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春秋后期,老子率先将“道德”一词引申为朴素的哲学概念,简单来说,“道”是指世界本原或促使世间万物得以运行的规律,“德”是遵循道之后的有所获得。然而细究周秦古书可以发现,“道德”一词的含义与今日“道德”之人类品质心性层面的含义不同,周秦时代的“道德”实际上指的是君主治国之术,而道家“无为”之政治要旨更是广为先秦诸子所认同。本文旨在从周秦古书中发掘相关线索,对诸子公认的“道德”一词的政治含义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周秦;两汉;道德;政治含义;探究
“道德”的原始含义为何,至今仍难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远在春秋以前,“道德”,或曰“道”曰“德”,并不是现在我们常用的所谓品格要求。李泽厚先生认为,它的原义可能是各氏族的习惯法规[1];也有人论证“德”原指束缚奴隶、政法抢掠财富,之后演化为等级秩序和天命伦理[2];《尚书·召诰》多次提及“敬德”,即严格遵守、维护“德”的权威,其言曰:“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知今我初服,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从以上两句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近似崇拜、信仰的语气,故推测“德”之本义似乎与原始巫术、仪式有关。
王国维曾针对《召诰》指出,“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3]可见,有周一代是将“道德”与“政治”直接挂钩的,且“所谓德者,又非徒仁民之谓,必天子自纳于德而使民则之”,既不能任凭百姓放任自己无视法度,又不要滥施刑罚惩戒百姓,而是要在积极的方面对百姓加以引导。只有把德置于首位,成为世人的楷模,君勤政于上,民忧国于下,这样天子的地位才能愈发突出,故曰“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
周公因“制礼作乐”闻名天下,为万民敬仰。其实,殷之前无嫡庶之制,弟继兄位的情况远多于子承父位,且下一代王位之“子承父”者,非兄之子,而多为弟之子。武王既崩,天下未定,亟待长君。论身份,周公系武王亲弟;论政德,周公相武王伐纣灭商,功在千秋。论德论长,周公都理应承袭王位,但考虑到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适以长不以贤,且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周公选择将嫡庶之制规范、完善,传子之制亦由嫡庶之制生,自此之后,天子诸侯传世皆袭立子立嫡之制,故立子立嫡实自周公定之。古人又何尝不知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但名之可得而争之易生,最终周公权利而取重,定嫡长子继承制以利后世,此乃殷周之际周人改制之最大者。在此过程中,周公将殷礼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调整,使“德”拥有了“礼”的规范,赋德于礼,以礼立德,《礼记》、《大戴礼记》,甚至到春秋时期如《左传》中还经常出现“礼”、“德”并现的情况。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道家有这样的评价:“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精准的指出道家学说的主旨,即为君主提供“南面之术”。“南面”是君主驾驭臣民,并使之顺从的一套政治权术,这种“术”古人称之为“道”,就这种术而阐发的理论称作“道论”,负责宣扬此套理论的人即是“道家”。那么,老子是否是道家学说最早的提出者呢?笔者以为不然。
首先,就历史规律来看,没有什么学说是无缘无故凭空产生的,至少不会是某一个人于某一时间猛然创造出来的。其次,从人的个体角度来说,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群体独立存在,必然会受到前人的影响,一种学说从萌芽到壮大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涩的研究过程,道家的学说也不会例外,胡适说:“老子是最先发见道的人”[4],这显然既不符合历史规律也有悖于人类常识。《老子》本书中清楚的记着:“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十五章)“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二十二章)“;庄子作为老学坚定的传承者,也在《庄子·天下篇》中明确指出诸子学说的兴起是“某某闻其风而说之”、“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说之”;不仅老庄既已承认道家学说系前有所承,就连《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谈及道家时也曾提到《伊尹》、《太公》、《辛申》、《鬻子》、《筦子》等书均在《老子》之前,可见道家之学源远流长,在老子具体阐发之前综合了无数前辈学者的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皆明“道德”即“君人南面之术”。《管子·心术上篇》曰:“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将“道”、“德”并用,但二者的意义又稍有不同:“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淮南子·原道篇》)可见,道者,无为也;德者,无言也。“‘德’即‘道’之殊称,对言有分,统言无别也。‘道德’之旨,终归无为;无为之用,系于人主。