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中文学习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on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只是学习的中心起点,有效的语文学习,除了课堂,还应充分运用不同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积极地获取新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发挥才干,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学习同样重要,是我国香港学校、教师的共识。学生为主体,能力为主导是香港地区小学中文学与教的主要原则。
  
  一、 课内
  
  没有内地课堂教学的严密有序,没有内地教师的字斟句酌,香港教师的课堂显得比较自然和随意。然而就在这样的看似随意的课堂中,我们却发现学生的学习参与率普遍较高,他们在课堂上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习得听说读写以及共通、自学等能力。
  1. 阅读方法单元渗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为学生自主阅读奠定基础。阅读方法有很多,如精读、略读、浏览,默读、朗读,找出关键词句理解文本、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理解材料等等。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阅读方法的指引。依据教材和校本中文学习要求,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计划书时,会将本单元重点阅读策略的运用作具体的安排。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明确提出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2. 思维训练循序渐进
  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而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依据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计划(PIRLS),阅读能力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寻找明显信息;第二层次,直接推论;第三层次,综合并解释篇章;第四层次,评价篇章内容和语言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加强比较、推断、应用数据、评估、评论等能力的训练,以培养学生逐步具有高层次思维能力。
  (1) 从质疑开始——以问促读,以读促思。课堂提问是香港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设计核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阅读课文,提出文章明示问题(问题和答案在同一句子中,可以在文中找到事实性的材料)、文章暗示问题(问题和答案在文中,但必须统整句子或段落,组织文章内容,再根据对主题及内容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推论),以及情景暗示问题(问题和答案虽源自文章,但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先备知识才能找到答案。该类问题的叙述和答案都超越了文本,读者需要提取相关内容和知识,才能找到答案,提出问题)。教学中,教师常常以工作纸(见后附项)的方式引导学生质疑。具体方式有:
  A. 学生提问,教师分层次归类,引导解答。
  B. 学生依据工作纸的提示,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并解答。
  课上,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自主提问并寻找答案。质疑解答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与思考的过程,由浅入深,学习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也是学生逐步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更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2) 提供思维的工具——绘制脑图、列标题。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语言。在训练学生说话、口头报告等能力的时候,教师通常引导学生先想后说,并运用工具将思考的过程简单整理出来。其中,“绘制脑图”“列标题”是常用的两种工具。课上,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围绕主题,或独立,或合作绘制脑图,将思维过程可视化,说话框架形象化。教师则通过巡视及时提出修正意见。最后,学生展示脑图进行说话训练。绘制脑图、概念图、列标题等思维工具还常常被运用在语文专题研习、习作等教学活动中。
  (3) 组织有效的活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思考方式和思维工具以外,更要在综合性的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在香港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饶有趣味又富有实效的思维训练活动,列举一二。
  A. 单元比较。香港教材以单元形式编排,围绕单元主题和重点,编排相关的学习材料。第二学段的老师通常会采用课文比较的方式来组织学习活动。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通过比较一单元中两篇课文的内容、主题、背景、表达方式、写作结构等异同,来欣赏不同的表达效果。
  B. 编演话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学表演形式,它以思维为基础,将听、说、读、写等多种语文能力融合其中。很多学校都成立有中英文话剧小组,社会各话剧团体也会经常到学校进行表演。课堂上,教师也会引入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编演话剧,促进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
  C. 口头报告。学生开展主题讨论以后,教师一定会安排时间让每一组的代表上台口头汇报讨论结果。汇报时,学生通常会依据提纲即兴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报告完成后,学生将就报告内容及报告者的态度、语言等进行评价,整个过程综合展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D. 融辩入教。拥有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学生思维的高层次训练要求。将辩论融入阅读教学或听说训练之中,学生(辩论员)一方面要清晰地表述自己方的立场,还要及时就友方所提出的论点作实时的分析和整理,并就自身的立场作适当的响应或反驳。通过交流,学生还可以学习他人的思维方法,并对自己的思维模式作反思。融辩入教,使学生的创意、沟通与批判思维能力获得提升。辩论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中文学习及思维训练的学习历程。
