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会取代文字吗?

来源 :读写月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塞尔·达内西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人类语言学教授。一次在课堂上,有学生问他对表情符号有何看法,当时他还从未想过这是自己可以研究的东西。
  当学生们与他分享了自己带有表情符号的短信后,达内西惊讶地发现,表情符号被用来表达情感的方式可能是书面语言无法做到的。所以当英国布鲁姆斯伯里出版集团邀请他撰写一本关于表情符号的著作时,达内西没有拒绝,这就是后来的《占领世界的表情包:一种风靡全球的新型社交方式》。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表情符号最初出现时,其实是作为一种草根式的解决方案,处理当时相对较新的一个问题:“网络空间”中语气和意图的误解。这项责任最终被交给了统一码联盟。这个由科技巨头和国家组成的组织成立于1991年,旨在规范互联网上的字母编码。当时,计算机处理文本的方式很复杂,而且容易出错。统一码联盟提供了一种标准方法,帮助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统一且正确地显示多种语言。同样的事情也被用在规范表情符号上。
  统一码联盟对表情符号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和漫长的申请程序。小组委员会每周开会,审查新的提案,要求改进和澄清,然后在设计过程中提供指导,以便明确诸如人们不会将花栗鼠和松鼠搞混之类的问题。不过,随着表情符号已经从少量的按键,演变成2020年手机输入法中的强大工具,其通用性已经被整体拉低了。
  实际上,表情符号正朝着双层体系发展:第一层是适用于所有使用者的标准表情符号,第二层是基于具体情景及语境的可选表情符号。
  也就是说,表情符号由核心表情及适应性的次要表情组成,拥有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系统和语言。
  表情符号的演化一开始可能是好玩的、有趣的,但在几十年发展的过程中,它们逐渐反映了所处时代的文化变化,以及科技界在社会问题上采取立场的方式。当经典的黄色笑脸广受批评后,表情符号选择增加更多肤色以供选择。而围绕一系列大规模枪击事件的讨论不断升级,表情符号中原本的枪支符号形象最终被改成了水枪。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表情符号在交流中所代表的含义甚至可以被作为呈堂证据。2015年,带有跑步男、爆炸、枪这三个表情符号的一则短信在美国匹兹堡被法官作为重要的定罪证据。尽管凶手因为中枪仍处于昏迷状态,但法官通过匹兹堡警方提交的这条短信,判定凶手需要对这起最终导致凶杀的抢劫案负责,因为这三个表情符号证明他有意参与犯罪。
  虽然表情符号的历史并不悠久,但这种图形文字的系统却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之前。达内西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在西方字母书写系统中,每个字母字符都源自旧时的某种图形符号,是图形在不断更迭后的符号遗产。
  比如字母A,最早可追溯到埃及表示公牛头的象形文字。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惯于从右向左书写的腓尼基人草草地描摹出了公牛的样子,并用这个图形代表“aleph”(希伯来的第一个字母)的第一个音节(即用“a”代替“aleph”),因为每个人都熟悉它的发音。等到这个字母传到从左向右写字的希腊人手中时,他们把这个腓尼基图形调转了一个方向。在公元前500年的罗马文字中,A才终于有了它如今笔直的样子。
  与此同时,希腊人开始用模仿腓尼基词语的“alpha”“beta”“gamma”等命名每个符号,“字母表”的概念终于在人类的认知中成型了。
  这种视觉书写的形式,对人们的读写能力和认知能力产生了巨大影响。实际上,在达内西看来,人类的思维方式一直与印刷文字密不可分——其论证、思考、讨论按顺序排列,反映了被称为“字母表原则”的规律。直到如今,这种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仍然存在。
  达内西是著名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学生。麦克卢汉曾经提出,当我们从口头文化转变为书面文化时,会导致认知和意识的变化。在达内西看来,表情符号也显现了类似的步骤。当人们重新在文字书写中插入图像、图表和符号时,这是对认知的全新扩展。
  那么,表情符号将会取代文字吗?达内西认为,尽管表情符号与其他人工语言不同,在使用中不断进化,更加接近自然语言,表现出融入自然语言的进化倾向,但由于解码成本过高,纯表情书写难以得到广泛普及。
  更有可能的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表情符号终将逝去。因为人类的交流体系有极强的可塑性和适应能力,能对世界和人类意识的变化做出回应,并常常与它们动态地交织在一起。
  (來源:《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第10期)
  【阅读导引】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有人怀疑它会不会取代文字。其实文字发展到现在,它一直是代表人类思考的符号,新技术虽然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但通常是不可能取代文字的。
  【微型写作】除了表情符号,在科技发展史上,还有哪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技术?
