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创新及启示

来源 :三晋基层治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浙江省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重要发源地,已成为率先在全国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省份。嘉兴港区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逐步构建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分类机制,如升级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外来人员积分换购机制、第三方企业市场化运作等。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垃圾分类效果不佳、工作进度不一致、经验交流不足、主力军缺位等问题。嘉兴港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实践,为我国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即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流程制度;四级管理协同并进,管理责任多样化;加强同级区域主体间交流配合,点对点学习;家校社齐发力,注重引导与宣传。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美丽城镇;垃圾分类;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X7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442(2020)01-0051-06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9YJA710042)。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1〕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指导下,全国掀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一些地方率先开展了“垃圾分类新时尚”工作。其中,浙江省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重要发源地,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例如,自2018年以来,浙江省嘉兴港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广实施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嘉兴港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已经达到100%,资源利用率达到95%以上,并将垃圾负增长率控制在-2.75%以下,促使垃圾增长量保持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9年,嘉兴港区完成建设省级高标准小区1个、市级示范小区5个。可见,嘉兴港区在“因地制宜、全民参与、注重综合多元治理”等垃圾分类理念的指导下,有效推进了垃圾分类工作,改善了城镇人居环境,提高了社会文明水平。因此,借鉴嘉兴港区垃圾分类经验,对我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城镇具有重要启示。
  一、嘉兴港区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建设,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好地为生产力发展增添后劲。”〔2〕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浙江省嘉兴港区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升级相关设施设备等措施,逐步构建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分类机制,成为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先行者。
  (一)升级了设备设施
  一是健全了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收运模式和收运体系,增加了建设垃圾收集点位和车辆。据统计,嘉兴港区范围内已修建大型分类亭51座,安装旧衣物回收箱84个,改造395个二分类点位,143个三分类点位,楼道设置有毒有害垃圾回收袋1905个,智能设备27台,保证足够的垃圾分类投放基础建设。嘉兴港区新增其他垃圾压缩车、换桶车、可回收垃圾运输车共6辆,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新建3台日处理能力达15吨的餐厨设备,同时,投入4000万元引进一年可处理建筑垃圾2万吨的润泽环保项目,现已投入使用。二是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升级,提升了源头、投放、终端的垃圾分类效率。嘉兴港区引进智能化设备、建立二维码技术平台,在多个居民区和公共场所投放智能分类垃圾箱和积分兑换机器。居民在居委会领取住户积分卡和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投放垃圾前需在智能垃圾分类箱上扫描积分卡和垃圾袋上的二维码,投放入相对应的垃圾箱。嘉兴港区推进垃圾袋智能发放、废弃物智能回收等工作,逐步提升了智能收集比率,既提高了垃圾分类投放率,也提高了垃圾投放的可追溯化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扫码人员数量的减少,也消除了因垃圾分类厢房过少引发的潜在矛盾,提高了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二)完善了管理机制
  一是两级分拣机制,实现了定向专收。嘉兴港区实行“小区与环卫所”两级分拣机制,在居民智能垃圾箱投放的基础上,分拣员进行第一次分拣,统一运送到环卫所后,进行二次分拣。该机制提高了垃圾分类的精确度,减少了一级分拣可能存在的分类失误。在城区,嘉兴港区坚持实行垃圾四分法: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港区按照“大分流、小分类”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大件垃圾、建筑垃圾等的分流,同时,强化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实现干湿分离,实现了定向专收与单独收运、处置,提高了资源的再次利用率,做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二是积分换购制,推进了商超合作。为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分类投放垃圾的活动,嘉兴港区对正确投放垃圾的行为实行积分奖励机制,居民可凭积分卡前往社区自助积分换购处换取生活用品。此外,嘉兴港区采取垃圾分类工作与市场结合的办法,居民可凭积分卡去合作的商业超市换购任意商品,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切实享受到支持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的收益,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积极性与配合度。三是实行了外来人员积分奖励机制。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区域间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城镇之间人口流动日趋活跃。据统计,嘉兴港区11万人口中,有着一半数量的外来人口,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对于嘉兴港区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此,嘉兴港区政府实行了外来人口凭借参与垃圾分类活动所得的积分获得住房和就学优先权的奖励机制,该机制的出台有力吸引了嘉兴港区外来人员积极投身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推进了主体多元化
