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帮助孩子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世界、训练思维、获得美的体验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阅读课外书的现实情况,根据最新语文大纲的要求,结合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选择性地推荐适合他们的课外书,并通过运动丰富多样指导方法,引导学生们好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想让学生变聪明,补课是不能实现的,增加作业量也够呛,一定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不可。要使课外阅读收到一定的实效,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为学生读书创造条件,指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并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我试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是乐于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任何与智力相关的工作都依赖兴趣去推动,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兴趣也应成为学生阅读行为的内在动力。老师要努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作为动力,学生才会有滋有味地挤出时间进行阅读,并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和养料。
(1)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通过订阅、借阅、购阅的方式,切实保证学生有自己喜爱的图书阅读。学生可以选择读或不读,精读或略读,多读或少读,部分读或全部读。只有让学生有选择阅读材料的自主权,才能让其产生兴趣,体验阅读之乐,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2)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不仅能激发兴趣,对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很有帮助。活动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如成语接龙、讲故事大赛、古诗词及优美句段的背诵等。
(3)借由一些流行的动画、影视作品回归到文本。孩子往往对动画和影视等传播形式感兴趣,因为它们形象直观、表现丰富、色彩绚丽,视觉效果比书本要好。也恰恰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流行的动画、影视作品来引导孩子,让他们爱上相关主题的书籍。
(4)挑出在学生群体中被热读的好书,并作重点推荐。孩子们接受新鲜东西非常快,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还喜欢模仿别人。当一个人有一样好玩的东西,很快就会在班里流行开来,这种现象很常见。通过利用孩子们的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可以时不时地向其他学生们推荐某位学生正在读的一本好书。
二、快乐阅读,是享受课外阅读的理想方式
(一)自由自在,提倡开放式阅读
课外阅读是个性化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要秉承宽容自由的精神,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给予他们轻松自由的空间。阅读内容可以随着他们的兴趣来,阅读量也可以根据他们的习惯有增有减,阅读时间也允许他们自由安排、合理规划。这种轻松自在的阅读有利于孩子们产生兴趣、激发灵感、深入理解、启迪思维,有所收获和感悟。那种强压的阅读任务最后只能是压垮孩子们阅读兴趣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培养习惯,有效阅读
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辈子,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
1.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做文摘卡片要坚持下去,让学生把在书籍里读到的精彩内容随时记录到卡片上。每张卡片上不要写满,要有留白,以备日后有所补充。卡片做好后要收集到卡片盒里规整好,避免散乱,也方便随时查找使用。
2.鼓励学生多写读书心得,边读书边思考。写读后感是每一个同学提供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好机会。记录读书笔记时手、脑并用,把读、想、写结合起来,如果能够坚持记这类笔记,而且当成文章来写,也会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3.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后,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多元化展示,让课外阅读成为快乐的事
(1)父母喜欢阅读,老师喜欢阅读,朋友喜欢阅读,都会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学生的影响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组织多种读书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效的机 会:
1.开设“课外阅读课”。把课程表中的一节“兴趣活动课” 设立为“课外阅读课”,推荐读物、指导方法、欣赏评析。
2.展示阅读成果。把课程表中的另一节“兴趣活动课”作为学生阅读活动的交流舞台。
每两周“两个一”交流:一首古诗、一句名言警句。
每月一次语文活动:成语接龙、读书笔记展评、讲童话故事、诵读古诗、说新闻、谈我最喜欢的书、“新书介绍”等。
每学期一次“语文节”:诗歌朗诵、手抄报比赛。
总之,我们要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特点,从实际出发,采用有效的方法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只有把阅读当成是内心的需要,这样才能逐步形成习惯。
作者简介:许树玲,女,1980年生,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本科学历,小教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编辑:任佳溪)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想让学生变聪明,补课是不能实现的,增加作业量也够呛,一定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不可。要使课外阅读收到一定的实效,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为学生读书创造条件,指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并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我试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是乐于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任何与智力相关的工作都依赖兴趣去推动,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兴趣也应成为学生阅读行为的内在动力。老师要努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作为动力,学生才会有滋有味地挤出时间进行阅读,并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和养料。
(1)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通过订阅、借阅、购阅的方式,切实保证学生有自己喜爱的图书阅读。学生可以选择读或不读,精读或略读,多读或少读,部分读或全部读。只有让学生有选择阅读材料的自主权,才能让其产生兴趣,体验阅读之乐,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2)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不仅能激发兴趣,对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很有帮助。活动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如成语接龙、讲故事大赛、古诗词及优美句段的背诵等。
(3)借由一些流行的动画、影视作品回归到文本。孩子往往对动画和影视等传播形式感兴趣,因为它们形象直观、表现丰富、色彩绚丽,视觉效果比书本要好。也恰恰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流行的动画、影视作品来引导孩子,让他们爱上相关主题的书籍。
(4)挑出在学生群体中被热读的好书,并作重点推荐。孩子们接受新鲜东西非常快,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还喜欢模仿别人。当一个人有一样好玩的东西,很快就会在班里流行开来,这种现象很常见。通过利用孩子们的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可以时不时地向其他学生们推荐某位学生正在读的一本好书。
二、快乐阅读,是享受课外阅读的理想方式
(一)自由自在,提倡开放式阅读
课外阅读是个性化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要秉承宽容自由的精神,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给予他们轻松自由的空间。阅读内容可以随着他们的兴趣来,阅读量也可以根据他们的习惯有增有减,阅读时间也允许他们自由安排、合理规划。这种轻松自在的阅读有利于孩子们产生兴趣、激发灵感、深入理解、启迪思维,有所收获和感悟。那种强压的阅读任务最后只能是压垮孩子们阅读兴趣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培养习惯,有效阅读
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辈子,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
1.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做文摘卡片要坚持下去,让学生把在书籍里读到的精彩内容随时记录到卡片上。每张卡片上不要写满,要有留白,以备日后有所补充。卡片做好后要收集到卡片盒里规整好,避免散乱,也方便随时查找使用。
2.鼓励学生多写读书心得,边读书边思考。写读后感是每一个同学提供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好机会。记录读书笔记时手、脑并用,把读、想、写结合起来,如果能够坚持记这类笔记,而且当成文章来写,也会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3.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后,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多元化展示,让课外阅读成为快乐的事
(1)父母喜欢阅读,老师喜欢阅读,朋友喜欢阅读,都会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学生的影响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组织多种读书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效的机 会:
1.开设“课外阅读课”。把课程表中的一节“兴趣活动课” 设立为“课外阅读课”,推荐读物、指导方法、欣赏评析。
2.展示阅读成果。把课程表中的另一节“兴趣活动课”作为学生阅读活动的交流舞台。
每两周“两个一”交流:一首古诗、一句名言警句。
每月一次语文活动:成语接龙、读书笔记展评、讲童话故事、诵读古诗、说新闻、谈我最喜欢的书、“新书介绍”等。
每学期一次“语文节”:诗歌朗诵、手抄报比赛。
总之,我们要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特点,从实际出发,采用有效的方法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只有把阅读当成是内心的需要,这样才能逐步形成习惯。
作者简介:许树玲,女,1980年生,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本科学历,小教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编辑:任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