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戒毒所里那些形形色色的戒毒者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品离普通人很远”“偶尔玩玩冰毒不会上瘾”“合成毒品的‘毒性’比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小得多”……在记者的随机调查中,不少受访者都有类似看法。
  形形色色的戒毒者
  清晨6时,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顺平路上的强戒所与城市一起醒来。彻夜不灭的灯光下,55岁的张田与其他戒毒人员一起起床、把被子叠成标准的“豆腐块”,有序地洗漱、整理内务、打扫卫生。
  几十米外的另一栋楼上,张田的妻子、48岁的关霞正在进行着同样的“工作”。这对同时被送进强戒所的夫妻几个月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分居”生活。
  2008年,关霞在几个做生意的老乡怂恿下,第一次接触了冰毒。“她们说这东西挺好的,吸完了特兴奋,心情也好。”关霞说,“溜完冰”(吸冰毒)以后,动不动就几天不睡觉的反应,曾经让她“含糊”,但“一提起来还想溜”。
  从享受老乡提供的免费冰毒到自己花钱买,关霞还把张田“带上道”,积蓄也慢慢花光。“总想着再抽最后一次,抽完就去外地,找不到这东西也就不想了。”但每次关霞提起“最后一次”,总能勾起张田的“心瘾”,“最后一次”始终没有实现。直到几个月前,关霞在医院看病期间溜回家吸毒,夫妻双双被抓获。由于此前多次因吸毒被抓,他们被送到强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
  强戒所的监室内没有钟表、日历,每天生活机械、重复。但在张田床头,有一本他手绘的日历。每过一天,他就会在上面做记号。“想孙子,都5岁了。家里骗他说爷爷去外国给他挣钱去了。”张田说。
  10时,让戒毒人员欢欣的出操时间到了。张田和关霞终于隔着封闭式球场的铁丝网见面。相比这对老夫妻只是默默对视几眼,满头紫色头发的阿紫,眼神则活跃很多。
  “那个、那个都是一起玩的伙伴。”这个身高1米78的女孩,曾是某知名模特机构旗下的专业车模,一举一动都会引来她口中男性“伙伴”的关注。在管教民警的批评声中,这样的“关注”会收敛许多。
  阿紫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大发雷霆,与同监室的戒毒人员吵架。因为犯错误,阿紫受到“闭零食”(不允许吃零食)的处罚。心思颇为“活泛”的阿紫,想出各种办法偷吃零食,甚至不惜串通其他戒毒人员编造各种谎言。
  “急躁易怒、无意识地说谎,是毒品给吸毒者人格带来的最直接影响。这种影响不是药物能够改变的,往往需要民警重塑他们的人格。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某管教民警说。
  “天天就像鬼一样”
  国际禁毒日前夕,强戒所安排了一场文艺演出。管教民警马佳佳为女性戒毒人员选择了一首名叫《一二一,齐步走》的励志歌曲。其他戒毒人员出操时,排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注意力要集中,动作不要抢拍。”“跟着节奏做动作,不要慢半拍。”……“丹丹,我这么多次都是在提醒你,注意力要集中。”
  连续提醒多次后,马佳佳“忍无可忍”点出了“拖后腿”者的名字,站在正中间位置的丹丹不好意思地连声道歉。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是吸毒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果不是在强戒所,很难把这个面带稚气、轻声细语、吃零食的时候喜欢把袋子搓得很响的18岁女孩,与疯狂的吸毒者联系起来。只是,手腕上意为“我的主宰是自己”的英文纹身,似乎暗示着她曾经的疯狂。
  从15岁在“发小”的手中尝试第一口冰毒开始,三年时间里除了因吸毒被拘留后曾短暂戒毒的两个月外,丹丹吸毒,基本是“半个月一次”。她说,第一次吸毒后感觉会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想一件事情。
  “坐在那看手机就能看一宿,也不知道在看什么,朋友圈没有更新了,就来回翻通讯录。脑子里有个意识说该停了,但就是停不下来……吸的时候不饿也不渴,几天不吃不喝不睡觉。一旦几天没吸,就成天睡觉、暴饮暴食。”
  冰毒给丹丹造成了幻觉,“躲在一个墙角,就感觉屋子里全是鬼魂。”她的专业是幼师,“我特别喜欢孩子,经常幻想着跟一群可爱的孩子在一起。”但沾染上冰毒后,她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
  第一次因吸毒被拘留后,丹丹徘徊了很久不敢回家,但最终得到了家人谅解。亲情的温暖,促成了丹丹吸毒后时间最长的一次戒毒。但是,不到两个月,丹丹再次屈服。“身体上的反应还在其次,主要是心理上的需求。”她甚至趁家人买菜或者遛弯的时候,在自己的房间里偷偷吸毒。“趁他们回来前赶紧打开窗户散味,然后紧锁房门坐在床上哭,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克制住,又对不起他们。”
