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确定话题
演讲者在平时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话题的时候,对报纸、电视多次报道的社会弱势者的非正常死亡事件(长沙一流浪者在立交桥下睡了15天最后冻死)很有感触,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个冬天特别冷,我被寒冷击中,尤其是看到流浪者冻死的消息后,我差点落泪了,生命来之不易,失去却这样无声也无息。”于是,确定了“这个冬天有点冷”这一话题。
二、素材收集
从新浪新闻中心2013年1月3日报道的“长沙一流浪者冻死立交桥下”这一消息出发,演讲者又收集了两个同类素材作为“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1】2012年11月16日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流仓桥办事处环东路一垃圾箱内,发现5名男孩死亡,年龄均在10岁左右。经初步调查和勘验,5名男孩系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警方发现小孩死亡的垃圾箱内有木炭生火取暖的痕迹。
【相关链接2】2013年1月4日,河南兰考袁厉害弃婴收养所起火,造成7死1伤的悲剧事件。悲剧发生后兰考政府的各种回应,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质疑和批判。兰考政府先是指责袁厉害“非法收养”,极力撇清自身责任;后又改口为袁厉害“私自收养”,也承认政府多年默许;最后为平息激愤的舆论,终于勉强承认政府存在监管漏洞,却仍然坚持“要依法严厉打击民间非法收养行为”。悲剧发生以来,未见兰考政府有过一声检讨、一字忏悔、一句担责。
三、抽取观点、评析事件
演讲者从三则材料中抽取出“冬天冷,人心更冷”这一观点,并在课堂上对三则材料进行了评析:
三个事件,均发生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均涉及到人命。从生命平等的角度讲(尽管现实并非如此),孩子的命是命,老人的命也是命;安居乐业者的命是命,流浪者的命也是命;富贵者的命是命,贫贱者的命也是命。从生命珍贵的角度说,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对谁而言,生命都是重要而且珍贵的。但是,对上述材料中丢了命的人而言,他们有的尚未意识到生命重要便失去了生命,或者是自以为重要而在别人认为不一定重要,这样的生命注定是得不到温暖的,除非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唤醒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使另一部分与他们一样的贱命得到温暖。我不禁要问:我们政府的相关部门到底在干什么?是出了事故之后推卸责任吗?立交桥下睡15天竟然没人关注,孩子走丢后无人过问,失火之后忙着洗清自己……如果说这个冬天冷,那么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人心,则更冷!
四、课堂演讲
演讲者以“这个冬天有点冷”为题当堂进行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相信最近几天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那么,在寒冷时你们是否想过那些流浪者的生活?去年11月16日,贵州毕节五个男孩在垃圾箱里烤火,结果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生命像垃圾一样,令人心痛,而此后垃圾筒上“小孩与牲畜不得入筒”的警示,则让人心寒。不幸的是长沙仍有流浪者冻死在立交桥下;更不幸的是,尽管一些人免除了流浪,但因为相关部门缺乏监管,袁厉害的弃婴收容所失火,又有7名孩子命丧大火。人命关天呐,为什么死的都是这些没有或少有保障的人,我们的政府在做什么?!面对着屡屡消逝的生命,近来,北京的某些桥洞、地下通道、废弃工地上的流浪人员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联合开展集中救助行动,全市20多家救助管理机构将对流浪者实行24小时接待,并且,市政部门将联合各方面进行全市范围的巡视,对乞讨流浪人员做到及时发现,耐心劝导,随时救助,防止他们冻饿街头。
政府的这种对人民生命负责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毕竟,这说明我们的政府官员不是尸位素餐(至少不是全部)。并且,他们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也注重对这些流浪者的尊重,尤其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不食“嗟来之食”而挨冻受饿的悲剧发生。尊重流浪者的意愿,是对他们个体主体性的尊重,也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如果这一点能真正落实,那么,我们有理由说,这一“通知”并不是搞面子工程,而是要让弱势群体真正受益,至少,让那些在这个冬天里瑟瑟发抖的生命有一个安身之处,温暖之所。
但是,我想抛出一个问题,这个“通知”是否真的可以落实下去?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平常来自于各方面的信息告诉我们,一些好的政策无法被完整的执行,甚至中途夭折。如果上述情况再次出现,我们只能遗憾地说,政府是欠缺公信力的,而没有公信力的政府,势必带来群众不信任,当政府与群众间少了这一层信任,是很危险的。
不得不说一句的是,在一个国家的首都,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流浪者,就像资料中说的,将“有20家机构24小时救助”。流浪者包括乞丐和失业人员,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得不到工作。作为生活的根本,他们更需要的是工作岗位。冬天年年都会来,寒冷次次都会有,这样庞大的一支流浪者队伍不可能都依赖政府救助。
五、对话辩论
演讲结束后,演讲者针对三个同学的提问进行了答辩:
同学一 你在评述中提到“除非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唤醒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我不同意。照你的说法,似乎政府都是等出了人命后才关注生命似的。那我问你:民政局长跪求流浪者接受救助是怎么回事?全国那么多的救助机构又怎么解释?