  一是嘉兴港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和社会公益组织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作用,鼓励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政府联合了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号召广大垃圾分类志愿者、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积极投身到环保事业中,帮助居民提高垃圾分类投放的效率。嘉兴港区政府积极寻求相关社会组织机构配合垃圾分类工作,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力量,明确了相关公益组织、企业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作用,合理规划了垃圾分类的具体事项。二是嘉兴港区采取了垃圾处理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措施。嘉兴港区政府在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方面,采取購买补贴第三方企业智能设备、服务等合作与开发的措施。针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权责划分,政府及相关执法部门承担监督、执法等工作,而清运、处置、回收利用等运作则由企业完成。该措施通过价格补贴、税收等政策既鼓励了企业先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又节约了政府资源。此外,嘉兴港区政府建立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及项目投资回报补偿模式,规定了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形成了完善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的行业指导价格。   (四)制定并执行了相关规定要求
  嘉兴港区设立了专门的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负责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垃圾分类投放的指导、宣传、培训工作,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的监督管理工作。居民委员会协助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工作并设置专栏,协助组织辖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与此同时,浙江省垃圾分类立法工作也走在全国前列。例如,2018年1月4日,由浙江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责任和义务,违者不仅面临处罚还可能被记入信用档案。2019年,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港区分局积极制定了《嘉兴港区废品收购点专项整治方案》,力求“谋关键小事、检为民初心”,疏堵并举,创新性地利用垃圾分类理念和执法手段,倒逼嘉兴港区范围内开展整治、取缔所有废品收购点的工作,进而提高了监督检查成效,督促群众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二、嘉兴港区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问题
  嘉兴港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面推广实施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其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进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垃圾分类效果不稳定
  嘉兴港区商品房小区垃圾分投主体具有人员构成复杂、管理难度较大的特点,社区内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容易出现时好时坏的效果。一方面,商业小区的自由交易性决定了小区内部居民的复杂性、流动性,同时,小区居民既有年龄层上的多元化,也有职业和地域上的差别,且对流动人口的联系与管理存在问题,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居民是垃圾分类的行动主体,但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受不良生活习惯影响,一定程度上成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良性运行的阻力。因此,应动员企业、第三部门积极参与,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二)责任主体工作进度不一致
  当前,嘉兴港区存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行与宣传进度不同步的现象,由于各小区、单位在垃圾分类基础设施、推行力度、采取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嘉兴港区内各地域之间垃圾分类效果迥异。例如:少数社区针对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致使部分居民缺乏对垃圾分类的正确认知;有的居民甚至不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对日常生活垃圾不能进行有效垃圾分类,加大了垃圾分类人员的工作量;有的办公区或商务区未设置“回收小屋”整合垃圾分类桶站、再生资源回收站等站点,垃圾分类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致使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收到实效等。因此,相关部门应多措并举,引导、支持社会组织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意识,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三)各主体间缺少经验交流
  由于街道、社区等各级单位经验交流、协调力度不足,阻碍了各区域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取长补短。部分人员构成复杂且流动量较大的居民区,因区域内常住人口少、流动人口多的现状造成了垃圾分类主体的模糊和多变。因此,居委会寄希望于吸收和借鉴同级社区的有益经验来改进本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不足。但是,由于各区域之间垃圾分类责任主体缺少交流平台和合作渠道,缺乏良好榜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进而出现了街道、社区之间垃圾分类成效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各级单位、区域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与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垃圾分类模范单位的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克服“关起门来单干”的缺陷,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协调进行。
  (四)垃圾分类参与主体失衡
  嘉兴港区各级单位、社区居民是垃圾分类的主力军,其中,青壮年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推动者,本应承担起垃圾分类的重要责任。但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垃圾分类主体出现年龄失衡现象,即老年人成为垃圾分类主体,学生和工作族逐渐缺场。例如:嘉兴港区多数社区垃圾分类的监督员、志愿者都是年龄偏大的退休人员,年轻人占比较低。虽然工作单位也会同步推行垃圾分类,但是居民回到社区则会放松分类规范。学校也同步设置了垃圾分类课程,学生在校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理论知识,但回家后却不一定执行垃圾分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垃圾分类成效。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和工作族主动执行垃圾分类的意识。
