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理,已不再是风花雪月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all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
  洱海月,苍山雪,洱海月照苍山雪。
  一直以来,大理就是众人心中风花雪月的理想国。
  想要去大理有N个理由。年少时迷恋金庸笔下的《天龙八部》里的段誉,因为他,对陌生的大理国充满遐思。后来因《还珠格格》第三部里,以小燕子为首的一大帮年轻人欲逃离皇宫,一路艰辛,只为奔向那遥远而自由的大理;再后来,孔雀舞后杨丽萍在大理洱海的玉矶岛上修了私宅月亮宫,搞得心痒痒地直想奔一次月;一直到这两年双廊的火爆,去大理变成了只想去双廊,住一晚海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然而想归想,种种理由,一直未成行。倒是此次国庆后去云南助学的归途中,在大理搭飞机比较实惠,居然成就了大理之行。
  入住树与藤客栈,因为黄姓老板是老乡,且是户外老驴。这样的人会知道哪儿好玩哪儿值得玩。到大理吃吃喝喝,租个车环洱海骑行,已然不是我想做的。当晚,黄老板说,想要清静的话,明日带我们去桃溪谷享受山野乐趣。我欣然同意。
  第二天准时出发,车开到苍山脚下,他改了主意,说先去一个尼姑庵吧,那里的素斋非常棒,解决了中餐再去桃溪谷玩个痛快。
  车子停在圣应峰山麓的停车场,黄老板说,得拾级而上,穿过这片茂密的树林,一边走,一边感受大自然的呼吸,才能未入庵而先心静身轻。一路上,与草木交换呼吸,与野花打情骂俏,一路向上,居然不觉得腿酸。
  约两公里到了感通寺,寺中古琴声声传出,有点勾人魂。在感通寺外通往山上的石级边,立有一碑,写着:“大理唯一庵寂照庵”。黄老板解说,大理苍山十九峰,有百来个寺庙,然尼姑庵仅此一个。
  心想,也不过是个尼姑庵罢了。
  黄老板显然捕捉到了我这个罢了的表情,补充了一句:“你上去就知道了,肯定会喜欢。”然后,一脸十足把握的笑。
  迎面走来一个素衣修者,年纪约五十。黄老板说,这是此庵的住持释妙慧,这些年来,一直是她在精心打理着这个庵堂。穿过小树林,一踏上小石板路,就被路两边盛开的虎头兰吸引,齐齐两排,中间夹种着垂兰。兰,草木君子也,擦身而过时,便似夹有一股书香飘来。
  跨进庵堂大门,一条狭长的通道铺陈脚下,左边为整排多肉植物密密麻麻,右边为粉色小菊争相怒放。转角一拐,别有洞天,豁然开朗。从转角的大丛多肉开始,这是一个很惊艳的前奏。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正殿与其他的寺院一样,供奉着几座神像,左右殿与正殿之前的小庭院里,满院的嫣红姹紫。眼光慢慢地移到右边厢房,my god!我竟然瞬间神思恍惚。这里是尼姑庵吗?
  只见二层厢房上上下,被各种多肉植物装点,台阶上摆着一排排,阳台上垂挂下一盆盆,墙上钉的,桌上摆的,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多肉。转身,脚下,庵堂正中的地上,以那个叫玉蝶的多肉为材料,摆成佛教中的“卍”字符。甚至神龛前、香案边、水池上,摆的都是各种开得正艳的鲜花或多肉盆景。堂正中的“寂光普照”在正午阳光映衬下,显得有点寂寥,应该是寺名之解吧。佛堂前玉蝶肆意怒放着,像佛之莲花宝座,托着千万个神灵,在香烟缭绕中佛光万丈。这里的神灵,是花香供奉出来的,格外空灵。
  我一时魔怔了。这就是常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吗?这里的一花一草,在日复一日的佛歌念颂中,得到了佛的加持,似乎都有了灵性,尽显禅意!