演讲者 首先澄清一下,我这里说的是流浪者的生命,并非所有老百姓。其次,政府的确在各地有许多救助机构,但这些救助机构的作用并不明显,政府出台一项政策,也基本上是在某项事故发生之后,逝者已矣,而且,政策能否落实还是个未知数。民政局长跪求流浪者接受救助只是个案,所以网上才有。请问全国各地那么多民政局长,他们都在干什么?尤其是河南兰考袁厉害收容所火灾后,那些官员包括民政局长只知道推卸责任,他们的嘴脸令人恶心!冬天够冷,这些人的行为与素质让人觉得更冷。所以,我仍然认为政府的救助是滞后而且不给力的!
同学二 我觉得,造成流浪者的生命之殇,除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原因外,流浪者自身原因更多,比如不肯接受援助,或者对援助提过高的要求。对此,你怎么看? 演讲者 当然,你说的情况是存在的,我感谢你对我的看法作了补充完善。不过,我仍然认为我们的救助不够广泛与有力,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流浪者为什么不肯接受救助?我觉得救助机构对他们的愿望和人格的尊重是有问题的,许多地方的救助机构,仅仅把他们当作流浪者,而自己是以施舍者的面貌出现的,这使我想起饿者不吃“嗟来之食”的典故。人都是有尊严的,尊严比生命重要,所以,救助时也要懂得尊重被救护者。至于提过高要求,我没听说过。
同学三 面对生命的消失,任何人都有一颗同情之心,政府毕竟是有作为了,我们应该相信政府的救助,你不能总说这些人得不到温暖。
演讲者 对于政府的做法,我们的确应该相信,但政府的救助是滞后的,也是有限的,这里还需要社会机构救助和民众自觉援助。更重要的是,不要等人冻死了、烧死了,才想到救助。再者,要去调查研究造成流浪的原因,从源头上进行救助。因为还有许多处在社会底层的百姓,他们在黑暗中掘“煤”,在乱石堆里拣“金”,他们生命的保障与救助有多少?还有更多的需要救助的人群,他们上不起“学”、就不起“医”。我衷心希望政府的救助是主动的,以便让那些贫寒者真正得到温暖。
六、师生点评
对话辩论之后,教师和其他同学对演讲过程、答辩情况等进行点评。其中,教师的点评如下:
首先,××同学选择的话题非常有现实意义。一是发生在当下,就在这个冬天,而且就在不久之前;二是涉及民众、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态度、对生命的态度。我们知道,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其次,演讲的过程较为顺畅,思维走向明晰。从素材的呈现到观点提取,再到事件的评析等,语言简洁、有力,体现了××同学较强的理性思维。
再次,提问的三位同学很好。一是提出的问题源于演讲中出现的片面阐述或绝对化的判断,这一现象在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中也存在。有些同学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往往片面地提取仅仅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忽略或排斥客观现象或事实的存在,导致以偏概全,留下纰漏。这一提问提醒我们应注意思维的严谨性与客观性。二是三位同学从三个角度提出了问题,由表及里,由狭到广,从现象存在到原因追究再到解决办法,补充和完善了××同学的论证,较好地反映出同学们思维的广泛性与深刻性,也反映出同学们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广泛关注。三是四位同学对待这一类事件的态度,既为逝者悲,又为政府救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痛,更为政府的救助行为喜,当然,还有对政府在源头上救助及更广泛领域救助的期望,这些体现出同学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甚至是悲悯的情怀,这是最宝贵的品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说法也比较偏激,特别是对自己不太了解的现象或问题,不能把话说得太绝。
七、修改演讲稿
课后,演讲者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提问、点评,对演讲稿作出修正,形成了一篇题为《从寒冬走向暖春》的文章。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周而复始。但生命不可能轮回,因为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所以,不管哪个国家,都把生命奉为圣物,视为等天。不过,最近在咱们中国的一些地方,发生的丧命事件,令人痛惜。去年11月16日,贵州毕节的5个孩子命丧垃圾箱;不久前长沙一流浪者冻死在立交桥下;河南袁厉害的弃婴收容所失火,7个孩子命丧大火……这一条条逝去的生命等不到自然的轮回,过早地走了,真叫人痛心,更叫人心痛的是:孩子走丢后,家长与老师不去过问;立交桥下睡15天,市民视而不见;失火之后,官员忙着洗清自己……这些人的表现,比这个特别寒冷的冬天更冷。