  3. 合作交流碰撞共生
  在香港中文课堂上,很多活动都是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完成的。学生对这样的组织形式已经习以为常。每个学习小组有一个组长,由他负责安排讨论、记录、表演等活动。为了激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合作交流,有的班级采用出牌的方式,即每个学生一张牌,发言一次,刻章一次,当刻章达一定数量后,学生可获得图书或其他奖励。也有班级采用工作纸或白板记录,明确记录下发言人的观点和姓名。组长在统筹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公平原则,把发言的机会给组内每个同学。在这样的常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通过交流取长补短,丰富认知,更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彼此尊重、大胆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 课外
  
  1. 阅读活动色彩缤纷
  课堂内,教师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了解阅读过程;课堂外,学校、小区注意营造阅读氛围,拓宽阅读时空,开展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进一所香港小学,只见大厅一面墙上绘制着一张世界地图,在各大洲的一些国家的版图上,贴着学生的照片。这是学校开展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计划的展示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学校阅读文化建立中影响最大、学生兴趣最浓厚的活动。学生每人身边有三本阅读记载本:一本是阅读手册,一本是阅读护照,还有一本就是世界各国的旅行地。平时学生主动阅读教师推荐图书,或到图书馆借阅图书,读完一本做好相应的记录,便可以获得一分,积分满15分就可获得一张到一个国家的“护照”,等到某一个洲的代表国家走遍了,就可以在学校大厅的世界地图的相应位置贴上自己的照片,以示阅读的好成绩。除了阅读得分外,学校还设立了加分栏,如放学后到图书馆阅读达三次加1分;为集体捐书一本加1分,等等。此项计划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打开了学生投向世界的眼光。
  (2) 主题阅读。这是学校各科每学期要开展的阅读活动。各年级可以确定不同的阅读主题,图书馆主任负责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或报纸,学生阅读后可选用画插图、写感想、表演等不同的形式展现自己的阅读成果。学校曾经开展过一次“小小点心师”主题阅读活动。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有的学生自主阅读《自制寿司》等图书,了解寿司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并亲自动手准备材料、尝试制作,再将自己做成的美味寿司带到学校与同学、教师分享。在主题为“中华文化”阅读月中,学生们诵读唐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了解汉字的形成与演变等等。主题阅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
  (3) “伴读计划”。学校“伴读计划”分几个层次开展。包括高年级学生陪伴学弟学妹朗读,家长来校与阅读有困难的学生一同阅读,家庭的亲子阅读等。在伴读活动中,不仅使孩子在脑海中形成愉快的阅读体验,还提供了一个阅读角色的典范。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更是在伴读活动中得到了帮助和鼓励。香港中央图书馆也会经常开设“亲子阅读”专题讲座或工作坊,宣传鼓励家长进行亲子阅读实践,期望通过亲子阅读改善阅读风气。
  (4) 图书展。2008年7月23日至29日是香港第十九届国际书展,今年书展的主题是“阅读世界,走向世界”。书展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共设13个主题馆,展出来自19个国家及地区近480家参展机构的出版物。书展第一天,便有5万人进入展厅阅览。书展不仅规模宏大,展品丰富多元,更值得一说的是,本次书展中还安排了约180项文化活动。除了一年一度全港性大规模的书展外,学校一般每年会举办两届书展,所展出的图书更切合学生的年龄和阅读层次。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选购自己喜欢的图书。书展,使香港学校充满了书香。
  2. “专题研习”统整课程
  “专题研习”是围绕一个主题,将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整合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活动中以听说读写为主导,拟设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发挥自主探究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共通能力,以及阅读、观察、访谈、写作等语文能力。
  专题研习每学期一次,每次3~5天。首先,在学校总课题下,教师引导学生透过脑震荡、概念图、六何法等制定研习子课题。然后教师与学生一同讨论研习方法,通过阅读、访问、参观等方式收集学习数据,再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最后每一小组完成一份研习报告,并在班级中进行口头汇报。依据汇报的情况,小组进行互评。报告用计算机打印,要有数据和文字的说明。
  在整个研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学得主动,饶有兴趣地经历着研究的过程,也经历着语文知识的运用和语文能力提升的过程。
  3. 善用信息科技辅助
  发达的信息科技,为学生学习运用中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教材向学生推荐学习网站,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广泛阅读;学校中文学科网页设有学生学习平台,学生凭账号上网学习,并可以与老师互动;图书馆设立有电子阅读区,课间、午间学生在网上自由驰骋。
  全方位的语文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时空,为学生打下了终身发展的基础。
  附:阅读工作纸
  
  阅读工作纸  姓名________
  请多读几遍课文,选择两个层次提出问题,并写出答案。相信你能不断挑战自己。