其他文献
多年以后,当张功浩站在承包地的山头上,吹着山间凉爽的清风,听着林中的鸟叫声时,他会记起那个改变他一生的中午。那时张功浩八岁,已经开始学种地了。但是不管家里怎样辛勤劳动,过年都没有像样的饭菜,常常是有上顿没下顿。那天中午,毒辣辣的阳光像鞭子一样抽在张功浩的背上,他拿着锄头,正考虑去避暑。  这时密林里突然传来了动静。张功浩警觉起来,山间飞过一只杜鹃,树林里钻出了一支军队。这是一支奇特的队伍,有些人拿
期刊
天地间风起云涌,他早就预料到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灾难。于是他牢牢地握紧了手中的风筝线。  阴云密布的天空俨然是一副“山雨欲来”的模样,四周都被映得黑沉沉的,仿佛一座巨大的监狱,密不透风地笼罩在人们头顶。他抬头望着,深深地咽了一口唾沫,可那发白的手指更用力了。  此时,天空中随风飘荡着无数只风筝,那种无处停留的萧瑟仿佛也预写了他的结局。但他倔强到近乎执拗的力气和信念又似乎是在告诉世人他从不惧怕,他会成
期刊
“宠辱不惊”这个典故出自《新唐书·卢承庆传》:“(唐高宗时)承庆尝考内外官,有一官督漕运,遭风失米,承庆考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容色自若,无言而退。承庆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无喜容,亦无愧词。承庆嘉之,又改曰:‘宠辱不惊,考中上。’”  唐朝时,对各级官员建立了一套严密的考核制度,称为考课,也叫磨勘。考课由吏部考功司主持,根据考课等级进行奖惩,事关每位官员的仕途升迁,
期刊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是主动不见,还是父子隔阂?需结合背景资料)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点明是追忆)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祖母为何而死?原是被父亲气死)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为何交卸?原来是咎由自取)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触发、呼应心中的荒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朱自清此时会作何
期刊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住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马可瓦多则朝着上空一跳一跳地喘气,如同转
期刊
如果说读诗怡情的话,我首先让孩子选择读李白的诗,因为李白的诗可以让人不畏惧人生的困难,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就点亮了每个人的心灵,让无论前路困顿还是天资迟缓的人都能遥想明天的希望,活着就有一份自信。李白的诗好,他被后世冠以“诗仙”的大名,是当之无愧的。但对李白平生遭遇的评价,有很多人为拔高和误读的因素。这种拔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李白是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吗?  唐代沿袭隋朝的科举取士制
期刊
1.古今基本相同  “问讯”这个词语,意义和读音古今基本相同。《汉语大词典》在其条目下注有以下四个义项:①互相通问请教。②打听。③问候;慰问。④僧尼等向人合掌致敬。《辭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以及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与《汉语大词典》相比,仅少第①义项,因此可以说其词义古今基本相同。  2.复词同义连用  “问讯”这个词语,从结构上讲是个并列式的合成词。“问”表达一般的询问,“讯”的本义是
期刊
有一个中年人,年轻时追求的家庭和事业都有了基础,却觉得生命空虚,感到彷徨无奈,而且这种情况日渐严重,到后来不得不去看医生。  医生听完了他的陈述,说:“我開几个处方给你试试。”于是开了四帖药放在药袋里,对他说:“你明天九点钟以前独自到海边去,不要带报纸杂志,不要听广播,到了海边,分别在九点、十二点、三点和五点,依序各服用一帖药,你的病就可以治愈了。”  那位中年人半信半疑,但第二天还是依照医生的嘱
期刊
“野政文工团”派出一个小分队,来九团慰问演出。思想内容没得说,可是出来进去总是那么几个熟悉面孔,太乏味了!台下开始发难:“不看!不看!不看!”  最初只有少数人起哄,像是受到恶性传染,到处尖声刺耳地打起了口哨。  报幕人从大幕中缝处钻出来,他每次出现,观众都以为演出将会做出调整。台下又狂呼乱喊起来:“出来一个坤角儿!出来一个坤角儿!”  宣传队队长亲自到大幕前讲话,面目严肃到不可能更加严肃:“我可
期刊
雨天,男人的短大衣里藏着一把小提琴。他走得很快,帽子遮在眼睛上,一脸疲惫,不时左顾右盼。突然,他拐进一条小小的甬道,推开一扇房门。门上的木牌上写着:制琴坊。  进入房内,他脱下大衣,把小提琴放在柜台上。他用大拇指把帽檐卷起来,等着那位在窗下工作的老人。制琴师站起身,一双眼睛在大大的镜片后面眨动着:“做什么?”  “我想把我的小提琴卖给您。”  制琴师将琴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看,说:“是我做的,二十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