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有点冷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确定话题
  演讲者在平时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话题的时候,对报纸、电视多次报道的社会弱势者的非正常死亡事件(长沙一流浪者在立交桥下睡了15天最后冻死)很有感触,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个冬天特别冷,我被寒冷击中,尤其是看到流浪者冻死的消息后,我差点落泪了,生命来之不易,失去却这样无声也无息。”于是,确定了“这个冬天有点冷”这一话题。
  二、素材收集
  从新浪新闻中心2013年1月3日报道的“长沙一流浪者冻死立交桥下”这一消息出发,演讲者又收集了两个同类素材作为“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1】2012年11月16日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流仓桥办事处环东路一垃圾箱内,发现5名男孩死亡,年龄均在10岁左右。经初步调查和勘验,5名男孩系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警方发现小孩死亡的垃圾箱内有木炭生火取暖的痕迹。
  【相关链接2】2013年1月4日,河南兰考袁厉害弃婴收养所起火,造成7死1伤的悲剧事件。悲剧发生后兰考政府的各种回应,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质疑和批判。兰考政府先是指责袁厉害“非法收养”,极力撇清自身责任;后又改口为袁厉害“私自收养”,也承认政府多年默许;最后为平息激愤的舆论,终于勉强承认政府存在监管漏洞,却仍然坚持“要依法严厉打击民间非法收养行为”。悲剧发生以来,未见兰考政府有过一声检讨、一字忏悔、一句担责。
  三、抽取观点、评析事件
  演讲者从三则材料中抽取出“冬天冷,人心更冷”这一观点,并在课堂上对三则材料进行了评析:
  三个事件,均发生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均涉及到人命。从生命平等的角度讲(尽管现实并非如此),孩子的命是命,老人的命也是命;安居乐业者的命是命,流浪者的命也是命;富贵者的命是命,贫贱者的命也是命。从生命珍贵的角度说,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对谁而言,生命都是重要而且珍贵的。但是,对上述材料中丢了命的人而言,他们有的尚未意识到生命重要便失去了生命,或者是自以为重要而在别人认为不一定重要,这样的生命注定是得不到温暖的,除非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唤醒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使另一部分与他们一样的贱命得到温暖。我不禁要问:我们政府的相关部门到底在干什么?是出了事故之后推卸责任吗?立交桥下睡15天竟然没人关注,孩子走丢后无人过问,失火之后忙着洗清自己……如果说这个冬天冷,那么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人心,则更冷!
  四、课堂演讲
  演讲者以“这个冬天有点冷”为题当堂进行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相信最近几天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那么,在寒冷时你们是否想过那些流浪者的生活?去年11月16日,贵州毕节五个男孩在垃圾箱里烤火,结果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生命像垃圾一样,令人心痛,而此后垃圾筒上“小孩与牲畜不得入筒”的警示,则让人心寒。不幸的是长沙仍有流浪者冻死在立交桥下;更不幸的是,尽管一些人免除了流浪,但因为相关部门缺乏监管,袁厉害的弃婴收容所失火,又有7名孩子命丧大火。人命关天呐,为什么死的都是这些没有或少有保障的人,我们的政府在做什么?!面对着屡屡消逝的生命,近来,北京的某些桥洞、地下通道、废弃工地上的流浪人员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联合开展集中救助行动,全市20多家救助管理机构将对流浪者实行24小时接待,并且,市政部门将联合各方面进行全市范围的巡视,对乞讨流浪人员做到及时发现,耐心劝导,随时救助,防止他们冻饿街头。
  政府的这种对人民生命负责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毕竟,这说明我们的政府官员不是尸位素餐(至少不是全部)。并且,他们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也注重对这些流浪者的尊重,尤其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不食“嗟来之食”而挨冻受饿的悲剧发生。尊重流浪者的意愿,是对他们个体主体性的尊重,也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如果这一点能真正落实,那么,我们有理由说,这一“通知”并不是搞面子工程,而是要让弱势群体真正受益,至少,让那些在这个冬天里瑟瑟发抖的生命有一个安身之处,温暖之所。
  但是,我想抛出一个问题,这个“通知”是否真的可以落实下去?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平常来自于各方面的信息告诉我们,一些好的政策无法被完整的执行,甚至中途夭折。如果上述情况再次出现,我们只能遗憾地说,政府是欠缺公信力的,而没有公信力的政府,势必带来群众不信任,当政府与群众间少了这一层信任,是很危险的。
  不得不说一句的是,在一个国家的首都,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流浪者,就像资料中说的,将“有20家机构24小时救助”。流浪者包括乞丐和失业人员,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得不到工作。作为生活的根本,他们更需要的是工作岗位。冬天年年都会来,寒冷次次都会有,这样庞大的一支流浪者队伍不可能都依赖政府救助。
  五、对话辩论
  演讲结束后,演讲者针对三个同学的提问进行了答辩:
  同学一 你在评述中提到“除非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唤醒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我不同意。照你的说法,似乎政府都是等出了人命后才关注生命似的。那我问你:民政局长跪求流浪者接受救助是怎么回事?全国那么多的救助机构又怎么解释?