  随着脚步不由自主地挪动,一步一个惊艳。通往客堂的转角,一个大大的“禅”字映入眼帘,下旁挂一竹筐,插有大红、暗红、橘黄、粉色等艳丽小花衬托。
  屏息跨入过道的第一个门,一个雅致的茶堂铺展开来。墙上的水墨荷花,木桌上铺开的白族花饰桌布,一部老式的手摇电话机,陶制茶壶茶具,每个摆设都透着禅意。窗前依然是多肉陈列,窗外一瞥,又是目瞪口呆,只见窗外斜坡上,满坡是怒放的玉蝶,仿佛又是满坡的菩萨。“妙香佛国”之称的大理,瞬时被小小的寂照庵微观化了。
  走过一段长廊,这是一条文艺长廊,墨宝、木梯、农具、猪槽,都是极其古朴的装饰,却处处弥漫着文艺气息。
  右拐是客堂。四方木桌供客人进斋,西边一隅竟建有一壁炉,式样为西式,外面的用料却是用中式的瓦片层层叠起,炉前挂着成串红色辣子,台上陶器中插有麦穗,右边石块上搁置一个大南瓜,木柴置于炉膛,中西合璧,古式与现代共存。若在苍山白雪飘飘的冬日,围炉夜话,该是怎样的惬意!
  斋堂在最里边。一直以来,寂照庵素斋秉承“多一人吃素,少一人杀生”的善念,做出各种色泽诱人,口味绝佳的素斋,吸引了各方人士前来一品。20元一人,盛半碗米饭,六七个素菜,可随意挑选。不够可以再添,但浪费就得到佛前罚跪一炷香。
  我们到来的时候,已是斋饭时分,堂前,廊上,窗前,屋后,可随意端碗闲坐。坐在花的世界里,胃口大开。我敢说,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素斋。
  斋堂门口放置一筝,供会弹者饭后一娱。筝音绕梁,仙骨飘飘,安宁更显心静。
  寂照庵虽小,但构思精细,处处匠心,别致典雅。既像是一个创意民宿,专门收容寻求安宁的避世之流,亦像个休闲茶楼,供有缘人歇脚歇心。但从心底来说,我觉得它根本就是一个文艺女子,温婉恬静。她应该是个江南的女子,每一个侧影,举手投足,眉目之间,皆有江南之风。我又折身找到释妙慧住持,才知寂照庵原来就是杭州人高鲁龙的杰作。曾经是国家皮划艇队总教练的他,突然看透世事,抛开名利,选择在洱海边定居,设计出自己心仪的庭院,为自己的心灵找个安所。他的杰作寂照庵,像一个飘隐至大理的遗世而独立的仙子,以她独特的逍遥绝俗的风姿,瞬间把下关风、上关花、洱海月、苍山雪给比下去了。爱她那份佛语香浸下的恬淡風骨,爱她那份与众不同的释然情怀,爱她给你的一种似出家未出家的心安气宁。突然明白了,为何叫唯一庵?
  这里可以给你一份从容淡泊,宁静和善,如佛之拈花一笑,不经意间,心已开始修为。
其他文献
鲜鱼巷很窄,每个窄小的门面都摆满着各种各样的鱼制品和其他食品,这里是鲜鱼食品一条街。  商贩们把不同品种的鱼晒干制成标本,懸挂在门框两旁。每一种标本鱼的头上,都串着细细的绳子,绳头上系着一块薄薄的长木板,长木板的中间用红字雕刻着标本鱼的名字,并系上几个银铜铃,银铜铃在摇曳的微风里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有时遇到从街口吹过来的疾风,那些银铜铃就会发出一阵阵排山倒海般的“叮当”声。顿时,街上的行人会停
期刊
喜欢夜色下那些盛开的灯火,花儿一样,一朵又一朵地开着。它们的盛开,给这原本黑暗的世界带来了不少的光明,且少了冰冷,多了些热爱。  很多年了,从走出那个小村开始,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在颠沛流离着。年龄渐长,这种感觉愈发强烈。我开始有了回家的渴望。这渴望像火一样燃烧在心里。可是,家在哪儿啊?这许多年走下来,我已经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  看着那些织在夜色里的灯火,那些张开的眼睛,我希望通过它们,可以寻到故乡
期刊
早春的江南,是一幅淡淡的水墨,如梦似幻,绵绵而潇潇。  爱上一朵花的欢颜,一道流光的浪漫。看山,山有情;看水,水有意。因这新鲜初放芽的绿,因这一树一树的花开,因这燕子声声的呢喃,我心浅笑盈盈,恬静如花,欲将雪化后的那片鹅黄,嵌进生命里,欲将这陌上花开的美丽,刻进灵魂的诗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说不出的秘密,挽不回的遗憾,触不到的梦想,忘不了的爱。岁月是一棵花树,里