  1.复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伸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评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创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献
问: 一所学校语文教学的底蕴和特色,很大程度上体现于学校教科研的浓度与厚度。作为江苏省模范学校,同时又是苏教版教材实验区的首批先进单位,你们学校在语文教学研究方面有什么特色?  答:游小曾培养了聂永春与顾维平两位语文特级教师,在他俩的引领下,我校的语文教学研究明确了方向,她们的教学特色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游小的教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聂永春副校长在游小的时候,曾主持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
期刊
如何写好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呢?1.选好故事主角。故事主角不一定是父母等家人,家中可爱的宠物、无声的植物等都可以写,在选择故事主角上若能出奇制胜,会让人眼前一亮。2.写清故事经过。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抓住印象深刻的部分,将看到、听到、想到的都写下来。3.表达真实情感。我们可以通过直抒胸臆、托物抒怀以及细节刻画来传情。文字有了温度,直抵心田,使人感同身受,难以忘怀。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每一个季
期刊
“地球”——我们的家园地球究竟发生了什么?会不会是因为自然环境的破坏?……当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些问题想出了眉目,那么,这个故事的“前因”也就有了。  “最后”——看来,那时候地球上的其他动物都不见了,它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会消失呢?……把这些问题想出头绪来,那么,这个故事也就有了“背景”。  “一只动物”——这会是一只什么“动物”?当你确定好了动物后,接下来的问题又来了,最后这一只动物在地
期刊
教师该如何开展默读训练,让学生的默读变得“有滋有味”呢?笔者以为,我们应该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在默读训练中落实好“教、学、做合一”。  一、 明确训练要求  小学中高年级默读训练应有三方面的要求:①默读技巧方面,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②默读理解方面,要求边读书边思考,能理解文章的词句、思想内容与表达方法;③默读速度方面,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加快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教学时,
期刊
“醉”在其中  《清平乐 村居》教学片段    《清平乐村居》中有这样两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此句一个“醉”字,是辛弃疾画龙点睛之笔,如何让学生体会其意境呢,教师在回环往复的诵读中,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师:读了这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师:对啊,他们刚刚喝了点酒,悠闲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哪个词让你看出他们刚刚喝了酒?  生:醉。  师:这里的“醉”仅仅是酒醉吗?  生:还可以
期刊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插图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图片“活”起来、“开口说话”,发挥它特有的教学功能。    一、 模仿续接时使用    模仿续接,是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语言训练方法,而插图的使用,则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创作的难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享受到创作的成功体验。  案例:《孔子游春》春景部分  内容: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
期刊
做学问,有疑则进。读教材,也是这个道理。  《蚕姑娘》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但,拿到这篇教材,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于是,希望在疑惑的追问中能向教学点漫溯。  一问:《蚕姑娘》为何要“驻”进春的单元  初读《蚕姑娘》,怎么也不解,为何要在写春景的单元中冒出这么长的一篇科普文来。“老师,快看,快看,柳树冒芽啦!”陈雨指着窗外的柳树喊道。“当然啦,春天,万物萌发的季节。”不自觉地说出“萌
期刊
何谓团队?团队是不是人多就可以?我们为什么而组成一个团队?这些问题要想清楚。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你的表达才会切中团队的精神实质。  完成了审题,接下来我们还要想一想打算写什么类型的文章。我的建议是记叙文。作为记叙文,这篇作文讲得应该就是团队故事,团队精神应该通过故事来表达,应该是在团队故事充分描写后的一点小小议论,点到即可。  “唉,真倒霉!丁小草居然也分到了我们这个组。”班主任宣布完名单,我就像泄
期刊
“为和平,心连心,我们同住地球村。”歌声绕梁骊,繁花争春容。2008年11月18日在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实验学校、中国国家级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隆重举行的“小学汉语国际推广友好学校合作组织南京论坛”活动,引来人们关注的目光。    上篇:为梦想千里行    在国家“汉办”的亲切指导下,游府西街小学被批准为中国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为实践“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的
期刊
常有教师感叹:习作难教啊,不会教也教不好!试问,好习作是“教”出来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习作是学生写出来的,教师的“教”虽然发挥着引导的作用,但绝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发挥关键作用的应是教师的“不教”。  但事实上,“不教”比“教”更难把握。    一、 分析“教”与“不教”    传统的习作教学常常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从文章的结构到词句的运用都要讲透。长此以往,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千篇一律,缺乏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