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宧绣谱》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j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雪宧绣谱》是由沈寿边回忆边口述,张謇笔录的书稿,是沈寿四十年艺术实践的结晶。《雪宧绣谱》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第一部刺绣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的专门著作。
  关键词:雪宧绣谱;沈寿;张謇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83-2
  1915年,农历三至四月间,沈寿病倒。张謇“惧其艺之不传”,便在延清名医为沈寿治病期间,征得她的同意,亲自动手记录整理她的刺绣艺术经验。沈寿在病体稍微好转的情况下,边回忆边口述。那时张謇已是六十多岁的老翁,他们一个床上口授,一个榻前笔录,历经几个月,终于写完《雪宧绣谱》一书。张謇在绣谱的序言中说:“积数月而成此谱,且复问,且加审,且易稿,如是者再三,无一字不自謇书,实无一语不自寿出也。”由此可见,这本绣谱是沈寿四十年艺术实践的结晶。
  1919年,《雪宧绣谱》由南通翰墨林印书局出版,线装,啬公题签,啬公即张謇的别署。嗣后,张謇又请人将其译成英文,书名为《中国刺绣术》(Principles and Stitchings of Chinese Embroidery)由上海商务部印书馆于民国二十六年二月印刷发行。不久,江苏武进涉园又重印。张謇先生为后世抢救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避免其走向人亡艺绝的道路。
  《雪宧绣谱》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第一部刺绣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的专门著作。它不仅将刺绣从纯粹的审美趣味提升到系统化的理论层次,而且对我国的四大名绣,尤其是苏绣的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84年6月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曾有内部发行本。2004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署名沈寿口述、张謇整理、王逸君译注的《雪宧绣谱》。2010年10月耿纪朋重新翻译并配图,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新的版本。《雪宧绣谱》不断的重新出版使这一文化遗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重庆出版社版采用多种稿本进行互校,采取了原文、注释、白话译文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正文各部分相关地方也配有辅助性插图,此外,版本还插入了中国四大名绣的相关知识,以及中国传统刺绣、地方绣、少数民族刺绣等内容。在讲到具体针法时,除了对原书的十八种针法进行图解说明外,又增设了一些常用针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本书实用与鉴赏相结合的目的。
  全书前有张謇撰“叙”,正文内容有八章,分别是“绣备”“绣引” “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通”。“绣备”叙述刺绣必备的工具,如绷、架、剪、针等。“绣引”叙述绣制前的辅助工序,如剪线、擘丝、浥水等。“针法”分列齐针、抢针等十八种常用针法。“绣要”叙述对绣制对象的光色变换关系和传神要点,重点强调“审势”“配色”两节,并附有“线色类目表”,总计八十八种色线,“因染而别”则又有七百四十五种。“绣品”“绣德”“绣节”从不同方面叙述刺绣职业中应注意的一些有关身心健康的问题。“绣通”叙述书画鉴赏修养对刺绣艺术的辅助作用。
  该书是沈寿数十年刺绣经验的积累,也是对包括明代“顾绣”在内的民间刺绣经验的总结,内容全面,层次丰富。沈寿不仅对传统针法进行了言简意赅的介绍,对于其自创针法以及吸取日本的针法也进行了相关阐释。沈寿对针和光色的运用都有个人的见解,结合现实的创作批判性的介绍也是其不同于道光元年的丁佩《绣谱》。丁佩的《绣谱》,刊行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从艺术理论上借鉴了书画的要领,对刺绣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总结,即齐、光、直、匀、薄、顺、密,尽管偏重心法,却不失为中国刺绣史上一部重要的刺绣理论专著。
  沈寿创“仿真绣”,特别是把明暗光影的视觉写实效果引入刺绣,使得其创作思想明显异于前人。沈寿在《绣通》一章中谈及刺绣和书画的关系,认为较早沟通书画与刺绣关系并引起世人关注的刺绣非顾绣莫属。虽然《雪宧绣谱》看似与顾绣并无直接的关联,但作为一本总结苏绣精华的专门著作,在苏绣漫长的发展过程里,绝对不能忽视与苏州比邻的上海顾绣对它所产生的影响。然而沈寿不仅仅是恢复了“画绣”的创作,更重要的是他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引进了西方写实效果,使素描、水粉、油画、摄影等一一融入刺绣,审势、配色、求光、肖神等具体的要求使实施非常可行,“仿真绣”的出现和传承不得不再一次肯定了沈寿的前沿地位。读者通过书中正文的内容可以很好地了解沈寿对于刺绣的经验之谈。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虽为沈寿力作,文字引经据典之处却是或与张謇书写有关,所以我们在分析此书与沈寿关系时,不能忽略张謇与《雪宧绣谱》的微妙关系。
  正如张謇在“叙”中谈到的背景,中国刺绣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却始终缺乏相关的专书介绍。由于刺绣多是女子擅长的技艺,因此它在男权社会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前面提到的道光年间才出现了丁佩的《绣谱》。沈寿《雪宧绣谱》出现,弥补了《绣谱》侧重心法而缺乏应用的遗憾。特别是针法招式的介绍给后学者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
  部分专业术语与经典字句使张謇“叙”中所强调的“通俗易懂”大打折扣,但是也不能否认该书在中国刺绣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刺绣在民间的传承方式主要还是以师徒相传为主,但是刺绣文化的传播却不得不假手于文字。
  《雪宧绣谱》的产生,对于中国刺绣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重要不仅是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同时也体现在现实的刺绣艺术创作中。特别是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字传承和传播力普遍增强,在今天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雪宦绣谱》有着新的历史使命和研究价值。
  传统的中国艺术史中,刺绣并不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所以中国刺绣史上重要的人物沈寿和她的《雪宧绣谱》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关于沈寿的研究,除南通当地的专业人士写了一些文章之外,多数通识性介绍文字只是谈及她是一位刺绣高手,有《雪宧绣谱》一书传世。其实,沈寿对于刺绣史的重要性远不止此。沈寿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这个特定的文化时期,不仅仅将刺绣和绘画再次结合起来,而且率先将西方绘画中注重光影明暗的视觉效果和仿真写实的理念引入到刺绣艺术中。在张謇的影响下,她促使刺绣与近代实业相结合,并促使这一传承千年之久的艺术在国际上获得极大的声誉。此外,她还创办女红艺术的近代教育,使苏绣从民间走入国民技术教育行列,在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中重新阐释了刺绣的现实价值。沈寿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与其独特的个人际遇,使她在刺绣这块园地上成为备受古今人士瞩目的“明星”。
