粮主要是学校里订阅的《国语日报》,这也是他进入文学世界的开始。《国语日报》是一份针对小学生的报纸,由于使用注音,可以让小学生很容易阅读。台湾当年出版了一套“东方少年文库”,是由中西经典文学改写的简易版,经常在《国语日报》上连载,作者有时候会把原典介绍给小朋友。出于好奇,刘森尧在五年级时读到了人生中第一本书——《西游记》,加上西方的《基度山恩仇记》(编注:大陆译为《基督山伯爵》),成为他文学启蒙的两本书。“启蒙之后就没完没了了,因为你的兴趣被挑起来了。这两本书影响之大真的无法形容,就是让你突然间变聪明了,觉得:这个世界上有这么珍贵的东西,我以前怎么都不知道?我以后要好好掌握!”初中之后,刘森尧又读了一系列的课外书,如《水浒传》、《济公传》、《三国演义》、《钟楼怪人》(编注:大陆译为《巴黎圣母院》)和日本侦探小说等。
  爱读书不分中外。刘森尧在东海大学念外文系的时候,由于专业的原因,读了大量的英美作品;在当年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一些“禁书”也引起了他的好奇,于是也读到了很多由香港同学带来的1930年代作家如鲁迅、沈从文、老舍、茅盾等的作品。
  但刘森尧说,高中和大学看书都有囫囵吞枣的味道,东读西读,读《卡拉马助夫兄弟们》,读《罪与罚》,读不起劲,只是虚荣地觉得“我读完了”,但“真正吸收了吗?”在大学毕业后的几年之间,人的内心世界和智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头读这些几年前读不下去的书,就觉得很好看了。他决定好好重读这些书,还把日记当读书笔记来写。“读文学真的要经过训练。我是在大学毕业以后才学会看书的。”
  刘森尧在他的著作里谈卡夫卡、托尔斯泰、杜思妥耶夫斯基……他一直在对经典进行重读。“以前年轻的时候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但现在觉得很多书都要重读。年纪越大,喜欢的范围一定会缩小,像以前我看《愤怒的葡萄》、《人性枷锁》觉得非常喜欢,现在就觉得太浅了。在这个情况下,就只能开发新的,另外就是重读。通过重读的方式,来肯定它是不是一本好书。读书到最后还是要走古典路线,经过时间淘洗留下来的才有价值。”现在刘森尧读《世说新语》、《文心雕龙》和四书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都是大学时候立志要读但只有点到为止的作品。
  进行重读有一个很大的机缘是他从2002年开始带领的读书会。参与读书会的都是年纪相仿的朋友,所以选择的书都是品味一致的,一个月一本,因为要上课,重读以外还要做笔记,心得就很强烈了。
  刘森尧也不讳言,要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中找出有兴致、有热情读这些书的人不容易。他们会读流行类的,但没办法读两、三百页的文学作品。他观察台湾的图书市场,逛大书店的多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年纪越长就越少,中年读者要买书的话都只能到冷僻部门找;反观法国,情况刚好相反,逛书店最多的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而且法国人读书就是读文学。“这涉及到书出给谁看的问题。在西方,他们读文学是先从古典开始的。现在两岸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接触古典作品,所以阅读基础就没办法扎实。初高中的古文教育非常重要。”
  
  电影永远只是电影
  
  刘森尧在大陆最为人知的身份是电影书的翻译者,而他也是台湾七、八十年代很重要的影评人。电影之于刘森尧,是仅次于文学的最爱。
  1975年,刘森尧报考中国文化学院的艺术研究所戏剧组,真正理由是仰慕姚一苇教授的才学。在东海外文时接触了西洋戏剧,而中国文化学院是一所中西兼顾的院校,他向姚一苇教授学习文艺理论、戏剧美学,从俞大纲教授课堂内外吸收中国戏剧史知识。他也在这三年中,在“台映”、“永安”电影院过上了“丰收又疯狂”的看电影日子,通过翻译电影书、看电影杂志吸收了大量电影学问,开始看出了电影的奥妙。“文化三年真的是黄金岁月,是心灵跃升和开眼界的阶段。所以我认为有时候不能太自主,永远有容纳新东西的机会。”
  未及撰写研究所的毕业论文,刘森尧又飞往伦敦,进入电影学院。他在一年内看了一千部电影,他说,到了英国,才看到了好电影。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没有进口好电影,本地所拍的电影就更不用说了,当时写影评是很苦闷的,因为所能看到的电影太烂,影评都在谈不喜欢的电影。现在他谈《教父Ⅰ》、《野草莓》、《秋光奏鸣曲》、《乱世儿女》……都是经典之作。“好的电影和好的文学作品一样,百看不厌。《教父Ⅰ》我已经看了不下百遍。”
