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奸淫幼女构成犯罪之我见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Mete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司法解释制度作为我国一项特有的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为法官正确使用法律审理案件,依法作出判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权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权。因此,司法解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法律,它可以成为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司法解释均能准确无误的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本文试通过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奸淫幼女问题的司法解释的分析,论证这一司法解释在惩治犯罪,保障人权方面存在之不足。
  【关键词】司法解释;奸淫幼女构成犯罪;刑事一体化
  2003年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犯罪的批复》,这一《批复》的主要内容为:“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行为人确实不知道对方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伪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对此司法解释,褒贬之声皆有。朱苏力教授认为:这一解释有悖于法理、人情,违背了保护14岁以下少女这一相对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政策,有利于某些特殊群体的犯罪行为,而且,朱苏力教授认为这一解释有越权违法的嫌疑。而陈兴良教授对这一司法解释的观点则更多的予以肯定。他站在罪过责任的立场,认为奸淫幼女构成犯罪必须以明知为前提,这样才能在保护幼女和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之间求得一种法治视野下的平衡。对此司法解释笔者将作以下分析:
  一、司法解释的功能及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司法机关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司法解释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法律规范本身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法律是条文,是写在纸上的文字,从制定出来便具有了滞后性;同时相对应于社会的千变万化法条也具有相对僵硬的特性,往往不能覆盖所有现象;或者发生由于立法技术问题导致法条中不同的条文在适用同一法律问题的时候出现矛盾现象。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便需要司法解释来做出说明,明确立法者的立法意图,指导司法实践中法律规范的准确适用。
  但我国的司法解释制度本身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就现行的法律解释文件而言,许多所谓的法律解释实际已越出被解释的法律规定以外,成为事实上的法律规范。同样,法律解释成为一种被争夺的权力资源,各级司法机关都在随意制定一些带有解释性质的规定。而这些“非法”的解释倒在实际的司法活动中起着相当具有规范效力的作用,因而在法律解释领域实际上成了体制上虽不允许各下级法院解释,但各级法院甚至基层法院都经常在解释法律的现象。而且,司法解释权与立法权、立法解释的关系未明确。司法解释有明显的越权嫌疑。二、对奸淫幼女构成犯罪的司法解释之理解
  对奸淫幼女构成犯罪的司法解释的理解中,存在的主要分歧在于对“明知”的理解上。一种观点认为:奸淫幼女罪的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主观上以奸淫妇女为目的,此目的并未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被害人是幼女。只要客观上实施了奸淫行为,受害人确为幼女,即构成奸淫幼女罪。因而“明知”在奸淫幼女罪里只是主观罪过一个方面的内容,不是本罪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另一种观点认为:“明知”就是奸淫幼女罪的主观方面,而且,本罪故意犯罪“明知”要件就是要求行为人对幼女必须有所认识,否则对“明知”的明知就毫无意义。行为人是在明知对方是幼女的前提下构成犯罪。缺乏“明知”这一主观方面,就说明行为人不能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幼女人身权利的结果。就不符合奸淫幼女罪的犯罪构成原理。就会在实质上犯“客观归罪”错误,这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是与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论背道而驰的。
  我认为正如朱苏力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奸淫幼女罪司法解释“明知”不利于保护幼女这一相对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政策。对于不满14周岁的幼女我们一般认为其根本没有性的承诺能力,即使自愿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对于实施性行为的他人也应构成强奸罪,而不能区分其是否“明知”。如果非要“明知”作为定罪量刑的限制,那么要有多少人会借着此条规定依不明知为借口为自己的罪行开脱。在对“明知”证明问题上又以怎样的尺度来衡量,这无疑也增加了控诉机关指控此类犯罪的难度。所以基于行为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保护那些因年龄小不能理解自已行为的未成年人。我国刑法典第263条第二款没有将“明知”规定在条款的构成条件中,就表明立法并不要求本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明知”。表明立法者已经考虑到奸淫幼女罪要求行为人履行一种很高甚至严格的责任,而不管其主观意图“明知”如何,只要特殊的行为人的作为或不作为达到责任要求,就必须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应一味的纠结与刑法认定构成犯罪所固定化的主客观条件,当然犯罪构成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的存在是认定犯罪的重要依据,但是却不能任何情况下都依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的犯罪。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在实践中我们可能碰到各种各样的犯罪现象,针对一些特殊的情况的时候,为了保护法益的需要也应适当的予以变通。正如在对奸淫幼女罪的界定的问题上,幼女本来就是及其弱势的群体,为了更好的保护幼女的身心健康,就应当加大对奸淫幼女行为的打击范围,而不应当以“明知”加以限制。我认为此司法解释以“明知”为限,也有违背立法者立法目的之嫌。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对法律规范的适用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分歧,这其中也存在诸多制度问题。随着刑事一体化思想的推行,相信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完善并最终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刑事疑案研究[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2.
