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深刻内涵

来源 :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_belie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既关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之命运,也关乎中国共产党之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蕴含着深刻的内涵,需要进行全方位理解和把握。

在“中”与“外”的比较中把握


  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演化过程和目标指向,其具体道路从来都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多维多元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虽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遵循了现代化之一般性规律,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道路之部分特征,并汲取了东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一些有益经验和成果,但从根本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现实国情而走出的一条现代化新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有着根本区别。以资本逻辑为导引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必然会陷入经济周期性停滞、政治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精神腐朽衰败、生态环境危机、全球冲突对抗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泥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现代化生动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也推动世界共同进步,在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维系自然生态和谐,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在推进物质生产充裕的同时也观照人的精神世界富足,从而有效规避了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相伴随的原生风险和内在困境。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绝不是苏联、东欧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而是一条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这三个关键要素深度融合的现代化道路,是社会主义之发展逻辑、现代化之发展逻辑和中华民族之发展逻辑的创造性汇合。此外,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相比,中國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的国情而走出来的。这条道路上所展开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在“前”与“后”的承接中把握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艰辛地探寻着中国的现代化出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各种现代化方案轮番出台。这些方案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总体上脱离了中国现代化的国情根基,最终都不可避免地失败或夭折。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正确的目标引领。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锻造和斗争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打碎了旧的统治秩序,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奠定了根本前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地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此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探索和丰富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益借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入新时代,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也日渐成熟完善。
  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动态性演化、历时性发展、阶段性超越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100年的艰苦奋斗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底色”。近代以来,广大仁人志士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艰难探索和不断试错,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镜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百年奋斗为开辟和推进中国道路,孕育并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根本保证。

在“守”与“变”的互动中把握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自开创以来,就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从发展基础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国家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家的转变;从发展内容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从聚焦相对单一的物质文明到聚焦“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拓展;从发展目标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从确保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跃升。实际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随着时代、实践以及人民的新要求不断发展的,它并没有终结对中国现代化之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面向未来它依然需要不断开拓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守”与“变”的有机统一,它的“变”中亦有“不变”。改革开放以来,不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如何拓展,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始终没有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始终没有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始终没有变,扎根中华大地和中华文明的基本立场始终没有变,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始终没有变,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的开放姿态始终没有变,遵循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的科学精神始终没有变。这些“不变”,确证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根本性质,彰示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遵循,也规定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展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守正,绝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在不变质、不偏向、不走样的前提下开拓进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创新,绝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立新潮、开新局、谋新篇的过程中接续奋斗。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创新才能激发活力,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守正创新之道,使其蕴含着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见习编辑:王孟秋)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有关丝绸之路的音乐历史研究也成为当下热点之一。根据现今北京西什库教堂演奏的利玛窦歌曲作品,利玛窦等教明皇宫乐师弹的伴奏应该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伴奏,即一个人负责一个声部的单旋律伴奏,合起来就是四个声部的复调伴奏形式。  [關键词]“一带一路”;利玛窦;伴奏;古钢琴;丝绸之路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86-0
期刊
[关键词]莎士比亚;历史背景;人文主义;脚本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89-03一、莎士比亚阶段性代表作品综述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他的一生共创作了众多艺术作品包括39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其中卓越作品
期刊
[关键词]歌剧;人物舞台形象;塑造;水红莲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92-03一、歌剧中人物舞台形象塑造意义(一)演绎剧本  歌剧所讲述的都是一个故事或是暗喻某些社会现象,就像电影一样是有剧本的,一部歌剧中有唱、有对白、有舞美这些形式互相结合,结合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更好的还原剧本。剧作家在编写一部歌剧时,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为纪念某
期刊
[关键词]高雅音乐演出;云剧场;演出破局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95-04一、高雅音乐演出的主要发展掣肘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看现场演出逐渐成为都市人新的消费热点,这其中不乏高雅艺术演出。“高雅艺术,又叫严肃艺术,是精英审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字面上看,是指高尚雅趣的艺术。”[1]通常涵盖交响乐、歌剧、舞剧
期刊
[关键词]民营淮剧团;淮剧;现状;田野调查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99-03  淮剧是江苏省代表性剧种之一,发源于江苏省盐城、淮安、淮阴(上河)、宝应(里河)和阜宁(下河)一带的盐淮地区。明清时期,淮剧在盐淮逃荒者挨家挨户沿门清唱以行乞的“门叹词”以及具有巫化色彩“香火戏”的民间艺术基础之上,逐渐吸收徽剧、京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养
期刊
[关键词]东亚音乐文化圈;板箱式;齐特类;弹拨乐器  [中图分类号]J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202-03  本文在对乐器进行分类时,充分参考了由饶文心教授提出的世界民族乐器分类方式[1]。依据此方式可以将弦乐器根据形制的差异划分为三种,具体为琉特类、齐特类以及费斗类,针对每一个种类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所谓的“类”并非类别的意思,而一般是指置琴抑或持位
期刊
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尊敬的古特雷斯秘书长,各位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  50年前的今天,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阐述了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宝贵经验,鲜明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是高举旗帜、自信昂扬的政治宣言书,是矢志复兴、接续奋斗的时代动员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学习贯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