  刘森尧的人生,总由一些心中最爱牵引着前行。后来他到爱尔兰,是为了《格列佛游记》的作者Joanthan Swift;在四十几岁的时候到巴黎,是希望把梦寐以求的语言学会、读懂。在法国六年,生活只在学校、家里、咖啡馆打转,买书、读书、译书、写文章就是全部。法国生活是刘森尧几段游学生活中收获最多、最快乐的一次,这次他只觉得享受,已不复在伦敦时所感到的孤独、落寞和不安。“人到了那个年纪还可以学会一种语言,然后用它读喜欢的文学作品,而且是在它们所描写的那个环境里;可以看原文的蒙田、巴尔扎克、普鲁斯特、西默农……够了,我的人生这样子也蛮不错的,虽然没发什么财,但人生就图个过瘾嘛。”
  在法国时,刘森尧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给台湾的报纸写文章,以及翻译书。六年内翻译了近二十本书,涵括戏剧、小说、电影学、文学理论。虽然有些书译得很痛苦,但收获也很大。这都是刘森尧法国生活最值得回味的甘苦。
  从“文化”到伦敦,再到巴黎;由戏剧到电影,再到文学,每一次进修内容的转换,似乎也代表着他心中之所系。热爱电影的刘森尧说“电影永远只是电影”,这是他参照文学所下的定论。“比较有永久性的还是文学,探测到人伟大心灵的是文学。”
  15年前,台湾大学曾经举办了一次“文学与电影”的学术研讨会,刘森尧在会上听到一些台大外文系的老师说,文学改编成电影之后,只要看电影就好了,文学就不用读了。他当时很惊讶。“看电影和读书是必须分开的两件事。文学作品——我指的是伟大的文学作品——被拍成电影之后,我们去看,是因为好奇,想知道它被怎么诠释。不看也没关系。但不能说你还没有看过原著,看了电影之后觉得,算了,我已经知道故事了。这是不对的。读文学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看电影大多时候只是知道故事梗概,顶多看人物的诠释和叙述方式如何。虽然电影和文学都是叙述性的东西,但在心灵的感受是两回事。看电影顶多两三个小时,可是一本像样的书要读一两个礼拜。电影就只是电影。人可以不看电影,但绝对不能不读书。”
  深爱文学的刘森尧,又如何看文学的未来?
  
  关于“美丽新世界”的“危言”与“耸听”
  
  刘森尧在一篇关于法国旧书市场的文章里谈及作家签名本的珍贵,他有时候会想,一百年后,不知道谁第一版的行情会最高?不过他说,也许一百年后根本已经不再有文学了。
  笔者:一百年后可能没有文学。你为什么会有这么悲观的看法?
  刘森尧:最早的问题是说,文学走到了一个死胡同。可是我们现在看,好的小说还是不断地出现,新的写法、后设的写法还是很精彩,比如像马奎斯(编注:大陆译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寂》、《爱在瘟疫蔓延时》(编注:大陆译为《霍乱时期的爱情》)、艾柯的《玫瑰的名字》、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都是很迷人的。所以小说还是大有看头。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电脑出现以后,把人的思维转向机械化的情况。现在电子书出来了,我们就很紧张:以后有电子书的话,传统书怎么办?以后第一个被消灭的是出版社,第二个被消灭的是书店;我们读书只要带一本像现在书本一样大的东西,里面可以装几百万字。传统书没有了,这样子还能从事文学创作吗?我觉得很困难。我们读到关于未来的科幻小说,像《美丽新世界》里面书就完全被消灭了,因为那个时代已经不需要读书了。那我们现在有这个倾向啊,音像、影像的东西逐渐在取代书。
  2000年电子书出现的时候,法国很多人都很紧张,后来发现说,还好,电子书并没有对传统出版造成打击,而且业绩更好。其实我觉得这是回光返照。以后我们必须面对拿电子书的时代,因为人类的文明就走到那个地步。
  传统书被取代,就像黑胶唱片被CD取代,道理是一样的。我估计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读书就是读电子书了。以后书会慢慢不见了。就是说,人类的某一段文明曾经有书,后来没有了。
  笔者:那你收藏书的那个乐趣就会没掉啦!你不是说同一作家同一作品不同版本都会搜集,还有普鲁斯特、李维·史特劳斯的第一版作品。
  刘森尧:以后完全没有这个事情了。然后到最后就整个消失了,连电子书也消失了,都没有了。
  笔者:但像黑胶唱片它不是会成为一种古董的东西。那以后书会变成很宝贵的东西?