都说人命关天。一个国家,对待其公民生命的态度,应该体现一种终极的关怀。所幸的是,最近看到各地的政府均对当地的流浪者有了一个有效的补救措施,不管是救助机构的全天候接待,还是御寒物资的提供,不管是在当地的留住,还是提供路费回家,总让我们看到政府的有为。相信,这种有为,绝对是雪中送炭,让那些流浪者生活不再饥寒交迫、生命不再朝不保夕,至少,让那些在这个冬天瑟瑟发抖的生命有一个安身之所、温暖之年,感受到寒冬的暖“春”。
但我要说的是,我们的救助不应该只是这些。或许,这些流浪者、孤儿的生命的确低人一等,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可是,一个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更体现出这个社会文明的程度。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当今的中国应该比古时的中国更加文明,所以,政府应该有更好的救助、更有效的作为。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各地的民政机构统计当地的流浪者,并查明流浪原因,采用相应的措施。其次,要考虑到流浪者的流动性,各部门尤其是公安巡警要及时巡查流浪者经常聚居的地方,使他们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再次,在救助过程中应该体现对救助者人格的尊重,以免他们拒绝救助。最后,要发动更多的民众加入救助的行列,毕竟国家的资源有限,政府的精力也有限,只要公民有一颗慈善心,那么,他们即使不能给予别人物质上的救助,至少还可以通报政府,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我们都清楚,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流浪者,造成流浪的原因也有很多,但当下的中国,是逐渐强大的中国。一个逐渐强大的国家,虽然应该承担一些国际义务与责任,但不能把钱都捐给不发达国家的民众而让自己的民众因得不到救助、冻死街头无人问津,更不能让类似的惨案各地有、年年有。我衷心希望我们的政府是百姓最信任、最温暖的政府,即使是寒冷,也要让百姓有暖春的感觉。
演讲者在平时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话题的时候,对报纸、电视多次报道的社会弱势者的非正常死亡事件(长沙一流浪者在立交桥下睡了15天最后冻死)很有感触,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个冬天特别冷,我被寒冷击中,尤其是看到流浪者冻死的消息后,我差点落泪了,生命来之不易,失去却这样无声也无息。”于是,确定了“这个冬天有点冷”这一话题。
二、素材收集
从新浪新闻中心2013年1月3日报道的“长沙一流浪者冻死立交桥下”这一消息出发,演讲者又收集了两个同类素材作为“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1】2012年11月16日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流仓桥办事处环东路一垃圾箱内,发现5名男孩死亡,年龄均在10岁左右。经初步调查和勘验,5名男孩系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警方发现小孩死亡的垃圾箱内有木炭生火取暖的痕迹。
【相关链接2】2013年1月4日,河南兰考袁厉害弃婴收养所起火,造成7死1伤的悲剧事件。悲剧发生后兰考政府的各种回应,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质疑和批判。兰考政府先是指责袁厉害“非法收养”,极力撇清自身责任;后又改口为袁厉害“私自收养”,也承认政府多年默许;最后为平息激愤的舆论,终于勉强承认政府存在监管漏洞,却仍然坚持“要依法严厉打击民间非法收养行为”。悲剧发生以来,未见兰考政府有过一声检讨、一字忏悔、一句担责。
三、抽取观点、评析事件
演讲者从三则材料中抽取出“冬天冷,人心更冷”这一观点,并在课堂上对三则材料进行了评析:
三个事件,均发生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均涉及到人命。从生命平等的角度讲(尽管现实并非如此),孩子的命是命,老人的命也是命;安居乐业者的命是命,流浪者的命也是命;富贵者的命是命,贫贱者的命也是命。从生命珍贵的角度说,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对谁而言,生命都是重要而且珍贵的。但是,对上述材料中丢了命的人而言,他们有的尚未意识到生命重要便失去了生命,或者是自以为重要而在别人认为不一定重要,这样的生命注定是得不到温暖的,除非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唤醒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使另一部分与他们一样的贱命得到温暖。我不禁要问:我们政府的相关部门到底在干什么?是出了事故之后推卸责任吗?立交桥下睡15天竟然没人关注,孩子走丢后无人过问,失火之后忙着洗清自己……如果说这个冬天冷,那么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人心,则更冷!
