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器绳镖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绳镖之构造
  绳镖之形式不止一种,有三棱形者,有圆筒形者,有五棱、七棱者,皆随练习者之意而定。
  但无论其属于何种形式,功用固完全相同,无干于形式。兹特就最普通之三棱镖言之。
  镖纯钢铸成,长五寸至七寸,重约九两。镖身为三棱形,头尖尾广,尾端正圆,有一铁环扣其端,以绵软之坚绳系其环,绳长约二丈至三丈。另备一竹管穿于绳上,竹管粗约盈握,长约四寸。绳镖之全部其形如此。
  平时将镖绳拗折为四,竹管、镖相衔接,即将四折之绳缠腰间,用活结扣之,切不可用死结。绳之末端靠左腰,镖头与竹管则悬诸右腰下,以便仓猝应变时可以俯拾即是,便于出手。盖只须抽开活结,左手握住绳之末端,右手握住竹管,镖即可以应手而出矣。
  二、绳镖之练法
  绳镖之练法,与别种暗器不同,因有绳之牵制,故即利用绳之摔劲发镖使出,而其取准也亦至不易。
  练习时先于墙上画一对径尺许之粉圈以为目的,的高与练习者之肩相平。练者对的立,相距约一丈五尺,先将绳之末端绕于左腕上,或于绳末端先挽一小圈套于左腕,如鞭锤等之套腕千斤索,然后更以左手握住绳之上部即近镖头处,相距约三尺,右手握住竹管,两手各置左右腰上半尺处。运右臂之力,提镖使垂直于右腰外侧,乃从下泛上,由前绕后,甩成圆圈,甩二三周力量已足。待镖至前面与肩平时,左手即变活把,使绳随镖出以取标的。
  取准之处,则完全在于右手所握之竹管。欲其高时,则将竹管前端上昂;欲其低时,则将竹管之前端下抑。欲左欲右,法亦如之。唯竹管上昂一寸,镖所着处高度必超过一尺以上,故手中相差毫厘即不能命中。唯在摔镖成圈时,须用足右臂之全力。若不然,发镖迟缓而力不足,即中的亦无所用。在左手变活把时,亦宜略带蓄劲,不可完全脱手。若完全脱手,在后面之绳较长,必致荡动,前面即不易取准。
  一镖发出后,无论其中的与否,务宜急速收回,不宜迟缓。其收镖之法,即将左手猛力向后一抽,同时右手握竹管,仍如发镖时之甩成圆圈。盖不甩圈,镖头感受一抽之力,必折而反向自己,或致自伤也。
  初练之时,纵其目标如斗大亦万难应手而中,必练三四月之后始能镖镖打入圈中,然犹不能必中其中心。然后将目标收小一围,再下功夫练去。如此逐渐收小,直至的如银元大小亦能应手而中,则对于打固定之物已可百不失一。
  唯打活动之物则犹未必尽能如意耳,于是更须练打活靶。先用铜片若干,每片对径自五寸至半寸不等,错杂悬于细软之树枝上。盖微风过处,树枝动摇,则铜片亦随之荡动,即于此时用镖打之。若人立二丈外而能欲打何片即中何片者,技固神绝。若更能射断其悬片之细线,则臻化境矣。
  有于练活靶之前先练刘海洒金钱者,即将若干大小不等之钱横嵌于木板上,用镖射之。初仅以射去为目的,其后务求镖头必中钱孔,最后则将钱竖嵌木板上,用镖射钱之边缘。练过此一步后更练活靶,亦甚饶有兴趣。
  三、绳镖之源流
  考绳镖一物由来甚久,盖在有脱手飞镖之前,而脱胎于棉绳套索者也。
  闽小志云:“一武艺十八,终以白打。”而白打之次,即棉绳套索也。此套长九尺,两端有圆球为坠,翻腾飞舞,利用其缠绕之力而制敌。后有智者仿其制而创为绳镖,列入杂技,为防身之暗器。虽发明者为何人,发明于何时,皆无从考其详,以余度之当在宋代以前李唐之世。盖其时武术界人才辈出,剑侠之记在载籍者亦斑斑可考。至余之所以断定绳镖之创始于宋代以前者,要亦非无稽之谈,盖脱手之飞镖,实自宋代之余氏,绳镖既发明于脱手镖之先,故推定其在宋代以前也。