  丹丹说,不但跟家人不敢说实话,跟自己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也要“演戏”。“朋友劝我别再‘玩’了,我也跟他们保证已经戒毒。有时候出去吃饭,正好赶上我刚吸完毒吃不下东西,为了不被看出来就硬吃。吃一口在嘴里嚼半天也咽不下去,但还要使劲儿往下咽。”
  丹丹说,她曾经疯狂到“什么都不顾及”。“没有什么感情,跟自己最亲的朋友互相猜疑;因为一点特别小的矛盾就吵架,没白天没黑夜的不眠不休,想起什么来就是什么。”她形容自己,“就跟个鬼一样”。
  进入强戒所后,丹丹最关心戒毒“时间”,总是迫切地向管教民警询问如何能够“减刑”,尽早回到社会。
  “现在每天就是想家里边人干嘛呢,爷爷奶奶今天吃的什么,是不是在看电视。”虽然已经不可能再实现做一名幼师的梦想,但丹丹已经让家人把手机中的通讯录全部删除,彻底离开以前的朋友圈子,“希望找到一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快点融入社会”。
  与“毒”共舞:
  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平均“两三天就‘玩’一次”的关霞说,吸毒时的自己瘦得可怕,“站着都迷糊……整天整宿不睡觉,一宿能瘦起码3斤。”
  “很多年轻女性就是受到合成毒品能减肥的蛊惑,但实际上这种‘减肥’带来的是心、肝、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当衰竭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死亡。”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朱志伟说,这种“减肥”实际上是在用生命为代价。
  冰毒为代表的合成毒品,另一个恐怖之处在于对人精神领域的毒害。作为一名精神科专业医生,朱志伟每天必须都要对监区进行巡视、对存在精神类症状的戒毒人员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
   “刘晓华,你好像长胖了。你还认识我吗?”“认识。您给我治病,谢谢您。”
  “那我姓什么?”“您姓什么……我还真给忘了。”
  这是朱志伟与49岁戒毒人员刘晓华的对话。初入强戒所时,由于大脑受到冰毒的伤害,刘晓华出现了明显的精神症状,躁动、易怒,具有伤害性倾向,意识模糊。经过系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其症状明显缓解,但与正常人仍有差距。
  “我自己报警进来的,‘溜大了’稀里糊涂就报警了。”刘晓华说,他总是觉得屋里有人进来,或者在外边等着抓自己。而毒品让戒毒人员李长明觉得,“有声音老是跟我对骂,还说‘你去死去吧’。”
  朱志伟说,合成毒品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統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即使治疗也基本不可能恢复到吸毒前的状态。“慢性中毒会导致吸毒人员孤僻、离群、没有责任感、人际关系破裂。还有的吸毒人员出现严重的幻觉和妄想,感觉被追杀、被迫害,并由此引发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朱志伟介绍,曾经有一名女性戒毒人员,进所时腰椎骨折。吸毒后她产生“空间感知障碍”,在晾衣服时直接从阳台上“走”了下去。
  同时,由于吸食合成毒品进而性乱导致的艾滋病、性病传播,也不容小觑。
  “毒品的恐怖之处还在于对青少年的毒害。我们接触过的吸毒人员,最小的初次接触毒品时仅有11岁!青少年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世界观也没有形成。毒品对他们的危害是双重的、深远的,甚至会影响国家的发展。”朱志伟说。
  “这些戒毒人员既是违法者,又是受毒品毒害的病人。对于我们来说,既要通过严格管理让他们尽快脱离毒瘾,更要教育和引导他们,建立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回到社会的信心。”朱志伟说。
  (新华社 2015.6.26)
其他文献
2015年5月27日,最新的《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和实施细则出台。  “这是CDE(国家药品审评中心)二十年来的最大改革。”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与开发行业委员会总裁卓永清兴奋地说。他所说的改革指的是新药申报注册费上调。  以新药注册收费为例,调整后的国产新药注册费标准从原来的3.5万上涨到62.4万元,是此前的17.8倍。而进口药从4.5万上涨到96.9万元,是此前的21.5倍
期刊
睡眠是蛋白质 完成生命活动必须有蛋白质的参与,心理活动少不了睡眠的支持。花点时间合理安排睡眠,创造一个理想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使你人生1/3的时间更美好。  运动是碳水化合物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舒缓压力,提供心理能量。慢跑、快走、球类运动等适合大多数人群。  读书是脂肪 脂肪是能量储备仓库,读书能赋予你心理能量。书中的知识会储备在大脑中,当遇到事业、生活、情感困
