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db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课本应是学校教育中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课程之一,但是现在有不少学生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伴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衰减,于是数学成了学生的负担,逐渐讨厌、冷漠数学课。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要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精心设计导语;充分提供材料;模拟生活场景;游戏引进课堂;创造激励氛围,使数学数学充满快乐,枯燥不再。
  【关键词】 小学;学生;数学课堂;快乐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课堂权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许多孩子失去童年的欢乐和自由,失去了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可以说:让数学课插上“快乐翅膀”,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已成为教育界士的共识,也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追求。那么,如何创造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呢?
  一、精心设计导语,唤醒学生情感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堂课的开始,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对未知的渴望,这种渴望情绪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唤起求知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教学中若能运用生动活泼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法,通过趣味性、新颖性、好奇性、参与性、挑战性的导入,寻求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找准教学知识的切入点,就能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控到最佳状态,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愿意接近数学,为数学所感,为数学所动,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以便尽快进入学习的角色。
  二、充分提供材料,鼓励学生思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建构生成。数学是一种演绎体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它和学生心理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矛盾,正确处理这个矛盾,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程序,又不能违背逻辑次序,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数学知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再现”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再创造”。通过较多地向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和思维材料,提出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又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合理诱导学生的思维流向,使学生不断地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由学生构建知识,使学生不断地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新思考、体验领悟和加工制作,通过学生“最近发展区”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主动获得具有新生性的内容。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概念、公定理的聚集,学习数学是在做有意义的探索,是以信息资源为中心,通过全体感官参与学习,独立地、数学地思考。
  三、创设模拟生活场景,激活学生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让学生真切地置身于生活场景中,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创设了一个“小小营业员”的情景,模拟买卖物品的生活片段,让学生会兑换钱。先是请一名学生充当“小小营业员”,然后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毛巾、牙膏、香皂等物品摆放在讲台桌上,并标上价格,让学生充当顾客,有顺序的向“小营业员”买自己要的东西。如:毛巾4元角,不同的学生使用的不一样,有的学生付两张2元,一张五角,两张2角;有的付两张1元,九张1角;还有的付一张五元,要找回一角。这几种付钱的方法让小营业员自己做出判断,无形中增强了对元、角、分的认识。然后,让顾客和小营业员进行角色调换。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兴致高昂。这样学生在快乐中既学会了知识,又锻炼了发散思维。
  四、游戏引进课堂,调节学生注意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不长,而且不稳定,有趣的东西常常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于是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根据教材的内容,不断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兴奋与抑制的不断变换之中,使课堂里动静结合,即有节奏,又有乐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完1、2、4的乘法口诀后,学生对背口诀已经感觉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因此,我设计轮流让九个学生扮演青蛙,戴着头饰从座位上依次跳出来表演,全班同学边看表演边编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小学生对故事、童话听得高兴,学得有劲,我就把枯燥无味的算式编成小故事、儿歌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法则。
  五、创造激励氛围,肯定学生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学生都希望周围人对自己的尊重,向往师长对自己的肯定和赞扬,成功会给学生带来喜悦,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实际出发设计问题,以激起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成功,使其在各自已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和发展。相反,如果学生经常地体验过多过强的失败,会使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学习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进而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丧失学习兴趣。
  总之,在快乐数学课堂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友好、合作、竞争的情景、一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加上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有目的地组织、引导、鼓励、辅助,不断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着眼学生心灵的愉悦和满足,学生就会“乐学”数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教学改革潮流下,数学教学已经被提升到“艺术”的境界,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教学中的知识、能力、德育目标,也就是三维目标显得同等重要。数学教学更应该突破以往教学中三维目标不均衡现象,让学生拥有“思想”,拥有“思维”,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围绕三维目标这个“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使教学更加适用于新课程。  【关键词】 三维目标    随着时代的前进,教学体制不断更新,其中包括了教
期刊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巧用电教手段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调动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的品质、知识、能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得到主动的发展。  一、巧用电教手段,趣化教学氛围  兴趣是人们认知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愉快教育把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是否贯彻愉快教学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愉快教学就是兴趣教学。
期刊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做错题,错题大约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自己根本不会做,因为太难,没有思路;另一种是自己会做,因为粗心而出错。最有价值的上属第二类错题。对于这些错题,从特定角度揭示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疏漏,如果教师能给予及时的相应补救,必定能起到亡羊补牢的效果。也正是在纠错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经验和教训,巩固了知识。因此,对于错题的教学,教师必须足够重视。笔者就以初中数学为例,浅
期刊
【摘要】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测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从学生解答情况分析,概括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的或讲授得不全面的,学生不会解答;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不会解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评语,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是指明学生学习活动申某个细节正确与否的一种语言描述。我们主张积极的课堂教学评语,因为它是学生及时了解自我、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还是沟通思想情惑、推进积极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消极的课堂教学评语,则会干扰课堂教学的进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对形成学生积极的思维起
期刊
【摘要】 我们初步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课堂小结”。本项实验研究旨在探索出既适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又具时代特征的、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的新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
期刊
【摘要】 我国的数学教学一直注重形式化的演绎数学思维的训练,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体系、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认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增加的数学史内容,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本文旨在探讨它的教育功能是如何体现的。  【关键词】 数学史;数学观;教育    一、学习数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现行的数学教材一般都是经过了反复推敲的,语言十分精练简洁。为了保持
期刊
【摘要】 伴随着职高招生规模的扩大,职高数学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厌学现象严重,教师抱怨现象突出、急躁情绪明显;大批基础薄弱的学生“望数生畏”,游离于数学学习之外。  【关键词】 职高;数学;教学    因此,改革职高数学教育势在必然,在职高数学教育改革过程中,下列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关注。  一、强化初中基础数学内容  职高生30%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或尚好,约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阵地,是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在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如下低效的现象。辅助手段喧宾夺主;课堂指导顾此失彼,面向个体,无视全体;面向全体形式化,费时太多,收效甚微。解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对策,要注重目标达成的有效性;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表现;
期刊
一、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  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指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只有把握“最近发展区”,才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布鲁姆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