  在发明之初,此绳镖亦未始非一种利器,既能及远又可收回,便利异常。然自脱手镖等暗器发明以后,则又相形见绌,流传至今虽未完全失传,然硕果仅存,人且视为至拙之器,学者亦渐少。恒见江湖卖解者流,用此物为打围圈之具耳,然其间亦未始无绝精其技者,特百十中或可得其一二。
  以余所见,曾有一董姓北人,绳镖之技非常精警,应手中的,百不失一,诚足惊人也。董为江湖镖客,来往南北,辄向商肆索钱自活。盖自海道通行,北方镖局失其依恃相继收歇,局中镖客亦绝其衣食之门。武技高者,则到处设厂授徒,借博微资;艺之卑者,遂不得不挟其一镖一帜,糊其口于四方,沿门索资,形同流丐矣。
  董某者,昔日曾为某镖局伙,迨镖局收歇即流落江湖。询其技则曰:“拳脚平常,无可胜人,唯绳镖一技自信犹可博人一笑耳。”好事者遂出一金,命试之。时适昏暮,室中燃一白瓷罩之煤油灯。董出一钱,既小且薄,倚嵌于白瓷罩之外,笑谓众曰:“余立二丈外,以镖射之,可使钱落而罩无恙。若微损者当偿所值,且设酒为诸君寿。”言次即遥立,出绳镖一摔,哧然而出,众觉眼前一闪,微声起处钱已应手坠矣,白瓷之灯罩固完好无恙也。董自言生平止此一技,故未能在江湖上立足,不免流落。以余观之,绳镖臻此境地,亦已神化莫测,足以惊人,而犹不能恃此立足,江湖上身怀绝技者之多可想见而知矣。
其他文献
七、乌鸦别翅式  【歌诀】  格腕撩阴意在臂,惊下取上别翅拿。  下拉上挎反劈压,切防下盘步走化。  【实战】  敌我对峙时,我方诱敌出招,如敌右拳出击,我左臂上挂敌腕的同时右脚撩向敌裆。不论撩中与否,只在分散敌手上的注意力的同时,我左手叼拿住敌右腕,右臂猛地屈肘提挎敌右臂,并旋转进右掌抓压敌右后肩腋部,使敌佝身扑俯(图25~28)。  【要点】  挥掌、撩阴均为诱敌之法,均是为扭臂固锁服务的,几
期刊
在少林寺山门外西南约1公里的地方,有一圆形的山峰,好像一个钵盂口向下在地上扣着,人们根据其自然形态取名“钵盂峰”。   钵盂峰上边,地势平坦,森林茂密,山姿秀丽,风景宜人。传说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后,实现了他一生最大的心愿“臂断心安”。但严重的伤势使他坐卧不宁,经行不成。为了使慧可尽快恢复健康,达摩就让他在这个山峰上禅养臂伤,并挑选了两个得力寺僧作为近身服侍。   钵盂峰稍偏西南靠近少室山右壁的地方有
期刊
一、初月行功法  【秘谱】  初揉之时,择少年童子数人,更番揉之。一取力小,揉推不重;一取少年血气壮盛。  揉时解襟仰卧,心下脐上,适当其中,按以一掌,自右向左,推而揉之。徐徐往来,匀匀勿乱,掌勿离皮,亦勿游动,是为合法。  当揉之时,冥心内观,守中存想,勿忘勿逐,意不它驰,则神悉皆附注一掌之下,是为真正火候。若守中纯熟,推揉匀静,正揉之际,意不它往,竟能熟睡,更为得法,胜于醒守也。  如此行特约
期刊
当今习太极拳者甚众,多数人只得其形,未得其神。有的人练的是养生架,却幻想得到技击真功夫,结果功夫没少下,到头来只能是皓首嗟叹一场空。  笔者总结几十年修炼太极拳之经验,悟出了一套太极拳快速入门之练法,具体概括为三点,即架子大、重技击、求内劲。习者按此法练拳,长功夫快、实战性强、成功率高,只要肯下苦功,就能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太极拳真谛,把太极拳练成科学拳、明白拳、适用拳,并能学以致用。  一、架子大 