  演讲者 首先澄清一下,我这里说的是流浪者的生命,并非所有老百姓。其次,政府的确在各地有许多救助机构,但这些救助机构的作用并不明显,政府出台一项政策,也基本上是在某项事故发生之后,逝者已矣,而且,政策能否落实还是个未知数。民政局长跪求流浪者接受救助只是个案,所以网上才有。请问全国各地那么多民政局长,他们都在干什么?尤其是河南兰考袁厉害收容所火灾后,那些官员包括民政局长只知道推卸责任,他们的嘴脸令人恶心!冬天够冷,这些人的行为与素质让人觉得更冷。所以,我仍然认为政府的救助是滞后而且不给力的!
  同学二 我觉得,造成流浪者的生命之殇,除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原因外,流浪者自身原因更多,比如不肯接受援助,或者对援助提过高的要求。对此,你怎么看?   演讲者 当然,你说的情况是存在的,我感谢你对我的看法作了补充完善。不过,我仍然认为我们的救助不够广泛与有力,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流浪者为什么不肯接受救助?我觉得救助机构对他们的愿望和人格的尊重是有问题的,许多地方的救助机构,仅仅把他们当作流浪者,而自己是以施舍者的面貌出现的,这使我想起饿者不吃“嗟来之食”的典故。人都是有尊严的,尊严比生命重要,所以,救助时也要懂得尊重被救护者。至于提过高要求,我没听说过。
  同学三 面对生命的消失,任何人都有一颗同情之心,政府毕竟是有作为了,我们应该相信政府的救助,你不能总说这些人得不到温暖。
  演讲者 对于政府的做法,我们的确应该相信,但政府的救助是滞后的,也是有限的,这里还需要社会机构救助和民众自觉援助。更重要的是,不要等人冻死了、烧死了,才想到救助。再者,要去调查研究造成流浪的原因,从源头上进行救助。因为还有许多处在社会底层的百姓,他们在黑暗中掘“煤”,在乱石堆里拣“金”,他们生命的保障与救助有多少?还有更多的需要救助的人群,他们上不起“学”、就不起“医”。我衷心希望政府的救助是主动的,以便让那些贫寒者真正得到温暖。
  六、师生点评
  对话辩论之后,教师和其他同学对演讲过程、答辩情况等进行点评。其中,教师的点评如下:
  首先,××同学选择的话题非常有现实意义。一是发生在当下,就在这个冬天,而且就在不久之前;二是涉及民众、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态度、对生命的态度。我们知道,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其次,演讲的过程较为顺畅,思维走向明晰。从素材的呈现到观点提取,再到事件的评析等,语言简洁、有力,体现了××同学较强的理性思维。
  再次,提问的三位同学很好。一是提出的问题源于演讲中出现的片面阐述或绝对化的判断,这一现象在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中也存在。有些同学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往往片面地提取仅仅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忽略或排斥客观现象或事实的存在,导致以偏概全,留下纰漏。这一提问提醒我们应注意思维的严谨性与客观性。二是三位同学从三个角度提出了问题,由表及里,由狭到广,从现象存在到原因追究再到解决办法,补充和完善了××同学的论证,较好地反映出同学们思维的广泛性与深刻性,也反映出同学们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广泛关注。三是四位同学对待这一类事件的态度,既为逝者悲,又为政府救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痛,更为政府的救助行为喜,当然,还有对政府在源头上救助及更广泛领域救助的期望,这些体现出同学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甚至是悲悯的情怀,这是最宝贵的品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说法也比较偏激,特别是对自己不太了解的现象或问题,不能把话说得太绝。
  七、修改演讲稿
  课后,演讲者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提问、点评,对演讲稿作出修正,形成了一篇题为《从寒冬走向暖春》的文章。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周而复始。但生命不可能轮回,因为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所以,不管哪个国家,都把生命奉为圣物,视为等天。不过,最近在咱们中国的一些地方,发生的丧命事件,令人痛惜。去年11月16日,贵州毕节的5个孩子命丧垃圾箱;不久前长沙一流浪者冻死在立交桥下;河南袁厉害的弃婴收容所失火,7个孩子命丧大火……这一条条逝去的生命等不到自然的轮回,过早地走了,真叫人痛心,更叫人心痛的是:孩子走丢后,家长与老师不去过问;立交桥下睡15天,市民视而不见;失火之后,官员忙着洗清自己……这些人的表现,比这个特别寒冷的冬天更冷。
  都说人命关天。一个国家,对待其公民生命的态度,应该体现一种终极的关怀。所幸的是,最近看到各地的政府均对当地的流浪者有了一个有效的补救措施,不管是救助机构的全天候接待,还是御寒物资的提供,不管是在当地的留住,还是提供路费回家,总让我们看到政府的有为。相信,这种有为,绝对是雪中送炭,让那些流浪者生活不再饥寒交迫、生命不再朝不保夕,至少,让那些在这个冬天瑟瑟发抖的生命有一个安身之所、温暖之年,感受到寒冬的暖“春”。
  但我要说的是,我们的救助不应该只是这些。或许,这些流浪者、孤儿的生命的确低人一等,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可是,一个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更体现出这个社会文明的程度。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当今的中国应该比古时的中国更加文明,所以,政府应该有更好的救助、更有效的作为。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各地的民政机构统计当地的流浪者,并查明流浪原因,采用相应的措施。其次,要考虑到流浪者的流动性,各部门尤其是公安巡警要及时巡查流浪者经常聚居的地方,使他们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再次,在救助过程中应该体现对救助者人格的尊重,以免他们拒绝救助。最后,要发动更多的民众加入救助的行列,毕竟国家的资源有限,政府的精力也有限,只要公民有一颗慈善心,那么,他们即使不能给予别人物质上的救助,至少还可以通报政府,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我们都清楚,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流浪者,造成流浪的原因也有很多,但当下的中国,是逐渐强大的中国。一个逐渐强大的国家,虽然应该承担一些国际义务与责任,但不能把钱都捐给不发达国家的民众而让自己的民众因得不到救助、冻死街头无人问津,更不能让类似的惨案各地有、年年有。我衷心希望我们的政府是百姓最信任、最温暖的政府,即使是寒冷,也要让百姓有暖春的感觉。
