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搞好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n1990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的教学如果能搞好的话,给师生将是一种享受,是师生合作谱写的交响乐。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节奏,有利于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掌握教学艺术和规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改专家崔允郭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通过教师巧妙的安排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处于想读书的状态。下面我根据实践来谈一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语文课堂上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才能够让课堂变得生动,才会让学生学得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新课标也指出:“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因此,在创设情景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领悟和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文章的本意是通过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激发学生尊敬老师,喜爱老师的感情。但是现实社会中受物化思潮的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大大地下降了。如果照本宣科,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融入文章所写的情境,我在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学校中师生之间感人的教育故事,而后在课堂交流,拉近课文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自觉学习,使学生乐于学习。
  二、积淀学识,厚积薄发
  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当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往往会说:“大家课后可以研究这个问题。”其实这是教师学识不渊博造成的。目前,大多数教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新课程、教育教学艺术的积累这一方面,而忽略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当学生的问题超出课堂教学范畴时,教师就会“黔驴技穷”。俗话说,教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就得是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河。所以,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不断积淀自己的学识,只有自己的学识渊博,才能驾驭自己的课堂,才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局出现。
  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水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当课准备结束的时候,一位同学举手,问:“到底水星以前有没有生命呢?没有水,为什么还叫水星呢?还有,火星是不是上面真的有火呢?”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因为课文中都说这是一个谜。基于平时科普知识的积累,于是,我给学生解答说:“水星是因为表面看起来有水的清澈之色,所以叫水星。事实上,水星仅仅是因为土壤偏灰而给人们带来了假象,但水星却是靠太阳最近的行星,没有大气层,表面温度高达摄氏400度左右,根本不可能有水。火星之所以叫火星,是因为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火星通红通红,像燃烧的火球,因此叫火星。”如果没有平时的学识积累,是不可能解开学生的疑惑的。所以,教师应当孜孜不倦,博览群书,增强文化素养,提高文化品位,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充实自己。
  三、提升魅力,情感共鸣
  陶行知先生给正之先生的信中曾经说过:“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乐学。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情感信任与依赖的时候,才能让学生喜欢这位教师的课堂,才能相互感染情感,产生共鸣。所以,教师自己要学会自我塑造,让自己产生非凡的魅力。比如,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碰到许多小朋友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问老师一些问题,有时候确实回答不出来。我们的搪塞、蒙混,不仅有损师德,而且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其实,承认不足是提升个人魅力的有效抓手。
  四、把握时机,调控节奏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它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而课堂教学的调控是这门艺术的关键。如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旨在激起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情感。我在教学时,一位学生冒出了一句话:“黄果树瀑布之所以美,是因为有特殊的自然景色。而我们家乡一没山,二没水,有什么美的。根本不值得我们热爱?”为了纠正学生认知情感上的错误,我放弃了新课的教学,组织学生一起探讨自己家乡的人文与风情。最后,虽然这节课的认知目标没有完全完成,但是却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而这样的洗礼是非常珍贵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准确捕获来自学生的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反馈,在面对学生的一些反常的举动时,面对课堂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时,教师要化被动为主动,随机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让学生心中的疑问在此一一解析,思想的错误在此得到纠正,让不期而遇的意外在此生成必然的收获。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联系生活、积累学识、恰择时机以及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使其形真、情切、意远且寓理其中,为达成教学目标发挥最大效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启发式教学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科学的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塑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 启发式教学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生物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期刊
搞好生产安全是每一家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永恒主题.本文就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系列探讨,提出了搞好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摘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好书会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会让人受益终生。读书习惯要从小时候抓起,从兴趣、书籍、读书环境等多方面去考虑,一定能培养好儿童的读书习惯。  关键词:读书 习惯 培养 儿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好书会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会让人受益终生。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一个学
期刊
该文结合作者在参加“二滩拱坝安全在线监控系统”的开发实践,详细讨论了基于C/S体系结构的大坝安全监控系统的系统设计、功能设计与实现。 This article combined with the aut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第7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经典课文,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教学反思  一、通过问题——理清课文脉
期刊
作为一个班的灵魂人物,班主任的工作至关重要,他可以改变一帮孩子的前途和命运,班主任的良好愿望、美好心灵、热情态度、诚挚关怀等,均须通过语言来表达。有时一句话能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有时一句话却使学生背上思想包袱或产生误解;有时话讲得好,工作开展顺利;有时话讲得不好,工作开展不下去。因此,讲究语言艺术对搞好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  一、严于律己,自我完善,讲究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简洁性  1、语言的
期刊
摘要: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而高尚的职业道德又是教师为人师表的最起码的要求。古往今来,谈师德,总与师爱这两个字紧密相联。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即师魂。  关键词:师爱 钥匙 教师  师爱,它崇高、无私,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但体会到师爱这种感情,学生的心灵就会被震憾、打动,就会形成强大
期刊
期刊
数学是一门抽象又比较枯燥的自然学科,一般的数学课堂中的生硬说教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中学生是如此,更不用提注意力相对较难集中的小学生了。另外,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只能勉强知其然,很难知其所以然,运用时稍有变化便会出错。所以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倡导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地获取知识,然而仔细审视身边的教学实际,一些教师对数学激情课堂内涵的理解有失偏颇,其操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