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夺目 奇句添彩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曾有“凤头”之说,意思是文章开头要像“凤头”那样精美引人。何谓“凤头”? 就是作文的开头要小巧、精致、漂亮、直奔主题、干净利落。但是,许多学生写作文时不会写开头,要么多此一举地解释话题,要么拖沓繁冗地复述材料,要么故弄玄虚,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令人费解。而对于高考作文而言,好的开头,往往能引起评卷老师的注意,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所以,应该重视作文的开头,在写好作文的开头上狠下功夫。
  一、开宗明义,不蔓不枝
  刘勰提出写文章要“首唱荣华”,这其实也是考场作文常用的方法。由于时间紧迫,篇幅短小,情况特定,考场作文一般应以开门见山、落笔入题为好。最好能够一句请出佛祖来,一开头便表明观点、思想、感情。如:
  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纷繁人间千万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时光流逝,纵然我们记住了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祝福、情人的蜜语,一些伤心往事却难免淤积于胸,块垒难消。面对万千世事,我们该忘记什么,又该铭记什么呢?答曰: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高考优秀作文《那阵风吹过》)
  本文开篇入题,直接点出“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的观点,由此展开全文,进行论述,效果较好。
  二、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倒装式开头和直接切入式开头,都具有这个特点。即开篇以特写镜头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先倒叙事情的结果,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兴趣,使文章曲折有致。请看这个开头:
  1971年1月,那是东欧最寒冷的一个季节。凛冽的寒风中,西德总理勃朗特在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前跪下。这一跪,让所有的人都猝不及防;这一跪,让世界为之动容;这一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深深的忏悔;这一跪,让一个民族的光明磊落永远记载在人类的历史上。(甘肃高考作文:《铭记·遗忘》)
  如此开头,一下子把人物的风采、时代的特色十分明显地突现出来,并用“总理下跪”造成强烈的悬念,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心弦一震,兴趣顿生,印象深刻。
  三、触景生情 ,引出回忆
  往事发生时的情境往往会定格在人的脑海中,所以,写记叙文时,不妨先来描写一下与事发时相同的那一幕,借此引入回忆。这样开头,既引起了下文,又避免了空洞,加之运用了描写的手法,会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如:
  夜凉如水,把极富倦意的我从睡梦中唤醒过来。望着漆黑一片的天空,听着耳旁父亲的微微鼾声,我不由得想起了往昔,想起了那个不眠之夜,想起了我那慈祥而多难的母亲。
  四、引用名言,扣人心弦
  名言警句大都凝练、深刻、醒目,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往往能平中见奇,使文章文采斐然,富有魅力,让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气势倍增。请看这个开头: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无拦天空的荫蔽?”每当读到冰心女士讴歌母亲的这段话,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矮小瘦弱却独自一人挑负全家生活重担的慈母。(高考优秀作文《母爱无边》)
  五、铺陈渲染,营造气氛
  所谓渲染气氛,就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的某一特征,或者营造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在主要人物出场之前,进行必要铺垫,可以感染和打动读者。如:
  A市爆出特大新闻:定于今天8时整,公开拍卖“诚信”。我这个一贯爱看新鲜事的人,可不能错过。7点30分,拍卖会现场早已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私下议论,诚信这玩意儿到底能值几个钱?也有人放出风声:诚信一定价值不菲,物以稀为贵嘛!我硬着头皮,挤在人群中,盼着这场好戏快快上演。(高考优秀作文《拍卖诚信》)
  六、叙述故事,引人入胜
  故事和事例本身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若运用得法,能增强文章的韵味,引发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沿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思考。请看:
  我常常被那个叫尾生的古人感动得落泪:“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著得可爱的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的约定,为了守住心灵深处写给自己的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地捍卫它。我从尾生的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两个字——诚信。(高考优秀作文《守住心灵的契约》)
  运用此法开头,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故事要精心选择,要有利于观点的引出;二是故事叙述不宜过细,篇幅不宜过长,只要能达到引出正文的目的就行,不可为求生动而面面俱到。
  另外,开头时,若想为作文增添更多的亮色,也可以考虑使用修辞手法。一般而言,巧设问,能启人思考;用拟人,可别开生面;用排比,则先声夺人;而运用对比,则可使文章观点鲜明,说理清楚。如:
  文学如今是越来越不景气了。
  从卡西莫多对艾斯美拉达悲怆人心的爱情,到时下琼瑶笔下愈来愈滥的《还珠格格》Ⅰ、Ⅱ、Ⅲ、Ⅳ中男女主人公千篇一律的呼天抢地;从美国土地上那杆掀翻海明威的双筒猎枪和圣提亚哥手中那柄折断的鱼叉,到金庸古龙梁羽生还珠楼主那些似曾相识的江湖情愁;从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和喜剧大师阿里斯托芬,到张艺谋《英雄》《十面埋伏》的哗众取宠……我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这是文学的悲哀。(《不看续集》 江苏考生作文)
其他文献