期刊
如若说李梅岭仅是余干的一只小手掌,那也必然是掌背,而且绝对是掌背食指的骨结处———于百万多人口、三千多平方公里的泱泱滨湖大县,她394米的纯粹海拔,足以构成余干的绝对地表高度———让百万余人仰望的一种高度!  那次北上被李梅岭意外截留,缘于白君。她在这个仅18平方公里的林场任职。那个距县城空间距离四十公里、时间距离四十分钟的弹丸之地,垂臨余干与东乡之界,却于她有着异常的眷恋、不离不弃,宛如她二十年
期刊
长涂岛西南方有一座山,其实,确切的说也不算是山,顶多算是丘陵。由于海浪的冲击及海风的侵蚀竟形成了酒坛模样,所以这座山被称做了酒坛山。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引用苏东坡的一首五言绝句: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遗。山脚下有一块石头,旁人眼里,石头就是石头,平淡无奇。可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或许就是女娲的补天遗,或许是沾了山的仙气(长涂可谓是海中的仙山),或许是
期刊
有人说,翔云之名源于象运山———此山形似大象,如果遇上风赶薄雾的天气,就有动感,犹如大象在运行,于是有了现在的山名。也有人说,宋代时,乡人见山势如同大鹏翱翔于祥云间,雅化象运山为翔云山。象运,瑞象驮来好运;翔云,翔鸟载来祥云。无论怎么喊,喊哪个山名,都喜庆。  龙须岩背靠象运山大石壁,面临陡坡梯田,艳阳高照的日子,远观宛若母狮抱幼狮照日。此寺甚古:相传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天竺高僧梦梵阿科四处
期刊
步入绵阳“六一堂路”,北宋文化拂面而来,我仿佛看见了欧阳修的身影。已是隆冬,其气凛冽,砭人肌骨,我的心却顿时沸腾起来。恍惚间,我听见了欧阳修的声音:“晓东啊,谢谢你又来看望我啦!”  其实,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要常常去“六一堂”。在电脑上“百度”一下,很容易就知道欧阳修一生成就巨大,是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金石学家呢!……也许吧,欧阳修在我的家乡绵阳出生,我还有很多“本土疑问”没有找到答案吧。 
期刊
北纬N40°47′  东经E110°18′  海拔1523M  2016年5月1日,万里无云。  这一刻,我正沿着高德地图的语音提示,开着汽车颠簸在去往位于包头石拐区阴山山脉深处的五当沟。这里有一座阔别许久的召庙,名字叫五当召,又名广觉寺。这是我第二次走进山里,再次去瞻仰记忆中它的容貌。  我非常享受开着汽车驰骋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你是知道的,内蒙古地广人稀,只要走出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区,那广袤的漫
期刊
这是湘西大山深处的一个瑶族聚居区。五个瑶族乡远离辰溪县城,分布在沅水中游的两岸,这里山水幽美,民风淳朴,就像瑶家自酿的竹筒米酒,天然清醇,也容易醉人。仙人湾就是其中的一个瑶族乡。  我的老家就在仙人湾瑶族乡集镇的古街上。仙人湾原名先人湾,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1986年全国文物普查时考古专家发现,仙人湾境内沅水岸边的潭坎大地断面上有大量的螺壳文化堆积分布。2006年湖
期刊
我不知道老家那台缝纫机是不是比我年长,反正从我有记忆起,西窗下就有它。  闲时,缝纫机总是被一块藏蓝色土布从头到脚罩着,即使罩着布,姆妈也不允许我在缝纫机上放碗、茶杯,更不能写字、画画、做东西。等要派用场了,姆妈掀开罩布,解开绑在车头的布绳,揭去裹着的塑料膜,露出它零件复杂的机头,黑色的画着金色蝴蝶和鲜花的机膛,浅黄色的木台板,棕红色的铁架。机头最上面盖一块棕色呢布,呢布按照突起的零件的样子剪出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