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是写作的灵魂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uwang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教语文的同仁都知道,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无论你的学校是“高大上”、还是“矮矬穷”,都逃不了这个窠臼。怎样克服学生怕写作文的畏难情绪呢?笔者做了三点尝试,效果很明显。
  一、发现个体差异,提升学生潜力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又强调学生写作的个体差异,从差异入手,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
  人是写文章的主体,人的文章生成不外乎是“感发作文”和“命题作文”两类,前者主动,后者被动,学生的写作,除了极少学生能主动写作外,绝大多数学生是被动作文,如今的考试作文尽管绝大部分是话题作文,但深究细研起来仍然是“命题”作文。学校平时的作文教学也仍是“命题作文”。但是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其文章的生成系统都有是一样的。
  文章生成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
  1、基础系统:天赋、人格、语言水平、文章常识、百科知识、生活经验。
  2、转换系统:思维、情感、情绪、兴趣、意志、动机。
  由上述两个子系统可以看出,在基础系统六个要素里,“天赋"是人的先天素质,“人格”是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的总和,其余的四要素均属于认识范畴的因素,在转换系统里,六要素均属于人的心理过程。
  这12个因素每个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就这产生了个性差异,作为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去了解每个学生在文章生成过程中的这12个因素的发展状况,找出个体的内在差异,去发展这种差异,也许这些差异点,就是学生可能具有的潜能,引导学生去开发这种潜能,就能促使学生个体的持续发展。
  二、运用激励手段,重视“人格”的培养
  写作教学要依据系统的各个要素去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激励学生,通过激励来促使学生的写作发展。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写作天赋,并认可这种天赋,一旦在写作中发现了学生的这种天赋,就要大力给予褒奖、鼓励,这种认可也会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根据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演变与发展有一种称之为“社会标定”的现象,即社会对某一个人持有何种看法,某人就会按这种看法来发展,整饰自己。教师不要吝惜自己对学生的表扬,多渠道、多方式的表扬将促使人才的发展,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后天能力的培养。天赋高不一定能力高,能力没有遗传,只有后天的养成。因此,对于天赋高的学生,我们教师不能放任自流,不去培养、提高,否则,就会出现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的下场“泯然众人矣”。发现学生天赋,肯定学生天赋,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一种职责。这种人文关怀还表现在“人格”的培养上。一般来说,教师比较重视认知范畴的指导,重知识传授和训练,不惜时间、精力去辅导学生,但有许多优秀的教师能从“人格”的养成去指导写作,让教学是作文和教学是“做人"同步推进,培养出许多写作高手。学生学会了关心他人、关心社区、关心国家、同情弱小、同情不幸,有社会责任感,有生活热情,传递正能量。这就拓宽了他们生活的领域,视野开阔了,心胸开扩了,境界提升了,写出来的文章格调自然就高了。教学生做人,带动学生作文,作文促进学生做人,文章能帮助学生总结思想、过滤感情,升华灵魂,形成人格,如此良性循环,就为学生未来铸造辉煌奠定了基础。
  三、探究心里特点,促使心态变化
  升学考试负面的影响无疑使学生的写作变成了讨好阅卷老师的游戏,绞尽脑汁去拼凑、猜测阅卷老师的给分点,无病呻吟,哀嚎遍地,残疾儿比率过大尽显眼底。使最有创意的写作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编造、拼凑。考试作文的众多反面例子已说明了这点,原因有多种,但其中一点,忽视对学生写作意愿、兴趣情感习惯、表达欲望等心理因素的关怀也会导致出现这种状况。
  从文章生成系统的转换子系统中就可以看出文章生成时心里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注意这方面的个性差异,就能寻找到学生不同的不爱写作,不愿动笔的因素。因此,写作教学中最大的人文关怀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心态物征。关注学生心态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要关注写作的“主体”。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写作创造环境和条件,大力培养学生写作的动力、兴趣、意志、责任,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注意调整学生情绪。帮助他们体验到写作成功快乐和尊严,促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其他文献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落实“群文阅读”的前提是选好文章,教师要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内容选择,进而才能进行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的教学。这
期刊
穷则思变,变则通。语文学习中,学生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做题时,明明知道教师讲的答题步骤是什么,但结果却是答题不完整,缺少分析。这一问题在诗歌鉴赏上尤为严重,每次考前都讲,考试完了还讲,可是效果却不佳。于是在班上不同层次找了几个学生了解情况,大家不约而同地反映:知道要按步骤答题,也知道要分析,可就是不知道如何分析,如何具体去写,讲的时候,又懒得听老师怎么分析的,慢慢地,就不会分析了。了解了这一情况后,
期刊
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是把爱的教育加以发扬光大。“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也是每一个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教师的爱为孩子的纯真世界添了一簇动人的色彩。尤其是那些后进生,有了这种爱的力量,就能受到更强烈的影响,促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得心中向上、向善的种子茁壮成长。 
期刊
在新学期,所教的是两个已经筛选出了八个重点班的平行班,学生的基础、能力、成绩等方面可想而知,他们平时做作业都是一个个“老大难”,更不用说写作文了。在参加了一次学科带头人讲课比赛后,有一个问题总在脑中萦绕:这次讲课比赛的课题是口语交际,采用的是游戏方式,虽然也是在这样的平行班,但是效果较好。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是不是也可以试着采用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方法呢?循着这种理念,开始进行这样的写作教学尝
期刊
俗话说:“双桥好走,独木难行。”课文是写作教学最好的范例,课文教学应该成为作文训练的主阵地,成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主渠道。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应该以课文为本源,充分利用课文的综合示范作用及其不尽的艺术魅力,去打开作文殿堂的神圣大门。  在新课标的感召下,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起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  一、心
期刊
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符。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课思路听讲,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方式,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是应试教育产生的必然结果,“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的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往往是事倍功半。  (二)对语文学科的基本把握不够。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够很好地处理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三个维度的关系,将语文作为科学
期刊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起榜样作用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力。家长的师表作用与自身紧密相连。有人说:父母的素质---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能,就像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越强烈。在这里家长素质主要指的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文化科技知识水平的高低,心理品质的健康程度
期刊
一、教师作文评改现状  1、作文评改以师为主,学生主体参与被忽视或淡化  作文评改中,教师注重对学生错别字、句子通顺、结构完整、构思新颖、思路清楚、语言生动流畅、中心突出等的关注、修改与点评。教师凭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定,将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忽视学生成文的过程、思维的认知水平。  2、教师的精力和时间都有限  作文评改的大工作量也致使教师劳动审美疲劳,评改走马观花。另一
期刊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正确、科学、艺术地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完美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的话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很普遍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带来了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现代的中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接受能力较强,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得比较熟练
期刊
爱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他们童年时期特有的活动类型,在游戏中,他们能够获取一定的信息,得到无尽的快乐。自孩子从幼儿园跨入小学开始,游戏的比例便大大减少,“学习”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活动,很多孩子从低年级开始便产生了怕学、厌学的情绪,极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笔者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重视挖掘“游戏精神”,利用教学游戏,实现利用教学游戏,实现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减负增效,促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