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5]《韩非子·扬权篇》云:“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衡不同于轻重,绳不同于出入,和不同于燥湿,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无双,故曰一。”比对《老子》也常把“道”、“一”作等便可发现,以“一”代“道”恐怕是周秦时人尽知且心照不宣的,相同的例子在《管子·白心》、《内业》、《韩非子·主道》、《庄子·天道》、《吕氏春秋·圜道》等篇中均可寻得,至于其他论道的散言片语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汉初黄老之学兴盛,直至汉武独尊儒术。然《汉书·艺文志》言道家君人南面之术“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故孔子费尽心血宣扬、删改的《易》、《书》之中亦有贊同黄老卑弱自持之意。仲尼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篇》)郑玄注:“德者无为也。”又云:“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篇》)孔子无疑是统治阶级的拥护者,以上两例与“道德”之“君术”义无异,可见儒道亦有可通之处,并非是一非二的关系。荀子说过类似的评论:“治国有道,人主有职……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以是县天下,一四海,何故必自为之?为之者,役夫之道也,墨子之说也;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者之所谨守也。”(《荀子·王霸篇》)在这里,荀子显然是在强调人主任人而不任智的“无为”的重要性,不仅各国君主推崇这种做法,就连儒者也是要谨遵不怠的。荀子瞧不上墨子,说他的学说是“役夫之道”,遂在《王霸篇》中把墨子扯过来作反面教材,但细观《墨子》便可发现,墨子其实也是视任人重于任智的:“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以不知要故也。”(《墨子·所染篇》)可见墨子在论及君主南面之术时,也同样认同“道德”之旨。
直至读到西汉刘安《淮南子》,顿觉“道德”之“君术”之义现于朗朗乾坤:“道德之论,譬犹日月也,江南河北,不能易其指;驰骛千里,不能易其处”(《淮南子·齐俗篇》);“圣人所由曰道,所为曰事。道犹金石,一调不更;事犹琴瑟,每弦改调。故法制礼义者,治人之具也,而非所以为治也。”(《淮南子·氾论篇》)“道德之论,譬犹日月”,实为先秦诸子概述“道德”本义之最佳。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孙老韩合说》,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1版,第86页。
[2]温作峰:《殷商奴隶主阶级德的观念》,《中国哲学》第8辑。
[3]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第三篇
[5]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1版,第32页
作者简介:杨柳青(1993-),女,汉族,籍贯:山东济南,学历:本科,单位:山东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周秦;两汉;道德;政治含义;探究
“道德”的原始含义为何,至今仍难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远在春秋以前,“道德”,或曰“道”曰“德”,并不是现在我们常用的所谓品格要求。李泽厚先生认为,它的原义可能是各氏族的习惯法规[1];也有人论证“德”原指束缚奴隶、政法抢掠财富,之后演化为等级秩序和天命伦理[2];《尚书·召诰》多次提及“敬德”,即严格遵守、维护“德”的权威,其言曰:“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知今我初服,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从以上两句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近似崇拜、信仰的语气,故推测“德”之本义似乎与原始巫术、仪式有关。
王国维曾针对《召诰》指出,“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3]可见,有周一代是将“道德”与“政治”直接挂钩的,且“所谓德者,又非徒仁民之谓,必天子自纳于德而使民则之”,既不能任凭百姓放任自己无视法度,又不要滥施刑罚惩戒百姓,而是要在积极的方面对百姓加以引导。只有把德置于首位,成为世人的楷模,君勤政于上,民忧国于下,这样天子的地位才能愈发突出,故曰“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
周公因“制礼作乐”闻名天下,为万民敬仰。其实,殷之前无嫡庶之制,弟继兄位的情况远多于子承父位,且下一代王位之“子承父”者,非兄之子,而多为弟之子。武王既崩,天下未定,亟待长君。论身份,周公系武王亲弟;论政德,周公相武王伐纣灭商,功在千秋。论德论长,周公都理应承袭王位,但考虑到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适以长不以贤,且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周公选择将嫡庶之制规范、完善,传子之制亦由嫡庶之制生,自此之后,天子诸侯传世皆袭立子立嫡之制,故立子立嫡实自周公定之。古人又何尝不知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但名之可得而争之易生,最终周公权利而取重,定嫡长子继承制以利后世,此乃殷周之际周人改制之最大者。在此过程中,周公将殷礼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调整,使“德”拥有了“礼”的规范,赋德于礼,以礼立德,《礼记》、《大戴礼记》,甚至到春秋时期如《左传》中还经常出现“礼”、“德”并现的情况。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道家有这样的评价:“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精准的指出道家学说的主旨,即为君主提供“南面之术”。“南面”是君主驾驭臣民,并使之顺从的一套政治权术,这种“术”古人称之为“道”,就这种术而阐发的理论称作“道论”,负责宣扬此套理论的人即是“道家”。那么,老子是否是道家学说最早的提出者呢?笔者以为不然。