文房用具是中国古代文人在书房中必备的实用器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书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房中富有书香墨趣的雅具,除了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还包括一些辅助的器具,砚滴就是其中一雅。  砚滴为滴水入砚的文房用具,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砚滴的历史悠远,居文房用具第七位。它的出现与书画密切相关,宋代赵希鹄的《洞天清录》记载:“古人无水滴,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复磨,
期刊
身为教授的当代作家贾平凹有一幅对联时时鞭策着我: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21世纪,新时代教师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来,两字回答足矣,那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  何谓师德?我想,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再恰当不过。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从走上三尺讲台到现在已10个年头,走的时间越长,越感到现在学生的叛逆,越感到自己的茫
期刊
当初,诸葛亮选择了实力与能力远逊于曹操的刘备,希望帮助刘备建立不朽的功业。姑且不论诸葛亮的选择是否正确,现只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用人,来探究诸葛亮失败的根源。  诸葛亮自出山以后,先是全心辅佐刘备打江山,后是一心帮助后主刘禅保江山,建立的功业也不可谓不大。而且,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很快就在刘氏集团中掌握了调兵谴将的权力,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他在用人上的一再失误,最终也
期刊
感悟生活,就要深入思考生活,对生活的思考,是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普遍、从表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在写作中,要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认识社会生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善于透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发现事物的本质,力求发掘深刻。  苏轼登庐山,正是反复认真地观察,才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并且由此深入思考,才感悟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而才有了千古绝句《题西林壁》,这是观察
期刊
杜甫之所以在诗歌史上拥有后人难以企及的地位,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前代诗歌比较宽容,主张“转益多师”而不轻易否定。他融合前人的创作经验,大量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特别是修辞手法,在炼字用词上力求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最终成就了众多的惊世之作。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中,国家动荡,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创作在血与泪的滋养下达到了巅峰状态,《春望》
期刊
一、全面兼顾,突破重点  针对新课标现代文阅读题在形式上为二选一的选考题,在复习备考时,对小说、新闻访谈、人物传记都给学生以指导,力求复习时考点全面兼顾。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不留盲点,不让学生的复习有疏漏;二是文体虽然不同,但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是相通的,而且有的技法还是相同的,可以彼此借鉴。  同时考虑阅读的难易程度、高考得分的统计数据,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人物传记的阅读上,力争有所突破。  二、复习
期刊
不少学生在周记里抱怨文言文学习很难,对文言文实在提不起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更有效地教学文言文,是当前语文教师面对的难题。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在文言文的授课时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教学的导入非常重要,如果导入生动有趣,就可以消除学生“望古兴叹”的思想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对课堂导入精心设置。例如,《琵琶行》这一课,
期刊
所有的学科当中,语文是最好教的,也是最不好教的。最好教是因为它是母语嘛,中国人(汉族)从小学说话就说的是汉语;不好教是因为它的综合性、广博性,可以说语文涵括了政治、历史、地理乃至生物、数学等科目的内容,却不可以说其他科目可以涵括另外多种科目。  教无定法,尤其对于纷繁复杂的语文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对每一篇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解读。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
期刊
在社会、家庭对高质量教育需求不断提高的时代大背景下,教师应本着凸显时代性、强调针对性、注重实效性的基本原则,在课改中积极行动起来。结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从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着力聚焦课堂,打造生本互动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一、课堂改革前的思考  思考之一:何谓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
期刊
有人说,教育的理想与梦想是天使,而教育的现实与困境是魔鬼,这话不无道理。当职业的倦怠在我们心田上潜滋暗长,当功利主义侵入了我们的灵魂时,我们真的需要沉下心来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一、激发兴趣 改变认识  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只停留在作业和应付考试的层面上。这不是学生的错,也不是语文的错,而是语文老师的错。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发现语文的美,发现文学的美,发现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要做到这一切,必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