  刘森尧:会宝贵啊。但书有固定的寿命,不可能永久存在。电子书可以永久存在。我带着一本电子书,随时想读什么,而且也有字典的功能,任何功能都有,太方便了,一个小小的碟片可以装几百万字甚至几千万字,甚至以后整个图书馆几亿字的东西全部可以收集在一个小空间里面。
  笔者:不会连图书馆都没了吧?
  刘森尧:以后也没有图书馆啊,你要图书馆干什么呢?
  笔者:你的结论就是这样子吗?我不希望看到这个样子。
  刘森尧:因为人类的文明一定是往这个方向走。而且这个力量不是个人能抗拒的。以电子书来讲,这一定是以后的趋势,你没办法阻挡。我们现在为什么会怀旧?书的光辉灿烂时期不过几百年而已,从有印刷术到现在,还不到一千年。《美丽新世界》是在1930年代写的,很多对五百年后的预言现在都已经出现了,更不要说等到五百年后。
  笔者:我现在还没有电子书这种东西,但你在电脑上看文章,和打开一本书看就是两种感觉。而且传统印刷的书它会有一个墨香、纸香,你刚买一本书的时候会很享受那种味道,然后它老了以后又有另外一种味道。那电子书都没有这些啊!
  刘森尧:对爱读书的人,逛书店的乐趣是非常大的。你可以一整天都泡在里面,感觉是很舒畅的,然后买到自己喜爱的书,那种感觉也很舒服。这个事情会慢慢消失。人类的文明一定是这样走的,没办法。
  笔者:你觉得,如果以后还会存在广义上的文学,会不会只剩下通俗文学?
  刘森尧:文学是人类最精华的脑力的展现。以后人的脑力的展现会往别的方面发展,变成不需要创造文学了。而且医药的发展会很惊人,以后人活到一两百岁的可能性都会有。
  笔者:那时候会很无聊吧?
  刘森尧:人不会生病,以后任何病都可以用药物解决。这都是以后会达到的境界,那种境界也不需要读书了,每天活着就是吃饭、睡觉。
  笔者:你说以后会没有文学,那以后会没有电影吗?
  刘森尧:电影也一样。电影会先消失,文学相对会比较久。但不是几十年的问题,可能也要一两百年吧。我认为那是趋势,是一定的,但不是现在,也不是紧跟着的未来。你不要那么紧张。
  笔者:既没文学,又没电影,那人活着干嘛?
  刘森尧:所以你要好好读《美丽新世界》啊,看里面怎么描写这样的世界。
  
  这基本上就是一个菜鸟读者被资深读书人“恐吓”的过程。也许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都偏执地认定,只有传统书才是书。
  那个叫做“电子‘书’”的东西,到底是单纯的e化还是彻底的异化?幸或不幸,我们都不用经历那样无法选择的时代。
  而现在可以享受的,就是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把自己安置在一个舒适的角落,摩挲着封面上的凹凸,然后展开手中之物。这时也许会有风,有一种熟悉又唯一的味道,也许还会在里面发现难辨所属的笔迹,又或抖落一纸被遗忘的心情。拥有过这种美好的人都明了,这样才有温度。
  读书和写字,到什么时候也会有古典与现代之分呢?