四、课堂演讲
演讲者以“这个冬天有点冷”为题当堂进行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相信最近几天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那么,在寒冷时你们是否想过那些流浪者的生活?去年11月16日,贵州毕节五个男孩在垃圾箱里烤火,结果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生命像垃圾一样,令人心痛,而此后垃圾筒上“小孩与牲畜不得入筒”的警示,则让人心寒。不幸的是长沙仍有流浪者冻死在立交桥下;更不幸的是,尽管一些人免除了流浪,但因为相关部门缺乏监管,袁厉害的弃婴收容所失火,又有7名孩子命丧大火。人命关天呐,为什么死的都是这些没有或少有保障的人,我们的政府在做什么?!面对着屡屡消逝的生命,近来,北京的某些桥洞、地下通道、废弃工地上的流浪人员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联合开展集中救助行动,全市20多家救助管理机构将对流浪者实行24小时接待,并且,市政部门将联合各方面进行全市范围的巡视,对乞讨流浪人员做到及时发现,耐心劝导,随时救助,防止他们冻饿街头。
政府的这种对人民生命负责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毕竟,这说明我们的政府官员不是尸位素餐(至少不是全部)。并且,他们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也注重对这些流浪者的尊重,尤其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不食“嗟来之食”而挨冻受饿的悲剧发生。尊重流浪者的意愿,是对他们个体主体性的尊重,也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如果这一点能真正落实,那么,我们有理由说,这一“通知”并不是搞面子工程,而是要让弱势群体真正受益,至少,让那些在这个冬天里瑟瑟发抖的生命有一个安身之处,温暖之所。
但是,我想抛出一个问题,这个“通知”是否真的可以落实下去?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平常来自于各方面的信息告诉我们,一些好的政策无法被完整的执行,甚至中途夭折。如果上述情况再次出现,我们只能遗憾地说,政府是欠缺公信力的,而没有公信力的政府,势必带来群众不信任,当政府与群众间少了这一层信任,是很危险的。
不得不说一句的是,在一个国家的首都,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流浪者,就像资料中说的,将“有20家机构24小时救助”。流浪者包括乞丐和失业人员,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得不到工作。作为生活的根本,他们更需要的是工作岗位。冬天年年都会来,寒冷次次都会有,这样庞大的一支流浪者队伍不可能都依赖政府救助。
五、对话辩论
演讲结束后,演讲者针对三个同学的提问进行了答辩:
同学一 你在评述中提到“除非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唤醒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我不同意。照你的说法,似乎政府都是等出了人命后才关注生命似的。那我问你:民政局长跪求流浪者接受救助是怎么回事?全国那么多的救助机构又怎么解释?
演讲者 首先澄清一下,我这里说的是流浪者的生命,并非所有老百姓。其次,政府的确在各地有许多救助机构,但这些救助机构的作用并不明显,政府出台一项政策,也基本上是在某项事故发生之后,逝者已矣,而且,政策能否落实还是个未知数。民政局长跪求流浪者接受救助只是个案,所以网上才有。请问全国各地那么多民政局长,他们都在干什么?尤其是河南兰考袁厉害收容所火灾后,那些官员包括民政局长只知道推卸责任,他们的嘴脸令人恶心!冬天够冷,这些人的行为与素质让人觉得更冷。所以,我仍然认为政府的救助是滞后而且不给力的!