期刊
有扶贫干部在坭美乡见到彝族群众还与牲畜同住一间屋子时,颇为震惊。“老人一言不发,呆滞的眼神,让我深刻感受到,扶贫、扶志,任重道远”。  自1978年至2014年,中国7亿多人成功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制定的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的国家。然而,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超过500万人。全国不仅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
期刊
当下,针对老年人的诈骗不断发生,广东、上海、天津等地还出现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虚假“理财产品”。花样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法,让不少老年人一辈子的积蓄、养老钱一夜蒸发。  相关机构涉嫌欺诈  日前,广州市越秀区法院连续审理了两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案值达2亿多元。受害者大部分是老年人,数百名投资者血本無归。  近日,“泰源环保科技”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在越秀区法院开庭。这家号称生产保健品的民营高科技企
期刊
近日,最高检侦查监督厅副厅级检察员刘雅清介绍,近年来的涉医违法犯罪以频繁多发、后果严重为特征,凸显事件的突发性、影响的公共性、危害的严重性、处置的紧迫性以及隐患的延续性五个特点。  从案件侵害主体看,既有直接诊疗的医生,也有被告人所就医医院的无关医护人员。从办案情况看,既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暴力恶性案件,也有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寻衅滋事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  刘雅清称,从近期发生的涉医违
期刊
酸菜鱼的“解药”:猕猴桃 酸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和钙,由于酸度高,食用后易被肠道吸收,在经肾脏排泄时极易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腌制后的食物大多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是一种容易致癌的物质。猕猴桃中富含维生素C,可以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对健康的损害,减少胃癌和食道癌的发生几率。  火锅的“解药”:柚子 火锅吃多了容易上火,另外,浓汤中含有较高的嘌呤物质,经过消化分解后在肝脏代谢生成尿酸,还可能引发痛风病。在吃完
期刊
如今,在面对“初中生暴打小学生”、“重庆女孩将婴儿从25层丢下”这样的事件时,涉事少年往往得不到相应惩处,是因为现行刑法在少年犯罪方面缺乏相关的规定。  处罚轻微难起警示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彤表示,这就意味着,14周岁是刑事责任最低年龄标准。如果当事人不满14周岁,则免予刑事处罚。例如
期刊
都说年轻人的婚姻有“七年之痒”,近年来,我国各地老年人婚姻也遭遇“退休之痒”:退休时间不满10年成为老年人婚姻亮红灯的危险时期。  老夫老妻过了大半辈子,退休之后,为何反而闹起了离婚?总结来看,因为退休,一时无法适应生活改变而导致夫妻间产生摩擦、一些原本感情不好、退休后觉得没有压力、有了金钱基础的现代老人想尝试新生活是主要原因。  在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社会,退休老年人的离婚问题亟待引起各方关
期刊
同样是70岁的两位老爷子。  一位患冠心病,几年前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同时还有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但年轻时爱运动,有着养鸟、养鱼的爱好。每天早起去天坛公园遛鸟,几乎寒暑不间断,天坛公园内环能走一圈;吃饭好、睡觉香,虽然身上有好几种病,也不很在意。  另一位老爷子退休前是公务员,身上一种慢性病也没有,血糖、血压、血脂都很好,颈动脉超声看见血管壁很光滑、没有一点斑块。可是退休这10年里,体力一点点往
期刊
有人冒充广场舞爱好者,通过聊天来夸耀自己的特殊理财途径,引诱老年人上当;有人是无资质旅行社的托,怂恿中老年人参加价低质劣的购物游;还有人向中老年人高价兜售理疗、保健器材,甚至将一些三无产品包装成具有特殊疗效的“保健神器”……  56岁的吴月琴跳广场舞不到一年,她手机通讯录里的人数翻了一倍,微信好友也加了许多,这让她颇为自豪:“这些都是人脉,有点事都能互相帮忙的!”  越来越火的广场舞,对中老年人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