  作者简介:
  耿纪朋,副教授,河北邯郸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毕业,曾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秘书长,现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教学科研处处长,研究方向:宗教美术史、艺术教育与管理、艺术经济学等。
其他文献
摘要: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通过分析六道轮回的独特情节和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该小说的主题是揭示出一个以月亮为圆心的圆形流散。  关键词:《生死疲劳》;圆形流散;月亮  中图分类号:J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80-2  一、流散与圆形流散  一般来说,流散这个词在英文中最初具有贬
期刊
摘要:歌剧《王昭君》在上海诞生,却鲜为人知,因为其还处在新兴格局的萌芽期,却因充满了诗性的表达而富于美感。歌剧《王昭君》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学,以歌剧的形式表达,实现了音乐与文学的交融,为中国歌剧的文学诗性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本论文从剖析民族歌剧《王昭君》剧本的文学诗性入手,对中国的音乐与文学的交融进行探索。  关键词:歌剧《王昭君》;文学诗性;剧本创作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好的设计要像《伊索寓言》,简约却不简单。简洁得设计更有力量感,如语言一般言简意赅,它的表达语言不需要多余繁复得装饰来多做说明阐释,光光剪裁、线条营造的立体主义构成,就足以说明一切。Lang时装的风格极具创造力,集质朴、基本、现代于一体,用极具现代感的剪裁手法进行解构主义基本元素的重组。  关键词:解构主义;极简主义;都市风格;少即是多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从实验性质的设计到技术裁剪的强调再到细节的注重,从离经叛道到对色情的暧昧到自然精致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的时尚事业经历了多个时期。早期从历史中搜寻灵感和技术源泉,后来关注人权,现在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她创作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对时尚界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在历史与未来的双重维度里,维维安·韦斯特伍德永不停歇地创造着时装史上惊爆瞬间。她让灵魂与灵魂碰撞,让情感肆意迸发。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和市场经济化的不断推进,一种新的美学现象应时而生,审美泛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即生活艺术化日趋显著,审美日常生活化则是艺术生活化,生活和审美界限日益模糊。2014生活家·厦门艺术节中试图寻找一个在当代审美泛化的历史语境下,赋予了“生活家”新的内涵和意义,从艺术的视角中看生活,从生活的视角看艺术,让人们关注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迁移这两个逆向过程的问题,表达出新的看法和新的体验。 
期刊
设计是人类发展的一面镜子,所有物质文明的特质都会在与其同一时期的设计作品中有直接的体现。现代设计的范畴十分广泛,它涉及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现代室内设计、展示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等等,同时还包括平面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广告策划设计、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以及摄影、影视制作等等。现今设计的专业分类越来越细致,又不断地派生出许多新的设计学科和门类,如:城市家具设计、产品设计、首饰加工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
期刊
摘要:在音乐作品的创作、表演以及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钢琴伴奏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钢琴伴奏作为一个特殊的、独立的并且综合性强的学科,也承载着音乐文化魅力展现的重要任务。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正是在于“即兴”,要求凭借伴奏者的智慧与灵感在极短的时间内构思出合乎逻辑的伴奏方案,为歌曲即兴编配伴奏织体,保证演唱的顺利进行。因此,即兴伴奏应当具备很多素质以达到完成即兴伴奏的水平。本文从最基本的伴奏织体的编配
期刊
摘要:本文以影片《倩女幽魂》中女鬼小倩的服装造型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三个版本中小倩服装造型的特点,从庄重严实、浪漫唯美再到轻松随意,代表了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心目中皎皎女形象的不同期待,而服装的改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爱情道德观的不断改变。  关键词:小倩;服装造型;爱情道德观;变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50-2  从蒙昧初开之时
期刊
摘要:文章以江南刺绣小品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近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刺绣小品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作为传统生活必需品的刺绣小品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与历史意义。本文第一章从传统的江南女子日常活动出发,随着时代的更替,其日常活动的内容亦变得丰富这一点,探究刺绣小品没落之必然;第二章重点探究了婚姻观的转变对于社会风俗的影响,继而对刺绣小品淡出日常生活产生了必然影响;第三章论述的是刺绣小品本身从实
期刊
摘要:“窝热热”是纳西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舞蹈中有着浓厚的牧猎文化气息,是纳西先民们对原始时期狩猎放牧场景的再现,这在舞蹈的动作和歌词曲调中都有所体现。“窝热热”是牧猎时代的产物,它逐渐演变为自娱性舞蹈,可依然保留着原始牧猎文化的形态特征。它通过人类肢体的记忆画下民族符号,深深刻上历史的烙印,成为了历史的活化石。  关键词:纳西族;“窝热热”;牧猎文化;舞蹈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