期刊
各门各派太极拳均包含有■、捋、挤、按、采、■、肘、靠八大手法。这些手法不但是构成套路的主要方法,而且是太极推手与技击的重要内容。八法中前四法为正法,合称正四法或正四手;后四法为奇法,合称四偶法或四偶手。太极拳以正四手为主,四偶手为辅。为了突出正四法的主导作用,先师们将其完整地编排在“揽雀尾”一式中。此式包括有左臂或右臂的■出、两手的下捋、两掌的前挤、两掌的按出。  八法中首推■法。从动作的特点看,
期刊
岭南洪拳,即洪家拳,是广东传统武术五大名拳之一,港澳台地区和海外侨胞又多称之为洪家拳。与北少林大小洪拳、大鸿拳和洪门会的拳术不同的是,岭南洪拳传自洪熙官。洪熙官,清朝康熙年间生于福建漳州,幼习少林拳术,是南少林俗家弟子。  洪熙官习武的经历,传世的武术著作多有记载,如姜侠魂在《少林拳术图说弁言》中记载:“时熙官为少林派中后起之秀,因复仇心切发奋再入少林寺,学艺三年,离少林偶遇铁头僧,为所击败。三入
期刊
白雪师徒、吕无双、凌玉凤、三江渔婆和毛进升日夜兼程赶到龙湖集望湖楼,又急急赶到庐山。  白雪一行信步来到大林寺旁的桃林。山下桃花已谢,这里的桃林却花满枝头,争芳斗艳,香气四溢,堪称庐山一奇。  桃林深处一处房舍,一个头梳双髻、面如桃花的少女站在门外,看见白雪一行迎了上来,对白雪说:“白大侠,不认识我啦,我是迎春呀。我家小姐说这几天有贵客来,原来是你们呀!”   白雪想起来了,她是黄云裳的侍女。此时
期刊
由于诸多原因,现在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只知道杨式太极拳有慢练的传统拳架,不知道它还有快练的传统拳架,“慢”好像成了杨式太极拳的代名词,以至忽视了其慢的实质和快的一面,甚至有人认为如果把太极拳练快了就不是太极拳了,根本否定了快的重要性,盲目为了“慢”而慢练。殊不知慢是为了给快打基础,慢是练功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目的。拳谚云:“慢如抽丝,疾如电挚。”只有慢练,才能细心对照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太极拳的要领要求,精
期刊
1放平心态  推手练功,不可争胜负、不可论输赢。切磋研究,旨在求理求法,互相取长补短。推手练功,放平心态为首要。  2放下架子  不可心高气傲,小觑他人;不可自诩了得,藐视同道。应虚怀若谷,放下架子,平等待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求自己有所进步,不断提高。  3放下面子  推手练功,虽不争胜负、不计输赢,然“懂劲”有高低之分,技艺有巧妙之别。若艺不如人,务须心态良好,放下面子,视能者为师,虚心向
期刊
太极拳的功夫是走轻灵虚无、稳静松软的劲,其他拳门多是讲神气活现、刚柔相济的劲;太极拳是神意内敛,外家拳是精神外露,内外功之区别也就在此。  “刚柔相济”并不是说不对,而是要看怎么一个刚柔相济法。太极拳之刚柔相济是说在技击中有忽刚忽柔,要轻则百无所有,要重则无坚不摧,这是虚实变化、刚柔轻重互化的意思。  吾辈练拳,以全心全意去想松尚不能将身势松得干净。如在练功时心中先存着一个刚柔相济的思想,哪还能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