首先,就历史规律来看,没有什么学说是无缘无故凭空产生的,至少不会是某一个人于某一时间猛然创造出来的。其次,从人的个体角度来说,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群体独立存在,必然会受到前人的影响,一种学说从萌芽到壮大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涩的研究过程,道家的学说也不会例外,胡适说:“老子是最先发见道的人”[4],这显然既不符合历史规律也有悖于人类常识。《老子》本书中清楚的记着:“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十五章)“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二十二章)“;庄子作为老学坚定的传承者,也在《庄子·天下篇》中明确指出诸子学说的兴起是“某某闻其风而说之”、“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说之”;不仅老庄既已承认道家学说系前有所承,就连《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谈及道家时也曾提到《伊尹》、《太公》、《辛申》、《鬻子》、《筦子》等书均在《老子》之前,可见道家之学源远流长,在老子具体阐发之前综合了无数前辈学者的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皆明“道德”即“君人南面之术”。《管子·心术上篇》曰:“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将“道”、“德”并用,但二者的意义又稍有不同:“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淮南子·原道篇》)可见,道者,无为也;德者,无言也。“‘德’即‘道’之殊称,对言有分,统言无别也。‘道德’之旨,终归无为;无为之用,系于人主。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5]《韩非子·扬权篇》云:“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衡不同于轻重,绳不同于出入,和不同于燥湿,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无双,故曰一。”比对《老子》也常把“道”、“一”作等便可发现,以“一”代“道”恐怕是周秦时人尽知且心照不宣的,相同的例子在《管子·白心》、《内业》、《韩非子·主道》、《庄子·天道》、《吕氏春秋·圜道》等篇中均可寻得,至于其他论道的散言片语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汉初黄老之学兴盛,直至汉武独尊儒术。然《汉书·艺文志》言道家君人南面之术“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故孔子费尽心血宣扬、删改的《易》、《书》之中亦有贊同黄老卑弱自持之意。仲尼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篇》)郑玄注:“德者无为也。”又云:“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篇》)孔子无疑是统治阶级的拥护者,以上两例与“道德”之“君术”义无异,可见儒道亦有可通之处,并非是一非二的关系。荀子说过类似的评论:“治国有道,人主有职……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以是县天下,一四海,何故必自为之?为之者,役夫之道也,墨子之说也;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者之所谨守也。”(《荀子·王霸篇》)在这里,荀子显然是在强调人主任人而不任智的“无为”的重要性,不仅各国君主推崇这种做法,就连儒者也是要谨遵不怠的。荀子瞧不上墨子,说他的学说是“役夫之道”,遂在《王霸篇》中把墨子扯过来作反面教材,但细观《墨子》便可发现,墨子其实也是视任人重于任智的:“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以不知要故也。”(《墨子·所染篇》)可见墨子在论及君主南面之术时,也同样认同“道德”之旨。
直至读到西汉刘安《淮南子》,顿觉“道德”之“君术”之义现于朗朗乾坤:“道德之论,譬犹日月也,江南河北,不能易其指;驰骛千里,不能易其处”(《淮南子·齐俗篇》);“圣人所由曰道,所为曰事。道犹金石,一调不更;事犹琴瑟,每弦改调。故法制礼义者,治人之具也,而非所以为治也。”(《淮南子·氾论篇》)“道德之论,譬犹日月”,实为先秦诸子概述“道德”本义之最佳。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孙老韩合说》,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1版,第86页。
[2]温作峰:《殷商奴隶主阶级德的观念》,《中国哲学》第8辑。
[3]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第三篇
[5]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1版,第32页
作者简介:杨柳青(1993-),女,汉族,籍贯:山东济南,学历:本科,单位:山东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