  三、嘉兴港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对策
  结合垃圾分类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嘉兴港区积极采取对策助推当地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运行。
  (一)政府先行,强化担当意识
  一是嘉兴港区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升级了垃圾分类投放设备,增加了垃圾分类运输车辆,建设了垃圾分类处理终端设施。在美丽城镇建设实践过程中,嘉兴港区提出了垃圾分类工作坚持“三高四全”工作理念,即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分类、高水平提升环境,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全流程、全处理,政府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贯彻落实了该工作理念,做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二是2018年嘉兴港区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了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嘉兴港区垃圾分类考核办法》,村镇社会保障管理办公室、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及主要部门负责人分别签订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责任书》,将责任压实到相关单位,落实到每位领导干部身上。一方面,嘉兴港区实行包片制,建立起党工委、管委会委领导联挂包片,乡镇干部直接参与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化垃圾分类处置工作体系,强化了领导干部的属地概念。另一方面,实行考核制,将考核情况与单位评优、个人绩效相挂钩,提高考核基数,优化考核结构,激发了领导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积极性。此外,贯彻执行多项制度压实了垃圾分类工作主体责任,促使領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更加强烈。三是嘉兴港区积极举办“垃圾分类我知晓、我承诺、我先行”等活动,发放了《给全体新居民的一封信》,使更多居民知晓并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将该工作普及到新居民,同时,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在垃圾分类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例如:在楼道上的分类红黑榜上标注出党政干部家庭,全区党政干部签订承诺书,直接接受全体居民的监督,为全体居民做好典范。   (二)监管到位,四级齐抓共管
  居民垃圾分类工作的逐步推进,需要小区居民、居委、物业等多方配合,在此过程中,监管工作必不可少。一是嘉兴港区成立了包括执法督察组在内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该小组在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中的职责,打响了城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第一枪,强化督促、加大投入,以保证爱国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该区出台了“35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联系制度”,形成了居委、物业、社区、分类办四级日常督查制度,将各小区紧密联系、共同管理,积极分享各级有效措施与方案,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序进行。三是通过加强对垃圾分类各主体责任单位的巡查暗访,确保做到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改正,真正实现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内部宣传、外部监管、内外联动、齐抓共管。四是嘉兴港区相关部门制定并落实了对分类办工作人员、分拣员、劝导员队伍的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加强了工作队伍的专业性。同时,嘉兴港区另聘请10名地方威望人士作为卫生管理监督员,既是作为地方内的“意见领袖”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又承担着监督卫生管理工作,巧妙利用人际关系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三)社会参与,加强第三方企业市场化运作
  嘉兴港区政府通过大力推广与第三方企业市场化运作,使旧物回收链更为有序,扩大了收集面,实现了每个居民区都有定时定点定期回收点。回收作业链由小区内定时定点的流动回收站与商户上门回收共同构成,以略高于废旧物品回收市场价的价格向居民回收旧物后,运送至资源回收物流中心进行分拣、打包。政府通过与第三方企业的合作,将垃圾分类工作市场化,以价格优势吸引居民乐于整理可回收废品,在充分调动第三方企业发掘逆向物流生产力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了居民生活中可回收废品的充分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群众参与是垃圾分类的最初环节,嘉兴港区相关部门积极筹办多场垃圾分类公益活动,引导群众在实践中真正学习垃圾分类理论知识与实践价值,使其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加強宣传,教育引导常态化
  为了倡导更多市民参与垃圾分类活动,更好地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嘉兴港区相关部门利用线上、线下双结合的宣传模式,努力做到宣传入户到万家,在全区打响了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的战斗。一方面,垃圾分类活动开展以来,嘉兴港区相关部门累计入户宣传16000余户,目前,这一数据仍在持续增长中。在线上,有关部门利用微信在邻里群、业主群、公众号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展示工作成果,以激发广大市民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在线下,通过标语、广播、新闻媒介等途径开展舆论宣传,积极开展宣讲活动及主题志愿活动共计130余次,其中,“美丽乍浦港垃圾分类全民动员”志愿者活动入围省级志愿好项目评选。另一方面,嘉兴港区政府提出了将汤山公园以“一廊两带三核心、废品变精品、垃圾变资源”的思路进行改造提升,致力于将汤山公园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垃圾分类主题乐园,将垃圾分类文化融入汤山公园建设中。目前,该公园已建成一所垃圾分类环保驿站,配备了智能图书驿站、饮料瓶回收机、智能感应消毒式垃圾桶、积分兑换机等设备,并做到了“一日一主题、一周一轮换、一月一大活动”的主题宣传活动,真正实现了垃圾分类理论宣传与教育引导的阵地化、常态化。
  四、嘉兴港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启示
  嘉兴港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为推进我国美丽城镇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一)制度层面:将垃圾分类义务与个人奖惩机制挂钩
