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为要,规范作答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angt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读懂为要
  (一)首先,读懂诗歌的表层意思,借助文言翻译知识,逐字逐句疏通大意。实词的含义,可调动课本中的实词积累,也可根据上下句语境推断;诗歌语言简洁凝炼,对于诗中省略的内容(如主语、宾语、过渡语等),要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整有倒装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的句子;最后,整合句意,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二)然后,领会诗歌深层含义,要关注诗歌中的形象和意象,看它们暗示了什么道理或营造了什么意境;关注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情绪、情感或观点态度的词或句,思考它们表达了什么情感或思想。要训练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另外,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来把握诗歌思想内容。
  1.品标题
  有时,标题是诗眼,是把握诗歌的切入点。有的题目揭示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直接点明时间,表达诗人思乡怀亲之情;有的可直接根据题目推断出情感,如《待储光羲不至》一诗,从题目可以看出作者久候友人,友人却没有到来,诗中有可能会表达诗人的怅惘、失望之情,带着这样的初步认知去作品中验证;有的题目显示诗歌题材,可以借助这一类诗的思想内容去解读。如《赤壁怀古》《塞下曲》。
  2.知作者
  鲁迅先生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这就是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阅读所有文学作品的必要方法。“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等。
  3.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是解读诗歌的有力抓手。小注中往往会有暗示信息。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句,暗示用典或意境;有的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
  4.析意象
  意象是诗词作者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手段,古人讲“立象以尽意”,也就是借助意象来抒情言志说理。2013年湖南卷《钓船归》第一题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只有词牌、没有题目,没有提供注解、对作者了解甚少,谈不上知人论世,也没有明显的表情达意的关键词,但从“钓船”“柴扉”“白鸥”“鳜鱼”可以看出诗人正过着隐居生活,且自得其乐,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的情怀。
  5.明典故
  用典是以较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含义。2013年江西卷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设题: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根据已学课文,可知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6.抓关键词句
  所谓关键词句,就是能表情达意的词句和能点明主旨的词句。如:(1)捕捉体现主观色彩的词语。如:“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2)抓抒情议论的句子。特别是首句和尾句,首句往往交代写作缘由或奠定感情基调,尾句往往会画龙点睛,点明主旨。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规范作答
  关于规范答题,我采取的方式是学生出题,学生答题,学生评判。
  (一)提前布置给各组学生:积累诗歌——从习题资料中,整理自己认为好的诗和题,然后搜集资料鉴赏这些诗歌,并研究试题评分标准和答案思路步骤。
  (二)课上,各组现场抽签答题,形成书面文字。
  (三)由出题组的一名同学,评分,并讲解得分缘由。
  这样尝试几次,对学生积累鉴赏术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规范答题思路也有很大的帮助。在高三的诗歌专题复习中,有明显的收效。
  总之,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不可回避,提高效率是根本。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方法,读懂诗歌;积累术语,规范答题。2015年的高考试卷中有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势,我想学好古代诗歌也应该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传承文化,积极探索,我们一直在路上,永不止步。
其他文献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起榜样作用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力。家长的师表作用与自身紧密相连。有人说:父母的素质---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能,就像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越强烈。在这里家长素质主要指的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文化科技知识水平的高低,心理品质的健康程度
期刊
一、教师作文评改现状  1、作文评改以师为主,学生主体参与被忽视或淡化  作文评改中,教师注重对学生错别字、句子通顺、结构完整、构思新颖、思路清楚、语言生动流畅、中心突出等的关注、修改与点评。教师凭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定,将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忽视学生成文的过程、思维的认知水平。  2、教师的精力和时间都有限  作文评改的大工作量也致使教师劳动审美疲劳,评改走马观花。另一
期刊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正确、科学、艺术地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完美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的话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很普遍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带来了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现代的中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接受能力较强,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得比较熟练
期刊
爱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他们童年时期特有的活动类型,在游戏中,他们能够获取一定的信息,得到无尽的快乐。自孩子从幼儿园跨入小学开始,游戏的比例便大大减少,“学习”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活动,很多孩子从低年级开始便产生了怕学、厌学的情绪,极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笔者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重视挖掘“游戏精神”,利用教学游戏,实现利用教学游戏,实现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减负增效,促进
期刊
各位教语文的同仁都知道,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无论你的学校是“高大上”、还是“矮矬穷”,都逃不了这个窠臼。怎样克服学生怕写作文的畏难情绪呢?笔者做了三点尝试,效果很明显。  一、发现个体差异,提升学生潜力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又强调学生写作的个体差异,从差异入手,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  人是写文章的主体,人的
期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财、物的大流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青壮年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许多孩子都交给老人或亲戚抚养,于是就出现了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和关爱,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环境、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留守儿童的小偷小摸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治安秩序。留守儿童教育、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均不在身边,缺乏有效的监管,因此,经常
期刊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作,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如何让学生有所收获呢?我尝试让学生自改作文。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这样既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而且,这种能力的培养是终身受益的。  怎样提高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之所以会形成“学生作,教师改”
期刊
纵观这几年高考作文的考查类型,最多的就是材料作文,其中漫画类作文也一直是考查的类型之一。漫画类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与一般材料作文的唯一区别就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是一幅漫画,而不是一般性的文字材料。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或时事的特殊艺术形式。它如同一面哈哈镜,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而作为材料作文素材的漫画大多属于讽刺性的漫画,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加深,国学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师生的青睐,从概念上来说,国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国学指的是过去的历史、文艺、思想等一系列的文化,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的是传统思想文化。目前来说,小学生的国学教育主要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发展和熏陶。小学生学习国学不但可以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国学教育如今在中国的发展,总体来
期刊
不知不觉,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十几个年头了,也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变化。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见证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切身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的好处,感慨颇多。下面,就学生的作业,谈一下十几年语文课程改革给自己的教学带来的变化。  一、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思想的提升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似乎只是中规中矩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其他的可管可不管。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这一现象在不知不觉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