其他文献
武义县王宅小学坐落于风景优美、素有武义“中原”大粮仓之称的王宅镇上,地处素有“耕读世家”之称的俞源古镇与尊崇“养生之道”的寿仙谷古村的环抱之中。校园内又有“青草殿”的传说。相传清乾隆年间,松阳有一宋姓的大户人家,去金华府办完事回家,经过此地,在路边卸下行李休息,过于疲倦,一觉醒來后竟将大量银子遗失于此而只身回去。第二年宋姓人路过此地,发现路边一草丛比别处更绿更茂,拔开草丛一开,是狗的遗骸及遗骸下的
期刊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合作学习,但我们也注意到,一些教师由于缺乏对合作学习操作内涵的理解,尤其是对“什么样的学习任务适合用合作学习方式”这一问题缺乏深层的思考,合作学习的任务缺乏选择和设计上的跟进,导致出现表面化、形式化合作学
期刊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如果按照“创新的基础是人——人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在教师”这样的逻辑推理,笔者认为原因就在于:(一)当今的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很少鼓励学生创新,甚至阻止学生创新。教学实践业已证明:只有自身具备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的教师,只有积极鼓励学生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201
期刊
编 者 按  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要求学校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体现关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新理念。新课程实施以来,选修课在高中教学中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需要改进与发展的方面。本期“视点”,我们共选取了3篇介绍国内外高中选修课开设情况的文章,既从纵向上探讨我国高中选修课的设计与实施,又从横向上比较国内外开设高中选修课的经验,以期能为我国当前高中选修课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思想是历史与社会课堂的灵魂,所谓历史与社会“思想型”课堂,正具有让鲜活的社会和历史知识引发思想交融、心灵共鸣的功能,从而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一、 切入生活资源,有效激活思想之泉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脱离生活的知识是死知识,没有生活的课堂是死课堂。所以,我们要把现实生活这股思想之泉引入社会与历史课堂,引导学生认识
期刊
编 者 按  近年来,武义县基础教育发展势头良好,无论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高考成绩的提高,还是教师队伍的建设,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得益于武义县基础教育工作机制的创新,得益于全体教育工作者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武义县基础教育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扎实有效:工作思路、办学理念的提出与改进,都立足于当地实际;学校开展工作,也从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特色等实际情况出发。本期“前沿”,我们刊发武义县教
期刊
【名师档案】项香女,浙江临海人,1963年10月出生,1983年大学毕业后主动请求去偏远小岛——椒江大陈岛中学任教。从偏远小岛到台州一中,从教30年来,项香女始终秉持“教书先育人,育人先育德”的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与将来,提出“语文的教材是生活,语文的课堂在社会”,同时把文言成语故事、四书五经内容、唐诗宋词鉴赏等引入课堂,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项香女立足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期刊
记者 周校长,您好!在学校教育中,家校共建的重要性是经常被强调的。安吉县高级中学将打造家校教育共同体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除了加强家校联系确实非常重要之外,应该也基于对当前家校共建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的思考。  周国平 是的。高中学生都是在特定的教育体制下接受教育的,同时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其成长与置身的家庭教育小环境密不可分。而今,在教育得到了家长、学校与社会充分重视的情况下,如何使家庭教育
期刊
【名师档案】杭州市中学历史教研员朱可老师,是浙江省特级教师,现任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副主任。作为教育部课程标准评审专家的他,是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兼职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他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相继在杭州西湖中学、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任教。曾荣获浙江省教坛新秀、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青年教师“中萃奖”、杭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期刊
针对目前“千校一面”、教师职业倦怠、学生被动发展现象严重的时代命题,德清县高级中学扎实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建立起了新型的多样化课程体系和自主选课、走班学习、学分考核等制度。“德高为首,能力见长”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把学生培养成“品德好、能力强、有个性”的育人目标更加明确,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已被浙江省教育厅列入省首批一级特色示范学校创建之列,在建立新型课程体系、转变育人模式方面
期刊