  为了避免居民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提升垃圾分类实效,一是将垃圾分类义务与“个人征信”机制挂钩,使垃圾分类机制更具操作性,确保居民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工作是关系个人切身利益的义务。因此,应加强相关部门与银行的合作,适度增加严格遵守垃圾分类规定居民的个人信用指数,进而提高其在银行的贷款额度和降低相应的贷款利率。二是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居民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例如:通过与便利店、超市等合作,实现绿色积分抵现,帮助居民换取日常生活用品;外来人员在缴纳社保的基础上积满相应垃圾分类积分的,可享受当地户口同等福利,申请子女当地就学资格与就业优先资格。三是可以将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与解决外来人员家庭生活问题挂钩。一方面,有利于改变留守儿童上学难、亲情缺失的现状;另一方面,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流动人口因“不知情”不配合当地垃圾分类工作的问题。四是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点的督查执法,加大对垃圾分类意识薄弱居民的约束力,以法治方式督促居民尽快履行垃圾分类的义务,对拒不履行垃圾分类义务的居民应采取相应惩戒手段。在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后,可撤销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点执法人员。
  (二)执行层面:加强责任主体的协同管理
  一是政府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垃圾分类工作制度,如包片制度、考核制度、监督制度等。相关部门要直接参与,定期考核,不回避、不推诿敷衍,强化政府部门的担当意识,激发领导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积极性,加强党政干部公开接受全体居民监督的力度。二是居委、物业、社区、分类办四级日常督查部门必须相互协作,引导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去,鼓励各级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参与、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最终实现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目标。一方面,基层责任主体应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培训。通过提高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性,激发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热情,夯实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而增强基层责任主体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信服力。另一方面,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实行责任考核制,督促社区的“三驾马车”切实履行好垃圾分类的工作职责。要精准开展宣传指导,将三方力量融合,联手共同推进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协同并进。
  (三)治理层面:行政主体间就垃圾分类典型经验进行交流推广
  多地进行垃圾分类工作皆存在以点到面逐步推广的现象,垃圾分类试点的实施办法仅具有参考价值,试点仅代表在某一种社区的具体情况下可实施的措施,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社区。加强同级区域主体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各级行政区域主体学习各地先行试点可借鉴的垃圾分类模式与具体措施。一方面,由各地级市行政区域主体根据各试点实际情况形成案例,上交给省级行政区域主体。省级行政区域主体之间相互交流各省市优秀案例,整合安排地级市行政区域主体学习借鉴。各区域主体可根据案例筛选相关措施以适合当地区域现状,在实践中检验各案例所实施的模式与措施是否适合当地社区。另一方面,各级行政区域主体之间需要加强联系与配合,培育各区域主体的社会资源,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沟通学习与合作。各基层行政组织可与相似情况的社区相互配合,加强交流与沟通,共同推进居民垃圾分类工作进程。小至居委会,大至省市间,只有区域间相互配合与学习,形成“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才能有效推进全国垃圾分类工作全面进行。   (四)硬件层面:升级智能设施以实现智慧垃圾分类
  首先,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应主抓三个方面:一是统一各地区的垃圾分类标准、颜色图标、宣传标语等内容;二是配备和普及新型四类垃圾分类箱;三是不断完善细化管理条例、分类标准以及回收处理办法。其次,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对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要求,各地不仅要加大垃圾分类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同时还要保证投入的质量,双重推进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具体来说,垃圾分类设施的硬投入和软投入是保证垃圾分类工作一体化推进的基础,应进一步升级智能垃圾分类设施,实现垃圾分类的智慧化。一方面,应因地制宜,配备适宜本地实际情况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如智能垃圾分类云平台、智能垃圾分类箱、智能识别可回收箱等〔3〕;另一方面,在各个小区之间工作的垃圾分拣员是垃圾分类人员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起着指导作用和监督作用,應重视加强此类人员的培训并提高其薪资待遇。再次,在传统老旧小区垃圾分类设施的改造上,应该投入更多的基础设施资金,帮助传统老旧小区实现垃圾分类的现代化、智慧化。最后,针对新型商业小区,应加强物业之间的配合,在对物业垃圾分类工作提供相应支持的基础上,还要对其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验收。
  (五)宣教层面:加强家校社的引导宣传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家长应注重言传身教,在行为上起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孩子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二是学校教育应从幼儿教育开始,将垃圾分类纳入教材中,定期组织教学实践等校园活动。通过学校的知识教育、价值引导、课堂传授和考试检验等方式,全面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使孩子们将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培养出新时代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小学生,使其成为垃圾分类的实践者和生力军。三是通过传统纸媒的重要版面、广播电视黄金时段、自媒体等平台进行垃圾分类社会公益宣传,加强对全体居民的垃圾分类教育。四是注重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号召他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和宣传,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走出校园,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讲,为社区居民提供垃圾分类的社会服务。一方面,在校大学生不仅可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实践得到反馈,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提高对社会事务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加强社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配合,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利格局,在全社会形成一套完整的垃圾分类宣传体系,营造出全民推广垃圾分类的氛围,推动全体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曹黎.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EB/OL〕.http://www. rmlt.com.cn/2019/0313/541863.shtml.