  [2]陈兴良.奸淫幼女构成犯罪应以明知为前提——为一个司法解释辩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3-6.
  [3]苏力.判决书的背后[J].法学研究,2001-3.
其他文献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坚持和谐执法,是检察机关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将检察工作着眼于和谐、致力于和谐、服务于和谐,最大限度地发挥检察机关的最佳效能,是基层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和谐执法应从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  一、致力于执法理念的铸造,着力强化和谐执法意识  (一)树立和谐执法理念  和谐执法是一种方法要求,也是一种境界的体现,它折射出执法的水
期刊
【摘要】中国与菲律宾对黄岩岛的相关问题,已经对峙近两个月了,由此可见,此类争端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免还会发生。中国若想在今后的争端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将此事件放在中外海洋争端日益剧烈的大背景下,并且中国若想获得未来发展战略机遇期,就不能仅寄希望于如动武、制裁之类的口舌之快。因此,此刻我们应更多的站在历史、法理、经济、外交等多方面去冷静的思考,同时应积极的公开讨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创新型解决方案。正式基于以上
期刊
【摘要】醉酒驾驶在交通违法原因中占据了很大的部分,且醉驾在以往也只是按照一般违法行为进行处理,这明显与其危害程度不相符合。《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列入刑事犯罪的惩罚范围,是一种进步。但,一般醉驾在赔偿时,又采取侵权的相关认定程序,而对于醉驾侵权的认定,主要是对侵权主体的认定;特别是在驾驶人死亡,无力赔偿的前提下,是否应当追究售酒者、共饮者的责任;将售酒者和共饮者的责任纳入到考虑范围是必要的。  
期刊
【摘要】司法运作的过程逐渐由封闭性的运作模式转向开放性的运作模式,人民陪审员制度就是这一司法运作模式转向的典型代表。在司法理论当中,人民陪审员制度这一公众参与司法诉讼对保障司法公正与民主,提升司法公信力应当具有明显作用。然而在具体的司法实践当中,人民陪审员制度由于在法律诉讼当中对自我角色定位不准,不能与当事人、法官实现充分的互动,从而不能充分发挥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作用。本文试着从人民陪审员制度实施的
期刊
【摘要】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再次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和第一次比较,在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上出现了退步,具有明显的“公共利益”扩大化的倾向。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征收单位和个人房屋和其他不动产的前提条件,因此,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避免“公共利益”扩大化,充分保护私人财产所有权,再一次成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征收;公
期刊
【摘要】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教育问题已逐渐成为终身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年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以宁波市为例,对老年人教育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得失分析,针对在调查分析中所暴露出的一些缺陷及不足提出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以期能够加强老年教育的未来发展,促进老年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老年教育;状况分析;立法建议  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在现阶段是全世界老年人人口最大的国家。
期刊
【摘要】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而频发的涉林渎职犯罪已成为制约林业改革推进,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庆元县近年来查处的涉林渎职犯罪案件为切入点,分析犯罪特点和成因,并提出预防对策,以期进一步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更好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关键词】制度改革;涉林渎职犯罪;犯罪特点;犯罪原因;预防对策  2003年以来,我国分别在浙江、福建、江西
期刊
【摘要】2010年6月出台的两部关于证据的司法解释标志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的初步建立,意味着之前我国刑事案件中严刑逼供非法取证的情形将得到司法权的审查和监督,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提供了有法可依的便利。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举证责任  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体系  我国已具备初步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该体系主要由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司法解释等有关规定
期刊
【摘要】在中国,律师是一个没有政治地位的职业,公众的认可度也不如西方国家。中国的律师普遍面临着这样尴尬的境地。除开国家体制和传统思想的原因,律师队伍里良莠不齐,素质不等也是造成公众对律师的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律师素质;良莠不齐;律师选拔制度的改革  在中国,律师是一个没有政治地位的职业,公众的认可度也不如西方国家。一个国家律师地位的高低,作用的大小,固然与这个国家的法治程度有很大的关
期刊
【摘要】家电下乡活动并不构成行政性垄断,从其目的、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性垄断的立法原意和判断标准上,我们可以分析出,该项工程只是政府合理的干预市场的行为,而并不构成《反垄断法》规制的行政性垄断行为。  【关键词】家电下乡;行政性垄断;市场竞争;滥用行政权力;行政干预  一、家电下乡活动的基本情况  家电下乡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