同学二 我觉得,造成流浪者的生命之殇,除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原因外,流浪者自身原因更多,比如不肯接受援助,或者对援助提过高的要求。对此,你怎么看? 演讲者 当然,你说的情况是存在的,我感谢你对我的看法作了补充完善。不过,我仍然认为我们的救助不够广泛与有力,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流浪者为什么不肯接受救助?我觉得救助机构对他们的愿望和人格的尊重是有问题的,许多地方的救助机构,仅仅把他们当作流浪者,而自己是以施舍者的面貌出现的,这使我想起饿者不吃“嗟来之食”的典故。人都是有尊严的,尊严比生命重要,所以,救助时也要懂得尊重被救护者。至于提过高要求,我没听说过。
同学三 面对生命的消失,任何人都有一颗同情之心,政府毕竟是有作为了,我们应该相信政府的救助,你不能总说这些人得不到温暖。
演讲者 对于政府的做法,我们的确应该相信,但政府的救助是滞后的,也是有限的,这里还需要社会机构救助和民众自觉援助。更重要的是,不要等人冻死了、烧死了,才想到救助。再者,要去调查研究造成流浪的原因,从源头上进行救助。因为还有许多处在社会底层的百姓,他们在黑暗中掘“煤”,在乱石堆里拣“金”,他们生命的保障与救助有多少?还有更多的需要救助的人群,他们上不起“学”、就不起“医”。我衷心希望政府的救助是主动的,以便让那些贫寒者真正得到温暖。
六、师生点评
对话辩论之后,教师和其他同学对演讲过程、答辩情况等进行点评。其中,教师的点评如下:
首先,××同学选择的话题非常有现实意义。一是发生在当下,就在这个冬天,而且就在不久之前;二是涉及民众、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态度、对生命的态度。我们知道,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其次,演讲的过程较为顺畅,思维走向明晰。从素材的呈现到观点提取,再到事件的评析等,语言简洁、有力,体现了××同学较强的理性思维。
再次,提问的三位同学很好。一是提出的问题源于演讲中出现的片面阐述或绝对化的判断,这一现象在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中也存在。有些同学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往往片面地提取仅仅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忽略或排斥客观现象或事实的存在,导致以偏概全,留下纰漏。这一提问提醒我们应注意思维的严谨性与客观性。二是三位同学从三个角度提出了问题,由表及里,由狭到广,从现象存在到原因追究再到解决办法,补充和完善了××同学的论证,较好地反映出同学们思维的广泛性与深刻性,也反映出同学们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广泛关注。三是四位同学对待这一类事件的态度,既为逝者悲,又为政府救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痛,更为政府的救助行为喜,当然,还有对政府在源头上救助及更广泛领域救助的期望,这些体现出同学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甚至是悲悯的情怀,这是最宝贵的品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说法也比较偏激,特别是对自己不太了解的现象或问题,不能把话说得太绝。
七、修改演讲稿
课后,演讲者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提问、点评,对演讲稿作出修正,形成了一篇题为《从寒冬走向暖春》的文章。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周而复始。但生命不可能轮回,因为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所以,不管哪个国家,都把生命奉为圣物,视为等天。不过,最近在咱们中国的一些地方,发生的丧命事件,令人痛惜。去年11月16日,贵州毕节的5个孩子命丧垃圾箱;不久前长沙一流浪者冻死在立交桥下;河南袁厉害的弃婴收容所失火,7个孩子命丧大火……这一条条逝去的生命等不到自然的轮回,过早地走了,真叫人痛心,更叫人心痛的是:孩子走丢后,家长与老师不去过问;立交桥下睡15天,市民视而不见;失火之后,官员忙着洗清自己……这些人的表现,比这个特别寒冷的冬天更冷。
都说人命关天。一个国家,对待其公民生命的态度,应该体现一种终极的关怀。所幸的是,最近看到各地的政府均对当地的流浪者有了一个有效的补救措施,不管是救助机构的全天候接待,还是御寒物资的提供,不管是在当地的留住,还是提供路费回家,总让我们看到政府的有为。相信,这种有为,绝对是雪中送炭,让那些流浪者生活不再饥寒交迫、生命不再朝不保夕,至少,让那些在这个冬天瑟瑟发抖的生命有一个安身之所、温暖之年,感受到寒冬的暖“春”。
但我要说的是,我们的救助不应该只是这些。或许,这些流浪者、孤儿的生命的确低人一等,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可是,一个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更体现出这个社会文明的程度。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当今的中国应该比古时的中国更加文明,所以,政府应该有更好的救助、更有效的作为。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各地的民政机构统计当地的流浪者,并查明流浪原因,采用相应的措施。其次,要考虑到流浪者的流动性,各部门尤其是公安巡警要及时巡查流浪者经常聚居的地方,使他们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再次,在救助过程中应该体现对救助者人格的尊重,以免他们拒绝救助。最后,要发动更多的民众加入救助的行列,毕竟国家的资源有限,政府的精力也有限,只要公民有一颗慈善心,那么,他们即使不能给予别人物质上的救助,至少还可以通报政府,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我们都清楚,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流浪者,造成流浪的原因也有很多,但当下的中国,是逐渐强大的中国。一个逐渐强大的国家,虽然应该承担一些国际义务与责任,但不能把钱都捐给不发达国家的民众而让自己的民众因得不到救助、冻死街头无人问津,更不能让类似的惨案各地有、年年有。我衷心希望我们的政府是百姓最信任、最温暖的政府,即使是寒冷,也要让百姓有暖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