  〔2〕李奇伟,常纪文,丁亚琦.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实施评估与改进建议〔J〕.发展研究,2018(08):84-89.
  〔3〕杨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难题破解的对策建议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2):139-140.
  责任编辑白慧玲
其他文献
Abstract  Zakat as a source of development funding encourages well functioning of local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capital fbrmation.
期刊
摘 要: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出台之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中将“信息安全”调整为“网络安全”,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调整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在国家网络安全领域,该制度即是一项基本政策和方法,也成为是一项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法律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该制度的实施成效及不足,提出及时出台配套规定、加强法律宣传、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创新法律实施理念,构建信息系
期刊
〔摘要〕厕所环境状况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推进“厕所革命”是建设文明社区的一项重要任务。中部某市自开展“厕所革命”以来,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居民对“厕所革命”不太了解、公共厕所的管理不透明、公共厕所比较难找、公共厕所卫生环境差、公共厕所舒适感较低等问题。为此,要从加强“厕所革命”的宣传力度、完善公共厕所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扩增城市社区厕所的空间数量并优化配置、改善公共厕所的卫
期刊
CD曲目2     [HR of Internet Company calls Guo Xiangyu]  Young Lady: Hello, is that Guo Xiangyu?  Guo Xiangyu: Yes, it is.  Young Lady: This is the HR department of Internet   Company and we have already
期刊
〔摘要〕乡村文化形态可以分为聚合型、离散型和接续型三种。聚合型乡村面临的困境包括传统社会资源的公共性转型问题、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不足、开发模式千篇一律等,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应以接入乡村治理体系为目标发展乡村文化。离散型乡村文化存在三种困境:乡村文化趋于解体,重建基础薄弱;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缺乏重建条件;乡村公共文化建设重基础设施,忽视文化内核。这类乡村应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重构乡村文化。接
期刊
〔摘要〕当前,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问题。山西省陵川县贫困村精准脱贫后续保障工作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产业基础较为薄弱、集体经济普遍脆弱、职业教育收效较慢、帮扶力量较为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产业发展带动乏力,内生动力激发不够,资金保障力度不足,多方联动协同不力。对此,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健全内生动力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强化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多
期刊
摘 要:洛桑·灵智多杰先生是我国生态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学者专门对他进行了访谈。洛桑先生讲述了自己致力于藏区生态环保研究的心路历程,介绍了他主持的《青藏高原的环境与发展》和《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2个研究课题的成果与进展情况。洛桑先生认为,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对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族人民形成了一整套顺
期刊
Abstract  In the case of agri-food productions,Argentinean enterprises-mainly medium-and small-sized,have a critical neck bottlethat limits their possibility to build endogenous capabilities for knowl
期刊
当下,学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进程中,将关注的重点聚焦于理论成果的内容方面,而对于其理论成果的传播研究显得较为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四篇论文从国际国内两个不同视角对此展开探讨。  在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切实解决“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局,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
期刊
段玉裁被公认为清代“说文学”的翘楚,他的代表作《说文解字注》对《说文》阐发精当,但又不墨守许说,匡正之处多有启发,改篆即是其一。  《说文》十上马部 [1]199:“?,马行徐而疾也。从马,學省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470于“马行徐而疾也”前补“”二字,并改“學省声”为“與声”,改《说文》字目“?”为“”。为免检索之烦,我们先将段玉裁的说解抄录下来。  此篆各本作“?”,解云“學省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