其他文献
未见赵瑜,先读其书。从文字中认识一位作家,大约是最为妥帖的方法。  世间写鲁迅的书汗牛充栋,大家写文豪鲁迅、斗士鲁迅、勇者鲁迅,而赵瑜偏偏在《小闲事》里,写恋爱的鲁迅。赵瑜耐心地研究鲁迅和许广平的书信集,在《两地书》的缝隙里,他看到的鲁迅性情十足,横眉而不冷视,有隐秘和艰难,有爱上之后的义无反顾,有琐细的温暖。书里是闲闲的笔调,淡淡的幽默,有人读后评论说,“著者可能是太爱恋爱中的先生了,书中的文字
期刊
港台文学风靡大陆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大陆中产阶级的兴起。大陆的文化环境与台湾80年代时期颇为相似,中产阶级,尤其是中产阶级中的文化青年正在不断兴起。这是一类非常特殊的人群,他们既不低俗,又不会过于文艺;他们讲究阅读品味,但不喜欢陷入沉重的反思;他们喜欢时尚的故事,极致的爱情以及美好的事物,却刻意回避文本背后的太多寓意。    三月,传统上的销售淡季。  然而,今年三月的大陆图书市场,却并不平静。  
期刊
出书的坚持:简单的我  D:听说你即将在远流出书?  梁:是的,一月。  D:那台北国际书展你过去吗?  梁:家辉你去吗?  马:2010年我要在麦田出“马家辉作品集”,王德威先生写了一篇序,不过会先出两本。  梁:其实我不太习惯在台湾出书。台湾的作者简介写得夸张。你知道我在大陆的作者简介是很简单的,就是陈述事实,出过什么书、在做什么、多少年出生就完事了;但台湾也许就要写什么“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知识
期刊
“请放慢翻动书页的速度,  以闲适的姿势;  请忽略纷扰耽溺情节曲折,  以舒缓的心情;  请随光影挪移吟唱诗歌,  以甜美的温度;  张狂的阅读氛围,佐以谈笑书声——”  还记得33年前,位于罗斯福路台湾大学对面的巷子里面的书林书店,空间略显狭小,恰到好处的书架,整齐地陈放着各种书籍,吸引着许多读者长时间逗留。小店曾是许多文艺青年交换禁忌文化信息的私密基地,现已是文化界名人的舒国治、杨泽、廖咸浩
期刊
桐华。读起来有点像童话。“她”说,喜欢这样的巧合。  我用搜索引擎找“她”的资料,想了解这位第一部小说就被称为“穿越小说标志性作品”的作家“庐山真面目”,可是就连她的本名、籍贯,这样一些基本资料都没有发现。这真是一位神秘的作家啊,我心想。  隔着11个小时的时差,我和在纽约的“她”进行越洋访问,一个在早上,一个在晚上,有点桐华小说里时光穿越的感觉。    小女孩时代的秘密世界    我以为“她”喜
期刊
许多年以后,整理那多创作大事记时, 2009年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  这一年春节,那多完成了一部名叫《甲骨碎》的悬疑小说。这一部小说在老牌文学杂志《收获》专号“春夏卷”全文刊载后,于当年5月出版了单行本。  10月份,在《萌芽》杂志连载14个月后,那多的另一部作品《清明幻河图》,也出版了单行本。  《甲骨碎》让那多获得相当高的评价。著名文化经理人路金波在评价《甲骨碎》时说,“《甲骨碎》是那多写作
期刊
传播学里有一个说法叫“分众传播”,面对媒体的多样性、信息的广泛性,人们的注意力被极度分散,因此,一些媒体指向特定受众,这些受众的选择意见在分众市场上显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新旧媒体,都需发展出具针对性的诉求和特质,以求在其目标市场中占领优势。这无疑是新旧、大小媒体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单一的极致和整体的多元的相互作用。    以此理论观察图书市场,直接面对读者的书店通路是最能反映市场区隔的,而特色
期刊
30多年来,中国的民营书业被夹在“政策”和“市场”之间苦苦挣扎。随着出版政策对民营书业的开放,以及出版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到如今民营书业独占全国七成畅销图书品种,已撑起半壁江山。图书市场已进入争雄时代,竞争异常激烈,两极分化加剧。在这个历史时期,求生存促发展,中国民营书业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开始了自己的“破冰”之旅。  “这里有一群人,一辈子以书为乐,宁愿把身体埋了,也要让思想发芽。后来这
期刊
和欧美人谈吃不同,华人圈里,多是文人作家,少见厨师,更没有专门的美食评论家。也就是说,谁人都能靠着自己的笔墨和吃食经验写上几篇,但真正见多识广,能吃、会煮又愿写且持续不断写的,确实不多。香港有蔡澜,台湾则非焦桐莫属了(林文月也是能吃又会写,也真写出了《饮膳札记》,被众文友誉为珍品,遗憾的是空前绝后仅此一本)。  焦桐说,一个原本远庖厨的中年人,因为撰写诗集《完全壮阳食谱》的关系,开始尝试烧菜(至于
期刊
刘森尧说,书缘和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样,缘分到了,一翻就会爱上。注意到一本书,也许是因为封面,也许是被第一句话吸引了,也许是阅读线索上的下一节……虽然结果未必都很美好,但摸索的过程却会让自己逐渐了解和相信自己的需要与品味。  说起书,刘森尧总是滔滔不绝,说他与书的相遇,说别人与书的相遇,同时也在蛊惑你进入爱书人的世界。那些故事是一种类似于秘密社团才晓得的暗号,他热情地向你描述那个世界的亮光。这个社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